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技类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技类论文

学术期刊对社会热点的响应探析

摘要:目前,科技类学术期刊对社会热点存在关注不足、响应不够的现实问题。结合《中国环境科学》对社会热点问题专题征稿的实践,总结出实施所需4方面内容:了解与期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确立征稿范围、建立征稿的快速响应机制和按约定时间刊出。并对专题征稿成效及其成功与不足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以为其他科技期刊的社会热点问题征稿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类学术期刊;社会热点问题;专题征稿;响应;关注

学术期刊以传播科学研究领域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加快成果转化,发现和培养科学人才、服务科学发展为目的,因此,学术期刊既是学术新思想汇集和交流的平台,又是专业人士与决策群体中传播研究成果、发挥政策影响力的有效载体[1-2]。学术期刊特别是科技类学术期刊要考虑社会效益,把承担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3]。然而,我国大部分科技类学术期刊从业者并没有意识到学术期刊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意义,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不足,导致科技类学术期刊社会效益严重不足等问题[4]。如今,国家发出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科技类学术期刊应当转换办刊理念,在关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本文结合《中国环境科学》几次社会热点问题成功约稿的实践,探讨学术期刊如何快速约稿,对社会热点问题快速响应,进而实现科技类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

1专题征稿组织实施

1.1了解与本期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要做专题征稿,编辑首先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关注行业网站、相关部委网站或公众号,可以筛选出出现频率较高、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中国环境科学》身处环保行业,主要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网、中国环境保护网、中国环境报官网、绿色和平网站及生态环境部公众号等信息来源渠道。这些渠道的信息非常多,甚至非常庞杂。编辑想要从中筛选到成功的征稿主题,既需要长期关注,通过分析取舍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又需要通过判断,将信息在合适时机推出。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5]。2017年12月15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刊载《关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公告》[6]。2018年1月,经过国内外各大网站对“固体废物问题”文件的转载,公众对涉及洋垃圾的固体废物问题有了广泛的关注。编辑意识到“固体废物”这个议题已经是社会热点,确立了“固体废物”这个议题。2017年2月20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中国获得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办权[7]的消息。2018年,生态环境部网站陆续了关于大会筹备方案、承担单位等具体实施文件。2019年2月28日,生态环境部网站正式启动大会筹备工作的通知。有媒体评论称“生物多样性”将成为环保领域新的关注热点[8]。经过2019年两会的部长问答及其他媒体的转载,生物多样性问题在短时间内受到环保行业的关注。因此,编辑部确立了“生物多样性”这个议题。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被正式印发。《纲要》要求在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9]。2018年2月12日,原环境保护部官网通报称,国务院已于近日批准了长09江经济带11省(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10]。2018年4月25日,主席乘船沿长江进行考察时强调,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11]。2018年12月10日,生态环境部在官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2]。编辑部看到国家对于长江经济带环境问题的重视,于是确立了“长江经济带”这个议题。2018年7月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听取全面深化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13]。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编辑意识到“无废城市”将成为这几年固废领域的热点。另外,上海市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行垃圾分类。不仅上海,全国各地民众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讨论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编辑部确定“垃圾分类”作为新的热点议题。

1.2确立主题征稿范围。对应“固体废物”这个热点议题,围绕“固体废物”相关的“固废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管理、循环经济”,编辑部在2017年12月与清华大学固体废物研究所的相关老师展开联合征稿活动。2018年2月初,《中国环境科学》网站和公众微信号了专辑征稿通知。征稿时间3个月,共征集到相关稿件45篇,经过审理后最终录用22篇。由于部分稿件达不到专辑刊发要求,需要返修,因此于当年10期和11期分别于专栏发表。经过此次专题征稿,《中国环境科学》不仅收获了不少的高水平作者,而且部分作者转化成了审者,扩充了期刊的审稿人数据库。专题征稿做到了一次征稿,多个收益。有了“固体废物”专题征稿的经验,对于“生物多样性”议题,在生态环境部2019年2月28日宣布“《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启动后,编辑部在2019年3月8日迅速主题征稿,范围涉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和应用研究”。因为《中国环境科学》之前较少涉及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议题,所以征稿时间设定为5个月。最后征集到20篇相关稿件。经过审理,录用8篇,并在2019年10、11、12期陆续刊出。针对之前确定的“长江经济带”和“无废城市”这2个议题,同时于2019年3月8日在期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主题征稿启事。“长江经济带”专题主要涉及与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研究,征稿范围涉及“长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长江流域污染防治等”,征稿期限3个月,共收到28篇投稿。经过审理,录用8篇,并于2019年11期起陆续刊出。“无废城市”征稿范围涉及“工业、农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等细分方向,征稿期4个月,共征集稿件14篇。经过审理,稿件质量均达不到刊发水平。由于这方面的研究主题较为新颖,加上国家刚刚项目方案,稿件征集也遇到很多困难,因此还需要再接洽相关研究单位,落实稿件征集。对于“垃圾分类”这个议题,编辑部于2019年10月16日开始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单位网站征稿启事。“垃圾分类”这个议题内容涉及范围较窄,之前鲜有研究者从事相关研究,考虑多方因素,最终确定“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关键技术,分类垃圾处理系统成本核算,垃圾分类运输及处理过程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分析,垃圾分类监督管理制度研究”等细分方向。征稿期设定为5.5个月,最终收到投稿19篇。经过审理,录用5篇,按计划于2019年7期刊出。

