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考试退步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课外作业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小学是一个基础时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到大学,所学知识是一个连扣环。从小学基础知识到大学实践生活,扎实的基础为以后的每个学习环节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在现实的教学中也感觉到,低年级学生对于事物的接受和认知能力较差,一个知识点儿往往又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这就更加增大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接受难度。如把知识点儿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就需要老师反复的教,学生反复的练,就如同婴儿咿呀学语一样,同样的话语每天反复的听,让孩子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记得住,学的会。但更多的家长会觉得长时间的枯燥的练习会让孩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从而起到反作用。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接受这种大量的习题练习方法以达到”题海”训练应有的学习效果呢?根据我近十年的教学总结,认为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一、打铁先要自身硬
教师应该熟知课本内容,熟悉教学重点。每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备课时应当择出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根据课时难点及重点有针对性的把作业布置到位。例如在讲解到三年级数学下册的脱式计算时,有的学生一时很难接受两步运算,尤其是带有括号的脱式计算题,更容易出错。在布置作业时,我就有针对性的给学生们布置课外作业。除了学生自己的作业习题外,还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列脱式计算的算式习题,通过多练习掌握知识点。但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以课外习题为准,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弱点,殊不知这样布置下去的作业学生不但觉得繁重,更会应付以了事,过一段时间后会把知识点忘的一干二净。
二、与家长多沟通,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各种通讯媒体极为发达,有的教师通过微信等手机通讯工具建立了家长群。这样不但能及时反应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也能及时得到家长反馈回来的孩子在家的作业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孩子的知识弱点进行强化。在三年级下学期的教学中,我曾遇见过这样的问题。我的一个学生成绩一直都在中上游。在学期快要结束时的几次摸底考试中,成绩有了较大退步。通过与家长交流,原来是孩子的家长疏于课后对孩子的管理,一些不懂的知识点孩子不能自己解决,又怕老师和家长批评,慢慢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通过和家长交流,课上我有针对性的给孩子补习重点知识,课后家长及时辅导,这样不但增长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在期末考试时,孩子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我通过跟学生家长交流发现,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买一套甚至两三套课外习题,如果不想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这些课外习题非但不会成为孩子的学习垫脚石,反而会成为孩子的学习负担。
三、认真总结考试错题,要求学生补漏查错
每一次的考试都能真实反应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考卷,教师应该做到”掌握大动向,划分小细节”。所谓掌握大动向就是教师在阅卷判卷时对于出错较多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所谓划分小细节就是要求学生在拿到试卷后,自己认真总结错题,最好做到记录笔记。这样就能在以后的复习时老师能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并详细讲解,学生能针对自己的弱点多加练习,做到事半功倍。
小组竞争和谐语文教学运用
一、成立语文学习小组,组内互助,组间竞争
本班共40人,可分为8个学习小组。我先让学生选出8位语文成绩较出色,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有领导能力的学生做组长。再由组长反过来选组员。先按语文成绩将剩下的32个学生分成A、B、C、D等级。组长通过抽签的方式从每一个等级当中抽取一个组员,组成自己的语文学习小组。为增强组长的荣誉感,每个语文学习小组以组长的名字命名,如李可小组等。组内语文成绩好的成员,有义务帮助组内语文成绩稍落后的同学。组长每天需组织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各种语文活动,并督促组内优等生帮助组内后进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这就是组内互助。每天各组都会在作业、回答问题、语文活动完成情况等方面互相监督,互相比拼。表现好的加分,表现不好的扣分。一星期做一次总结,评出优胜语文学习小组和优秀语文组长,给予一定奖励。对落后小组给予一定惩罚。这就是组间竞争。由于有了竞争和奖励,学生学习兴趣空前浓厚,为了让本组获胜,学生上课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优等生纷纷主动帮助学困生,促进了成绩的整体提高,语文课堂也变得活跃起来。
二、成立语文学习小组联盟,组间师友结对
为加强组间的合作,我让语文学习小组两两结盟,具体结盟方式为:以强弱搭配为原则,以自愿为基础,通过协商结盟。联盟的名字为两组组长的姓氏合在一起组成,如汤刘联盟等。两组成员根据语文水平,组成师友结对,语文能力强的为师傅,语文能力稍弱的为学友。两人在语文学习上互相帮助。其中师傅应起主导作用,帮助督促师友的语文学习。为激励学友的语文学习,鼓励师友间的合作,我在小组竞争的积分设立上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回答问题应师友同时站起,先学友回答,再由师傅补充,若学友回答出色可加两分,师傅可加一分。在作业方面也是这样的,若学友表现出色,可加两分,师傅加一分。每周小组总结时,联盟中积分居班级前两名的组,可挽救联盟中落后的组,使其免遭处罚。小组联盟及师友结对的设立,使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更加全面,避免了死角的出现,也避免了因组间竞争而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团结。
