科普汇报材料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普汇报材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普汇报材料

通识教育选修课《家庭合理用药》教学

[摘要]目的了解《家庭合理用药》课程教学效果。方法介绍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考核方式。选取2019年春季选修《家庭合理用药》课程学生120人为研究对象,从问卷调查和考核结果两方面探讨课程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效果得到大部分同学的好评和认可。从考核成绩来看,学生的总体成绩理想,课程平均成绩为(83.26±11.64)分。结论《家庭合理用药》教学效果良好,能够为开设该课程或者进行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合理用药;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改革

家庭合理用药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健康[1]。如何合理地使用家庭备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由于用药知识普遍匮乏,自我用药行为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安全用药认知度均不高,我国居民的家庭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2]。大学生作为接收新思想、新技术的前沿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其合理用药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多项调查结果显示,非医药学专业大学生用药知识缺乏,用药依从性差,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之处[3-5]。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由于没有医药学及相关专业,专业教师缺乏,开设合理用药健康教育课程的不多。大学生仅有的少量合理用药相关知识多是通过网络获取,所以有必要开设家庭合理用药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家庭用药知识教育,使其获得更全面、更专业的合理用药知识。自2017年春季学期以来,我们面向青岛大学本科学生开设了《家庭合理用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考核方式和教学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春季《家庭合理用药》课程选修学生120人为研究对象,包括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学生;其中,大学二年级学生61人(49.2%),大学三年级学生59人(50.8%)。

1.2教学目的

阅读全文

管窥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教学的创新

一、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目前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的教材有不少,覆盖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加工等课程内容。但这些内容大多摘选自国外早期的原版专业书籍,不少内容陈旧,体裁单一,一方面不能反映高分子材料专业发展现状,同时让学生感到应用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针对以上教材内容的缺陷,笔者在有选择的讲述教材内容的同时,精心选择一些著名国际高分子专业期刊,如《Macromlecules》、《Polymer》、《MacromolecularRapidCommunications》等期刊的部分相关内容作为教材的补充,同时鼓励学生上网搜索一些相关资料,如美国化学会下的Chemical&EngineeringNews下有关高分子材料方面的报道,这些内容反映当今高分子材料发展的前沿,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考虑到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中或进一步深造中会接触到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市场报告等多种体裁的专业文献,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这部分实用性的内容,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课堂理论教学方法的革新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一般为专业知识的论述,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学术性。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初步写作的能力,笔者采取的方法如下。

1.师生互动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传统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是先讲解词汇,再阅读和翻译课文,这样的课堂单调且冗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考虑到语言教学的特殊性,为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尝试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提前布置作业,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每次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上再随机指定学生朗读并讲解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修正,最后教师结合专业内容进行点评,并讲解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和专业词汇。这样,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适当进行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阅读全文

面向高中生的科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思考

摘要:为了满足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项目的开展要求,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工作站制订了12个科学创新课题的培养方案,通过介绍必要的基础知识、指导学生完成科学创新课题和科普参观体验等,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经过实践检验,该模式实施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工作站;创新课题;青少年

早在2016年,总书记就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科学普及中,面向高中生的科学普及尤为重要[1-4]。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物理化学知识,对高中生进行科技创新训练,能够培育他们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养成,引导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协调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5-6]。同年,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科委启动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项目”。该项目以工作站为载体,遵循青少年的成长需求、认知特点和创新实践教育规律,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夯实学生的创新知识,强化学生的创新行动。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依托自身一流的学科教学和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活动,于2019年成立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工作站利用国际领先的交通科研装备设计生动的实验互动课程,展示未来交通多个领域的最新科研与应用进展,让学生感受交通强国战略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于交通强国中来,同时设计了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感知、载运工具、基础设施、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一系列实验课程,由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指导成绩的优秀教师指导实践点的学生进行创新课题研究,并提供科普参观和体验服务,共同培养交通科技创新人才。

1开学典礼和讲座

开学典礼主要介绍工作站的历史、工作站招生情况、年度计划安排以及上海市教委、科委对工作站的要求等。同济大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一直致力于开展面向中学生和社区的科学创新活动,工作站的活动是科教融合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工作站的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指导教师团队在专业知识的普及、科学思维的养成以及科研技巧和方法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工作站阵容强大,学院领导亲自领衔,众多教授担任课题指导教师,是科普活动的较高人员配置。同济大学也非常关注科学创新和科普活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更是重视对社会的服务工作,其具有百年的发展历程并赢得无数“第一”,多年来一直坚持重大科研平台和设备对社会公众开放,深度参与同济大学“苗圃计划”,指导高中生进行创新课题研究,希望未来能将更多的科技信息传递到各所中学,形成科普精品课程,组建科技创新教育实验室,举办科普夏令营活动。开学典礼由工作站站长主持,同时邀请上海市教委、科委的领导出席,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院长、书记、课题指导老师和全体学生一同参加。在开学典礼结束后,工作站分别举办了一系列科普讲座和报告会:

(1)“未来道路交通发展”的科普讲座。主要介绍交通学科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面向未来的道路交通发展趋势与主要技术以及交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科普讲座。主要介绍了轨道交通学科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巨大成就以及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全文

区科技局工作打算与安排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科技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委“五大战略”方针,找准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点,咬定目标、坚持不懈,营造了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推动了我区工业陶瓷、创意包装等传统产业创新升级,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创新引领作用。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现状

(一)加大项目申报力度,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着力打造人才发展高地,在全社会营造了“人才优先、企业优先、科技优先”的良好环境。

项目申报力度进一步加强。今年以来,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及认定工作,目前,组织了10家企业申报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并培育和组织30家以上企业申报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获批21家。积极与上级科技部门对接沟通,准确掌握信息,及时做出反应,科学制定包装申报科技创新项目计划,已组织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级重点新产品1项,省级人才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天涯种业“5511”重大专项获批后续资金220万元,且该企业承担的“协同创新体”项目接受了市科技局组织的中期检查并获通过。

科技投入总量进一步扩大。2020年,全区科技专项经费14991万元。近两年来,18家科技创新企业获得“引导基金信贷通”贷款资金7200万元,77家工业企业获得“财园信贷通”贷款资金8.19亿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科技人才创新创办经济实体180个,兴办农业特色产业项目80多个,引进了长益光电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回归资金达15亿元。

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完善创新人才引进扶持措施,出台了《区湘(东)人回归计划“实施方案”》。今年6月,我区面向社会公开引进13名硕士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解决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硕士研究生享受生活补贴金额为1000元/月,博士研究生享受生活补贴金额为2000元/月,连续享受3年。充分利用省“赣鄱人才计划”、“双千计划”、“昭萍英才”等先后引进了留日博士孔力团队、上海大学钱光人教授团队、昆明理工大学宁平教授团队、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李华博士等。近两年,全区引进院士3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博士29人、硕士11人,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新突破。

阅读全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新科学信息

【摘要】为了满足高中生物新课标的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科学新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若能合理性选择、智慧性利用生物学新信息,将能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科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文着重阐释列举了“新科学信息”,并通过系列教学实例说明新科学信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关键词】新科学信息;生物学教学;作用;运用途径

一、新科学信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科学新信息,解释教材中的理论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以色列工学院最近宣布,科学家首次从胚胎干细胞中培养出人类心脏组织。他们培育出的心脏组织,可以自然跳动,并且有新生心脏组织的电生理特性和机械性。这些信息是有关艾滋病和干细胞研究进展的新信息,可拓展学生对艾滋病和干细胞的认识,帮助学生及时获取新科学信息,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和生物科学的最新发展情况,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浓厚兴趣。

2.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气氛。在课堂及时补充一些新科学信息,则能有效地防止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循环,这不仅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又能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的目的,也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变“灌输式教学”为“愉快教学”。例如,寨卡病毒是一种黄热病毒,通过伊蚊传播,有包膜和二十面体的蛋白衣壳组成,为正链RNA病毒。截至2016年8月10日,66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报告了2015年以来蚊媒导致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呈爆发趋势。该新闻热点信息与传染病联系密切,可作为传染病教学的教学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生物学的学习对接社会与生活。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学生是希望老师补充生物科学新信息的,适当地补充可以提高学生生物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思维、激发求知欲。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渗透,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究的动力,形成对生物的持久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有利于实现师生双边交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教学,反过来也会刺激学生自觉地关心、收集与生物有关的信息,使学生双边交流趋于融洽,保证了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完成。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适应高考的要求。近几年,高考题多以信息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中渗透一些生物科学新信息是非常必要的,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使两者之间融会贯通,因此,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科学信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新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适应高考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新科学信息层出不穷,有关生物科学不断有研究新进展,作为生物学教师,既需要掌握好生物学基础理论,也需要善于捕捉最新的生物学科的新科学信息,并尝试将新信息合理转化开发为生物学课程资源。

阅读全文

拼图阅读教学法在小学科林英语的应用

我校参与了河南省分级阅读专项课题,参与课题班级的学生从一年级起学习英语,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课堂上,能够根据老师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描述听懂指令,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并且乐于参与到英语活动中来,其中和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角色扮演、竞赛活动,是他们特别喜欢的课堂活动。参与课题一年多来,孩子们每周增加了一本绘本课,这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阅读材料,更让孩子们从阅读中了解文本概念,学习了阅读策略,扩大了视野。在课堂学习中,小组合作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孩子们进入中年级,孩子们的能力也更强了,在8—10岁这个年龄段,学生可以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可以逐渐区分主要和次要的东西,可以理解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但仍需经验和感性的知识。绘本课堂上,老师可以开展拼图阅读教学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将从什么是拼图教学法,小学英语绘本拼图教学以及实施拼图教学法的常见问题做如下阐述。