1.3建立主题征稿快速响应机制。征稿启事发出乃至作者投稿后,编辑部要在安排好期刊正常出版工作的情况下,做到尽快处理、及时反馈。在2018年开展“固体废物”专题征稿的时候,编辑部委托了清华大学固体废物研究所的老师集中收稿。在征稿过程中,负责收集征稿的老师简单筛选了符合征稿要求的稿件,在征集结束后统一转到编辑部送外审。由于稿件征集时间为3个月,有的投稿作者3个月没有得到处理意见,等外审意见返回时,作者已撤稿。吸取这次征稿的教训,在其他专题征稿时,会提前在征稿启事中提醒有意投稿专题的作者在文章题目前加上专题的名字,通过期刊的投稿系统进行投稿。这样既可以区分哪个是专题来稿,也可以缩短稿件等待集中处理的时间,基本可以做到对专题投稿的文章及时处理。对于稿件的快速处理,编辑部只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依赖于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在每次主题征稿开展前,编辑部会跟相关领域专家先沟通,了解其投稿或参与审稿的意愿。然后,经过网站公告、期刊微信公众号及私下专家沟通,征稿消息在相关专业领域有了一定的热度。在收到投稿后,编辑部就可以快速找到乐于审稿的专家,便于稿件快速审理。专题征稿一定要按照征稿启事的时间约定按时出版。如果不能,要提前作出说明。在征稿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作者会打电话或发邮件确认专题的发表时间,这说明大部分作者是看中刊发时间才进行投稿。遵守时间约定按时出版对维持期刊声誉也很重要。在我们的征稿实践过程中,除了按约定时间出版,如果个别作者急于发表,可以提前安排知网优先出版,尽量保证发表时间短于正刊其他的时间。

阅读全文

农业科技期刊作者群培养探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辽宁农业科学》近3年作者群身份以及单位类型统计分析,结合工作实际,从期刊编辑提高服务作者的意识、增加特色栏目,吸纳作者投稿、加快编辑出版流程、稳定老作者,开发潜在作者群等4个方面分析了该刊作者群培养方面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加强完善的方法措施,以期为农业科技期刊不断做大、做强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作者群培养;分析;对策

农业科技期刊是传播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展示科技创新成果,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交流的重要平台,它最广大的受众群体是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高等院校和一些基层从事农技推广的科技人员。据统计,全国现有公开发行的农业科技类期刊600多种,作者投稿选择余地较大,其中地方性农业期刊与全国性的核心强刊相比办刊力量相对薄弱,学术评价指标不高,在吸取科研项目以及创新成果数量上缺少核心竞争力,因此都会面临稿源不足,择稿困难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打造期刊自身特色,构建一支稳定的作者群将是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作者群调查分析

《辽宁农业科学》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其作者主要来源于辽宁省内科研院校以及地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近年来通过会议交流,网站宣传,省外作者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作者身份特征以及所属单位的分布情况,有助于编辑把握期刊的稿源,也能够了解各单位的科研动向,以及各个不同层次科研人员投搞活跃程度。本文对《辽宁农业科学》2017-2019年刊登的461篇文章第一作者的身份以及单位类型进行了统计,其中作者身份分为初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副高、正高级)以及学生;单位类型分为科研单位(包括各级科研院所)、各级高等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包括各级农技中心,农业局、种子站)还有一小部分单位是公司的作者(详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初中级以及副高级职称作者占多数,这与其需要评职称以及他们是其部门主要科研工作力量有很大的关系;这里也有一些学生作者,充分显示了本刊在保证文章符合刊登条件的前提下,能够满足各个层面作者投稿的需求;《辽宁农业科学》是农业科技类期刊,因此,来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作者比较多,约占整个刊稿量89%,他们也是本刊的核心作者群。

二、作者群培养对策

(一)全面提高服务作者的意识。在整个期刊的出版体系中,作者是处于“源头”位置的,只有作者源源不断的来稿,这个出版流程才能进行下去,由此可见作者对于期刊生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大多数编辑只是习惯于在办公室编辑稿件,经常面对的是文字,只是对文章进行编辑、校对、修改;对作者的一些的诉求、咨询,缺少服务意识,不够重视,很少从作者的角度考虑文章的思路,总是习惯用自身现有知识评价文章的好坏,是否刊用。众所周知,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包括农业各个层面,编辑虽然有一定的农业知识储备,但是完全不足以应付多学科,所以,面对不同文章,与作者的有效沟通显得十分必要。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电话、微信,QQ、邮件等等,通过最初咨询稿件接收情况,何时能刊用,到后来文章中的技术问题,都需要与作者保持联系,这时作为编辑一定要有耐心,要虚心,时刻记住编辑就是给他人作嫁衣的工作,不断地缝缝补补,通过你来我往的多次沟通,不但会使文章达到最好的刊登状态,还能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作者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以后写文章总会想到这个期刊,还会一传十,十传百,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形成一批稳定的作者群。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优秀作者群培养方法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了获得长远发展,科技期刊更加重视和不断优化读者阅读体验,不断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进入了转型升级期,加入了技术革新的潮流。但是,不论技术如何变革,阅读工具如何智能化,“内容为王,质量第一”的办刊理念永远不会变。阅读技术手段和阅读工具是内容传播的工具,没有好的内容,即便阅读终端再智能化,也没有读者,期刊无从发展。“内容为王”需要有丰富的稿件做支撑,特别是大量高水平稿件。因此,高水平、优质稿件是期刊的生命源泉,吸引高水平稿件是期刊编辑部的重点工作,维持稳定充沛的稿件储备是期刊发展的保障。因此,培养、扩大高水平作者群是期刊获得发展的根本。

