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居委工作思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全市生态绿化村建设意见
为加快推进生态绿化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绿化工程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生态质量和绿化面貌为目标,以村庄绿化为基础,以增加绿量为重点,以长效管理为保障,健全村庄绿化系统,优化村庄绿化布局,提高绿化质量,提升绿化水平,构筑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村庄森林植被生态系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绿化原则
(一)坚持与新农村“五化”建设相结合。村庄绿化要体现整体协调和统筹城乡一体化理念,把绿化纳入村庄整体规划,统一协调,科学合理,便于管理。
(二)坚持扩大绿量。要以发展街道绿化和庭院经济为主,在房前屋后种植经济林果和美化树木,最大限度地提高覆盖率。同时,要规划建设好村庄内的道路、绿地公园、围村林,突出生态效应和景观效果。
(三)坚持突出本地树种和经济树种相结合。在确保生态目标的同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选用槐、柳、银杏等本地树种;要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隙地,发展大规格苗木培育和其它具有较高效益的经济树种,充分发挥绿化的经济效益。
社区教育工作新模式探索
兴化市昭阳街道是兴化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面积50.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48万人,下辖16个社区居委会,11个行政村。有江苏昭阳工业园管委会和兴化市城市社区工作委员会两个市局级部门,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与昭阳街道党委、政府合署办公。近年来,在兴化市委、市政府和街道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创新求变的思路破解难题,紧扣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三大主题,依托工业园区、城市社区、农村郊区,始终突出“以园兴镇、工业强镇、三产富镇、创业富民”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克难奋进,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昭阳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在兴化市教育局、昭阳街道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科学知识、职业技能、实用技术、行业资格等培训,举办政策法规、卫生健康、社会道德等各类讲座,积极组织引导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昭阳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1年被评为泰州市合格社区教育中心,2016年5月,通过省级社区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现场考核及验收。为保障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昭阳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十分重视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的建设。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由街道主任、分管街道主任担任正副主任,组织、宣传、教育、计生、文化、科协、妇联、团委、农技、财政、综治、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并根据人事变动适时调整。做到整体联动,形成合力。社区教育管理办公室设在本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社区教育计划,解决社区教育重大问题。16个居委会和11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村(居)民学校,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形成了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主导,村(居)民学校为基础的教育网络,为全街道社区教育提供了有力保证。近几年来,昭阳街道逐步加大对社区教育中心的投入,为中心添置了办公设备,新建了健身房,购买了司诺克、乒乓球台、乐器等文体活动器材,装备了微机房和图书室。今年在市侨办的大力支持下新键了一个几百平米的舞蹈房。除此而外,中心的日常办公费用,各类培训活动费用街道办都一路绿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结合昭阳街道实际,我们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培训。
一、高效农业培训,帮助农民搭建致富桥梁
我街道是个人口大街道,科技兴街道的关键在于把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农民增收致富。而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正是实现这一转化的桥梁和阵地。在市科协、植保、土肥、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们先后举办了水稻、麦子、大棚蔬菜、水产养殖、畜禽饲养等培训,给农民送去了技术,为农村培养许多致富能手和领头羊。
二、就业培训
为了使城市下岗人员、农村富余人员获得重新就业的机会,我们与有关社区、企业、人社部门合作,先后举办了氩弧焊、插花、缝纫、育婴师等培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我们搞了两期育婴师培训,参训人数近400,几乎覆盖全市所有乡镇,中心的辐射作用初显端倪。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
