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课程建设设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创新创业教育与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摘要: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实践环节脱节、创新意识和能力欠缺等问题,以渗透创新设计思维的创新创业公共课程和以创新创业成果导向的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两个维度,分别从创新设计要素、环境、成果层面和课程体系、教学环节、要素重组、提升服务层面展开课程交叉融合的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创新设计思维;设计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教学育人机制。然而,目前创新创业仍然属于新兴的跨界的综合命题,并没有在高校中实现学科的归属。因为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多作为公共通识课程展开,缺少对专业知识背景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出现特色定位模糊、目标过程不明确的普遍现象。如何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设计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推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是本文着力阐述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
(一)紧跟教育目标要求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开始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几年来的实践取得了很大成效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改革,目的是给大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平台,激活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大学生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能力。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担负着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交互融合的重要职责。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的课程建设,能够提供更肥沃的创新土壤,也更容易实现创新创业的产出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诗和远方”。
(二)深化创新创业培养内涵
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突破传统课程设置屏障,围绕市场人才需求来合理构建学科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课程体系现状,从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上,突出“学以致用”理念,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问题上,着重提出几点建议,以提升高职室内设计课程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整体质量。
关键词: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市场接轨
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怎样去培养人才?课程改革作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又有哪些影响?据统计,全国住宅室内设计装修费用每年突破500亿元,加之出售的新房,其室内设计装修规模更大,对室内设计行业人才需求更为强烈。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要衔接市场需求,要从课程体系建设上顺应市场变化,深入了解职业岗位,把握好课程改革的市场导向,精简和优化课程结构,衔接好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程的关系,为社会输送贴近市场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
1当前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课程体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改革重点。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一方面要突出人才教育与就业岗位的融合,降低室内设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另一方面,要注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特别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要能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对接,激活高职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事实上,在当前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突出的问题,即课程设置不合理。从室内设计学科特点来看,知识覆盖面广、实践能力强,而当前课程结构相对松散,孤立性强,缺乏学科间的联系性,特别是在专业基础理论与学生动手实践教学上缺乏有效承接,使得人才岗位能力低于市场岗位需求,导致人才就业瓶颈。课程占比不合理。很多情况下,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数量偏多,但由于课时有限,很难得到有效开展。
2制约高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与市场接轨的因素
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与市场需求接轨不畅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高职院校难以保持的课程改革积极性;另一方面,市场人才紧缺而人才培养质量不达标的尴尬。面对室内设计课程改革的不足,原因梳理如下:一是专业课程建设缺失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关联。高职院校在办学方向上确立了满足社会急需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但在教学及课程结构上,仍然受原有课程教学机制的制约,缺乏变通性与适应市场的主动性。比如,在室内设计项目化教学应该涵盖招投标、甲乙方沟通、现场勘察测绘、构思方案、设计图纸、做预算、沟通方案、修改图纸、绘制施工图纸、施工前交底、施工管理、竣工等一系列的环节,但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却显得单一,特别是与实践结合的关联度不足,课程教学枯燥、抽象,重理论轻实践问题突出,学生也不了解未来的岗位方向与岗位技能之间的关联性,学习被动,兴趣不高,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师资对市场就业及岗位技能的认知度不够。很多高职院校师资引入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缺失应有的行业设计经验,更对装饰工程、现场测绘、客户沟通谈判、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缺乏了解。加之高职生源自身学习能力有限,在专业知识与行业发展方面缺失有效对接,很多学生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怎样去设计。三是缺乏应有的校企间便捷、畅通、多元的实践途径。室内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对实训、实践、实习环节重视不足,特别是在岗位技能操练方面,缺失场所,或者是仅仅为挂牌实习,未能真正从项目实践中得到体验和锻炼,导致实训场所、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形同虚设。
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
摘要:我国最初的发展阶段中急于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对环境加以保护。在这一阶段中,工业排放废气、污染、汽车尾气等,都给环境造了极大负担,并且导致了土地沙漠化、大气污染、全球变暖等不良后果。因此,在进行设计时,环境保护愈发受到重视。而环境工程建设中一项必需的参数是建设区的环境细况。因此,在进行环境工程建设时,环境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建设;促进作用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现状下,无论是国家还是国民都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国城市建设、社区改造等一系列建设工程中,都将环境工程建设列为重点。但环境工程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学等多门学科,因此要依据建设区具体情况,计划与实施合适的环境工程建设方案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而这项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环境监测。那么,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有这样大的重要意义,它具体在环境工程建设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1环境监测在环境工程建设设计阶段的作用