1维护“老”作者

所谓“老”作者是指在期刊发展历程中持续提供优质稿件的作者,即期刊已有的作者,能够持续地投稿的作者。作者持续地将自己科研成果撰写成科技论文投稿到期刊编辑部,说明了作者对期刊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信任和认可。因此,不论选题角度、研究水平、文章质量是否符合期刊办刊宗旨,期刊编辑部都要为他们提供全面、优质和细致的服务,进而与作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选题方向偏离办刊宗旨,或科技论文接近发表水平的文章,经过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对稿件的研究重点,呈现方式等进行修改后,是可以发表的。编辑与作者互动沟通的这一个过程,不仅仅有利于打造期刊的品牌形象,也能从中发现、培养一批忠实的、高水平的作者群。因为期刊本身培养出来的高水平作者对期刊的忠实度比较高。

1.1建立良好的信任

在行业内影响力比较大、受到专家和读者认可的期刊,往往都有规模较大且比较稳定的作者群,有一大批能提供优秀科技类论文,代表行业科技研究前言和重点稿件的作者。当然这些成熟科技期刊的作者群也都有各自从无到有,由弱到壮的成长过程。以“机工传媒”科技期刊群为例,“机工传媒”主办的科技期刊有21种,大部分都是当下行业内影响力比较大的科技期刊。其实,这些期刊在创办初期都经历了稿件数量较少,作者数量较少;稿件质量参差不齐,有不少稿件距离发表还有较大的距离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机工传媒”的编辑们对每一篇稿件都进行了认真阅读和检查,对文章的选题和文章内容给出了详细、系统、全面的意见和建议,与作者就稿件的修改意见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再加之编辑对文章进行润色和校对。经过编辑们审稿和修改的稿件,文章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编辑在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彼此的情况,建立了彼此的信任,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通过沟通编辑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的行业背景、研究方向和论文撰写能力,同时,作者也较为系统地了解了杂志的投稿要求、期刊定位和办刊宗旨,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日益提升。渐渐地,“机工传媒”的科技期刊刊群的投稿数量不断增长,稿件质量和研究水平也不断提升。当年的作者陪伴着期刊一起长大和成熟,当年的“新”作者,如今已成为各个行业领域、企业单位中的资深专家、高端学者和技术领军人物。他们对“机工传媒”有着浓厚的感情,一旦在技术上有新的发现和创新,在自己研究领域有新的突破或技术热点都主动将自己的科技论文投到“机工传媒”的期刊。

1.2缩短审稿周期,提升服务质量

期刊的审稿周期是影响作者期刊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学术类、科技类期刊的审稿期一般为3个月至半年,有不少学术影响力大的期刊,其审稿周期则长达一年或更久。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当今审稿周期的长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作者投稿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个大背景下,有一部分优秀作者将稿件投到了审稿周期较短且学术影响力较好的科技期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优化审稿流程,提升审稿专家和编辑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缩短审稿周期的长度。比如为了尽力缩短审稿周期,期刊编辑部一方面精准选择审稿专家,依据审稿专家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以及审稿专家的空闲时间推送稿件,施行动态化审稿制度。专家对稿件专业领域越熟悉,审稿积极性越高,审稿时间越短;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审稿专家的人数,比如一篇论文需要2份审稿意见的,编辑部将论文推送四到五位审稿专家。这样便能较快地收集齐2份专家审稿意见,以便于编辑尽快将具体科技论文的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最大程度上缩短审稿周期,同时也最大程度上保障科技论文的质量。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常见常识性错误与应对

期刊质量一般包括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1],在科技期刊中由于我们编辑人员专业知识有限,学术质量可以通过审稿专家审阅稿件、主编定稿等进行把关;但编校质量则是完全由我们编辑人员掌握的,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工作水平来提高的。校对作为提高编校质量最重要的一部分又是期刊出版最后的把关环节,是每个科技期刊必须重视和提高的。科技期刊的理论性、专业性、技术性、决定了科技期刊的校对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校异同[2-3],而是消除出版稿件中一切错误,其中除去编辑常规必须校对的排版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还要留意审稿专家和作者忽略的一些问题。在科技期刊校对工作中,如果编辑掌握一定的校对技巧和方法,就能快速的完成工作,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4-5]等也曾探讨过校对方法的问题,本文作者作为PST期刊主要校对人员之一,在日常工作发现很多稿件中出现的问题类似甚至相同,然后有针对性的翻阅其他英文科技期刊发现他们也存在类似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分析发现,这些常见问题一种是排版人员的排版错误,例如版面的不合理布局,甚至是期刊成册后书脊处的卷、期、页码等,排版人员没有根据每期期刊进行更改等;一种是作者自己书写文章的错误,例如作者单位的英文名称。随后本文作者从引起问题或错误的两个来源加以分析和提出解决措施,这样在校对工作中“有的放矢”的进行稿件的校对,能快速而又高质量的完成英文科技期刊的校对工作。