为提高农村妇女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村妇女。2015年3月份和2016年6月,我们与当时镇妇联协作,举办了第一期、第二期昭阳镇“农村妇女网上行”基础技能培训,60多名学员通过听讲座、自学顺利通过考核,拿到了结业证书。
乡镇工作计划与要点
2021年,镇将继续围绕“41418”(即坚持党的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创新主线、“三点一线”全域发展布局这“四个不动摇”,紧扣实现第二次腾飞这一个目标,树立项目为王、实体为上、绿色为主、服务为本的“四为”理念,抓住众志成城依靠群众求胜利这一个方法,重点做到“八个新作为”)工作思路重点做好“四个全面”:
(一)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用制度管人管事。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继续利用好绩效考核制度、招商奖励办法、财经管理制度等,用“赏”来激励干部,用“罚”来给干部施加压力,以此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用思想指导行动。我镇提倡干部要多走出去拓视野、长见识、转观念、学经验,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创造性开展工作。
(二)全面推动美丽乡村提档升级
我镇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在全区居于前列,但要始终保持“于安思危,于治忧乱”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提档升级美丽乡村。一是高起点谋划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坚持“突出绿色、精细设计、就地取材、注重管护”美丽乡村建设的十六字指导方针,多绿化少硬化,以绿色为主色调,辅之于花、果等点缀,以点带面促线。二是打造“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精品”,精品出小品,精细设计注重整体与部分的协调,突出整体美的特色,比如:醉美下保、仙美鹊桥、传奇八百桥、魅力垣下、喻南白沙、锦绣敖家等等,还要围绕其他主题打造精品村品牌特色。三是注重管护,在公路两旁种植格桑花、香泡树等进行点缀,形成美丽而绚烂的自然绿化景观。四是进一步推动户厕革命,户厕普及率、合格率要达100%,同时引导农户规范养殖家禽,从散养向圈养转型,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三)全面打好项目攻坚战
我镇将拿出新招硬招实招推动项目攻坚。一是谋划项目。围绕“三点一线”全域发展做好项目谋划,东以下保村委为中心结合夏莲、庄头、垣下打造乡村慢生活生态休闲旅游;中以集镇为中心结合居委会、周宇、白沙、黄虎打造工业文化遗产和知青文化旅游;西以鹊桥为中心结合舍山、八佰桥依托与仙女湖毗邻优势打造爱情文化旅游,使得整个全域发展。二是争取项目。思想上树立项目为王、实体为上、绿色为主、服务为本的“四为”理念,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全力争取危旧小区改造项目政策资金和矿山修复整治项目、全域水域整治、全域旅游项目以及下保村省5A景区申报。三是服务项目。坚持项目立命重服务,切实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全方位服务好生态环境产业园项目、大唐国际火力发电二期建设项目、浩吉铁路等重大项目。
乡镇年终工作情况汇报
一、镇情概况
为保护好源头,经省政府批准,2018年5月23号,省民政厅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源镇,2018年8月30号正式挂牌运营,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新兴城镇。源镇位于南部,东临县,南望市,西毗镇,北连镇。距县城仅25公里,206国道穿镇而过,镇内路网纵横,距高速南出口10分钟,距机场、火车站30分钟,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镇域面积108.24平方公里,其中保护区面积80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14万,其中圩镇常住人口万余人。
二、脱贫攻坚战果丰硕
一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将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作为提升脱贫成效的有力抓手,完善整改台账和佐证资料,常态化推进,防止问题反弹。坚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深入查找和及时解决台账以外的其他突出问题,切实提高脱贫成效,形成脱贫攻坚工作良好氛围。二是抓牢特色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结合镇情实际,大力发展脐橙、油茶、黄桃、番鸭等特色种养业,谋划建设了脐橙、洋和蛋鸡养殖、桃花黄桃等产业基地,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其中,桃花村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带动全村85%以上农户(34户贫困户全覆盖)发展黄桃产业,2019年实现人均增收2300元以上,黄桃种植收入突破100万元。三是构建消费扶贫新模式,解决产品滞销难题。探索开展“山货出山促脱贫”消费扶贫系列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切实解决贫困户产品销售难问题,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近20种,销售额达近3.5万元。获群众一致好评。截止目前,全镇累计脱贫1016户4034人,还有14户37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23%降至现在的0.2%,高质量通过国家及省级评估验收。
三、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圩镇改造初具规模。镇党委、政府紧扣本地三大文化(水文化、红色文化、宗祠文化),突出六大重点(拓格局、显水韵、惠民生、重文化、畅交通、强管理),积极构建环境整洁、管理有序、设施齐全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美丽圩镇。聘请上海交大设计院高标准设计圩镇规划,全面拉开圩镇框架,规划建设面积从原来的1.93平方公里公顷扩展至4.29平方公里。打造水车广场、亲水步行街等项目,完善社区卫生院、源中小学等功能布局,配套建设污水管网体系、生态停车场、农贸市场等功能设施;串联红五军司令部、整编旧址等革命遗迹,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打造赖氏酒溯源展馆,鼓励民间力量修缮建设赖氏兰公祠、主一堂等古风宗祠;发动社会各界爱心捐资近百万,助力新建红军路、思源桥等路桥工程,方便群众通行。
