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技创新治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探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研究
[提要]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黄河流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总结当前绿色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发达地区,对于发展欠缺地区的研究不足,同时对于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之间关系不够重视;通过对黄河流域相关问题研究的梳理,指出未来应更加关注该流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
关键词: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一、绿色发展内涵界定与时空演变研究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界定。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从内涵来看,绿色发展包含两层含义:“绿色”和“发展”。其中,“绿色”表明在发展过程中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和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则要求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应保持和谐发展。根据卢风等的研究,绿色发展内涵的界定可作出如下描述:绿色发展是在传统生产和发展方式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和方法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制约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举措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的、高效的发展模式。
(二)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能源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友好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提倡绿色发展,逐步从传统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转变。通过文献梳理,可将研究成果按研究视角归纳为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两个方面。在绿色发展的时序演化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绿色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选择、模型评估、影响机理和优化对策等方面。如,DajianZhu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立起“对象-主体-过程”框架体系,分析全球绿色发展的实践和政策评估模型;程钰、任建兰等运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计算出我国2000~2016年的绿色发展指数,分析得出我国绿色发展指数逐年增加,绿色发展的水平在总体上升,但变化十分缓慢,说明我国目前还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缓慢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周亮等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分别测度了2005~2015年中国285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W”型波动过程,提出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经历了先初步调整、后逐步上升的过程。在绿色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研究方面,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如,王勇等人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中国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点,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绿色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省份和生态环境良好较好的西南省份。程钰等研究发现,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这种空间分异特征表明持续扩张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不高,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郭付友等利用空间模型对山东省的绿色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山东省绿色发展经历了空间依存关系不明显到明显的过程,且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态势,两极化发展特征较为明显。我国现阶段对于绿色发展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经济带和地级以上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缺乏对黄河流域及县级城市的研究。
二、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转型的影响研究
随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逐渐增强,科技创新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必经之路,也是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由此,科技创新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在当前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有关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献大多集中于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转型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农业科技和民生科技创新推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民生科技创新,这是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产业,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市加强现代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种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实施广安龙安柚优质高效种植、华蓥蜜梨集成创新等农业示范项目等,“科技之花”在田野间精彩绽放的同时,我市突出民生科技创新,引导鼓励医疗、教育等行业机构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民生服务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以医疗和养老为例,我市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联办,三级医院增加到7所;建成养老机构25所,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8个,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乡村振兴大战略下,我市农业科技创新与“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民生科技创新还需加码加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进入新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把握发展大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民生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新需要、回应新期盼。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育推广,深化与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河海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设立农林科学研究院,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推进广安龙安柚、广安蜜梨、邻水脐橙、广安青花椒、岳池稻米、武胜大雅柑、武胜蚕桑等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要加强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应用,推进与知名农机企业合作,引进发展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数字农业,实现现代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重点突破。要加强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创新,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应用,建设创新平台,创新现代农业园区生产体系,打造一批新技术示范基地。
突出民生科技创新,要强化健康广安建设科技创新,借力成渝优质医疗资源,助力广安医疗技术提升,推进重大疾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等领域创新技术应用和智慧养老,推动体育与科技融合发展。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生态价值、生态治理领域创新,推动城市建设亮山亮水亮文化。要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科技创新,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加快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建设,推广应用北斗导航、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
科技兴农,科技为民。注入科技驱动力的广安农业一定会大放异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一定会越来越强。
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振兴乡村产业,富裕乡村农民。通过分析发现,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西农业科技创新存在供需不匹配、体制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紧缺等问题。为提高广西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消除“供需”矛盾,强化机制体制创新,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物质基础;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创新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科技;广西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迫切需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是广西农业科技工作发展的重心。当前广西农业虽然在良种良法创新、农业科研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完善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供给需求不匹配、机制体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以及人才紧缺等问题制约着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广西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
1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1.1良种良法创新取得新进展
据统计广西全区2016~2018年共育成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474个,其中水稻210个、玉米132个,甘蔗自主品种占有率超过30%,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科技攻关成效突出。