1排版人员引起的问题

1.1文章排版中版式的选择

版面清晰、易读是期刊版面设计的主要要求,而英文科技期刊中有很多不同排版格式的图、表格、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等;所以在校对过程中,首先校对这些图表等的排版是否清晰、易读,不能出现凌乱不堪、难以阅读的页面。在大部分英文科技期刊中,一般选用双栏格式的版面布局,相应的校对工作中就需要特别注意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图、表格等的单栏或双栏的选择是否合适。例如,一般稿件的排版中,通栏的图表都宜放在页面的顶部或底部,而不适宜放在页面中间,因为放在页面中间的话会打断文字的叙述于阅读论文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文字承接是在下方还是左侧容易造成混淆。科技论文中,针对图表有其相应的文字叙述,所以在排版过程中一般应遵循“图表随文”,即图表应放在相应叙述的章节里和相应的段落前后,这样方便作者阅读[6]。科技期刊的页面中,全文文字、图、表等一般横排,很少使用竖排;但一些特殊的表格、图、以及图中文字由于版面问题横排无法放下,超出版面,排版人员就选择竖排,而这些竖排的表不如横排的文字便于阅读,例如参考文献[7]的Fig.1(a)中,文字方向不同,作者在阅读时不方便,所以校对工作中要特别核实是否必须选择竖排。在这些竖排的图、表格以及图中竖排的文字,还要特别留意其文字的方向问题,尽量做得一期期刊中所有竖排的图、表、文字等方向统一,方便读者阅读。

1.2各项目的校对

在读者阅读稿件时,首先入目的是突出于正文的标题、作者及单位[8]、DOI号等各个条目。这些项目的错误有些可能不影响阅读,但会大大降低期刊质量,有些则可能引起重大错误。参考文献[2,5,9]中也提到了对这些项目的特别校对,本文作者针对英文类科技期刊中这些项目,在以下几段中特别阐述了需要校对人员特别注意的地方。在英文类期刊中,中文作者姓名的书写一般在自己期刊内会统一书写的格式,例如在PST期刊中作者的姓名会使用RenhongLI(李仁红)这种写法,这样方便读者辨别;如果期刊内各篇不统一写法,就会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特别是给不同语种的读者带来阅读困难;在读者根据作者姓名检索相关文章时可能会出现问题。作者单位中如果有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单位的更要慎重,一定要按照国家要求书写,以免出现政治错误[9,10]。英文期刊中,各学校、科研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按照各单位自己的写法,不能想当然的翻译过来;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的英文写法:Be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而沈阳理工大学的英文写法就是:ShenyangLigongUniversity。科技类稿件大部分都有DOI号和关键词,针对DOI每个期刊有其自身的编排方式,是每篇文章特有的。排版人员在排版稿件时可能会忘记修改稿件相应的DOI号,造成两篇文章具有相同的DOI,校对人员在校对时就要特别注意排版人员是否根据稿件进行了相应的编排。关键词主要是用于他人检索,如果遗漏或与文章不符,就影响他人检索、阅读、引用文章。在英文科技类稿件中,很多中国作者使用的关键词是自己翻译的,而不是大家常用的;例如等离子体物理聚变方向中电子温度,一般用electrontemperature而不用thetemperatureofelectron。编辑经过长时间本专业期刊的校对工作,会逐步积累一些常见或常用的专业词汇;编辑在校对到关键词时就可以标记出以便核清样时提醒作者,有可能的情况下给作者一些建议。通用的关键词更便于他人检索和引用,从而提高文章和期刊的影响。

2作者书写错误的校对

阅读全文

学术期刊论文作者署名现状

学术期刊是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学术交流和传播的任务,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大都有基本的构成项目和格式规范,其中作者署名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作者所拥有的著作权,也标志着作者对论文应负的文责和法责,因此必须依据署名原则进行规范署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和GB/T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2],学术论文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并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随着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科研合作程度的提高,一项科研成果往往由多人完成,发表的论文通常有多个作者,有时科研合作者负责研究的内容不同,其贡献大小难以区别导致标注同等贡献作者的论文逐渐增多,由此而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学术不端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笔者以农业类学术期刊为例,调查了其署名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应注意的署名问题提供参考。

1调查对象、方法与结果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7年版)所列的农业科学类期刊包含96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期刊、21种农业基础科学期刊、19种农业工程期刊、49种农艺学期刊、20种植物保护学期刊、20种园艺学期刊、70种林学期刊、65种畜牧兽医科学期刊、24种水产科学期刊[3],根据四舍五入原则随机在每类中选择5%的期刊进行调查。每种期刊随机选2019年发表的2篇论文,记录每篇论文署名作者数量和页码数。由图1可知,调查的期刊论文其作者数量呈正态分布,每篇论文的作者数量为2~11个,页码为2~16页,平均作者数量为6个,平均页码数量为9页。作者数量等于或小于6个的论文占64%,作者数量等于或大于8个的论文占24%。图2表明作者数量和论文页数没有显著相关性,比如调查中发现文章页数为7页的论文,其作者数量为3~8个。分别以“通信作者”“通讯作者”“同等贡献”“共同通讯”“共同通信”“并列第一”为检索词,通过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的“作者简介”检索2017—2019年期刊所刊登论文的“通信作者”和“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情况。表1中所指的“通信作者”包括“通信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检索结果;“同等贡献作者”包括“同等贡献”“共同通讯”“共同通信”“并列第一”作者的检索结果。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9种期刊,其刊登论文的署名中均可标注“通信作者”,占刊登文章总量的71%~96%,平均值为81%;14种期刊有“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文章,这些论文占各期刊刊登论文总量的1.4%~5.2%,平均值为2%;在这些标注“同等贡献作者”的论文中随机选择38篇论文,查看其署名情况,结果发现“同等贡献作者”署名可分为4种类型(表2):A类型为3个同等贡献作者,0个通信作者;B类型为2个同等贡献作者,1个通信作者;C类型为2个同等贡献作者,2个通信作者;D类型为2个通信作者。“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论文以B类型最多,占68.4%,其次为C类型,占21.1%,A和D类型的论文较少。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农业科技类期刊中随机选择19种学术期刊,下载其“投稿须知”,阅读期刊对作者署名的要求,发现其中只有《热带作物学报》对作者署名个数有限制,要求“署名人数不宜超过5位”;仅《果树学报》和《浙江农业学报》2种期刊的投稿须知以“署名应仅限于参加本工作并能解答论文中有关问题者”,这一句话规定作者署名权;其他期刊仅对署名的格式或在文章中的位置进行规定。以“更正”为检索词,在CSCD数据库农业科技类期刊中检索,得到45条更正信息,其中更正作者单位的信息7条,更正作者排序的信息2条,增加通信作者的信息1条,更正通信作者的信息1条。这11条与作者署名相关的更正信息来自于9种不同期刊,其中某期刊有4条更正信息,其中2条信息更正作者单位,1条信息更正作者排序,1条信息更正通信作者。