二是村庄、沿线整治提升效果佳。总计投入150余万元,在所有村组全面开展陈年垃圾集中整治行动,各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拆除国道、旅游公路沿线及圩镇铁皮棚6000余平方米、空心房3.4万余平方米、猪牛栏等附属房1000余平方米;完成21万㎡外墙粉刷加固;制止和拆除超高超大6起,打击两违行为5次。
农民安置社区管理探讨
一、湖州开发区农民安置社区基本概况
(一)建设概况
湖州开发区现已建成农民拆迁安置社区10个,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在建、备建项目18个,总建筑面积约242万平方米;农民自建新村17个,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辖区内57094名农村户籍人口已有34274人转为非农户口,户籍身份转换率达到60%,且大部分农民均已安置进社区过上城市居民生活。截止目前,该区共拆迁农户约1.6万户,建成区面积从14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城市框架从18平方公里拉开到41.5平方公里;建成了产业平台约40平方公里,集聚了近3000家工业企业,形成了信息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新金融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版块、主阵地和现代化生态型滨化大城市的形象展示窗口。
(二)物业管理概况
目前,湖州开发区农民安置社区的管理主要有市场引入物业公司、街道组建物业公司、村组建物业公司和村委自治4种管理模式,日常管理维护资金主要由政府补贴承担,开发区管委会(含街道)每年支付物业管理费约800万元,平均按0.55元/平方米每月的物业管理成本测算,辖区内28个农民拆迁安置社区全部竣工交付后,开发区管委会每年需补贴农民社区物业管理费为2800多万元。
二、农民安置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化物更需“化人”。农民市民化不只是从农村向城市的区域空间转移,不只是从农业户口向非农业户口的户籍转变,也不简单是从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而是农民享有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变迁的过程。深入分析当前农民安置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实践
近年来,浙江省温岭市温峤成校围绕“政府统筹、构建机制、促进发展、彰显特色”的思路,充分运用当地农村文化礼堂资源,发挥好文化礼堂的三大功能,即以“技”助人的增能赋权功能、以“学”聚人的关系协调功能和以“文”化人的价值凝聚功能,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共享,促进社区教育与农村文化礼堂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开创了具有温峤镇特色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新模式。
1.主要做法
(1)明确目标,制定方案温峤镇高度重视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工作,制定了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具体任务和措施。要求全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依托文化礼堂平台,整合宣传、教育部门力量和优势资源,积极推动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促进文化礼堂融入服务社区教育特色化发展,使文化礼堂成为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和文明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农村居民的精神家园。(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温峤镇将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列为民生重点工程,成立由镇领导任主任,成校校长、各村委(居)书记、文化礼堂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党建办牵头抓总,社管办、文化站等相关办线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建立“党政统筹领导、文技校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社区教育进礼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协调解决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动态巡查+月度抽查+季度督查+年度考评”的督评体系,定期对各村社区教育进礼堂工作进行考核和排名,将结果与礼堂管理员待遇和礼堂经费补助挂钩,做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3)项目共定,内容丰富成校与村文化礼堂共同开展调研,优化培训方案,推动培训供需对接。根据镇党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百姓的需求,精准设计项目,共同制定实施以职业农民培训、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为主的镇乡村振兴千人计划培训项目。深入开展“八个一工程”,即“一村一电商——互联网+工量刃具营销培训”“一村一工匠——庭院设计培训”“一村一厨师——烹饪培训”“一村一‘老娘舅’——法律法规”“一村一会长——老年教育培训”“一村一文艺——文体骨干培训”“一村一电工——用电技能培训”“一村一月嫂——母婴护理培训”等培训项目。按照成校推出“菜单”、各村文化礼堂照单“点菜”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行“你点—我送”,实行技术技能培训的供需对接,吸引学员来、且留住学员人心,推动培训工作服务于村民。