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技教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评价研究
摘要:
分析了目前高校重点实验室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以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和绩效的特点为基础,设计了一套综合的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重点实验室持续有效的发展提供正确引导和科学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管理;评价指标
加强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绩效评价,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通过绩效评价掌握不同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并作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制定科学的管理政策,不断提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不同的高校重点实验室在绩效评价结果的横向比较中审视自身不足及存在问题,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为高校重点实验室实现绩效目标奠定基础。科学的绩效评价对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1]。高校重点实验室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其相应的“功能定位”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类型重点实验室采用同一标准来评价,显然是存在问题的。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就不能有效促进各类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建立一个适合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的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关键。目前,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平衡,评价的导向结果与预定目标的初衷存在差距。基于重点实验室绩效的特性和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我们从科研、服务、教学三个方面出发,设计了一套综合的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绩效指标设计时要从上至下根据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从组织到部门再到岗位及科研人员,从而保证重点实验室战略的顺利实现,以实验室工作的变化和需求为主导,不断调整和完善绩效考核指标。
我心目中一流的学术期刊主编
1998年初,赵先生做《大学物理》主编时,我又回到了母校,回到了熟悉的物理楼,见到了熟悉的老师,那时候的主楼还在学校的南门,门前种着大片的绿色草坪,不识五谷的我后来才发现,那是小麦.调入编辑部,成为了一名编辑,与主编们学习,与周围老师学习,成为了我最幸福的时光,现在回忆起来,满满都是赵先生在主编会上侃侃而谈指点江山的样子,对每一个定义每一个公式深刻的理解,让我觉得什么“力热声光电量子”都很容易啊,等我拿起书,看到的还是那么晦涩难懂的原理,还是那么长的公式,被赵先生带动起来的学习热情又被物理中晦涩无情的知识打败了.那时候的我非常期待每2个月1次召开的主编会,赵先生、喀兴林先生、潘维济先生、高炳坤先生、张静江先生,从专业到时局,从物理到世界,赵先生总能牵起每个话题,从学者角度分析,每每聆听收益匪浅.
第一次见到赵先生,到现在,赵先生一直是我心里的偶像,是我心目中的主编.百度上查到,从1978年到2019年,赵先生撰写的书籍有47部之多,6部书获得一等奖.赵先生对中国物理教育的贡献,蜚声海内外,学生遍天下,在2016年,国际物理教育奖章(ICPE-Medal)授予赵先生.这个时代,我们不缺院士,也有研究在世界前沿的科学家,但缺鲜有拥有一大批学生,默默耕耘在教学领域,追求物理教育真谛,竖起领航大旗的教育家.赵先生对中国大学基础物理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拥有一大批精神粉丝.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大学物理》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物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从评选规范到评审专家,到审读每篇文章,赵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渊博精湛的学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直影响我至今,《大学物理》始终是我心中一流的学术期刊,无论是在《大学物理》的编辑岗位,还是目前的期刊服务工作,赵先生的精神始终激励我全力以赴高标准完成工作.
印象最深刻的一篇稿件,是赵先生约彭桓武先生给《大学物理》的投稿.按流行评价期刊的指标,作为一本学术类教育期刊,《大学物理》并没有令人咋舌的SCI数字,但在中国高校物理教学领域的影响,首屈一指,这点从彭桓武先生投稿《大学物理》可见一斑.彭先生既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非常重视我国物理的教育,将自己弥足珍贵的笔记整理成文章,将珍贵的史料共享给我国物理教育界,彭先生并不是看重《大学物理》的影响因子,看重的是影响力,一本期刊的数字指标并不等于他的影响力.在《大学物理》9年的时光,先生们的高尚人格和学识都深深的感染和激励我,是我学习的榜样.对赵先生最感兴趣的专著,是《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物理学照亮世界》.《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赵先生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生动地、巧妙地与当今物理学前沿如粒子物理、生物物理、天体物理、对称性分形结合起来,用朴素的语言结合物理学思想、方法,为读者打开一个奇妙的物理学世界.《物理学照亮世界》以历史的大视野看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用物理学的原理,古今纵横、上下环宇,格调清新、启人心智的方法剖析中华古文物瑰宝里的奥秘.这两本书的大视野大格局,影响着我的思维、做事风格.