1.2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分析探索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省未来五年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依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开启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 创新形势
“十三五”期间,全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创新平台取得新进展,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创新人才实现新集聚,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科技创新指标大幅提升。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883.2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370亿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5.4件、高新技术企业8559家,分别是2015年的2.05倍、2.5倍、3.6倍、2.7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增幅连续5年保持11%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扩容升级。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创新主平台相继获批,滨湖科学城建设正在推进,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形成,新布局建设省“一室一中心”28家,建成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210家,省重点实验室17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4家。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全省53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柔性可折叠玻璃、动态存储芯片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托珠单抗”治疗方案向全球推广。科技创新人才加速汇聚。在皖院士38人,备案院士工作站62家。在皖8名外国专家入选中国政府“友谊奖”。累计扶持274个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团队回购地方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所持股权的机制”等改革举措获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推广。区域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建设破题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明显。建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家、农业科技园区45家。芜湖、马鞍山等国家创新型城市,宁国、界首、巢湖等创新型县(市)获批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20余项支持科技创新法规政策颁布实施,逐步构建了技术和产业、金融和资本、平台和企业、制度和政策创新支撑体系。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当前,我国已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国际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从国内看,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科技创新在扩大内需、产业链强链补链中发挥更大作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改善生态环境、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显著增加;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较大差距,攻坚和应急所需的战略科技力量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体系化布局,具有世界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较少,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从省内看,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系统构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不断厚筑科技创新势能并更多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但也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仍然不畅,“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比较普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高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坚定创新自信,保持创新定力,把握创新定位,用足用好政策红利,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让更多创新成果在就地转化,为打造“三地一区”、建设现代化美好提供科技支撑。
第二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按照“四个面向”要求,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为目标,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主线,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与开放协同双轮驱动,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根本动力,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力争在量子信息、核聚变、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领域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助力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
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19-2025年)》(冀政办字〔2019〕9号),加大《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快区域经济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以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围绕“一路两带两改两市”发展布局,瞄准科技创新短板,聚焦经济社会急需,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多领域互动、多要素联动的全面创新体系,为建设创新型新华提供强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创新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区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规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
创新主体迅速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9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700家,
创新条件更加优越。建成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达到2家,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市级及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以上,市级及以上孵化器1家,院士工作站6家。
智能时代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探析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自身具有科技性、创意性、引领性、低消耗、可持续特点,正好符合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要求,对转方式、调结构、扩消费、促就业、双循环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党的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表明创新驱动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题中之义。
科技创新、软硬件升级的协同推进与链式革新,推动着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体验化真正深度交融的“智能+”时代到来,正引发着一场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革命——既颠覆性地变革着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新业态与新模式层出不穷,也创新性地塑造了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赋予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动态的、智能化的“现代性”内涵。党的五中全会就“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作出最新战略部署,为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智能+”时代,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强调现代科技、新型文化、精准信息、多元资本、精准治理等新型元素之间的联动与交互,强调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协同达成加乘赋值延展模式。相较于传统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强调高科技支撑、市场化竞争、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等要素;更强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追求高度分工、高效配置、精准生产与高度专业化,发挥信用体系、市场监管、行业管理等现代文化市场支撑体系的作用;更加关注文化产品和服务在生产、传播、消费等全产业链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高质量发展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应有逻辑。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与战略目标。随着现代智能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与创新周期的缩短,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化进程中蕴含的矛盾与问题凸显,亟须不断健全与优化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鉴于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期,立足智能时代优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带有全局性的战略任务。
