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课程设计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课程设计报告

石油院校课程设计教学探索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应用环境保护的相关专业知识,对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识别、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教学结束后,由学生独立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真正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步骤,熟悉相关技术资料和国家标准,正确选用公式及数据,培养学生从环保、技术、经济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系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环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本专业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和社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形成了以“重视理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突出石油特色”三大原则为基础的专业培养方案。围绕此培养方案,本文对我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1课程设计选题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的选题,目前许多工科院校选择了学校内部或学校周边企业做环境影响报告表,此类题目基本上能够符合课程大纲对该教学环节的要求,使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设计训练,但设计内容未能突出行业特色。实际上,各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侧重点有很大差别,因此课程设计的选题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源于基础理论,又要源于生产实际,突出行业特色,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行业认同感。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石油特色和学科优势,课程组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的题目定为“石油石化企业典型装置工程分析专题”,该选题基于以下三点:第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具有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课程组成员均为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均主持或参加过国家级或省级化工石化类项目环评,具有丰富的一线环评经验,有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化工石化类项目的环评课程设计。第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一所石油石化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学生在课程设计之前均修习过《石油工业与环境保护概论》、《石油加工概论》、《油田化学》等课程,并去青岛炼化、齐鲁石化等企业进行过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具备石油石化方面的基础知识。第三,石油石化企业设备繁多,流程复杂,敏感程度较高,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课程设计时间非常有限,仅为2周,因此若将课程设计题目设定得过大过深,会使学生不容易深入其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文字的整理上,这样会降低学生设计的积极性,课程设计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由于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是环评报告的核心,因此课程设计仅针对石油石化企业某套装置进行工程分析,这样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够熟悉石油石化企业装置的特点,以及石油化工类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能够为今后从事环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组织与实施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共有两个班,课程设计分为四个大组,15人一组,每组由一名教师指导,承担一套装置的工程分析专题。课程组在已经完成的石油石化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选取了10套典型装置的工程分析章节,经统一整理后设计成标准题库供课程设计使用。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首先由指导教师进行石油石化类项目环评内容及要点的讲座,对即将进行设计的几套装置的主要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对课程设计中可能涉及的问题予以提醒和澄清,从而使学生们掌握石油石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专题的编制格式及要点,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然后由指导教师给学生发放相关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布置前期工作要求:(1)查阅相关法律法规、环评导则及标准,列出工程分析专题所需的各项内容;(2)熟悉AutoCAD绘图软件的用法;参考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熟悉装置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污染源及污染物;(3)查阅石油石化装置物料平衡、硫平衡、水平衡的计算方法;(4)查阅石油石化装置涉及的污染治理措施。在设计过程中,各组每隔两天进行一次集体讨论和答疑,在讨论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收获体会以及不完善之处及时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利用提问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最终上交的课程设计成果包括装置的工程分析专题报告和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的装置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1)装置规模及组成;(2)原料及产品方案;(3)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4)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过程;(5)装置平衡性分析(物料平衡、硫平衡和水平衡);(6)装置的污染源、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3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3.1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阅读全文

核工程与核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论文

一、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卓越计划”启动已经有一段时间,各高校对各专业本科阶段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索。课程设计是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的实践教学活动。由于全国各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的课时不同,教学条件不同,教学模式与具体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差别,因此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供参考。由于核类专业的特殊性,普通高校利用大型核设施进行实践培养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目前该专业主要选用一些具有工程应用的软件开展课程设计,比如mc-np软件、flunt软件、matlab/simulink软件、pctran软件、fortran软件、labview软件等。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开展的主要课程设计有反应堆物理课程设计、屏蔽计算课程设计、核电仿真课程设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等。从社会需求以及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专业人才的目标来看,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1)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跟工程实践联系不够密切,缺乏新颖性和挑战性,学生没有兴趣完成课程设计,亟待更新。(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以往课程设计都是教师先讲解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学生开展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讨论、互动、引导、激发和案例驱动,学生在面对具体实际问题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有的学生无法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3)考核方式单一。以往课程设计的成绩主要由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决定,不可避免地存在照搬、照抄他人的现象,成绩评价缺乏标准和透明度,使得课程设计效果不理想。因此,围绕“卓越计划”的要求,合理构建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课程设计的内容,改进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课程设计过程监控和改变考核方式都极为必要。

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针对目前课程设计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精心选取课程设计题目