赵先生做《大学物理》主编,严格把控《大学物理》的每一篇文章,熟悉每个物理概念定理公式,跟踪监控每一篇稿件,不放过任何疑惑,与编委们报持密切联系,始终关注编辑部的各种运行,同时也非常关注物理前沿进展,吸引优质论文投稿,为《大学物理》持续健康发展尽职尽责,是我心目中的神圣偶像和学习榜样,是我心目中的一流主编.
在《大学物理》做编辑时的点滴记忆,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虽然现在离开了《大学物理》,脑海里至今仍保存着早些年间点滴的画面,在师大召开主编会,赵先生骑二八自行车来开会的样子,在宜宾召开的编委会,参观五粮液酒厂时,赵先生品尝70多度原浆陶醉的样子,在川师大召开《大学物理》第六届编委会,赵先生吃竹笋胃不舒服的样子,还有主编会上聆听赵先生叙述2次生病的惊心动魄,都深深刻在了我脑子里,都是我的珍藏.祝福先生九十辰,勤蜂采朵蜜中辛物理教育奠基人,授业学子梦成真认真严格做文章,初心依旧学识深生来乃成非等闲,东海南山祝长寿祝福赵先生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作者:刘荣 单位: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科技期刊发展促进处
绩效考核模式下教师教学论文
1基于综合评分法的绩效考核总体思路
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模式应该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既具有可衡量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综合评分法(syntheticscoredmethod)作为医学综合评价方法的一种,能够综合分析比较数据的优劣,是一种较为适合绩效考核的科学评分法。其原理为根据评价目的及对象的特征选定必要的指标,并针对指标订出等级和赋值。以恰当的方式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并通过选定累计总分的方案以及综合评价等级的总分值范围,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最后决定数据的取舍。应用到教师绩效考核中时,根据日常教学工作数量、完成质量、教学贡献三个方面设计测量维度。教学工作量维度是以一个班级的中文理论授课课时作为衡量日常教学工作量的一个基本标准系数,教学工作质量维度按照360度评分法采用百分制测量。教学贡献维度按照业绩程度赋值,同时对每个维度中的相关指标设计相应权重,将工作量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建立系统的绩效计算公式,计算各教学人员的一年工作绩效。绩效考核总公式如下所示:工作绩效得分(P)=教学工作量(按标准化课时统计)(M)×工作质量系数(Q)+教学贡献(C)
2各维度指标的构建
2.1教学工作量
教学工作量是指一段时间内教师参加各项教学活动所实际达成的工作指标数。其中标准课时数是指一个学时的中文理论课程按1个标准课时计算,其余教学工作量均按此进行标准化处理。
2.2教学工作质量
教学工作质量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的产出,具体包括对学生的产出,是否能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感到所学内容生动有趣;对自身的产出,通过参加教学活动,能否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达到不断改进教学水平的目的。工作质量的判定主要根据相关人员的评分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获得。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类实验课程改革
摘要:分析了高校电类实验课程的现状和不足。针对电类实验课程内容重复性、陈旧性、单一性,教材过于理论化,考评体系单一,实验教师缺乏等问题,建立电类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功能齐全和设备先进的电类实验室,完善电类实验课程组织保障机制。实践证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类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能够为相关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类实验课程;课程体系改革
大学生实验课程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学生除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接受本专业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外,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第一环”,基础实验课程应着眼于如何实现课程内容由原有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变,切实促进学生在知识吸收、思维逻辑、实践探索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这对于培养高素质、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具有“打好根基”的重要意义[2]。
1电类实验课程现存问题及分析
电类实验课程主要面向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多年来,课程内容呈现出重复性、陈旧性、单一性等特点,课程教材偏理论性,考评体系单一,不能覆盖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教师队伍也普遍存在年龄断层,年轻教师较少的状况。针对上述现状,信息与控制实验中心(简称中心)从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和保障机制对电类实验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包括根据教学需要修订实验课教材、考评体系更侧重于人性化与灵活性、教师团队引进了6名年轻教师,从而有效地加强实验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
2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中心的电类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认识实习、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6门课程。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考评方法和教材修订三方面对这些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其可为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历史角度下国内的英美文学教育
1引言 自1982年《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确定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以来,英美文学教学在中国的教学实践已有三十年历史。它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已是国内英语教学界的共识。然而,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轨迹堪称曲折,其现状也值得深思和探讨。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和世纪末所施行的三个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可见中国教育界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认识的几番转变。最早一篇英语文学教学论文《谈英语文学教学》发表于1986年,作者杜瑞清指出:“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的一席之地正在日益巩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确确实实成为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对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所应起和所能起的作用,以及对英语文学课教学实践和经验的探讨、研究和总结都远远落后于教学实践。”[1]受英语工具论的影响,在1990年的《大纲》中,英美文学课被降为选修课,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比较了解”。 直到1999年,这种认识误区才得到纠正。1999年的《大纲》终于将英美文学课重新定位为必修课。对文化素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改为“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自此,英美文学教学才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者的关注。