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概论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机械概论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机械概论论文

在非农学专业开设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新农科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涉农人才,如何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何为乡村振兴计划提供人才,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农学概论”课程在农业院校的非农学专业开设,旨在普及相关农业知识,并将所学专业与农业有效结合。对课程内容体系、教师团队、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与探索,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师授课质量,补充拓展了相关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反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农学概论;非农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农学概论”是一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介绍农业和农事活动的课程,从农业发展史、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与生态环境关系、作物生产现代化、作物生长安全化、农业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等方面介绍作物生产与农业。20世纪80年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开设“农学概论”课程,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农业院校均开设该门课程。根据课程开设专业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程,有些则设为通识选修课程。课程面向专业主要有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经济管理、园艺、植物保护等,因不同专业侧重知识体系不同,授课重点难点不同,学生吸收掌握情况不同,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经过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知识理解浮于概念上的死记硬背,缺乏理解,背过考过之后忘记了大部分内容,对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立体深入形象化的理解,只有陌生的概念;其次,课程内容重复枯燥,缺乏新意,没有与时俱进,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涉足少,很少带给学生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再次,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生动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板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科技进步,难以完成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生动化讲解,无法实现对教学内容深层次、多样性的教学。现阶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开设主要针对涉农的非农学专业,如何让这些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相关农业知识,如何系统地、有效地、生动地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一直是课程不断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改革进行了总结,探索出一系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以期顺应新时代农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农学概论”课程特点及内容完善

(一)农学概论的课程内容及特点

农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为植物保护、园艺、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的本科生讲授,涉及学生多,专业广,专业之间差异大。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课程内容涉及植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植物生理生化、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等学科领域,课程内容繁复,辐射面广,章节之间缺乏关联。课程内容实践性强,联系生产实际比较紧密,而对于现今很多城市或农村里长大的学生而言,从事农业生产经历经验很少,对课堂上讲授的很多知识缺乏具体、形象和直观认知;课程主要针对非农学专业,上课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一些专业基础知识的铺垫,导致对一些概念、定义和生产环节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习该课程是为了把农学相关知识与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让专业知识与农业知识交叉融合达到最优效果,例如课程所学知识与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等相融合,使农业机械更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农业生态保护指导农业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生产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这样才能使学科之间融会贯通,非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二)农学概论课程内容完善

阅读全文

个性化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针对目前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落伍的现状,结合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及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探索个性化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从确立人才培养理念和能力、构建个性化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应用环节、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及构建个性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出发,构建了一套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体系。该体系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培养出满足行业、市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

工业工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0引言

工业工程是一门将工程与管理有机结合的实践型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等宏观系统,也包括生产系统中的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微观因素[1-5]。工业工程学科已建立近百年,其应用范围已经遍布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是我国高校中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却明显落伍,难以满足社会对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要求。本文将以东北林业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为例,探索个性化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路径。

1工业工程专业个性化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阅读全文

CDIO理念下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探析

一、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

安全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国内众多学者就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究。当前关于该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培养通才式安全科技人才和培养行业性安全科技人才。前者要求毕业生掌握适用于各个行业的通用安全科学理论和实务处理方法,以适应大社会的需求;后者仅要求学生掌握某个特定行业领域的安全科技知识。鉴于历史原因,安全工程专业大多设置在能源矿业、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专业特色鲜明的工科类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少数文科类高校也有开办此专业。由于当前国内安全生产现状的严峻性及国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全国现有130余所高校开办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培养模式上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只注重相应课程知识点的讲解,未考虑该门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多门课程之间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安全学原理三门课程的部分内容;多采取大班制生产实习方式,局限于认知层面的观摩与参观;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弱,普遍反映所学知识“泛”而不“精”。再者,现今的本科生都出自90后,多为家庭的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团队协作能力欠缺。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有必要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加强该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安全类应用型人才。