环境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建设区解决环境问题,所以在建设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建设区的具体环境状况有具体的了解。因此,在建设前的设计阶段,不仅仅要对建设区的地理特点进行详细考察,也要对建设区实施环境监测。通过环境监测能够得到具体准确的环境状况数据,其中不仅仅包括空气污染监测、噪声监测等常规监测,还包括对放射性、生物因素等有可能对环境状况造成影响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监测。而后,这些监测数据将会被应用在环境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若监测数据显示该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在环境工程建设时就需重点考虑空气净化问题,加大绿化面积,对建设区内工业废气排放进行治理等。若在环境工程建设时未进行环境监测,不能够做到对环境状况的确切掌控,会使环境工程建设最终的环境保护作用大大减弱,严重时还会因环境问题造成不良后果。例如,在一区域进行开发建设时,设计团队将环境问题考虑在内,做出了环境工程建设设计方案,并按此方案进行施工。在此区域内建有一居民区,一段时间过后,居民区许多住户身体都产生了不良反应。发现这一问题后,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发现该地曾是一处工业区,发生过泄漏事故,并且在事故过后未进行妥善的处理,该地仍旧存在辐射,长久在该环境下生活,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最终,该区域居民被全部迁出,并对相应人员进行处理。
2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改建时的重要作用
环境工程建设在建成后,可能由于时间过长,建设区环境状况发生变化,环境工程建设也要做进一步的调整。或建设区要进行改建,建设区的环境工程建设需要配合改建,做出调整。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涉及了环境工程建设的调整,就必须对建设区环境进行监测。首先,由建设区环境状况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工程改建,环境状况变化这一信息就来自于环境监测。例如,由于建设区人口密集度增加,建设区车流量随之增加,空气污染情况加剧,建设区需进行环境工程改建。其中,空气的具体污染情况就需要通过环境监测来提供准确的数据。而后,设计师再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如何进行工程改建。另外,环境监测不仅仅要应用于环境工程建设前,或环境工程改建之前,在环境工程建成后也需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才能及时地发现建设区环境情况变化,并根据环境变化对环境工程建设加以调整。若是建设区需要改建,例如建设区扩建,此时不能以以前的环境监测数据作为参考而用在新区的环境工程建设之中。要重新进行环境监测,来确保新区环境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同时,在新区环境工程建设时,若有必要,也要对旧区的环境工程建设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扩建所带来的环境状况变化。
化工技术经济在线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在肺炎疫情背景下,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本教学团队对《化工技术经济》在线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建设与研究。通过对《化工技术经济》在线课程建设设计思路的梳理、实施过程的完善和评价反馈体系的建立,使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升了在线教育质量,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化工技术经济;在线课程;课程设计;评价反馈;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应“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化工设计竞赛中的可行性研究是《化工技术经济》课程的核心内容[2]。基于此,国内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院校,将《化工技术经济》课程逐步列入到限定选修课,必修课,甚至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中。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够能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和应用,对项目的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等有一个系统的评价,掌握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管理的基本原理,以达到能对具体化工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准确评价和管理的目的[3,4]。培养学生作为工程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具备在复杂化学工程活动中运用经济决策方法的能力。受肺炎疫情影响,开展在线教学是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号召的重要举措[5],在此背景下,《化工技术经济》在线课程建设是当务之急的要事。着手准备建设一门新的在线课程并非易事,时间紧、任务重,合理的规划和实施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化工技术经济》在线课程的建设这一中心,介绍在线课程设计、实施和改进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1《化工技术经济》在线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1简化课程内容
在线课程的内容设计应遵循认知负荷理论,降低学生的内在认知负荷。因此应该注意以下两点:(1)课程结构要连续,颗粒度要小。在课程设计中,应遵循模块化原则,课程内容小模块呈现,每个模块只讲1~2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在5~10分钟。知识点不能随机划分,以免破坏课程的系统性。(2)添加必要的说明,在学习中对于特定的或不连续的内容,要添加说明,减少学生不必要的猜测,从而降低认知负荷,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1.2充分利用媒体资源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室内家装业的迅速兴起,从而使社会对室内设计创新型人才需求更为强烈。高职院校作为面向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更应该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优秀的创新人才。该文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从室内设计行业特点及人才定位入手,就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室内设计借由现代化技术手段打造顺应人居需求的建筑室内外环境布局。室内设计专业本身实践性强,交叉知识点多,小到设计方案的制订,大到装修设计工程的实施,对设计师而言,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要熟悉,做到专业。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强调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体现学科实践特色,特别是学生应该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操守等素养,以满足社会对室内设计师的多样化需求。为此,以模块化教学、项目化实践为主体的室内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生从每个模块入手,明确学习目标,细化学习任务,突出项目导向,逐渐掌握知识,解决室内设计问题,强化综合职业素能。
一、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背景及创新人才目标定位
当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如在室内设计特色教学上,所讲授的课程与行业衔接不畅,未能体现人才职业竞争力优势。学生看似学了很多课程,但专业优势不明显,开放性、创新性思维不突出。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首先需要确立室内设计创新人才目标。总体来讲,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归结为五点:一是具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要融入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具备较高的室内设计实践能力,在校期间要参与项目实训,并进入企业参加实际设计工作,拥有相应的职业经验;三是要在职业素能上体现与社会的对接,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中要强调学生为本、全人教育、个性化培养思路,突出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四是具备较宽的择业面,在学科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具备较高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率;五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实现学校教育、企业实践、个人成长三方共赢。
