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科教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统计对科教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创新探讨
统计,即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和表述,具体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统计工作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事物总体数量等方面资料的工作过程,是统计的基础;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一般反映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汇编和统计分析报告中;统计科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1]。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1医院科教管理和统计的主要内容
医院科教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名医工作室管理、人才管理、教学管理、学科管理、科研管理、实验室管理、图书室管理、继续教育管理、培训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等多方面。根据医院科教管理工作内容,统计内容可分为五大指标:第一项目指标,包括项目申报情况、确定情况等;第二投入指标,包括投入人力资源情况、资金经费情况、物资储备情况等;第三活动指标,包括活动人员情况、结构情况、过程情况等;第四产出指标,包括成果情况、奖励情况、分布情况、效益情况;第五质量指标,包括考核情况、完成情况、控制情况等,贯穿科教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2统计对医院科教管理工作的意义
2.1统计工作有利于充分反映科教管理工作现状
统计工作可以渗透到医院科教管理工作的诸多环节。通过统计工作,取得全面、系统、科学、量化、直观的数据,为日常规范采集数据信息做好铺垫,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数据的长期积累更新工作,同时真实地再现了医院科教统计内容的五大指标体系,充分反映了目前科教管理工作现状。
2.2统计资料有利于综合评价科教管理工作情况
住培学员教学管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摘要】住培学员教学管理是医院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临床教学质量能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医院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住培教学进行闭环管理,提供一个系统化的管理视角,强化以往较弱的评估、分析和改进等环节的管理,初步构建了住培教学管理的PDCA循环,在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内涵建设的同时,也使医院的住培学员教学管理更加现代化和科学化。本文在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将信息化手段在住培学员教学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住培学员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住培学员;教学管理;信息化手段
随着国家对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视和普及,院校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衔接起来[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经之路,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2]。住培工作规范和丰富了临床教学的内涵[3],而国家在政策层面要求各临床教学医院住培工作管理进行探索和创新,选择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4]。中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仍处于起步阶段,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5],科教信息一般以发文、开会或电话等形式,医务人员知晓率不高,沟通不畅。科教信息不易查询,费时费力,受诸多时间、空间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了科教工作的开展。医院职能部门的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紧缺,而各教研室的教学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主要精力集中在临床工作。教学过程缺乏全流程监管,教学效果评价和反馈环节不完善,教学质量没有完备的客观评价指标。本文在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将信息化手段在住培学员教学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住培学员教学管理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住培学员教学管理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近年来,医院按照妇幼专科三甲医院的标准进一步修订了教学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住培教学进行闭环管理,提供一个系统化的管理视角,强化以往较弱的评估、分析和改进等环节的管理,初步构建了住培教学管理的PDCA循环[6]。
1.1督导教学规范落实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规范开展进行约束,教学活动前需将教案提交教研室审阅,学员对课程的评价率须达到50%以上,课程结束所有学员需完成一套测试题以检验教学效果。未提交教案的教学活动无法,评价率未达标或者没有教学效果测评的课程认定为不合格,教学效果测评合格率未达80%,课程备注为非精品课程。通过这些手段,师资逐渐培养起编写教案、注重学员评价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教学行为日趋规范。
教师计算机设备管理论文
一、教师计算机的管理使用
(1)加强计算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各办公室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做到计算机领用有记录,要求教师人人作为第一责任人保管爱护好各自的计算机及附属设备,落实管理责任,教师使用计算机时需严格按规范操作,保持设备的完好状况。并有电教管理员专人负责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转,一旦发生故障及时上报,电教管理员及时给予维修,维修不好的,电教管理员及时与厂商售后取得联系,陪同售后工作人员对计算机进行修复,从而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使用。
(2)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我校教师利用计算机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参与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查阅资料、认真备课、开发课件、进行班主任工作等,发挥了计算机设备的最大效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3)明确工作纪律。明确规定办公计算机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专用现代化设备,严格禁止任何人利用办公计算机下载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软件,严禁在工作时间玩游戏、炒股,观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高声放音乐影响他人,利用QQ等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网上聊天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在网络上不真实的信息、传播煽动性言论等。每位教师需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填写计算机使用记录并做好存档工作。
(4)要求教师爱护计算机,规范操作。防止机箱、显示器、键盘进水。吃东西、喝水时远离计算机。我校领导及电教管理人员定时对计算机的卫生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全校教师例会上进行反馈。