通过观察二十多年来发表的英美文学教学相关论文,笔者发现在1999年之前,有关英美文学教学的论文数量年均不足5篇。但是,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高校英语专业文学必修课的增设和推广,自2000年以来,相关论文数量开始逐年增加,至今已有500多篇。近几十年来,英美文学教学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师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中得到集中体现。新大纲激发了他们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反思和探讨,研究数量的增加既反映新大纲此一影响,也说明了英美文学教学依然存在盲点和困惑。基于近三十年所发表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论文,下文将从“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教学法”和“教材建设和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概括国内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2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宏观和理论上的认识,凝聚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清楚明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英美文学研究中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对英美文学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课程设置的探讨。 纵观近三十年英美文学教学的历程,其核心问题围绕着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之争,文学教材良莠混杂,文学教学边缘化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围绕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诸如此类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种解决策略。陈立华和王娜(2003)将文学教学中存在的分歧归纳为两个倾向,“一种主张以史为主,认为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发生、发展是文学课的宗旨,零散文本的阅读不利于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另一种则认为文学贵在文本的分析和欣赏,提倡侧重具体的作品选读”[2]。他们认为“由于美国文学有着极其独特的历史,只有将文学史的讲授与文学精品赏析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从宏观上去了解和把握美国文学的经纬,从而使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欣赏每一部文学作品”[2]。 另一部分学者则持不同观点,主张文学教学应回归文本,脱离“文史结合”的模式。王守仁在2002年《郑州大学学报》专家书面座谈中曾提出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即以文本为中心,读完整的作品而不是片断。而罗云(2009)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课时的严重不足”和“学生浮躁的阅读心态”两大问题,所以“任课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把重点放到文学史纲的教学上,为学生提供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阐释,指引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文本解读和赏析”[3]。“读文”与“读史”之争反映出教师教育理念上的分歧,但是理念本身并不存在对错,问题的症结在于它是否适应当下的教育模式和学生需求。课程设置尤其能反映教育者此方面的考量。比如,范谊和芮渝萍(2005)就提出应区分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差异,在本科阶段应以阅读体验、文学常识和批评方法为主,研究生阶段则应以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专题研究为重。但是,程爱民的课题组曾于2002年对全国50多所高校进行英美文学教学调查,发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出现随意性大、选修课少、课程单一、课时偏少等诸多问题。 总体而言,英美文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加速与国际教育理念接轨。然而,国内学者对此议题的持续关注,也说明了英美文学教学仍然是问题与革新并存,英美文学教学者与研究者任重而道远。 3教学法 教学法是教学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因而围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理论展开的讨论最多。回顾历史,我国教师在英美文学课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转变:1)教学手段趋于多样化和现代化;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3)教学理论更丰富成熟。在新型教学手段的开展中,多媒体网络教学受到普遍关注。王守仁和赵文书以南京大学英语系研制开发的英国文学网络课件为例,指出:“网络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目前高校英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推进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意义。”[4] 另一部分学者提出构建语料库以辅助英美文学教学。文学语料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可用于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学模式,进行文学,特别是作家文体风格研究,最终达到提高文学和语言修养的教学目的。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被用于实践和研究中。郭翠云(2005)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提倡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鼓励学生讲,老师同学共同听,然后再进行评论和补充的方式。姜淑芹则提倡主题教学模式,认为“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习者认知习惯,教学效果好”[5]。张聪认为,反思性教学模式下,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应该“文学史学习与作品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研究能力,以及发挥网络优势等”[6]。教学理论的引入是对教学法的升华和补充,对英美文学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除了传统的作家、作品或国别的比较研究,最早引入国内英美文学教学界的西方理论是读者反映理论。1995年,黄海军对读者反映理论及有关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探讨。之后,陆如钢对读者反映理论做了系统的概述,并就它对英语文学课的借鉴价值作了简要论述。他认为:“以读者反映为理论根据的文学教学法,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再创造者,重新评估了学生的参与作用,从而克服‘满堂灌’的弊端。”[7]一部分学者开始结合读者反映理论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策略。王军(1999)基于读者反映论提出新的阅读模式: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朱小琳(2005)则探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优化教学,提出加强学生的读者身份意识,增加学生与文学文本之间互动沟通。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更多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如女性批评、超文本、互文性、原型批评等。郑红艳(2006)提出将女权批评引入文学教学,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文学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能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李喜芬(2009)探讨了超文本语境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提出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讲授型、讨论型、研究型等。