2论文作者署名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

国内很多论文的通信作者是研究生导师或者课题负责人,他们主导了项目申请、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因此,通信作者也是论文相关研究工作和主要学术思想的责任人,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性,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面负责[5]。合著论文作者根据其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和在论文撰写中的贡献大小依次排序署名。当2位或多位作者在论文贡献中作用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时,就出现了同等贡献作者,同等贡献作者可以是第一作者、通信作者或者其他作者,其中对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关注程度较高。同等贡献的通信作者国内一般称为共同通信作者。目前学术期刊论文的署名趋势是越来越多的论文标注“通信作者”或“同等贡献作者”[5]。国内不少科研机构已经将通信作者的贡献度直接等同第一作者,从而使同一篇文章可以被多人利用进行职称申报或业绩考核等等,以至于一篇文章出现多个共同通信作者,这其中可能存在虚假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笔者在编辑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作者在投稿后提出添加作者、更换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情况,提出更改的原因有年终考核、职务晋升、科技奖励、课题申请需要等,相信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尤其是在此次调查中发现不少期刊论文在出版后刊登了与署名相关的更正信息,这种机制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漏洞”和“可乘之机”。

3规范论文作者署名的建议

科学论文的署名是个严肃的学术道德和态度问题,涉及到科学工作者的学问、态度、道德和责任[6]。作为科技论文的作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论文署名。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针对目前学术论文署名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学术期刊编辑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期刊在投稿须知中应详细描述作者的署名条件,对“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信作者”提出具体的量化标准,对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权利等做出相关的规定。其次,要求作者在投稿时明确描述每个署名作者和论文相关的工作内容,具体贡献情况,在投稿时要求每一位作者附上签名以示对论文贡献度、署名以及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认可。虽然每一位作者对论文贡献的侧重点不同,但同样都应对论文负责。此方法在国外一些杂志投稿时已有要求,如《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另外,如果在论文修改过程中作者提出更改署名,编辑部应要求作者给出合理的理由,并且需要所有作者签字同意,编辑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同意更改,比如作者职称晋升需要,毕业需要或课题结题需要等并不能作为更改署名的理由。原则上,在论文刊登后不允许更改作者署名,编辑可在校样时,让作者仔细核对并确认作者署名,与作者强调文章刊登后署名不能更改。最后,学术期刊编辑应在学术界加强宣扬科研伦理道德,让学者们清楚认识到违背规范的论文署名现象是学术不端的行为。如果在论文署名中违规,就违反了科学伦理,违背了科学精神。

阅读全文

语言康复改善研究

 