二、班班通多媒体的管理使用
班班通多媒体工程在各班安装的各种设备,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上级为我校配备了42套班班通。为了使管理和使用规范化,我校出台了《育才小学班班通多媒体管理使用制度》,严格遵照制度进行管理与使用。
疾控机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思考
【摘要】通过总结基层疾控机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现状和管理经验,对开展继续医学教育进行了探讨,提出基层疾控机构继教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培训和信息化建设等有益于继续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需求导向;管理体系
自1991年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已推行20余年,对促进卫技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追踪医学科学的进展起到了显著作用[1]。基层疾控机构承担着辖区疾病预防与控制、培训和技术指导等七大职责[2],因此,不断完善继教管理体系,对于强化专业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继续医学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培训内容缺乏吸引力、培训对象缺乏学习主动性等问题。现以北京市某城区疾控中心为例,对基层疾控机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进行探讨与思考。
1继续医学教育现状
截至2016年,该疾控机构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214人。该机构作为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长期承担着本单位和辖区医疗、社区等机构的继教培训工作。2011获批成为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近年来,该疾控机构以业务培训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专项讲座为辅助开展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培训,逐步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继教管理培训模式,年均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约65学分,其中区级项目约55学分,市级项目约10学分,年均培训人员达7000余人次。
2管理措施
2.1建立中心主管领导、职能管理部门、业务科室科教联系人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职责明确。学术委员会作为专业技术支撑,科研教学管理科牵头业务科室形成继教体系主体。各业务科室设科教联系人具体负责继教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档案管理等职责,形成由管理到业务的无缝衔接。
谈地方继续医学教育现状
一、现状
1、继教活动
随着全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大力推进,各级领导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我省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显著提高。2012年,全省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64项,获批132项,分别较“十一五”末增加32.3%和23.4%。继教项目涉及二级学科43个,覆盖率为43.9%。举办单位17个,较“十一五”末的12个增加约41.7%,其中市级单位5个。参加人数17654人次,较“十一五”末增加67.8%。2012年,全省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05项,获批453项,分别较“十一五”末增加24.1%和27.2%。继教项目二级学科覆盖率100%,市级及以下单位举办项目数达168个,占项目总数的37.1%。参加人数37097人次,较“十一五”末增加11.5%。2012年,由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提供的网络继教项目和双卫医学技术培训中心提供的视频继教项目总数突破千项,参加人数38192人次,较“十一五”末增加12.4%,并已实现16个地市全覆盖。目前,全省每年均组织开展多期送教下基层、卫生局长和乡镇卫生院长培训班等针对不同继教对象的形式多样的继教活动。各市卫生局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也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继教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教需求。
2、信息化建设
截至2012年底,全省24个省直医疗卫生单位中有17个安装了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研发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软件系统(ICME),占70.83%;16个地市中有12个安装了ICME系统,占75%,其中有6个地市已经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通过ICME系统举办继教项目、审核继教学分,并以电子授分形式替代市级II类纸质学分证书。目前,全省纳入管理系统的继教对象168990人,占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数(218475人)的近77%。现代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质量和效率,也有效缓解了继教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和工作量巨大的矛盾。2010年,我省顺利完成卫生部和安徽省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任务。2011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考评组的现场考评验收。
二、存在问题
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推行10多年来,尽管在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继教活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整改工作思考
摘要:按照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大连大学于2015年接受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认证专家组的现场考察,最终通过认证获得有效期5年的结果。文章以我校为例,结合认证专家提出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我们在认证后的整改中已开展的工作和成效、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等进行了认真梳理与总结,以期对其他院校和我校其他专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整改;实践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在2012年5月的《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要求,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了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为依据,以院校自评为基础,教育部门和卫生行业共同组织实施的临床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1]。我校为提高医学教育办学水平,顺应医学教育发展要求,于2015年11月1日至5日接受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委派的认证专家组为期5天的现场考察。于2016年3月收到《大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报告》正式函件,最终通过认证获得有效期5年的结果。医学教育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而认证工作的真正核心价值也在于保证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2]。在得到认证结果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针对认证专家提出的改进意见,制定整改方案,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认证整改工作,以改进教学中的不足,达到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并按计划逐年推进,逐条落实。经过持续改进和建设,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在学校组织的品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评审中,在64个本科专业中位列前三名,并获批大连大学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专业是我校最早参加认证的专业,结合认证专家的意见,对认证后的整改工作进行认真思考与梳理,以期对其他院校和我校其他专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方面