为了提高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必须及时更新课程设计题目。根据以下几个原则选取课程设计题目:(1)按照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选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符合教学要求;(2)根据学院教学条件选题,需要具备合适的设计工具完成课程设计;(3)题目内容与专业课程相关,通过课程设计更好地巩固专业理论知识;(4)选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能在以后的毕业设计或是以后的工作中用到。根据选题原则以及结合学生所学知识我们选用了一些多样化、实用性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比如,对于反应堆物理的课程设计,我们精心设计了采用MCNP程序进行栅元、组件的临界计算并设计了一个小堆芯的题目;对于核辐射探测方向,设计了采用MCNP程序计算不同探测器探测效率的题目;对于核电厂运行仿真,设计了采用MATLAB程序或者FORTRAN程序来实现核电仿真等。这些多样化和实用性的课程设计题目,加强了核专业特色,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转变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阅读全文

CDIO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摘要: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与综合设计能力,结合CDIO教学理念,分析现有实时视景仿真综合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的思路,并设计了完整的教学改革措施。从实践效果来看,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有很好促进作用。

关键词:

CDIO教学理念;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视景仿真综合课程设计是仿真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视景仿真综合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图形学与仿真课程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①以往的教学安排是由指导教师详细讲解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具体内容,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课程设计,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②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计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主动和有目的地学习;③综合课程设计的时间集中在两周内完成,课程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深入讲解和指导困难;④考核方式单纯采用大作业方式,以检查编码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查阅资料能力、规范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理论和实践学习效果。

2教学改革探讨

阅读全文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教学思考

摘要:课程设计是一种培养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本课程设计将校企合作和团队合作融合到整个课程设计环节,分成校内课程设计和校企联合课程设计。针对校内课程设计,将组织学生进行实物拆装测绘,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针对校企联合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要求,在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课程设计。通过对课程设计的改革,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流体机械设备的深入了解,又增加过控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了学生们的团队配合意识。

关键词: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校企合作;团队合作

一、概述

课程设计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关于课程设计的教育方法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高等学校的重视[1]。泰勒提出了“目标模式”,为课程设计提供了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明确了课程设计需要解决的四个主要问题:(1)学校需达到的教育目标;(2)学校需提供的教育经验以达成这些目标;(3)这些经验如何有效组织;(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得以实现[2]。滕豪斯针对提出的“目标模式”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了追求自身价值,并带有主观思想的“过程模式”,对此陆启光分析认为[3]认为教改的关键,在于教育者如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围绕着课程设计如何推陈出新、如何满足学生专业需求以及如何实现培养目标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陈侠[4]在其《课程论》中,论述了课程编制重点、设定趋势以及限制课程编制的因素等内容,对推动我国课程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课程设计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课程设计教学的相关问题上不断探索和拓展,并在课程设计方法、不同类型课程设计研究以及课程设计模式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5]。在现代高等教育环境下,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即不仅限于书本和教材,更多是需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6]。传统的机械类课程设计教学,往往以指导教材为基础,以课堂教育贯穿始终,较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无法满足现代工科大学生的培养需求[7]。因此,需要对课程设计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并着重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8,9]。

二、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相互抄袭,使得考核毫无意义

阅读全文

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大智移云物”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技术的发展也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本研究结合金陵科技学院课程改革实践,以《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为具体实施对象,探讨当前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框架、实施与成效。

【关键词】新兴技术;财务报告分析;慕课教学

一、引言

“大智移云物”技术使诸多行业都产生了巨大变革,推动了生产、运营和管理模式的创新,财会领域也不例外,财务和会计工作正逐渐向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由此对财会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有调查显示,当前背景下,财会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专业知识的整合能力、再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职业判断分析能力。而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忽略了能力培养,难以满足技术和市场需求。在此情形下,本科会计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等都亟待变革。同时,“大智移云物”技术的发展也为会计教育模式优化提供了技术和资源支持。具体到课程改革层面,以《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为例,如何借助新兴技术进行课程改革是高校教师关注的重点。例如,郭炜、王珮等都提出了“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本研究结合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认为利用微课、慕课等在线课程,形成线上理论教学+线下案例分析+线下课程设计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是《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

二、《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改革总体框架

《财务报告分析》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它以企业财务报告为基础,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是一门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课程。2018年,金陵科技学院《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团队建设的慕课在优课联盟上线,相关课程的改革也逐步推进。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构建慕课+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的立体化教学体系。慕课要求学生在平台上自主完成课程理论知识的预习,并通过作业和章节测试等方式进行理论回顾和复习。课堂教学包含两项内容,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基于课程建立的案例分析库,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案例讨论;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建立课程小组,选择上市公司进行课程设计,强化学生的理论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职业能力。