三、民主制定《语文学习评比细则》,并严格执行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为使小组竞争有法可依,我带领班上同学制定了《语文学习评比细则》。《细则》先由语文课代表牵头带领八位组长,根据班级语文学习的实际,共同协商制定草案。《细则》草案主要针对同学们在作业、课堂发言、课堂纪律、考试进退步、默写背诵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规定,并设立了一些加减分制度。《细则》草案制定好后,拿到班上公示两天,征集修改意见,修改好了之后,经全班投票表决,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同意后,再正式予以施行。由于《语文学习评比细则》是经民主协商制定的,中间加入了大量学生的意见,去除了一些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条款,因而也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和遵守。有了制度,更重要的便是执行。本班的《语文学习评比细则》由语文课代表总负责,具体每天由当天值日班干部执行。值日班干部需将每天的语文加减分情况登在《语文学习情况记录本》上,并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公示出来。各小组组长及成员,有义务和权力监督加减分的公正性。班干部的认真工作及班级成员的监督,确保了《语文学习评比细则》的切实执行,使班级的小组竞争合作得以有效进行。大量的实践证明,小组竞争和谐互助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服从向配合、协同转化,学生的自主程度得以提高,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合作和民主的关系。学生在一种非常安全的环境下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慢慢的,学生逐渐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学会了合作。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组织,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长足的展示,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陈琳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学校
学习型班集体教育管理论文
一.班级现状研究
高一(2)班共有学生44人,作为初中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学生的总体成绩分布与其它班级类似。由于**高中在区域属于二流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一般化,学习习惯参差不齐,迫切需要加强学习内驱力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一个刚入学的新班集体,学生的可塑性较强,班级中由几位学生在初中做过班长与学习委员等职务,这为学习型班级的管理打下了基础。班级的主科任课教师比较年轻,有三位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本科生与硕士生,教师的工作热情高,但是在辅导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着经验不足的问题。
二.改进实施计划
1.分析班级情况,对学生状态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行动方法。
2.了解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在这个班级管理制度的构建中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给学生“立下的规矩”以及立规矩的方式。
3.与班主任一起针对高一新生的特点,分析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基础,研究进行学习管理的各种制度与手段。决定主要从班级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学习动力的激励,学生学习过程与评价的管理几个入手,加强个别化管理,采取创新性的措施,促进学生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为构建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
三.行动实施措施
基于职业素养的汽车教练教育论文
1提高教练员职业素质,规范从业人员安全行为和业务技能
1.1从汽车驾驶员到专业教师
在进入驾校前,教练员已形成自我驾驶风格和职业习惯。但是踏进驾校后,坐入副驾驶位置上,就是为人师表的技能型教师,是传达授业的专业师傅,针对大量的初学者学员,对汽车构造、性能和理论上所熟知和了解的知识很少,所以,需要把自我实践性驾驶技术深入到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教练员个人修养和教学素质。如教练员在驾车时,很清楚慢抬离合器踏板,但不一定能讲清楚离合器半联动动作要领(两快两慢一停顿要求),也讲不清楚离合器工作原理,虽然自己清楚却教不出来,只能说是好驾驶员而不是称职的教练员。
1.2从教练员到安全员
驾驶员驾驶车辆是自行操作,可以做到自我控制,而教练员不但要教导他人操作,还要在机件操作掌握在他人手里情形下掌握好安全,远比自我掌控难度大。教练员在教学进程中,教育学员在享受机动化带来舒适、便利、快捷同时,不要忽视交通事故正在无情吞噬无辜生命,牢记生命无价,树立高度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练员有解决突发事件潜质,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形有预见性,而且要勇于交流和总结,采用预见性驾驶形式、文明行车,保证驾车安全。
1.3从自我服务驾驶员到为学员服务教练员
驾驶员是由自我为核心,而教练员全要服务教学和学员。伙伴式教学形式指导学员使学员能享受参与对话权利,达到学习目的,是教练员一直注重问题,在学习中享受愉快、相处和睦。良好教学环境会给学习效果和考试带来积极影响,教练员要尽量意识到这当中的辩证联系,采用主动式服务。
家庭教育中比较的运用
一、正确认识“比较”
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比较,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正确,事业是否成功,决策是否合适,都是在比较中衡量出来的。比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比较也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当代实验美学理论家瓦伦丁(C.W.Valentine)曾在对半岁以下儿童所做的比较本能心理实验中发现:婴儿具有比较的本能,他们对于不同色彩有选择的能力[1]。生活中的比较往往带有自动倾向,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下意识的超思维活动。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总在不经意间跟周围的人作比较,别人不比,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去比较。比较有其有利的一面。法国文化心理学家拉康强调,儿童思维的镜子阶段是一种认证,其目的在于“发现差异”。[2]这里的“认证”就是为了加强对差异的区分,而一旦差异特征成为一个参照系,就可以作为进行其他对比的依据了[3]。但是孩子最初的内部参照体系并不完备,他们对于好坏对错的认证更多地是从家长那里获得“标准感”的,当然,成人有时也会怀疑自我参照体系里的标准的正确程度。因而大人和孩子都经常观察周围的人是如何做的,寻找社会比较是掌握“标准感”的重要渠道。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参照系,万事万物的异同都会通过比较加以鉴别,从而得到鲜明细腻的反映,最后得以权衡、融合。比较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比,也会酝酿新的创造。从不同角度能开启不一样的比较,找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以此可以感受、获取不同的经验和启迪,而迥异之处往往潜藏着新的发现。比较的不利的一面是容易产生误差。多数家长都有“孩子还是自己的好”的意识倾向,产生这种积极偏差之后,就不愿意承认别人家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人们也有对负面信息更敏感的消极偏差,“更关注的是负面的特征而不是正面的特征”[4],因而在私底下对孩子的批评常常多于表扬。由此,又因为人们总想往高处比,所以就比较出不幸感,不比较就不会有这类痛苦。家长们在议论孩子的时候,也常发生错误共识偏差,即总感觉别的家长跟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正确的,继而又产生了“只注意能证实自身观点的信息,而忽视驳斥信息。”[4]亲子之间的争论往往就是家长利用掌握的所谓正确信息来反驳孩子的信息。这些偏差会对了解真实情况造成障碍。
二、家长在“比较”中的误区
多数家长心里都很清楚,“拿孩子作比较”和“让孩子在比较中长大”有很大的弊端。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理解水平、自控程度、参照标准存在问题,很多家长在比较中容易陷入某些误区。
1.“跑题”式比较
“你看人家小强,全班第一!你哪怕是拿个前十名,我脸面上也有光啊。”面对孩子的退步,家长却比到“家长的脸面”上了。这类“跑题”的比较在着眼点上并不是就真实问题去找寻客观原因,偏离了该面对的重要内容。还有些父母劳神费力地比来比去,只是为了证明“我儿子比你儿子强”,只是为了体验其他家长的羡慕,把比较变成炫耀,寻求一时的快感。这样的比较会使比较的目的和方向发生偏移,把一件本来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没意义或者意义相反了。