言语语言治疗是指言语语言治疗师对各类言语语言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包括对各种言语语言障碍的评定、诊断、治疗和研究[1]。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2004万人,言语残疾127万人[2]。听力和言语残疾患者的康复都离不开言语语言治疗,因此言语语言治疗关系着众多患者的生存质量。言语语言治疗在发达国家已有半个多世纪[1],其体系较为完善,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实践操作还是理论研究都有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原名为“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为文献源,对2000~2010年间国内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并从发文时间、研究对象、期刊源、发文单位、文献体裁5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为改进言语语言治疗研究提供参考。1对象和方法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2000~2010年间有关言语语言治疗的文献进行搜索。为了保证搜索的全面性、准确性,搜索条件为关键词“语言治疗”“言语治疗”“语言康复”“言语障碍”“语言障碍”“构音障碍”,此外,再以主题“言语矫治”“语言矫治”“语言康复”进行二次搜索。去除不相关及重复文献,最终得到言语语言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838篇,并对文献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发文单位分布、研究对象情况、文献体裁进行统计,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文献年量、研究对象等与年份之间进行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分析。   2结果   2.1论文时间分布   对每年发表的言语语言治疗文献数量进行统计,见图1,并对年文献数与年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0年间,年文献数与年份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r=0.945,P<0.01)。   2.2论文研究对象分布   在838篇文献中,研究对象分为4类:成人患者(438篇,占52.3%)、儿童患者(309篇,占36.9%)、未特指年龄患者(76篇,占9.1%)和普通人群(15篇,占1.8%);其中关于儿童患者的年文献数量随着年份呈增长趋势(r=0.945,P<0.01)。   成人患者中脑损伤患者占绝大多数,约占成人患者的85.7%,占所有研究对象的40.9%;其次是口吃患者和喉切除术后的患者,分别占所有研究对象的3.7%和2.4%;此外,还有4篇文献涉及帕金森患者,3篇涉及精神病患者。儿童患者主要涉及以下病种:听力障碍(122篇,占所有研究对象的13.2%),脑瘫(64篇,占6.9%),语言发育迟缓(42篇,占4.5%),口吃(41篇,占4.4%),自闭症(41篇,占4.4%),脑炎及脑外伤(24篇,占2.6%),唇腭裂(23篇,占2.5%),此外还有功能性构音障碍4篇,未特指语言障碍19篇。   2.3发文单位分布   如果文献多位作者来自不同性质单位,或者第一作者属于两个或以上单位,以文献第一作者所属第一单位为准。统计结果显示,医院发文601篇,占文献总量的71.7%;研究机构与高校发文126篇,占15.0%;公办康复中心发文47篇,占5.6%;特殊教育学校包括特殊教育幼儿园发文43篇,占5.1%;民办康复机构发文2篇,不足总数的0.1%;此外有19篇文献没有注明发文单位。   2.4期刊分布   对发表文献的期刊进行统计,刊物分为4种:非康复类医学刊物、康复类医学刊物、教育刊物、其他刊物(主要为心理、科技类刊物)。据统计,非康复类医学刊物登文476篇,占文献总量的56.8%,共涉及140种医学期刊,平均每种期刊每年登文0.3篇;康复类医学刊物登文255篇,占文献总量的30.4%,共涉及9种康复医学刊物,平均每种期刊每年登文2.6篇;教育刊物登文72篇,占8.6%,主要集中于《中国特殊教育》;还有35篇文献刊登于心理、科技类刊物等。   2.5文献体裁分布   根据体裁分类[3],医学论文可分为论著、经验交流、文献综述及技术革新4类。论著主要指科研论文;经验交流主要指临床病例分析、病例报告以及临床病例讨论等;文献综述指从一个方面围绕某个问题收集文献、资料,并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提炼而形成的概述性、评述性的专题学术论文;技术革新指关于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及操作步骤的文章。据统计,在838篇文献中,经验交流类文献最多,共计470篇,占总量的56.1%;其次是论著类文献,共计283篇,占33.8%;综述类文献有74篇,占8.8%;技术革新类文献有11篇,占1.3%。   3讨论   3.1文献时间分布   从发文年份看,文献年发表量与年份存在正相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言语语言治疗的相关研究在逐渐增加。但与言语语言障碍的高发病率相比,文献量相对不足。以儿童言语语言障碍为例,我国的发病率为6%左右[4],而每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不到30篇。言语语言治疗研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必将影响治疗质量,应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   3.2研究对象分布   上述统计数据说明我国言语语言治疗研究在对象分布上有如下两大特征。   3.2.1重成人轻儿童历年研究文献中,成人文献数始终多于儿童文献数,后者不到前者的四分之三,这与儿童言语语言治疗的难度高不无关系。儿童言语语言治疗的过程也是言语语言学习的过程,治疗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言语语言病理学知识,还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5,6]。   3.2.2涉及病种单一与美国言语语言听力   协会提出的服务对象[7]比较,我国言语语言治疗目前所涉及的病种较为单一,尤其是成人患者。脑损伤患者(包括脑卒中和脑外伤)占成人患者的绝大部分,其他类型的言语语言障碍,如认知退化引起的语言沟通障碍、言语失用症、发声障碍、构音障碍等还未获得重视。#p#分页标题#e#   研究对象分布不均会阻碍言语语言治疗事业的发展,因此医院、康复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以及普通学校应该分工合作,将更多的病种纳入言语语言治疗的范围,建设一个综合且完善的言语语言治疗体系。同时,要提高言语语言治疗师的专业水平,从实际需要出发,培养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专门人才,满足成人和儿童言语治疗的需要。   3.3发文单位分布   发文单位集中于医院,与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相比,医院对言语语言治疗及其研究较为重视,言语语言治疗资源也主要集中于医院,而民办康复机构在言语语言治疗方面的投入最少。言语语言治疗是一项多边合作的系统工程,卫生、民政、残联以及教育等多系统都有所涉及。各个系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如医院系统更注重成人言语语言治疗,民政、残联和教育系统更注重儿童言语语言治疗。只有各个系统统筹协调、有机合作,将资源和研究成果共享,才能让言语语言治疗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使更多的患者获得治疗。   3.4发表期刊分布   非康复类医学刊物发表言语语言治疗文献最多,但每种期刊的年文献量只有0.3篇,说明言语语言治疗处于被忽略位置,与其他医学方面的融合不够;康复类医学刊物刊登相关文献较为集中,但与康复医学其他方面(如物理治疗)相比,言语语言治疗的文献数量较少,每种期刊的年文献量只有2.6篇;再次是教育刊物,主要集中于《中国特殊教育》,普通教育类刊物对言语语言障碍儿童的关注非常少;其他刊物如心理、科技类刊物对言语语言治疗虽有所涉及,但给予的心理学及技术支持仍然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言语语言治疗是一个交叉学科,既需要医学学科的参与,也需要教育、心理学科的参与,还需要语音学等技术类学科的支持[8~10]。不同类别期刊对言语语言治疗文献的刊载折射出了不同学科对言语语言治疗学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统计数据显示,言语语言治疗学目前既没有得到医学界的重视,也没有获得教育学界、心理学界和科学技术界的支持,处于尴尬的发展境地。   3.5文献体裁分布   从言语语言治疗的文献体裁来看,经验交流和论著类文献最多,由此可以看出言语语言治疗已经在我国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向着理论总结迈进。然而这些文献大多只是方法的简单罗列,缺乏对原理、实施步骤等方面具体的描述,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较小。在论著类文献中缺乏对长期疗效的跟踪研究。此外,技术革新类文献寥寥无几,说明我国对言语语言治疗的技术研究较少,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远远不够。   4小结   本研究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言语语言治疗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相关研究数量虽然较少,但处于发展阶段,研究数量在不断增长;第二,患者分布存在种类单一、分布不均的现象,尤其是成人患者;第三,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公办康复中心、普通学校、民办康复中心发展不协调,缺乏统筹;第四,言语语言治疗在医学界,甚至康复医学界没有得到重视,与教育学、心理学及科学技术的结合也不足以支持其健康发展;第五,缺乏对长期效果、具体方法手段的研究,融合学科的研究也较少。言语语言治疗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多种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但目前存在多个方面的不平衡,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从而使言语语言治疗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阅读全文

