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技教师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学校学科建设学报服务意识研究
摘要:
在高校学报对学科建设推动作用的基础上,认为学报必须依据地方特色和学校学科建设实际,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促进学报和学科建设之间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学报;学科建设;关系
地方高校学报是省(或地级市)属高校所主办的学报,是展示高校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的窗口,为高校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1].学科建设包含学科方向、学科基地、学术成果、学科队伍、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学术环境建设等内容[2].学科建设与学报发展之间是协同发展的关系[3-4].增强高校学报服务意识,不但有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下面就以《许昌学院学报》为例来进行分析讨论.
1高校学报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推动作用[5]
高校学报对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期刊学术价值和被需求程度量化表征方法
0引言
学术期刊是高校教师快速了解本领域研究进展、有效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科技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80%以上是期刊.所以,期刊在高校科研活动和学科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高校的学科都有自己的学术特色和研究方向,因此,在不同高校,即使同一学科,对期刊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准确、全面了解各高校学科教师对期刊的需求,客观、准确评估学科所需期刊的学术价值和被需求程度,从而合理规划和建设期刊馆藏,实现图书馆按各学科需求配置期刊资源的精准服务,已成为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过去,图书馆采编人员曾用采访、问卷等方法了解师生对期刊的需求.这种方法虽然能直接从反馈信息中了解教师对期刊的需求,但也存在如下弊端:(1)由于不同研究领域教师对期刊需求的不同,而且往往只有部分教师接受采访和返回问卷,使采集的期刊信息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学科需求;(2)采编人员自身专业的局限性,很难客观评估所采集的期刊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导致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馆藏期刊的规划和建设.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用引文分析法来了解学科对文献的需求,评估图书馆对文献需求的保障水平,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依据.如BarskyE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师生2011年发表的148篇SCI收录论文做了引文分析,给出了引文文献类型和各种文献的引用比例,发现期刊占81%、图书占15%、会议论文占10%、arXiv的预印本论文占1%和其他占2%.JoelSam对加纳大学情报学专业1998—2004年的67篇硕士论文进行引文分析,给出该专业文献需求和保障情况;国内学者曾晓牧通过利用引文法分析清华大学数学系师生2010—2012年发表的SCI论文的参考文献,阐明了该学科在科研工作中常用的文献类型,常用期刊的出版年、种数、学科分布、影响因子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数学学科服务;李峰、祁思妍、刘良璧等对学位论文进行了引文分析,通过分析引用文献类型、被引频次、H指数,确定了不同学科文献需求的范围,并探讨了已有资源的保障状况.然而,上述研究都只给出了某一学科所需文献的种类及其比例分布,鲜有评估文献在该学科的学术价值和需求程度方面的研究.虽然,个别作者通过期刊引频递减排序来说明期刊对学科的重要性,但没有给出这种排序所遵从的统计规律及其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和意义.我们知道,期刊具有知识更新快,专业性强,种类繁多,引用信息量大和学术水平差异大的特点.因此,一个学科所需期刊的种类、引频及其统计规律,不仅反映期刊在该学科的学术价值和被需求程度,还可以反映学科的研究特色和学术水平.对于一个学科来说,所引用的期刊种类一般是非常多的.而且,由于教师需求和期刊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术水平的差异,使各期刊引频差异也很大.因此,如何通过对期刊引频等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定量评估某一期刊在学科中被需求程度和学术价值,并按需求程度和学术价值进行合理的排序和分类,不仅对图书馆期刊资源规划和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该学科教师和学生文献调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学科为样本,通过对该学科师生所发论文中的引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该学科所需期刊的种类,研究其所遵从统计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统计意义,探索其学术价值和被需求程度的定量表征方法,为图书馆期刊建设和精准服务提供量化依据.