2.唠叨式比较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高策略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改变学生对生物学习激情不高,课堂学习气氛不浓的局面,是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思考并在实践中上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这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在教学工作中,常听见学生说生物难学,生物成绩差。究其根源,主要是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努力程度和钻研不够,学习生物和听课不得法等。听课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预习、复习、作业和应考都是围绕听课这一环节而展开的,所以提高四十分钟生物课的学习效率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因为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它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知识、能力的提升。可见寻求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而有效课堂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虚心学习先进经验,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生物新课程标准,我摸索出了一些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那问题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他,随时随地、自觉不自觉的引起他的注意和思考,甚至会使他忘记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以百倍的勤奋、百折不挠的毅力去研究它,以达到清楚的理解。现在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目的,学习生物的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更有不少的学生认为生物学是次科而毫不加以重视。初中生物是初一开始开设的学科,要引导学生重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生物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生物世界的神奇。学习是自己的事,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方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方能学有所成。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跟着老师走。上课听讲,下来之后总结、归纳、理解记忆、做题实战运用。一般来讲,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你想有个好成绩,最好还是跟着老师走。
二、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1.集中备课。(1)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课标要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2)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3)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4)整合:由备课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2.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课组教师听课,观察。让研究真正回归到日常教学中来。3.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不足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4.形成新教案。由于生物教师一般都是担任多个班的教学,因此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不同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长期以往,实现螺旋式上升。
三、确立“尊重学生、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
托兰斯研究工作表明,创造性学生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罗杰斯也曾指出,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创造的两个基本条件,有高度创造性的偏离常规的思想常常受到压抑。教师要用和蔼的态度和亲切、肯定的语言如“有进步!”“说得很好!”“不错,你真行!”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或退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意和期望,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预防厌学、惰性心理的滋生。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才能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学生的创造欲望才能得到激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大胆提出异议,形成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对学生提出的异议要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教学是思维的体操”。生物教学的本质就是生物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可见思维能力培养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三种思维活动: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生物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创造,在生物活动中揭示和暴露生物家的思维活动使生物学家的思维活动复苏,然后指导、调节、控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实现师生思维活动的同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习中起着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具有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生物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多角度、多层次的启发、诱导、提问下主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主动暴露自己的思维活动,这样教师才能通过对信息的反馈把握住思维方向的调控,培养收敛思维能力。同时应敢于猜想和善于质疑,遇到与自己的不同见解,可举手提问,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升自己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分层教学在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的应用