(4)活动共办,类型多样农村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只有积极的教育活动实践,才能不断深入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成校与村文化礼堂共同举办教育和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在楼旗村文化礼堂举办排舞、大鼓、旗袍秀、瑜伽、太极拳、戏曲等休闲文化教育活动;在上街村文化礼堂,邀请剪纸艺术家、书法家、古筝爱好者等举办青少年剪纸、书法、古筝教育培训活动。以镇环境综合整治、五水共治、平安建设、精神宣传等,成校与镇各村文化礼堂共同开展“送文化”“赛文化”“文化走亲”等活动。(5)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温峤、温峤成教等新媒体,每月培训菜单展板在镇政府大厅公布培训信息,满足更多群众学习需求。同时加强培训、活动后的报道,先后有中国信息产业网、浙江卫视、浙江教育报、浙江工人日报、台州日报、台州电视台等媒体参与报道,营造人人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2.主要成效
(1)彰显了推动乡村治理的创新职能成校与村文化礼堂紧贴镇社会建设工作,加强党的政策宣传,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增强法制意识,畅通党组织与广大村民的沟通交流,化解干群矛盾,协助重构村规民约,推动乡村治理创新。如,“校堂”共同开设“一村一‘老娘舅’法律法规培训班”,两年中对62人进行了法律法规培训,有8位学员成立了“老娘舅工作站”,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35件,促进了乡村和谐发展。(2)彰显了建设乡村精神文明的职能成校与村文化礼堂积极配合镇政府、村居委,通过开展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校堂”共同开设“一村一礼堂文体骨干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活跃乡村的文艺骨干,他们自行组织各类演出已达36场,其中学员自编自排的情景剧《家和万事兴》、三句半《振兴乡村新风尚》登上台州市村晚舞台。(3)彰显了培育乡村实用人才的职能成校与村文化礼堂积极承担起培育乡村实用人才职责。如,通过“校堂”共同开设“互联网+”工量刃具营销班、“一村一工匠庭院设计培训班”“一村一月嫂--母婴护理培训”“厨师培训班”等,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实用人才。据统计,四年来组织培训工量刃具营销班11期186人,其中152人实现了就业和创业;培训了包括村(居)干部、妇女主任、泥水匠、木匠等在内的一批能工巧匠。如,现在的峨嵋山村就是由庭院设计培训学员设计出来的的一个样板村,被评为浙江省最美古村;母婴护理培训已举办三期,每期限额招生80名,经过考核,已有220名学员拿到母婴护理职业资格证书,现有92人从事月嫂职业;培训厨师129人,其中75人考取了技能证。(4)彰显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职能成校与村文化礼堂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全民健康等主题活动,开办科普活动周、农民文化讲堂、道德大讲堂、家庭教育大讲坛,搭建“互联网+微信圈+村民学习共同体”立体开放的学习平台,培育学习型组织和村民学习圈等,大大提升了村民素质,提升了村民生活幸福指数。
作者:赵子平 周华飞
打击传销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打击传销工作,建立和完善打击传销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社会识别传销、防范传销、抵制传销的能力和水平,彻底铲除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平安屏山”建设的目标要求,以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武器,按照“严惩极少数、教育大多数”原则,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工作思路,坚持“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重点区域监管,建立防范和打击传销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禁止传销知识普及化,查禁传销工作日常化,持续开展“创无”活动,让传销在我镇无立足之地。
二、工作措施
(一)调整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鉴于人事调整和工作安排需要,将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人员进行调整,调整后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社会管理创新论文(共5篇)
第一篇
1、大庆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主要特点
1.1减少管理层级。以地域面积和服务半径为依据,按照居住人口2-4万人的规模,将市区的29个街道和200个社区整合为70个新社区,使城市社会管理层级由市、区、街、社四级变为市、区、社三级。
1.2建立新型架构。新社区实行“一委一站一会”模式,即社区党工委、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民议事会。构建起以党工委为领导核心,工作站为服务平台,议事会为协商机构,居委会为自治主体,社会组织为有效补充的运行架构。
1.3实行“一社多居”模式。改革现行“一社一居”模式,实行“一社多居”,在一个社区管理服务范围内设置多个居委会,居委会不再冠以“社区”称谓,不再承担行政管理性事务。
1.4明确工作职能。新社区明确了社区党工委办公室28项工作职责,修订完善了社区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等10项制度;明确了社区公共服务中心15项工作职责,将原街道经济工作规划和实施、对外经济合作、协税护税工作归口到区政府部门;明确综合管理中心职能定位和下沉的城市管理、劳动监察等工作的执法权限。1.5整合各类资源。改革后将原街道819人、社区1703人、协管员2551人全部整合到新社区;将原街道3.1万平方米办公场所和原社区34万平方米办公和活动场所统一由新社区安排使用;实行“统一核算,集中管理”。
1.6推进规范建设。提出了打造2000平方米社区服务综合体的硬性指标,办公设施设有综合管理厅、公共服务厅、居民议事厅、联络室、警务室;活动设施设置图书室、文体室、健身室、日间照料室和慈善超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