三、《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改革方式

阅读全文

石油院校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1课程设计选题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的选题,目前许多工科院校选择了学校内部或学校周边企业做环境影响报告表,此类题目基本上能够符合课程大纲对该教学环节的要求,使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设计训练,但设计内容未能突出行业特色。实际上,各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侧重点有很大差别,因此课程设计的选题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源于基础理论,又要源于生产实际,突出行业特色,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行业认同感。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石油特色和学科优势,课程组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的题目定为“石油石化企业典型装置工程分析专题”,该选题基于以下三点:第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具有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课程组成员均为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均主持或参加过国家级或省级化工石化类项目环评,具有丰富的一线环评经验,有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化工石化类项目的环评课程设计。第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一所石油石化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学生在课程设计之前均修习过《石油工业与环境保护概论》、《石油加工概论》、《油田化学》等课程,并去青岛炼化、齐鲁石化等企业进行过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具备石油石化方面的基础知识。第三,石油石化企业设备繁多,流程复杂,敏感程度较高,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课程设计时间非常有限,仅为2周,因此若将课程设计题目设定得过大过深,会使学生不容易深入其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文字的整理上,这样会降低学生设计的积极性,课程设计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由于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是环评报告的核心,因此课程设计仅针对石油石化企业某套装置进行工程分析,这样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够熟悉石油石化企业装置的特点,以及石油化工类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能够为今后从事环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组织与实施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共有两个班,课程设计分为四个大组,15人一组,每组由一名教师指导,承担一套装置的工程分析专题。课程组在已经完成的石油石化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选取了10套典型装置的工程分析章节,经统一整理后设计成标准题库供课程设计使用。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首先由指导教师进行石油石化类项目环评内容及要点的讲座,对即将进行设计的几套装置的主要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对课程设计中可能涉及的问题予以提醒和澄清,从而使学生们掌握石油石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专题的编制格式及要点,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然后由指导教师给学生发放相关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布置前期工作要求:(1)查阅相关法律法规、环评导则及标准,列出工程分析专题所需的各项内容;(2)熟悉AutoCAD绘图软件的用法;参考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熟悉装置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污染源及污染物;(3)查阅石油石化装置物料平衡、硫平衡、水平衡的计算方法;(4)查阅石油石化装置涉及的污染治理措施。在设计过程中,各组每隔两天进行一次集体讨论和答疑,在讨论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收获体会以及不完善之处及时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利用提问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最终上交的课程设计成果包括装置的工程分析专题报告和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的装置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1)装置规模及组成;(2)原料及产品方案;(3)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一图一表);(4)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过程;(5)装置平衡性分析(物料平衡、硫平衡和水平衡);(6)装置的污染源、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3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3.1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给出的是装置的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而环评报告中需要的是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重点关注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这就需要学生首先会读图,把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中的设备及物料进出情况摸清,然后将流程进行相应简化,突出污染源分布情况,同时要保证流程的完整性,最后应用AutoCAD软件完成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在读图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而有些同学对AutoCAD绘图软件操作不熟练,绘图速度较慢。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构思草图的能力,同时应指导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绘图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阅读全文

论工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完善策略

一、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过程

在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真实、有效地融入“工程教育、职业取向”办学理念,团队曾经做过如下一些实践活动。

(1)在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成立了由校内专家和企业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邀请企业软件工程师参与到某些“课程设计”“实训”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

(2)根据“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抽象“工程过程”,进行了“课程群组”分类,设计跨课程的“案例项目”,实现了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根据“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创建“技术模板”,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体验企业的真实工程环境。

(4)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工程情境”活动和“学生虚拟团队”,让学生们在“工程情境”中以不同的角色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实现了“职业取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5)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把“课程设计”等实践内容进行了分解并融入到课堂作业中,把作业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理论课作业,一个是课后“大报告”,其中,大报告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学生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