1学科教师所需期刊来源及统计结果
学科教师中所引用的期刊,可以反映学科对期刊的需求.所以,本文以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学科全体教师在2012—2016年期间所中引用的参考文献为研究样本,开展期刊需求的研究.本文以WebofScience—SCI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基本检索,检索式为“作者+地址(JilinUniv,CollChem,StateKeyLabInorganSynth&PreparatChem)”,时间跨度确定在“2012”到“2016”.我校无机化学共有40名教师,将每位教师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统计后,建立学科教师所需期刊数据库.结果显示,五年来有37名教师共发表外文论文1213篇;发表在168种外文期刊上;引用期刊文献49488次1446种.其中引用中文期刊14次11种,引用外文期刊49474次1435种.
2期刊被需求程度和学术价值的量化表征方法
如何评估前面统计的1446种期刊在无机化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源规划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取通过对这些期刊按引频和被使用率从高到低排序的办法评估这些期刊的学术价值和被需求程度.
2.1相对引频排序
发展幼儿教育的意义
读书———教师成长的基石。当今正处于知识爆炸的年代,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丰富学识、提高教育技能,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习惯”的氛围在幼儿园逐步形成。在区级开展“读书是这么好的一个件事”演讲比赛和图书展览活动,使幼儿园教师在读书的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利用网络平台,推动园本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了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教研室积极组织基地园利用教育部《新思考》网上在线机会,与刘占兰、华爱华等专家对话零距离接触,提出问题请专家解答。将园本项目开展工作阶段总结以及教研员、园长、教师论文、反思等发到《新思考》网上和沙依巴克教研网幼教之窗进行登载,通过网络平台,极大地鼓舞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们开展园本项目的积极性。
开展“幼小衔接”活动,为幼儿园和小学搭建相互学习、交流平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园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学校、幼儿园、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与学校建立手拉手,组织幼儿园园长、教师到小学观摩教师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园大班幼儿观看小学升旗仪式和参观学校,使幼儿园即将毕业的幼儿初步感受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为幼儿园园长、教师与学校校长、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平台。⑤构建幼儿园、园长、教师学习和交流平台。
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第一阶段交流会。组织基地园参加自治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第一阶段交流会,教研室教研员和基地园分别进行了交流。组织沙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第一阶段交流会,基地园进行了交流,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促进发展。组织有实效的现场会。根据全国教研员研修会精神和内容,积极跟进。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组织现场教研活动,教师们以群体的智慧来面对教学中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园本研修中以教师为主体的“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新理念。⑥开展园本教研,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在幼教改革的新时期,要求教研员必须坚守改革的核心价值,引导教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坚持改革的正确导向。通过教育部全国教研员研修会,使教研员明确了园本教研中教研员的角色是定位在与幼儿园的关系之中,教研员必须专业引领、专业支持、专业合作。因此,教研员坚持深入一线,服务一线,定时到基地园参加教研活动,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同时与教师平等对话、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学会教研工作的反思,在促进幼儿园园本研究的同时促进自我发展。
一、立足教育科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是教育教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肯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才能枝繁叶茂。幼儿园根据沙区“十一五”课题指南积极申报,乌鲁木齐市第三幼儿园“新疆维吾尔民俗民风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第四幼儿园“大班主题区域活动”,乌鲁木齐市驻疆空军蓝天幼儿园“园本教研中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保育员素质,提升保育服务质量”“、不同年龄段幼儿区域材料的投放与教师的指导”;乌鲁木齐市园林幼儿园“开展体育户外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乌鲁木齐市电信幼儿园“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的途径方法研究”;乌鲁木齐市石油幼儿园“提高教师素质的方式方法”课题分别进行了立项,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科技局、教育局对立项的重点课题单位:乌鲁木齐市第三幼儿园、乌鲁木齐市第四幼儿园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目前已顺利结题。