宁东(2010)则在互文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倡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互文性意识。#p#分页标题#e# 除了研究文学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外,跨学科的研究也在逐渐扩充英美文学教学的理论体系。张晓舸(2005)提出在教学中践行建构主义教学观,修正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樊文娟和袁凌钰(2010)提出支架式教学模式。国秀玮(2005)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探讨如何实施开放教育,从而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体现学生个别差异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同样是基于该理论,吕洪灵(2009)提出应该重视情感智力培养,并探讨了情感智力培养与英语文学课程结合的可行性、方法以及两者结合的多元价值。另外,宋慧平(2007)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以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焦虑感和自信心等三方面情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教材建设和课程考核 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利器,也是耗时耗力的一项长期课题。根据部分高校的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程爱民发现“既有完备的科学体系,又符合不同教学特点和需要的教材还不多”[8],建议新编教材着眼于灵活性、启发性、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等特点。另外,教材过多过杂,体例陈旧,也限制了教学质量。有鉴于此,改厚古薄今为厚今薄古,重视文学批评方法的介绍已成为主流观点。 在具体操作层面,于建华(1999)建议文选教材的编选不妨采用“逆时”方法,即由今到古选择文学材料,分段编写。孙琳等(2003)根据对北京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则提出教材的选编应尽量覆盖不同风格、不同文体和不同时代的作品,考虑加入非文学作品。顾弘和杜志卿(2004)提出教材革新应考虑增加题解和推荐书目,介绍文学批评方法,史选合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上这些构想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然而真正得以实行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并不多见,反复讨论和反映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大抵是由于编写者和一些院校未能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考虑教材的使用,教材未能为教学服务,教学却因教材而无法跳出窠臼。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上。程爱民等的调查报告中,特别指出了考核方法上存在的典型问题是有超过5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 刘玉红和胡蕾也认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法的改变最终要通过考试来落实,因此,必须改变从前考试方法单一,客观题量大的旧套路,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考力和独创性,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功夫”[9]。针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课程考核,石云霞(2010)提出在多元化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应结合课堂教学,构建英美文学及选读多元化评价模式,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测试、课堂表现等。从长远而言,英美文学教学中若想提高课程考核的有效性和作用,需要教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展开量化研究,而不仅囿于泛泛而谈。 5结语 近三十年来我国英美文学教学从无到有,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理念更加完善,理论愈加先进,教学法趋于多样化。尽管如此,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受到传统的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先进的教学理论未能真正运用于教学实践,存在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重视终结性评估,忽视学生情感道德和个性的发展等诸多问题。由此看来,目前我国教师和学者在英美文学教学中仍需反复钻研,并付诸行动,及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近十年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对近十年来国内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整体回顾和概要总结。利用中国知网CNKI文献分析工具,对2011至2020年发表的医学用途英语学术论文进行检索统计,从发文量、文献来源、作者及机构分布、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等维度进行进展分析。研究发现知网共发表相关主题论文34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6篇,主要从医学用途英语所面临的挑战、需求分析、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材编写以及医学用途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等视角展开讨论。研究认为未来的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需要走“外语+医学”跨学科特色发展路径,以培养更多面向新时代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医学用途英语;进展分析;教学研究;中国知网
作为外语教学的英语一般分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ESP)和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EGP)两大类。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来划分,ESP又可以细分出学术英语(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EAP)和职业英语(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s,EOP)。其中,EAP包括跨学科性质的通用学术英语(Eng-lishforGeneralAcademicPurposes,EGAP)和为特定学科服务的专门学术英语(EnglishforSpecificAcademicPurposes,ESAP),国内针对ESP的研究至今已逾四十年[1]。2011年5月7日,“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旨在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和研究水平[2],这标志着我国ESP教学和研究有了专门的学术组织,该领域研究也进入了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医学用途英语(EnglishforMedicalPur-poses,EMP)作为ESP大家族下的特色分支也迅速成为研究热点,经过多年发展后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现阶段学界还缺乏针对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的系统性回顾及总结。本研究以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性事件和起点,对此后十年(2011−2020年)我国学术界发表的医学用途英语学术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和进展分析,对其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视角等进行聚焦回顾和概要总结,以期承前启后,为我国未来医学用途英语的研究方向提供有益参考。