1.拼图教学法

拼图,英语单词jigsaw,是一种游戏,是把一个完整的图片分成形状各异的若干份,游戏者将打乱顺序的小图片按照一定的思路还原成完整的图片。将这种方法运用在课堂上,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为5—6人,将本节课的大的学习任务分割成一些小的学习任务。在组内,每个学生承担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任务。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和其他小组与自己相同任务的学生集合起来,组建“专家组”,对自己分到的小任务进行探讨、研究,最后,带着自己的成果回到原有的小组,再把各个小任务汇集在一起,共同完成大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一是确保每个孩子都要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二是在活动过程中,随时为各个“专家组”提供帮助。

2.小学英语绘本拼图教学

适合的绘本类型。科林英语绘本,一类是故事类绘本,一类是科普类绘本,这两种绘本类型均可采取拼图教学的方法。何时开始拼图教学方法。拼图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并且有抽象的思维能力,适合从中年级开始,并且有一定的绘本学习经验,熟悉图片环游的教学方法之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开始尝试拼图教学法。拼图教学法的实施步骤。首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老师要提前做好绘本的卡片,上课前发给学生。也可将卡片提前发给学生,学生课前复印好。确保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拼图内容,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完整的绘本内容。其次,教师提前将情节分配好,上课时划分小组。在课堂上,开始拼图教学之前,要帮助学生扫除绘本中的障碍,把生词和句型都牢牢掌握。然后,分配卡片,每个小组都要有一套完整的卡片,每个学生拿到的卡片是不同的。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完成自己卡片上的故事情节,接着和同组的其他孩子一起根据故事的发展拼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提前讨论哪个环节是特别困难的,可以将各个小组持有相同卡片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汇成“专家小组”,来讨论完成,老师也将提供帮助,这些孩子再回到自己各自的小组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学生在完成自己的拼图之后,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分享故事,可以请小组来汇报,也可以接龙,形式多样。最后,老师布置阅读后的任务,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内化。下面我将结合两个课例(故事型和自然科学型)具体阐述拼图教学法的实际应用。首先来看故事类的绘本。此类绘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的,围绕主人公的经历,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运用图片环游的教学方法即可,但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设计拼图教学法能够让每个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到阅读中去,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科林英语五级TheKing’sRide,绘本内容讲述了国王坐摩天轮历险记。整本书从国王坐摩天轮前、事故中、得救后的发展顺序,学习了国王的语言、民众的语言。前5页可以用图片环游的方法学习,知道事情的起因。从第6页开始,故事高潮来了,国王遇险了,怎么办?国王得救了吗?之后的十页内容,可以采取拼图教学法。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人,每人阅读两页的内容,完成整个故事情节。每个小组的孩子拿到自己的两页内容,从国王的表现和人们的反应两个方面来学习,每个小组中拿到相同内容的孩子组成新的小组,如果遇到困难,在组内进行商讨,解决自己的问题。老师要给孩子们恰当的时间,并进行各个小组的指导。之后,学生们再重新回到自己的小组,把自己的卡片和其他孩子的一起贴在一张大纸上,看国王是怎样一步步转危为安。最后,展示自己的故事情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内化。这样做,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倾听别人,表达自己,为下一步自主阅读打下基础。科普类绘本在内容上有专业的词汇,还涉及科学知识,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学生的理解,都比故事类的难度要大。科普类绘本的内容经常是平行结构的,因此,在进行拼图教学时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将故事还原,而是教师要设计提取和归纳信息的任务,让学生分小组完成。科林英语五级的TheTallTree,通过介绍一棵高大的树让学生了解语言的同时理解一个小生态系统。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提取在大树的不同位置生活的动物信息,根据提取的信息,了解这些动物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看似单一的一棵树,却形成了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图片环游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走神,可以采取拼图教学法来完成教学目标。第一步,全班共读绘本的前两页,孩子们知道这棵大树生长的特点,共同寻找大树的秘密。第二步,分组阅读,提取信息。把全班分成三个大组,第一组读第一部分(4—7页),了解生活在大树顶端的鸟类,第二大组读(8—11页)了解生活在大树中部的动物,第三组读第三部分(12—15页),了解生活在大树底部的动物。学生边读边做出记录,有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之间是怎样的联系。这一遍的阅读,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记录信息的能力。第三步,重新分组,把刚才一、二、三组的学生重组成一个新的三人小组,在新的小组中,组员们把刚刚各自的寻找到的信息按照树端、树中、树底来拼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合作,梳理总结,并用语言汇报出来。第四步,全班一起来阅读整本书,分享刚刚的阅读成果,找出生活在不同位置的动物之间有何联系,不仅仅是内化了语言,更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得出了大树的秘密,从而点题,大树的秘密。