在“智能+”时代,我们亟须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与发展内涵,促进文化新业态新模式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文化市场升级,从而助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跨越式跃迁。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激活文化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5G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XR技术、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精准应用,基于高新技术集聚加快文化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高质量创新,建构起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能力,争取抢占新时期文化产业新竞争制高点。二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现代新型文化企业对开放、公平、有序、灵活、高效的文化市场情有独钟,要加快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壮大文化市场主体;鼓励龙头文化企业致力于自主研发和主流文化市场,助推文化企业建立跨界思维,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发展,有序拓展文化市场边界;加快建设新型文化消费市场,创新文化消费场景,鼓励文化企业依托新型消费拓展国际文化市场。三是重点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内容创新能力,持续实现文化品牌版权增值是考量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指标。对内,激励内容创意要素发挥最大效应,积极培育拥有版权的一流文化企业创新的生态,打造充满创意、内涵丰富的文化品牌,真正提升现代文化产业内容创新的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文化需求;对外,提升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国际运营能力,持续打造一批在国内外主流文化市场具有高度影响力与高度传播力的文化精品,提升中国文化品牌辨识度与国际文化话语权。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的、繁荣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提供优质文化精神产品的源泉,与“人”最根本的精神诉求有着水乳般的交融,要积极培育一个由文化良品影响文化消费群体的文化生态,将创意、创新与经济目标立足于社会效益与精神价值的基石,不断促进文化良品生产的扩大,创造“以人为本”的美好文化生活,从而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与文化幸福感,这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真正要义所在。五是提高治理能力。基于技术绩效与制度绩效协同驱动现代文化产业创新,是智能时代现代文化产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亟须提升现代文化产业精准治理能力,实现文化产业从“高投入、高复制、低创意、低含量”的传统文化生产模式,向“高效益、高创意、高科技、优生态”的现代文化生产体系跃迁,真正建立一个基于技术与制度协同治理驱动的高效而健全的现代文化产业治理体系。
“智能+”时代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不断“健全”,要适应技术创新与国际文化市场带来的新变革,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对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变革的前瞻效应与启发作用,还要主动打造系统性、预见性的现代制度体系来推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完善、升级,这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与保障。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按照中央改革总体部署,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总体框架下,紧密结合我省实际,稳妥推进科技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和市县财政关系,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合理定位,明确责任。遵循科技创新的规律和特点,明确政府与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明晰政府科技投入的边界与方式。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重点支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前沿、社会公益、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科学划分,理顺权责。根据科技事项公共性层次、科技成果受益范围等属性,科学合理划分科技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实现权责匹配。省财政侧重支持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创新基地建设等。同时进一步发挥省对市县转移支付的作用,充分调动各地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县财政侧重支持区域内的技术开发、转化应用、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普及与服务等,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坚持总体设计,全面系统梳理科技领域各类事项,加强机构、人才、项目和资金的统筹协调,加强与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协调联动,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的财政体制和政策环境。坚持分类推进改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保持科技领域现行财政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关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等进展情况,适时调整优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二、配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技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财政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配合,细化政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增强财力保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始终坚持把科技作为支出重点领域,按照本实施方案确定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做好预算安排,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加大基础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推动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人才培养与基地建设全面发展。
(三)深化相关改革。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根据科技创新规律和高效配置资源原则,进一步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按照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不断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环境微生物课题革新思索
本文作者:李春光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程度也日益加剧,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和其他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相比,利用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是一个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俱佳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对于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变得日趋重要。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以微生物学为基础,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由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通俗易懂的东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目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师应该思考和努力去改革探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改革与探讨
1.引入日常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生物由于形体微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形态及结构,学生对它们缺乏感性认识,而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抽象、复杂、难以理解,学习兴趣不高。为此,笔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在绪论中讲到环境工程面临的问题时,利用多张图片介绍了我国当前水体、固废、空气污染的现状,让学生清楚他们肩负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历史责任,以激发他们认真学习环境工程基础知识,不断锻炼自身能力,为国家未来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激情。在讲到病毒时,适时介绍大家经历过的、印象比较深刻的,诸如:各种病毒引起的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猪流感病等流行疾病,让学生清楚学习病毒知识的重要性。在讲到病毒的抵抗力时,引用了“吃药不吃药流行感冒都要一周”的俗语,使学生对病毒的抗生素抵抗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讲到细菌时,适时介绍了目前在印度出现的“超级细菌”,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慎用抗生素。在讲到真菌时,介绍由酵母菌发酵生产的食品,如馒头、啤酒等,以及霉菌发酵生产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使学生理解了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中常涉及一些微观的、抽象的、阐述性的内容,如果按以前的口头讲述加板书的方式来给学生授课,学生很难直观理解和接受,会大大降低学习的兴趣;并且课程中涉及大量生物大分子的代谢过程,如果板书的话,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避免以上弊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讲授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收集并合理选择相关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素材,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处理和控制,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使抽象的微生物知识和某些抽象的过程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再加上生动的描述和启发式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良好。例如,在讲授病毒的繁殖过程时,如果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介绍吸附、侵入、复制、装配、释放等这几个步骤,恐怕学生很难印象深刻。但如果结合课件中的动画过程,就可使学生很容易地把握每一个步骤进行的具体程度和状态,从而掌握病毒繁殖的整个过程。在讲授原核微生物中的细菌基本形态时,如果用口述、板书画图、挂图等方法很难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把握细菌的形态,而用大量丰富、栩栩如生的细菌图片,然后引出这些细菌引发日常生活中常见病例的图片予以形象说明,使学生印象极其深刻。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学生一直反映的问题是不能随堂做好笔记。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及时采取了改进措施:首先,课前先将本堂课所要讲的内容大纲或某些重点内容提要列出来,在讲授时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其次,在学习新的一章内容前,把上一章的重点内容列举出来,让学生进行回顾;第三,可以把教案经过适当整理后拷贝给学生,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时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课而不是记笔记上。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的满意率也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