摘要:分层教学古来有之,称之为“量体裁衣”或者“因材施教”,西方的教育学家将其发扬光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因为他们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保持不同的注意力,所以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本校为五年制高职学生居多的高职院校,生源基础参差不齐,是否有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是笔者致力于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于2018年对工程系四个平行班级进行分层,通过对教材、备课、教学设计和评价机制一系列的分层教学实践,最终得出结论:分层教学对部分学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能使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但未必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总的来说,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能使部分学生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学习信心。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分层
笔者所教的学生都是一些高考失利的高职学生,英语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课堂教学难以同时兼顾优等生和学困生,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状况。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试探性地在教学中引进了隐性分层教学理论,力图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实际操作过程
以本校2018级五年制高职四个班级的学生作为本次分层教学实验的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英语学科分层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从而得出对比结果,证实分层教学在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效果。班级学生分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制一份试题对全体学生进行测试,按照成绩将学生划分到A、B、C三个平行班级。教材分层:由于只是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学,为尽量避免影响日后的教学进度及连贯性,主教材仍采用一致的凤凰职教英语系列教材,但是内容侧重点与辅助教材的选取上有较大差异。备课和教学设计分层:三个班级由三个不同的老师授课,在备课组讨论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以便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评价分层:传统的教学评价多以卷面分数为主要的评价标准,本次的分层教学主要以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二、实验成果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最重的各项考试成绩数据统计对比,得到的基本结论是:本次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分层教学的结果低于预期,学生整体的英语课堂表现和最终的成绩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通过率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提升,总的来说甚至有部分下滑,这种下滑是基本符合本校英语教学的一般规律的。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从课堂表现来看,A班学生多积极踊跃,有较强的求知欲,课堂答疑解惑频率较高;大部分学生听课比较专注,但还是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倦怠和跟不上的情况;从作业的完成效率来看肯定是A班>B班>C班的,但作业的实际完成质量其实A、B班相差无几,C班略差。各个层级的学生单从成绩来看,并未取得显著的提高,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倒退情况。这事从期末考试成绩数据分析和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B级通过率得出的结论。首先,期中期末考试是统一出题、统一阅卷,不存在偏私和不公的情况,数据信息基本真实可靠,成绩的对比除了横向对比外,还和学生的入学英语成绩进行了纵向对比,第一学期的成绩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第二学期A班成绩无明显变化,而B班和C班的成绩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分化比较严重,C班的退步比较突出,不及格人数显著增加。课堂的效率根据分班的还是有所变化的,以前每个班级都效率较低,分班后,A、B班效率提高,课堂氛围较好,而C班课堂精力不集中的学生比例较高,上课讲话、打瞌睡的情况时有发生,也不能很好地和老师配合,甚至课本忘带回去拿的情况也屡有发生,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学生听不懂就更不想听,恶性循环,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每况愈下,自然学习成绩也逐渐滑坡。
中高职衔接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中职与高职专业衔接,对高职专科教学改革提出新时代要求,针对中高职专业衔接后高职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教学目标与其他中职专业衔接不够紧密,专业课程设置与其他中职专业存在相互重复和功能断裂等的现象。其次,对当前中职升入高职后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中高衔接模式提出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高职教育;改革探究
在广泛研究查阅有关国家现行相关教育政策和参考文献资料基础上,本文从中职和高职职业教育有效整合衔接生源视角,以高职职业院校招生作为衔接中职教育生源的人才培养办学主体,探讨我国高职职业院校如何通过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有效衔接中职和高职职业教育接生源办学后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在教育的价值
(一)高职是中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区域实体经济和新型产业发展优秀职业技术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为了真正完成自己办学使命,需要不断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传统产业教育转型融合升级或与衔接教育相配套。中高职院校衔接办学,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已经提出了更高层的要求,需要高职教育院校在加快推进教育行业龙头企业,综合参与应用人才培养和加快实现行业校企合作,协同发展育人目标方面继续起到重要引领带动作用[1]。高职院校教师作为中高职专业衔接教育办学的重要主体,也是中高职院校衔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主体,在加快推进中职和高职专业衔接教育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教学改革与机制创新中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因此,高职中职院校需要经过国家级、省级重点示范(专业骨干、重点)院校建设的中职院校,具有丰富的教育办学管理资源,可以通过参与组建中国职业教育教学集团,通过建立集团化教育办学管理模式,引领国内中职高等学校与各类企业在教学专业结构规划、课程结构设置、教学方案设计、教材研究开发和企业实习教师实训等多个方面协同深化改革,推进学校产学职教融合深度教育融合,深化教学校企交流合作等以协同培才育人。
(二)高职是优化中高职专业结构布局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