专家指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及取得的成效方面各有所长,但不同学院、学科教师之间的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尚显不足,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关于学生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反应和成效方面
素质提升的限制原因
作者:张蕊荔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笔者认为,目前制约我国高校“成教一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观念制约
以“高考”制度和尽力扩大本科生教育为特点的现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过于注重学龄青年的“适时”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超龄”人的继续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成人教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普通高等教育在各方面所得到的各种优势教育资源。相应地,连成人教育师资在总体上都难以与普通高等教育师资相匹敌,更无暇顾及“成教一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故笔者认为,观念认识不到位,教育体系中或隐或显的忽视“继续教育”的观念缺失,是制约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者素质提升的首要因素。其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如下:
1、高校决策层对“成教一线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的忽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成教管理人员只是负责成教的招生、教育、学生管理等很具体的行政事务工作,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是不需要什么专业和水平的。受此影响,许多成教管理人员从事的是多年来重复不变的工作,导致成教工作程序化进行,好像成人教育管理工作是任何人都可干的工作。[2]P.29关于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入口宽松的问题,已有论者论及。任何教学人员或非教学人员都可以进入成人教育管理队伍中去,这必将导致人员的混杂,进而影响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人认为成人教育不需要有自己的队伍。他们说,是干部就能管成人教育,有知识懂技术就能当成人教育教师。[3]P.36因此,高校在配备“成教一线管理人员”时,未必首先是看中其总体素质,而更多是从学校工作安排需要出发,主要目的并非是首先为加强成教管理工作,很多时候是为了解决人事工作的难题而配备人员。因而,大量“成教一线管理人员”来源于其他工作部门,多属“半路出家者”。[4]P.“22成教一线管理人员”人员来源构成复杂:有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有转岗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有多年从事行政不能提拔的人员,也有引进高层次人才随调的家属等。如此就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此项工作业务性不强,什么人都可以干。这些人既无教育管理知识背景,又不了解成人教育和专业教学规律,这样的教学管理队伍,何谈管理效益,又怎么可能成为为基层教学的服务者和管理者。[5]P.176
2“、成教一线管理人员”忽视自身素质提高由于对成教工作的科学性认识不够,认为成教管理是纯粹的事务性工作,在管理上只要求按章办事,而不要求太高层次的人才,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不很重要。在此观念误导下,一些成教管理人员科研水平低,对于成教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多数人员未参加过专门的成教理论培训,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对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够重视,只能机械执行命令,属于事务执行者,对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创新,不具备开拓能力。[2]P.29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者除了自身应具备的相应专业知识体系外,还同样应具备有一整套成人教育管理的知识与能力。“成教一线管理人员”应是“百事通”,因为成人教育要涉及到社会上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社会性很强的工程。成教管理内容都是接触实际的,都具有实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成教一线管理人员”具备在管理工作中能随时根据规章制度灵活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能力。而实际工作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导致他们有意无意忽视了这一点。客观上,“成教一线管理人员”工作量大,任务繁杂,工作时间长,有时甚至夜以继日地工作,这都对其提升自身素质形成了“时间挤压”和“精力挤压”,导致其难以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主观上,“成教一线管理人员”观念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紧迫性,简单地认为只要做好眼前的具体工作,就“万事大吉”了。更有甚者,有些成教工作人员是以“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为工作目标的,对于自己如何在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述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成教一线管理人员”忽视自身素质提高的弊端。
二、机制制约
护生在妇产科临床实习的风险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第一阶段,也是象牙塔学生角色向社会医务工作者过渡的一个重要桥梁,在这一阶段所积累的学习、工作、社会经验及锻炼培养的心理、职业素质对今后的人生会有重要的影响。但因适应不良、知识经验不足、技能缺陷等原因,护生在实习期间往往出现心理、行为等多方面问题,甚至发生不良事件,给个人、患者、实习医院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有效规避,培养其将来成为综合素质良好的护士,是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科护生实习过程存在的风险,及所采取的有效应对方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15年6月—2017年5月共接收护生89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7.8周岁,其中大专生15人,中专生74人。出科时成绩优秀者28人,合格60人,缺考1人。实习期间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2护生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2.1护生自身因素
2.1.1个人文化基础薄弱
文化基础是理解、学习、掌握专业理论及技能的前提,护生多是初中基础读中专或中专连读专科,文化基础相对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