二“、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教学质量途径创新思考
小汤山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地处北京昌平区,位于山清水秀的中国温泉之乡,北靠京密引水渠,南临温榆河及北京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西有中国航空博物馆,东面是九华山庄等会展旅游区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为可持续发展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一、问题的提出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积极整合区域资源优势,以”四个学会“为目标,以理解并学会运用”四个尊重“理念行动指导,让每个人都能够接受良好教育,学习可持续未来和积极的社会变革所要求的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跨学科地理解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性,利用主体探究和主题教育,科学、高效地发挥教育对ESD的核心和关键作用是教育的职能,教育只有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新的要求。 二、课题的实施 以”四个尊重“教育为核心,全面规划可持续发展资源,强化学校管理,积极引导师生,通过各种途径实施可持学发展教育。 (一)学校办学思想的制定,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确立了”和谐、尊重、学会、发展“作为学校主题。制定了”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育人环境特色化、学校管理科学化、师资队伍专业化、教学水平优质化“的办学目标。 (二)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以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质量为一个中心不动摇。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校外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两个基本点抓整合。 (三)挖掘学科特色搞渗透,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呈亮点全校教师注重在所有学科,广泛运用、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探索新的育人途径。采用了直接利用政治、地理、历史,生物教材渗透;其它学科精选单元、章节内容进行渗透;捕捉学科教材的有关链接点延伸渗透;利用实践创新习题和探究任务进行渗透。 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进行渗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渗透生存能力教育。在成功地完成了”网络环境下,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并获北京市课题研究一等奖的基础上,紧接着确立了”以学习策略为核心构建主体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自我建构,教学设计转变为以可持续发展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从内容上进行开放性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渗透和学习策略的开发,开发了小汤山中学ESD网站,作为资源提供工具、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探究包含温泉之乡的水资源的历史与发展保护状况网页,温泉之乡申办的全部资源,京密引水渠的资源保护,北京第四垃圾填埋场的资源等,着重培养的学生: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协作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针对网络的不良因素又开始了市级立项课题”网络对中学生不良影响的调查及对策研究“我校一直是昌平区的信息化建设先进校,成立了4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实验班,我们首先建立了学科资源库和ESD网站。师生共同制作资源,及时将师、生的资源汇总分类,便于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了学校为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 (四)主题教育全程全方位渗透,资源分层利用重育人学校每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天晨扫消灭卫生死角,课间组织学生轮流监督保洁,每人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通过近3万平方米的学生自我环境卫生保持工作得到渗透;主题班会文艺汇演进行渗透;因材施教、心理辅导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渗透;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渗透;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进行渗透;健康促进学校活动进行渗透;绿色学校建设进行渗透;提供展示平台激发成功感进行渗透。特别是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指导学生调查温泉之乡,家庭和社区资源进行调查渗透。 把全校学生按初高中分组,把探究问题按难易程度分类与学生的程度结合,把周末与寒暑假时间利用有机结合,把开发多种交流形式与有效评价激励相结合。 1、初中生成立”智多星“小组,调查浅层次问题。 每班设立总负责人、小组长,问题分解分工,分头搜集,汇总分析、提出方案、撰写报告。制作板报参与评比,记人学生和班级综合评价手册。优秀报告在全校班会期间交流、展示,学生热情高涨调查《温渝河流污染向题的研究对策》、《校内口香糖问题的调查》、《城市牛皮癣向题的研究》、《学生用纸情况的思考》,(家庭的垃圾种类及数量的变迁》、《北京第四垃圾填埋场的管理设想》、《如何发挥航空博物馆作为教育基地作用的建议》、《九华山庄与龙脉游泳馆如何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作为切人点,家住本地的学生主动调查整理”山清水秀的小汤山的历史传说“,学生感悟了汤山因传说而神奇,因温泉而驰名,将会因可持续开发而腾飞的前景。