二、CDIO理念下的安全工程教学改革

(一)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与专业培养模式息息相关,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安全工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此,我院拟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以未来职业规划为导向,基于CDIO理念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一、二、三级课程群。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见图2。其中,一级项目为安全工程导论课(安全科学发展动态)及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能够从中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系统训练。二级项目由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等组成,专业类课程又可以进一步归类为安全管理类、安全技术类;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针对具体课程开设课程设计;三大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旨在促进安全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融会贯通。二级项目主要以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创新、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三级项目在二级项目下进行拓展,为加强核心课程与二级项目而设立的相应课程群,如安全管理类课程包括管理学概论、安全管理与安全法学、安全心理学、保险与安全经济学等。 CDIO理念下的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区别于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通过采取实验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特定专业课程设计的设置、创新创业项目资助来贯穿相应的核心课程,学生可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验课的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与专业相关的课题开展研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中吸收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实践活动。实验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出综合性、直观性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中,完全相符CDIO工程教育理念。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可区分为基础性、综合设计性、创新性三大类。基础性实验教学主要为强化专业理论理解和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综合性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处理工程和前沿课题中的安全问题;创新性实验是整个实验教学的核心,由学生自发组建研究小组,围绕教师的研究项目或学术前沿课题,通过查阅文献、搭建实验平台、收集数据等,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求高校应加大安全工程专业的综合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扶植力度。此外,高校应该大力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向全体本科生开放,为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自主实验、参与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供平台。开放性实验室可成为学生备赛的训练场,自己动手,积极性增加,也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学生借助该平台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室开放、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研究型的学习环境。同时,实验室还为全校学生创造了一个交友的平台,许多获过奖项的学生在这里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高年级引导低年级,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必须加大相应的经费投入。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特色,设置安全系统工程实验、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工业通风实验、矿井通风与除尘实验、火灾爆炸实验、机械安全实验、安全检测实验、电气安全实验、锅炉与压力容器实验、地下工程安全防治实验、软件模拟仿真实验等。

阅读全文

工程教育认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在应用型人才理解和探讨西方发达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想法和建议。提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信息获取、处理、利用为主线,以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设计及其他实践环节为载体,以机电产品质量工程为特色,以“机电产品几何量检测”和“测控系统”为方向,以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为抓手,以培养学生专业特长为亮点,结合学生个人职业规划和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能够获得良好就业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基本条件。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工程教育认证;知识结构;专业特长

首先思考一个经常提及的老问题:学生想通过大学的学习获得什么以及大学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作者认为,用英国威尔逊爵士的调查报告的结论来回答是最为简单和直接的:学生关注的首要因素是就业能力,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具备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学校就是要提供学生能够获得这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条件。而专业培养方案正是这样一种纲领性的文件,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设置专业所需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建立起在本专业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所以,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显得十分重要,课程体系的设置更是重中之重。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下简称测控专业)为例,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谈谈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测控专业的基本要求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先后公布了详细的标准和要求。现将其中与培养方案制定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简单罗列。其中毕业要求应包括学生在毕业时需要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工程知识,具备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等能力,需要了解工程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了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工程问题中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特别提出毕业生应该具备解决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测控专业来说,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满足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22%;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8%;实践环节至少占总学分的12%;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8%;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二、测控专业课程体系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建议

测控专业以机电产品质量工程为特色,精确定位、凝练特色、学生为本、质量优先、思路明晰、不断实践,面向仪器仪表行业、汽车、装备制造以及高新技术等行业,以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为核心,掌握仪器设计、质量管理等工程设计与质量管理能力,培养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基础知识较为宽厚、有一定专长、动手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综合上述分析和理解,将本专业分为“机电产品几何量检测”和“测控系统”两个方向,以信息获取→处理→利用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设置该专业满修学分共173分,其中时间环节占总学分的16.8%共计64学分,突出实践应用。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整个课程体系的实施思路、做法与建议如下所述。

阅读全文

工程教育下食品质量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根据“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和要求,构建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开展专业认证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专业认证;食品质量与安全

2016年6月3日,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认证结果实现国际互认,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对于深化改革工程教育、提高质量的作用更加凸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注重培养学生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2]。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实践是工程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12条毕业要求,依据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确定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落实到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集中实践和人文社科类等课程。课程是学生和大学的结合点,是学生和社会的结合点,是学生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结合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3]。课程体系是支撑学生毕业要求的根本,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4];课程体系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课程结构框架。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在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质量。本文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例,讨论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下的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包括公共基础课(43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专业基础课(48.5学分)、专业限选课(26.5学分)、专业任选课(9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41学分)等6个模块,同时还设置了素质拓展课程(表1)。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每门课程都支撑相关毕业要求。4学年的教学计划中,第一、二学年以通识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第三、四学年以专业主干课和集中性实践为主。课程设置综合考虑了行业专家、任课教师、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会根据培养方案每2年修订1次,2019年9月,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大纲(2018版)》基础上,根据工程教育认证OBE教育教学理念,针对专业课教学大纲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要求进行修订,将OBE理念和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大纲,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培养方案(2019版)》规定,应修完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有机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食品物理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等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共29.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6.8%,达到通用标准中不低于15%的要求[5](表2)。3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培养方案(2019版)》规定,修完食品加工原理、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等工程基础类课程,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包装学等专业类课程,以及食品分析与检测、仪器分析、食品感官评价等专业基础类课程,合计59学分,占总学分的33.5%,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不低于30%的要求。其中:专业必修课程37.5学分,占总学分的21.3%;专业选修课程21.5学分,占总学分的12.2%[5](表3)。