阅读全文

物流大赛课程设计及实践体会

本文作者:王利 孟庆良 黄颖 李晓萍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课程的教学设计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设置在《物流管理》课程之后,是与《物流管理》课程配套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课时集中安排2~3周(物流管理专业是3周,其他专业为2周,一周1学分)。教学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流管理课程基本知识与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物流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提高物流管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教学任务:以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的最新案例集为基础,对某一指定类型的物流企业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可行的方案设计;教学要求:设计方案符合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的基本要求与方式。具体要求为:方案的设计内容科学、全面、可行(方案的针对性、方案的有效性、方案的覆盖面、方案的综合性);方案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的科学性、设计方法的复杂性);方案的表现能力规范化;具有创新性与应用前景。方案设计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5人,这既和大赛的要求一致,也是做实际物流方案设计时团队的大概人数,大赛案例的主体都是实际的物流企业,学生既可以参观类似企业,也可以就关心的问题咨询企业,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像是真的在为一个企业设计物流方案一样,增强教学效果。物流管理的课程设计安排在一个学期的最后几周,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案例分析报告阶段,安排在正式课程设计之前的两个月,讲清楚课程设计的要求与内容,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集中的每个案例均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撰写并提交整个案例集的分析报告,这是方案设计的重要基础。

第二阶段为方案设计阶段,在第一阶段案例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按物流设计大赛方式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某一主题进行方案设计,最后二天进行答辩,评委组由指导教师与各组组长构成。每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汇报物流设计方案,评委组依据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的评分标准对台上同学的案例打分及质疑,这会帮助答辩的同学思考和发现问题,也有助于作为听众的同学了解物流方案设计的重点,进而发现自己方案的不足,更有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内容设计。参照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所提供的设计内容,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方案与特色进行。以第三届为例(不只局限这些),我们物流方案设计主题选择为:服务网点布局、选址战略及路由优化设计;市场竞争策略及运作方案设计;系统运作控制与流程优化设计(如运作效率、运作标准化流程、运作环节等);应急与风险控制系统设计;物流技术应用与装备集成优化设计;物流增值服务项目设计;服务营销与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物流绩效评估体系设计;物流管理理念创新等。教法设计。本课程属于实践性教学性质,整个课程设计阶段以教师指导、辅导与小组研讨并重,遵循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切身体验物流方案设计的全过程。首先,讲解物流方案设计的目的、要求、基本规范与形式,且把前几届全国物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提供给学生供参考;其次,指导学生撰写总案例集分析报告,把各小案例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方法进行汇总与梳理,从中提炼出方案主题与核心内容;再次,指导学生如何收集与补充大赛案例中缺少的数据与资料,同时还组织学生参观相应的企业,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对于某些定量分析方法的学习与应用联系相关老师做专门指导。

教学实践

经验。物流方案设计的基础是案例集的总分析报告。在平时的相关课程中,一般都是内容单一、篇幅短的小案例分析,学生从未接触到百页左右的围绕该企业的案例集,如何把一个个小案例分析串联、集成为一个总案例分析报告,对于学生来讲尚属首次。为此,让学生把各案例中企业各方面的背景、问题、解决思路、方法和措施等进行“合并同类项”,再从经营战略、业务运作、管理与技术手段、所需环境与条件等方面进行分层撰写,形成较系统的总分析报告。物流方案设计中,学生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一个个解决方案的堆砌,系统性差,方案不能前后呼应甚至矛盾,缺乏一个空出的主题与明显的逻辑主线。为此,让学生单独把各式各样章节的摘要写出来,并把每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框图画出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发现哪些章节是重复的或不需要的、哪此内容是缺少的或不足的,经过几轮反复练习,使学生基本做到主题相对明确、逻辑较一致的物流解决方案。由于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的时间有限,对物流解决方案的要求是作出一定的调整,主要是对案例的覆盖面从80%下降到40%,使学生较易抓住关键,提炼企业面临的本质性的独特问题,然后对症下药,量身定做出物流解决方案。

为了实践性教学训练与竞赛相结合,学校每年举办一届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与物流管理课程设计并行,时间适当拖后一些,一般在10~12月之间),以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为主,再动员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增加物流大赛的规模与影响力,具体由学校物流协会承办,最后对做得较好的组由学校团委、经济管理学院、教务处联合颁奖。我们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方式引入到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中来,把物流教学实践性训练与竞赛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前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中,每届均有1~2个队进入复赛、两届有均有一队进入决赛,第三届一个队获得二等奖。根据教育质量专业评估机构“麦可斯”咨询机构的测评,我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几乎为100%。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方式引入到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中来,提高学生实践性教学质量不无关系。教训。由于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设计的,存在一个小组内成员的参与程度与贡献大小不好评判、干多干少都一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助长个别组员的消极行为,降低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全国性大赛是两年举办一次,对于第二年的课程设计存在抄袭上一年优秀作品过多的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尚处在探索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