3.存在问题

拼图阅读法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要有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学生要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学困生的任务要相对简单,或者直接在这个小组中跟其他孩子有相同的任务,共同阅读。大班额不好掌控,给学生的时间不够。教师对绘本的分解是否合理。如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能否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如何更合理的分组,学生在组里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并可以完成,等等。

阅读全文

乡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改善我镇环境卫生面貌,创造优美宜居环境,从源头切断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20年1月30日至疫情结束。

二、活动内容

(一)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和广播、宣传栏、条幅、发放材料等宣传手段,通过集中设点宣传、宣传车流动宣传、入户上门宣传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改陋习、树新风”为活动宗旨,弘扬健康文化、宣传科普知识,重点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等传播性疾病的卫生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促进城乡居民健康知识普及,提高镇村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营造我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活动氛围。各村要加强宣传发动,扎实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动员广大党员群众自觉投入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管理和“抗击疫情”中来,增强全民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切实形成人人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和“抗击疫情”的良好局面。

(二)强力实施综合整治。突出重点、加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有效治理环境“脏乱差”问题。一是自觉响应爱国卫生运动,突出抓好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强力推进村庄内部环境卫生整治,开展“六清三化”为主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进行居家内外环境大扫除,清理垃圾、杂物,清除卫生死角,创造干净整洁的环境。二是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勤洗手,勤开窗,勤换口罩;不要串门,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不要恐慌,不要传谣。三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规律起居,按时入睡,合理膳食,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心态。四是机关单位、医院、餐饮行业、商超等人员聚集场所要经常清洁、消毒、通风,做到无垃圾、无杂物、无积水;公厕要常保洁和消毒;废弃口罩不要随意丢弃,放在废弃口罩集中投放处统一集中处理。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完善镇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建立健全日常保洁机制,集中收集、处理生产生活垃圾。保障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有序推进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和监测能力建设,切实落实饮水消毒卫生措施,建立健全供水设施维护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普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提高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使用率。

阅读全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探究

[摘要]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生物的许多教学内容与环境科学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高中生物的学科优势,通过多种形式渗透环保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环保意识;社会责任

生物学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提出,社会责任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并具体提出学生应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1]。高中生物教师可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和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课中依托教材并不断延伸与拓展,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课后通过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将环保教育落实在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行动中。

一、挖掘教材中环保教育的切入点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环保教育内容,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深入挖掘教材,找出渗透环保教育的切入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托教材中的环保教育素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并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成为渗透环保教育的切入点(如表1)。基于以上切入点实施教学,可使学生形成热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行为习惯,积极参与绿色学校的行动,并能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策略

基于上述教材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切入点分析,笔者以选择性必修2第4章《人与环境》为例来探讨渗透环保教育的策略。《人与环境》这一章的内容共有三节,第一节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三节为《生态工程》,教学设计时可将三节内容整合为一个单元。教材中虽然列举了许多生态环境的实例,但是这些实例对于学生而言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因此单元设计时应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身边的生态环境资源。以生活在漓江边上的桂林市学生为例,首先将某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教师分配的生态环境资源调查任务单展开调查,形成报告,用于后续课堂汇报。这三个小组的调查任务分别是:①漓江水质检测,可采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两种方式。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水样采集和理化指标检测,如测量水温、pH、溶氧量、总氮、总磷、叶绿素含量等,若实验条件欠缺则可采用查阅环保部门检测的数据的方法。此外,利用周末时间实地考察“两江四湖”周边的环境状况,拍摄照片,思考总结漓江周边居民和企业对漓江水质的影响。②查阅资料了解桂林市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列举一些典型的保护动植物的类型及其应用价值,思考与总结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义。③基于2019年桂林市政府提出的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方案的解读,查阅相关资料,阐述生态工程的意义及列举桂林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实例。课程开展一个月前将调查任务分配下去,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完成,每周集中小组长了解学生调查的进展和阻碍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整个单元设计分成4个课时,第1课时进行漓江水质检测汇报,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全班讨论人类的生态足迹,此外用PPT播放全球环境问题的相关照片,给予学生相应的阅读材料,师生讨论全球生态问题与个人生活的关系。第2课时开展实验课,让学生到实验室观察漓江水样,开展漓江水样、自来水水样中大肠杆菌数量的检测实验,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并以蒸馏水为对照;实验课理论部分为水样中大肠杆菌数量为何能作为水质检测指标,及微生物培养的原理和方法,操作部分为在教师准备好的培养基平板上进行涂布操作。第3课时进行桂林野生动植物的种类调查汇报,并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提出相关保护措施。第4课时进行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调查汇报,并以实例分析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