实践创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应用性、地方性、培养了参与决策性。 2、高中学生成立”观察家“小组,调查搜集政治、经济、资源、文化方面的高深问题。 如《昌平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为何浓墨重彩小汤山的地位,昌平区域空间布局:一带两轴,一城多点,和产业空间布局:其中一带:着力建设小汤山现代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和旅游休闲业,两轴中的东轴(立汤路)着力发展小汤山及周边地区以温泉疗养及会展为主要方向的旅游休闲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持九华山庄等企业做大做强。 学生调查后提出:小汤山地热资源还能用多久的问题。 我帮学生分组且联系镇政府档案室,学生探究了水井资源的分布与如何科学合理利用情况,了解了热田有86.skmZ。现用生产井41个,年开采总量达377.49万m3,回灌量为巧0万m3。及为社会提供从业岗位4572个,直接和间接效益5亿多元,每年减少燃煤消耗41940吨,取得了显著综合效益,他们争先恐后提出了要控制开采量,增大回灌量的各种方法。高一(l)高楠说,”我高中毕业后报地理系,抢占这个研究空白,为全国树立均衡开采、可持续利用的样板,我就是ESD项目的名人了“。#p#分页标题#e# 校团委员组建”走进泉乡社会调查团“利用寒暑假调查小汤山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域变化及对建设新农村的作用后举行演讲活动,学生演讲中说到:”温泉之乡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轨迹是资源初级利用浪费型—资源利用低效型—资源利用发展型—温泉文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型。申办温泉之乡的意义是以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升华为文化资源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建立一种新型的以第三产业成为经济支柱的经济模式的需要。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温泉之乡经济发展同步,才能与国家的可持学发展同步,才能与世界接轨。“激情流露,体现了教育的多种方式、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 (四)、校园规划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 1、教学楼的设计蕴含文化,富有寓意。 教学楼的设计成龙型,南为龙尾,北为龙头,首尾相呼应,绿色草坪、树木、月季,迎春花、腊梅点缀周围,静、动结合,达到蛟龙腾飞的强烈立体动感,教育学生,知难而进,永远向上。 2、绿化布局特色鲜明怡情,节能循环 龙型教学楼是建于古老的枯水湖上,底下填埋的大部分是石块,全村的雨水汇人楼底,自然蓄积成地下水库,楼前开采了两口仅9米浅的水井,常年喷灌8(XX〕m2绿地不枯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时时刻刻教育着学生。 3、楼内文体长廊利用独树一帜,益智健体 利用二层长廊这一优势展出温泉之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书法绘画作品,国外习俗与节日,学生的小发明制作、书法和绘画等,特别是楼上楼下的25套乒乓球台,学校掀起了乒乓热等,全区唯一的乒乓球班设在了我校,促进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注重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4、为适应以第三产业为经济模式的支柱的人才需求,学校积极开发《英语导游》和《现代农业》校本教材,学生喜闻乐见,学习英语和生物的热情高涨。 5、进一步开发我校具有20多年地震观测历史的资源,改变委派式为自愿式,培训后每天轮流观测并记录,培养了他们羊重地球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能带着更多的思考走出学校,带着ESD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走向社会。 三、取得的成果 l、学校各方面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发展理念,管理科学、制度人本,氛围和谐,形成争优创先,爱岗敬业、敢于胜利的团队精神。学校2003至2《X巧年被评为北京市评为绿色学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先进少年军校。区级教科研先进单位、区级交通安全先进校,昌平区初中十佳学校等荣誉称号。促进学校”十一五“期间,2个全国科研课题,3市级课题、4个区级课题的立项研究。 天人合一的动植物生态园,体现地方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寻龙园和以智慧泉为主景的同心园,正在建设之中。 2、教师形成了持续发展教育观:近一年,教师论文获市区一、二、三等奖118人次,昌平区教师大赛获奖30人次,区镇级骨干教师达到了60%。 3、学生近一年来,环保意识,参与意识,学习策略意识明显增强。获昌平区学科、文艺、体育竞赛个人、团体特等、一、二等奖60多人次。 4、学校定向培养的300多名中专旅游人才和初高中毕业生,有的成为各个农村的书记、村长,大部分成为地区第三产业的能手。 四、展望与反思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高效地发挥教育对ESD的核心和关键作用,科学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探索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职业学校就创业档案信息管理探析
【摘要】高等职业学校就创业档案管理工作对校内创业工作质量及自身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学校在就创业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研究创新就创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发挥高等职业学校就创业档案的优势价值。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就创业档案;创新服务;措施