二、构建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1.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数字化建筑设计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技术研究的深度在普遍性提升,所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目前的分析来看,数字技术的普遍发展和利用为建筑设计的发展与改变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而基于几何学的数字化建筑设计也在逐步的成型。从具体的分析来看,基于几何学的数字化建设设计在应对复杂建筑形体生成方面以及建筑建造全过程的分析方面有突出的意义,所以积极的促进基于几何学的数字化建筑设计发展现实意义显著。本文对基于几何学的数字化建设设计策略做分析,旨在为具体的设计实践提供指导,从而使设计找到更好的切入点。
关键词:几何学;数字化建筑;设计策略
从目前的建筑设计分析来看,我国的建筑设计面临的难题依然比较多,比如在复杂建筑形体生成方面,传统的设计方法效果不够显著,而且在建筑实施全过程的分析与研究中,传统的方法利用效果也不够理想。这种局面对我国的建设行业发展非常不利,所以寻找全新的方法和技术强化设计非常必要。基于几何学的数字化建筑设计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的问题,实现建筑设计困境的突破,所以重视基于几何学的数字化建筑设计策略研究非常必要
1建筑几何学概述
所谓的“建筑几何学”具体指的是数字时代建筑学结合复杂几何学进行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研究领域。目前,建筑几何学的研究在持续性发展,关于建筑几何学的运用实例也在不断的增多。从当前的社会分析来看,之所以要研究和发展建筑几何学主要有两方面的必要:(1)在目前的建筑设计实践中,有较多的问题难以突破。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具体发展,几何与数字化技术的联系日渐的紧密。越来越多的建筑研究人员发现机遇几何学的数字化建筑设计能够有效的打破传统的建筑设计窠臼,实现设计突破,所以从建筑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几何学”研究与发展的必要性显著。(2)建筑几何学在目前的建筑设计以及建筑建造中正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而且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从具体的案例分析来看,建筑几何学的现实应用很好的满足的建筑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当前人们建筑审美以及建筑多样化的需要。简单来讲,人们的追求在不断的变化,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在明显的提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强调建筑几何学的研究和应用,与社会建筑行业的具体发展有突出的意义。
2设计策略
从现阶段的具体分析来看,从建筑设计过程的不同目标做考虑,建筑几何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即面向行驶生成和面向建造。对两个应用部分的设计策略做具体的分析,这于数字化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几何学应用有突出的价值。
法学专业课程多种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摘要:《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必修课,为适应民航法务实践要求及教育、法治建设信息化的新形势,采用案例、实务、实训、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凸显教学过程“实效性”特色,及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研究成果,法治实践的最新经验和生动、鲜活案例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对快速强化学生的司法实践技能意义重大。
关键词:法学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案例实践教学
1《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活动概况
《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必修课。因民商事活动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纠纷讼争常见多见,以调处裁判民商事矛盾纠纷为主要功能的民事诉讼法的教学应突出行业实务特色,融法学知识传授、航空法务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教育于一体。
1.1法学理论学习与民航案例分析
密切结合已形成了《民事诉讼法》授课中法学理论讲述与民航案例分析紧密结合,以航空法律案例说法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的教学效果。
1.2知识是座宝库,实践是开启宝库的钥匙
农业水利特色专业创建思考
本文作者:倪福全 马荣朝 伍钧 张黎骅 卢修元 胡建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一、建设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本专业将围绕我国及四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需求形势,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改革与建设。基于水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的社会需求,针对农村病险水库整治、水工建筑物安全检测、农业污水灌溉、农村水安全健康风险评估及整治等问题大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形成鲜明的特色。
1.以科研及教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09年省教育厅已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四川盆地西缘典型区农村饮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估》以及教改项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为抓手,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更加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继续推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大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力度。
2.以培养质量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及野外教学实习。①实验教学方面:实验类型:专业基础———专业课———核心课程———综合设计。由单纯技能培养,转化为系统综合的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各学科内在有机联系的认识,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教学途径: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开放实验-探索实验。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校大学生兴趣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营造工程意识、科学精神的培养氛围,加强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辅助方法:模拟演示—电子教案—课件—微机数据处理。把各核心课程及实验形象而直观地介绍给学生。②野外教学实习方面:校区周边地区及岷江流域水电能资源十分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水利教学资源,地缘优势特别突出。根据西部大开发、四川省农业水利工程现状、新农村建设及灾后重建等的社会需求导向的新特点及发展态势,从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实习时间等方面努力探索,改善实践效果,大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以学校“双支计划”和百名博士招聘为平台,加大师资培养及引进力度。以学校“双支”计划为平台,大力加强师资培养,加强对外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派遣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学习交流,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与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相结合,以此作为现有专职教师队伍的补充。
4.以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强化并加强专业教学的标准化管。建立健全严格、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本着规范教学管理,依据教学管理的规律,着重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结构的优化。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以水利与建筑工程系的自身建设为重点,切实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和具体教学实施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