阅读全文

创新工科人才培养中数学建模课程探究

摘要:“数学建模”是工科人才培养中一门具有实践性质的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的时代需求下,面对国家战略急需人才培养和提升拔尖创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数学建模”课程需要进行专门的针对性特殊设计,以进一步发挥好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工科;数学建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引言

工科人才需要坚实的数理基础,这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共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如何对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形成有力的支撑,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的课题。“数学建模”课题组在参与南京理工大学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数学建模”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发挥其在工科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信息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培养理、工以见长的专业技术人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课题组此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对象为南京理工大学钱学森学院本科二年级的学生。钱学森学院是南京理工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是教育实验性质的特色学院。学校每年从录取的新生中遴选出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分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材料工程3个专业大类编入该院,这3个专业大类分别对应学校8个工科学院和1个重点实验室。培养模式上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大一与大二主修通识教育和基础理论课,大二下学期确定专业方向完成分流。下文为课题组的主要建设措施和相关思考。

二、“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钱学森学院的“数学建模”课程开设于大二下学期,此前,学生已学完“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等数学基础课程,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理论基础,即将进入专业学习的高年级阶段,学习方式也由纯理论学习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参加各类数学建模竞赛和实践类能力大赛,理解工科结合数学工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做好充分准备。针对上述情况,课题组对“数学建模”课程作了针对性设计和调整,分为五个方面,阐述如下。

(一)用好学科交叉优势。钱学森学院的学生主要来自学校三个专业大类,尽管低年级重在通识课和基础课,但这些具备主动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进校一年多后,已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自己心仪的专业,到大二下学期,学生大多都明确了专业目标,并且具备了专业交叉的基础知识。三大专业均隶属于工科范畴,而加入“数学建模”,相当于又增加了一个学科维度,为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队时的学科融合互补提供了先期的条件。学生可以和本院或外院其他专业的同学组队,选择方式较为灵活。此外,“数学建模”课程的内容具有涵盖面广的特点,案例来源于能源、交通、机械、材料、信息、物流、经济等行业领域。考虑到课题组教师来自理学院,不能对上述领域有全面的理解,因此,教师备课前要在部分工科学院实施调研,听取工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工科对数学各分支的实际应用情况,授课过程中要增进与钱学森学院学生的交流,进一步明确学生角度的需求。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对数学工具对工科的支撑作用,不一定有明确的认识。而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模式使他们不能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活用数学理论,数学工具仿佛成了“屠龙之技”。例如,学了“数学分析”中的微积分知识,学生却不能灵活自如地在优化模型中定性分析目标函数的各种性态,特别是极值问题。再如,工业产品设计中,制定产品规格和标准的各项指标,可以利用“高等代数”中有限维线性空间的主成分分析技巧;自动机械化管理中,利用“概率统计”中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研究工序中的相关变量。“数学建模”在授课过程中,必须不断联系前面三门数学基础课程的知识,凸显数学与工科实际应用的密切关系。授课效果表明,从工科需求出发,而非单纯从数学专业角度出发定位这一课程,才能发挥好理工结合的优势。

阅读全文

西方饮食文化对食品工业的影响

摘要: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促进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中国出现众多西餐厅和西式快餐店,同时使中国饮食更注重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中国的食品工业更加多元化、现代化和规模化,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饮食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消费者的饮食效率。吸收西方饮食文化的精髓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现代食品工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西方饮食文化;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现代食品工业