一、近十年医学用途英语教学论文发表情况
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来源,以“医学英语”和“ESP”为主题词,在该平台进行组合检索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发现自2011年至2020年的近十年间,国内各类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相关主题论文合计342篇(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研究热度多年来保持整体平稳态势;其中2015年医学用途英语文献发文量达到顶峰,共发表学术论文51篇。从文献来源分布看,发文量排名前三位的期刊为《校园英语》《中国ESP研究》《海外英语》等人文社科类杂志;其次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国医学教育技术》《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等医学教育类杂志(见图2)。但经过筛选后发现,发表于“北大核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数量非常少,仅有26篇(占比为7.6%),其中包括《教育探索》(3篇)、《黑龙江畜牧兽医》(3篇)、《外语电化教学》(2篇)、《黑龙江高教研究》(2篇)。这一研究现状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医学用途英语既有研究成果尚存在研究层次不高、重复研究等问题,相关主题研究质量有待继续提升和突破。从作者分布看,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作者依次为刘瑛(牡丹江医学院,9篇)、许丹凌(牡丹江医学院,6篇)、焦培慧(赣南医学院,6篇)、刘婷婷(包头医学院,5篇)、闫伟静(河北医科大学,5篇)、罗江霞(赣南医学院,5篇)、李晓微(牡丹江医学院,4篇)、刘彦哲(河北北方学院,4篇)、王焱(中国医科大学,4篇)、覃胜勇(中山大学,3篇)。从作者所属机构分布看,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机构分别为河北医科大学(13篇)、牡丹江医学院(13篇)、包头医学院(11篇)、哈尔滨医科大学(10篇)、西安医学院(9篇)、赣南医学院(9篇)、中国医科大学7篇)、广州医科大学(6篇)、济宁医学院(6篇)、南京中医药大学(5篇)。以上数据表明,国内医学用途英语的研究主体仍然以高等医学院校的外语学科教师为核心力量。从医学用途英语的主要文题分布看,现有文献多聚焦于ESP、医学英语、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需求分析、大学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等主题(见图3)。研究视角也呈现多元化特点,主要从医学用途英语所面临的挑战、需求分析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材编写以及医学用途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等角度进行讨论和研究。
二、近十年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视角
(一)医学用途英语面临挑战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共7篇)
第一篇
一、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方面的因素造成我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学时分配不合理
高校为物理实验教学分配的课时一般为两个课时,教师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并介绍相关器材,学生需要撰写实验原理,两个课时的时间对实验教学来说捉襟见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在试验中遇到问题,大部分都是向教师请教,得到答案就万事大吉,虽然这样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但是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何谈思维发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没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大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只要背会定理和定律,能够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就足够了,忽视了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学生认为只有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物理实验对自己的就业和未来没有什么帮助;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缺乏完善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器材、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愿投入人力和物力,造成教师和学生以应付的态度对待物理实验。
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结合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以及太仓及周边企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的现状及存在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欠缺、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落后、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等问题,作者整理归档了专家研讨、用人单位建议以及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实战经验,提出了符合“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以及专业改革实施建议。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
1总体思路
运用“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培养”模式,笔者与课程组教师对《气液传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形成了以培养高质量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为主线,完善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和“博世力士乐虚拟融合实训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了O2O(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数字化实训资源,满足学生和企业员工自主学习的模式。同时,做好政(政府)、行(行业协会)、企(用人企业)、教(本校和外校)四方融合,进行了三大建设(师资、教材、实训基地)。
2课程实施成果
本项目成果,集政、行、企、校的集体智慧:首先,按照液压气动工程师(JYPC)的职业标准和要求,结合机电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通过校企联盟共同探讨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其次,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发基于Flu-idSIM仿真软件+WS200操作平台的优质教学项目共享和应用库;通过WS200操作平台的项目共享和应用库,对那些在现场实习安排困难或危险性高的项目进行虚拟仿真实训;同时,针对真实项目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进行了VR虚拟仿真,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完美对接;并结合项目特点和六步教学法,开发编写适合双证书的本土化教材《气液传动控制技术》,完成了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最终,按照“互联网+”视阈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三届学生的实践,为企业提供了合格的专业人才,得到了用人企业的好评。
2.1政、行、企、校四融合的立体化教师新队伍,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互补充的结构,培养学生“工”心“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