学生机器翻译实践报告

摘要: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机器翻译的普及和兴盛。各种免费的在线翻译网站投入使用,为语言学习者特别是学生译者带来了便捷。本研究根据翻译专业二年级学生译者提交的机器翻译实践报告,分析以谷歌翻译为代表的国内外六大免费在线翻译网站在处理和生成非文学翻译文本方便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局限。本研究论证在学生译者工具子能力培养方面,翻译教学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译者合理使用机器翻译以实现人机翻译的目的。

关键词:机器翻译;在线翻译网站;工具子能力培养;学生译者

1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自1946年开始产生,经历了五个时期,即萌芽期、创立期、冷冻期、兴盛期复兴期和兴盛期。学者们普遍认同从90年代开始,机器翻译从基于规则的方法向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发展。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包含实例和统计两种形式,后者更趋主导。机器翻译研发团队将基于统计的方法作为核心规则。2006年谷歌公司推出的谷歌翻译(GoogleTranslate)在线翻译网站,其免费的翻译服务为众多用户带来便捷。谷歌翻译网站的运行标志着数据驱动的统计机器翻译活动成为商务机器翻译系统的主流(赵应吉,2019:113)。2016年以来,谷歌翻译的新一代端对端神经翻译系统研究技术突飞猛进发展,成为行业标杆,其翻译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远远超过统计机器翻译。国内的几大商用在线机器翻译网站紧跟时代潮流,以神经机器翻译为核心技术,研发出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在线翻译网站,提供便捷的机器翻译服务。国内较为知名并在业界占领重要地位的机器翻译网站如百度翻译、搜狗翻译、360翻译和有道翻译等。国际上除了谷歌翻译占据显著的地位,微软研发的必应翻译也获得较好的口碑。

2机器翻译与学生译者工具子能力培养的关联研究

国际上针对工具子能力培养研究较为突出的是西班牙PACTE研究小组的翻译能力培养理论和奥地利学者提出的“翻译能力发展”(TransComp)项目。PACTE小组有关于工具子能力的定义是如何使用一些翻译资源更好地为翻译服务的能力,包括查询词典和使用网络搜索引擎等能力。TransComp项目总结为工具和研究能力,类似前者的工具子能力,是译者使用纸质和电子参考工具的能力,但也注重译者的研究能力的提升。(朱玉彬,2015:34)马会娟(2013)提到翻译能力培养中,工具能力培养特别是译者工具查询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针对职业译者而言,学生译者是区别于职业译者的一类特殊人群,未来计划从事具体的翻译工作,比如口笔译方向,活跃在文学或是非文学翻译领域的翻译。对于高校中翻译专业、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和翻译硕士等群体都是学生译者的培养群体。纵观机器翻译的发展,机器翻译分为全自动机器翻译、机助人译或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Translation)、人助机译三类。就国内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学生译者培养过程中,翻译能力培养的子策略之一——工具子能力的培养来看,国内大多数的院校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简称CAT。学者对于机器翻译和翻译教学的研究多聚焦在CAT领域。所以机器翻译在进入第五个翻译阶段即兴盛期时,仍无法脱离人工翻译的审核和纠正,完全实现自动化,并将人工翻译取而代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翻译的发展越发成熟,作为学生译者,特别是未来有志于从事翻译职业化工作的学生来说,学习必要的机辅技术、翻译工具,学会使用在线翻译网站和相关翻译软件,尤为重要。

3翻译专业学生机器翻译体验报告的生成及分析

阅读全文

中医学科技类档案的数字化保护

摘要:新环境下,新解新媒体,解出有时代之新、设备之新、公众之新的“三新”。再依据“三新”理念,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中对医学科技类档案进行数字化保护,论得有以下三项措施:适应新时代要求,健全医学科技类档案的管理机制;运用新设备技术,推进医学科技档案的数字化保护;摒弃新公众缺陷,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借此企图对新媒体学科和医学科技类学科的发展和创新都能有一定效用,并有力推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档案资料的数字化保护。