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菜品形式丰富多样,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饮食不单纯是一种生活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饮食文化。中国有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一个地方的特色菜肴代表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甚至代表该地居民的生活习性和性格。西方饮食则相对简单,口味上也没有太多变化,甚至过于单调,是追求较高时间效率的饮食。故这种饮食文化便于批量生产和复制,更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享受精美的中餐饮食文化。所以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快餐文化在中国也逐渐盛行,规模化的西方快餐不断涌现,也出现了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规模化餐饮结合的产物。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食品工业趋于规模化、高效化和趋利化。中国的厨房设计、厨具设计方面也受到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能促进中国吸收融会西方饮食文化的精髓,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良性发展。

1西食东进的历程

西餐最早在中国对外贸易最活跃的广州地区开始出现,由于各种原因,港口城市上海成为中西方贸易最为繁盛之地,同时西方的餐饮文化也逐渐传播,上海开始成为西餐业在中国的重心,对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如烹饪技艺、饮食文化和食品加工业产生影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餐文化也开始进入中国的北方地区。随着西餐文化从通商城市兴起,逐渐在全国其他城市蔓延开来,西餐馆也逐渐延伸到内地广大地区[1-2]。西方饮食进入中国后,中国饮食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洋荤”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和普通市民阶层的荣耀,可见对中国社会影响之大。西方食品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选择,并拓展了饮食市场,中国民族食品工业也开始学习西方食品工业的先进技术和运营模式,得以迅速发展。西方饮食所提倡的卫生、营养和健康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国饮食开始不仅仅追求丰富和美味,也更多开始注重饮食的合理搭配和营养的均衡,从而对提高中国人的健康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西方饮食文化中优雅、绅士、文明的餐桌礼仪同时也引导中国的餐桌礼仪更注重文明和礼仪,因此也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良性发展[3]。一方面,西方饮食文化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使中国的饮食文化能充分吸收西方饮食文化中的精髓,同时促进中国民众对西方文明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西方饮食文化的现代化、规模化和高效率也促进了中国食品工业现代化的嬗变和经营[4]。总体来说,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在原料选择、烹饪方式、烹调标准、菜肴温度、上菜程序、菜肴数量、餐饮习惯、饮食用具、饮酒方式、环境装饰和经营机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的差异如表1所示。

2西餐文化对中国饮食观念的改变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现代营养学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逐步兴起,研究人体需要什么样的营养成分搭配才合理、每一种食物都含有什么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做到饮食均衡科学等。现代营养学通过科学研究给出初步结论并不断完善,而且逐渐成为西方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5-6]。随着近世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民众日益认识到西方饮食注重科学营养的重要意义,出现了一批对食物成分和烹饪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专著与论文。如高丕弟夫人编的《造洋饭书》、李公耳编的《西餐烹饪秘诀》、下田歌编的《新编家政学》、杨章父译的《素食养生论》、张思廷编的《饮食与健康》、龚兰真编的《实用饮食学》、吴宪编的《营养概论》等数十种[1-5]。这些书籍的出版使西方饮食科学知识在全国得到全面系统的传播,丰富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在饮食摄入方面,中国饮食开始提倡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根据自身消化系统的承受能力,并适当食用营养滋补食品,以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元素的平衡。西方科学营养观在中国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以味为追求、以饱为主的饮食观念,推动中国饮食文化向科学和营养方向发展,使中国人在饮食菜肴制作上以科学化和营养观为指导思想,进而改变了以往饮食习惯上的追求口腹之欲的片面理解[6]。随着西食东进进程的推进,中国的饮食也开始逐渐注重饮食的均衡合理,如注意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注意糖分和盐分的摄入量,油炸食品也不宜吃太多等。因此,健康饮食搭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随着时展,中国食品工业走向成熟和完善。如遍布全国的某食品连锁企业,宣传以蒸为主的理念,因为油炸食品会容易上火,而且高温会使很多食材的营养丧失。其合理的荤素搭配再加上蒸出来的效果,而且高效率容易规模化,受到许多注重饮食健康的消费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的喜爱。20多年来历经初创期、标准化运作期、品牌运作期、资本运作期,实现由个体企业向现代化企业集团的飞跃,成为中国快餐行业的佼佼者。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其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注重营养均衡密不可分。

阅读全文

土木工程教学模式研究(9篇)

第一篇:高校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

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大部分高校中,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上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样也就影响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效果。因为为了转变这一现象,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管理的效果,提高管理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研究,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研究分析

前言:

对于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来说,是一项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教学方式,其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好课堂上的知识,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且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了专业的针对性与实践性。在素质教育背景的影响下,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