创新是引领新时展的第一动力,按照国家教育部就创业工作会议精神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应大力开发“双创”新动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提供就创业工作信息服务时,普遍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不到位等问题。笔者现结合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创业管理工作实践,以“以人为本、实践取向、彰显特色、终身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就创业档案信息的创新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思路与建议。
一、高等职业学校就创业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制度不健全,重视度不高
一是许多高等职业学校对于就创业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没有成文系统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许多工作人员仍然沿用老办法、老经验处理问题。由于观念老旧、热情不高、思想保守、工作满于现状,使就业创业档案管理工作止步不前。二是许多高等职业学校就创业档案均由年轻的教师和辅导员老师兼任,老师们常常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就创业工作活动本身,忽略了后期档案的收集汇总和反馈跟踪过程,无法形成连续完整的档案信息。三是由于就创业档案管理工作居于“幕后”,相对枯燥,与教学、科研工作相比,不易做出成绩、获得褒奖,因此,出现许多高等职业学校对此项工作重视不足,在管理机制建设上往往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就创业档案工作的作用发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2.专业人才匮乏,创新力不足
继续教育与教师教育论文
1俄罗斯教师教育和继续教育法规制度
政策指导行动,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制度决定教师教育质量,从而影响整个教育质量。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宣布独立,为了促进和发展教师教育,俄罗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性高、针对性强、目的明确、可操可控的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制度,极大地促进了俄罗斯教师教育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俄罗斯整个国民教育的发展。
2教师的培养体系
俄罗斯教师教育主要是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和继续教育主要由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来组织实施,并注重教师教育的层次性和复合性。为了建立多层次的教师教育机构,1992年3月俄罗斯联邦颁发了《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建立多层次高等教育的决议》,同年6月俄罗斯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建立多级结构的教师教育体制》。俄罗斯高等教师职业教育按“专业”和“方向”分为两个子系统:按“专业”培养某专业专门人才,按“方向”培养学士和硕士,并授予相应的资格证书及学位证书。2007年俄罗斯杜马通过了《关于引入两级高等教育体制的法律草案》,确定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结构,形成“学士-专家-硕士”的培养体制。副博士-博士属于后高等教育培养体制。俄罗斯教师教育分为以下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包括师范中专和师范专科,生源为完全中等教育毕业生,学制3年,任务是培养学前、小学和部分初中老师。高等师范教育:包括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生源为完全中等教育毕业生,学制4年,培养教育学学士;学制5年,培养教育专家;学制6年,培养教育学硕士。学制为5年或6年的教育模式,也可以招收完成中等师范教育的学生。补充师范教育和后高等教育:包括教师进修学院、综合性大学、教师技能提高及再培训学院、教学-科研机构等,主要任务是承担高等教育、后高等教育以及教师继续教育教育工作。生源为获得硕士学位的学生,学制3~6年,通过相应的论文答辩,毕业生可以获得副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在层次教师教育的同时,俄罗斯注重连续教师教育体系建设,2001年俄罗斯《俄罗斯2001年-2010年连续教师教育体系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构建中等、高等和后高等教师教育之间相互衔接的、连续的教师教育体系,包括中等、高等和后高等教师教育机构之间的协作网,国家及地方教师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师资进修及再培训机构等组成部分。
3教师教育的质量标准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教师教育标准先后进行了三次修改,日臻完善。1994年4月,俄罗斯颁布了第一代教师教育标准,包含了对教学内容,教育大纲、教学水平的要求。《标准》要求教师教育的内容要有创新,以适应高等学校的发展要求;教师教育过程,要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的更新。为适应教师教育的发展,2000年4月俄罗斯颁布的第二代教师教育标准对原有标准进行了简化,更加明确了核心内容,拓展了大学的自主办学权。为完善教师教育的内容,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确保教师教育机构的资源和物资保障,在《纲要》中确定了教师教育作为全国教育领域中优先体系的发展战略。为了使教师教育与国际接轨,2006年至2010年,俄罗斯制订了第三代教师教育标准,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在强调课程内容和课程容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即“对基础教育大纲掌握结果”。二是将课程体系分为了基础部分和可调整部分,给出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及课程容量的一个较为宽广的范围,扩大了大学的学术自由,并在课程容量的计算中引入了学分,取代了原有的学时衡量标准。
4教育机构以及教师的资格、权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