关键词:新媒介;中西医;保护;保存

新媒体,亦可称新媒介,是指不同于以往传统纸质媒体而以新型数字媒体为主的形态。新兴媒体的大环境中,由于碎片化阅读和数字化阅读的盛行,导致各种信息资料易破易碎且不易保存,因此提出对新媒体环境中各类信息档案的保护保存。本文今着重以医学科技类档案为例,来展开对新媒体环境中数字化保护的论述和议评,企图能对新媒体学科和医学科技类学科的发展和创新都有一定效用。

一、新媒体概念新解

自始至终,在学术领域内,专家学者们对新媒体概念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新媒体(New-Media)一词最早见于1967年美国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的一份商品研究开发计划。随后,由于商品营销的需要,此概念便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简单地定义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诸多通用通讯工具。埃梅里在《新媒体》一书中提到,新媒体的“新”在于它能让人们或人与机器之间实现前所未有的通信,并且与其他所有通信根本不相同,着重体现在快速。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媒体形态,发展创新了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且更多运用在手机、电脑、客户终端、微信公众号之中。既然至今对“新媒体”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因此笔者提出对“新媒体”概念展开新解,希望能对学术新闻有所帮助。同时,在此解出“新媒体”概念有“三新”,也企图对新媒体环境中医学科技类档案的保护保存能有借鉴作用。1.新在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新媒体也因此应势而生,可说新媒体确实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然而这却也是机遇跟挑战并存的时代。具体体现在,新时代下各种新媒体、新观念过于繁多,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大量渗入,更会导致我国传统观念和社会主义正统思想受到冲击,思想观念的不统一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不稳定,这是新媒体时代的缺陷。但是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新媒体时代下各种思潮的碰撞和激荡,这才有了如今中国较为开放、较为先进的局面,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新媒体对各种先进思政理论的大量引入和大量报道,才推进了如今中国改革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新在设备。新媒体不同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更多则是指以数字报纸、客户终端、手机网络等新技术设备为主的媒体形态。新兴的媒体设备具有以下几大优势:其一,方便快捷。运用手机和电脑发送和传递信息比运用传统的报刊、广播等工具要方便得多。传统媒体时代里,从印刷报纸、搭建广播并有专人传递再到信息收入,这期间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甚至几经周转会有信息断层和信息连接不通畅的情况出现。而如果运用手机、电脑这些先进设备和移动网络,任何信息都能及时迅速地传递到对方手中,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很是方便。其二,廉价高效。传统时代下,人们阅读报纸、观看电视,都是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的,尤其购买一份报纸更是如此,且收获到的信息大多也已经滞时和落后,而新媒体环境中,由于移动网络和数字报纸的出现,人们阅读刊物廉价了许多甚至全部免费,无须再去花费财力购买昂贵的杂志,且数字化阅读高效快捷,智能化搜索和智能化阅读更是极其方便了人们及时高效获取信息。其三,海量持久。新媒体网络中的任何信息,包括各种视频、图片、文件、文字,只要是在移动网络上以后,便能长久存在和长久查看,且移动网络上所能承载的信息也可能是无限量大,网络上各种信息的丰富多样和种类繁多是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环境中最重要还是新在各种技术设备上,数字网络、电脑手机、客户终端、微信公众号的普及运用是社会大趋势。3.新在公众。不像传统媒体中的客户公众必须具有一定的阶级地位和文化水平,新媒体环境中的客户公众只要拥有能上网的电脑,会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懂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就可以在网络上信息。新媒体环境中的公众大多属90后或00后的社会青年,他们大多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故意发表各种奇奇怪怪的言词言论和网络流行语,他们个性张扬、喜欢创新。但是这些网络青年也大多具有懒惰、敏感、过于感性等缺陷存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公众主要定位在年轻的青年群体中,着重关注并研究这类社会人群,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前瞻性。

二、数字化保护医学科技类档案的措施

医学科技档案是指医院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资料、影像、图表以及各类电子文件等原始记录。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五大类: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医院开展科研活动的相关原始实验资料;基金课题相关资料;技术转让资料、专利证明等;其他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资料等。新媒体环境中,提出对医学科技类档案进行数字化保护,既是顺应社会时代的大趋势,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医学科技类档案的保护意识,进而将有利于医学界理论技术的创新和传承。新解新媒体之概念,得出数字化保护医学科技类档案有以下措施:1.适应新时代要求,健全医学科技类档案的管理机制。任何举措的推行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体制,只有健全机制的约束才能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才能确保举措的顺利实施,数字化保护医学科技档案同样需要有完善管理机制的指引。但是在制定相关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要求,即管理机制必须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之内展开运行,不能走其他偏颇或者西方狭隘思想的道路。同时,健全的管理机制中也应当要有明确相关的责任人,把具体的分工详细划分到每个工作人员。责任人的作用不可忽视,明确的责任分工是促使管理机制透明高效的关键。2.运用新设备技术,推进医学科技档案的数字化保护。数字化保护医学科技类档案,自然离不开各项新媒体设备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医院要健全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将现有的网络进行完善,有目标、有计划地完善医院综合办公系统,建设综合查询和网络办公系统,提高医院科技档案数字化保护和管理体系。医学科技档案数字化保护及管理应该成为医院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在制定信息网络建设的规划的同时,要将档案数字化保护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好。3.摒弃新公众缺陷,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新媒体环境中的公众,虽说个性张扬,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但是仍不能担负起数字化保护医学科技档案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新媒体环境中新兴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极高的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在:其一,不张扬过胜;其二,医学科技档案人员要调整心态,更新观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