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酒店实训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酒店管理实训评析
本文作者:黄晓东 唐锋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目前,一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本身并不看好酒店这一行业,认为自己作为大学毕业生,却要像一些小学、初中生一样,做端盘子、铺床、打扫卫生等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活。目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包括课程内实训、实训周、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及机动灵活的兼职实训,灵活多样的实训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向“零距离”就业的目标迈进,而且在各项实训的过程中,能通过教师与聘请的行业专家剖析酒店业发展趋势及酒店业人才发展方向,精选经典案例帮助学生做好酒店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酒店人”意识。
随着各高职院校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视,多数高职院校为各专业建立了相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特别是对于像酒店管理专业这样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各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满足酒店业对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践课程始终贯穿着整个课程体系,采取的实训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内实训、实训周实训(即在教学内容完成后,专门安排在校内餐饮实训室进行为期1周的校内实训,即周实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铺口布、托盘、摆台等餐饮操作)和“2+1”培养模式(即最后一年的毕业顶岗实习,在旅游旺季酒店的用人出现短缺现象的情况时,通过停课先让学生到酒店实训的机动模式,提前让学生感受作为酒店人员的真实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尽管许多高职院校为酒店管理专业设置了各种实训教学,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本身实践经验的缺乏及实训质量考评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往往出现重形式、轻考评的现象,实践教学的效果不能得到较好的实现。同时,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实训的探讨一般都围绕着实训模式进行,对实训考评的研究较少,因此,如何强化实训的有效性,建立良好的实训质量考评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课程实训内容的设置依然是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传统模式,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实训进行考核时主要根据学生撰写的实训报告和实训考核表,对于学生来说实训的内容是一样的,撰写的实训报告也是千篇一律,教师在给学生实训进行评价时,往往还是根据其理论课程学习时的表现,不能激发学生实训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部分学生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并不积极,但是在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时,却非常投入,单纯地通过其在理论课程上的表现而给学生实训成绩评分,不仅不合理,还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实训教学效果。
除最后一年的毕业顶岗实训,其他实训内容均由教师安排,实训的好坏也由任课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考评结果缺乏公平性。即便是在“2+1”教学模式下,学生最后“1”年的毕业顶岗实习成绩的好坏也基本由任课教师决定,导致这种情况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学院没有与相关酒店共同协商制定合理有效的顶岗实习考评制度,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实习酒店的相关管理、指导人员缺乏沟通,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的酒店领导、同事没能对其实习情况给予评价,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训质量考评。另外,由于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中青年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实训环节内容设计及其质量考评上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情境结合,实训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实训效果。
一些院校对于实训的考评只需在学生撰写的实训考核表后面写评语,部分教师为了省事,往往就通过“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几个字对学生实训情况进行评价,考评结果不能反映实训内容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程度。而在整个实训环节中,基本没有学生意见反馈或者系部领导、教务处,特别是行业专家对实训效果的评价。
好的实训模式需要有效的考评体系,基于上述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考评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建立基于“部门岗位能力需求”的实训考评模式,即建立依据酒店各具体部门能力需求的考评模式,对实训的考评不是简单地以教师为中心,不是对学生实训报告的简单评价,而是在考评中邀请行业专家,引进竞赛及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等方式,建立更为有效的实训质量考评体系,更好地实现实训教学的目标。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训课实践
【内容摘要】
信息管理在酒店业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中必须开设的主要专业实训课,笔者从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多年。认为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好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确保课程质量的基本环节,并对确保课程质量的关键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训课;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吉首大学实验与设备管理中心基金资助项目(编号:DDL2015011)研究成果。
信息管理在酒店业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酒店管理信息化实训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中必须开设的主要专业实训。课程的名称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该课程的实训项目由《酒店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门课程知识融合组成,其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训课程教学难度较高。该门课程质量如何保障呢?笔者从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多年,认为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好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确保课程质量的基本环节。
校企合作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中国旅游业在腾飞,酒店业也得到迅猛的发展。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优秀的酒店专业人员。作为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场地,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与课程设计关系到酒店人才目标能否完成。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院校打开酒店专业人才和推动行业发展均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暴露的问题,并提出人才培养对策,旨在对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以市场、社会需求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式。从根本上看,它指的是职业院校为适应企业人才需求而推出基于实践办学的办学样式,在社会教育与优秀劳动者的培养中,是职业院校、服务机构还有企业等诸多校外机构协调合作的一种样式,目的在于校业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组织多方合作,确保人才最佳的培养规格与质量。根据我们对校企合作的调研,校企合作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校企合作的真谛在于企业、学校之间在资源上实现共享。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资金设备,学校掌握了人才,双方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合作,有利于共同发展。二是校企合作的重点是企业、学校双方的互动。该种互动反应于企业、院校针对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还有生产经营上。有序的沟通机制,能够提升校企合作的效率。三是校企合作的根本是发挥出企业、学校各自的功能,促进资源共享,带动经济发展。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目前,不少职校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在岗前接受二次培训,帮助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由于人才流动性较大,不少企业在支付一定的培训成本后还是没有办法从中获益。最终的结局是,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希望应聘者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但对毕业生而言,该种要求是不合理的。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很多人陷入就业难的境地。为此,高校需要与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种稳固、和谐的合作关系,弄清企业内部的运营机制以及岗位需求,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职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经世致用的人才。经过长期的实践,校企合作已发展成为比较平稳、成熟的理论范式。可见,校企合作培养是对就业市场进行全面研究后,基于社会需求的一种培养模式。它的实质在于将职业院校、企业双方加入人才培养计划中来。职业院校、企业也可以建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参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共同探讨,促进校企双方在文化层面上的交流合作。
3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主要问题
职校酒店情景教学法应用
一、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类专业实训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实训教学的一种方法。在酒店专业的教学中使用该教学法是指将模拟酒店工作场景搬入课堂,或是将课堂直接放置在酒店中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中练习技能、提高服务意识、强化团队协作精神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情景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的意义
通过模拟各种酒店情景,把课堂所学和企业经营联系起来,使就业后即将面临的企业情景提前到在校学习期间进行。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以后面临的工作性质;另一方面,将当前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考评和技能训练,提前到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以便他们了解自身能力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及怎样将自己的能力充分的展示出来,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二、在酒店类专业实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手段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模拟职业情境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摘要]在酒店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管理,保持核心竞争力,因此培养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以适应用人需求成为高校教育中一项举足轻重的任务。文章以酒店业发展为背景,对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从多角度出谋划策,这些解决方案为酒店专业人才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酒店业;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1酒店业人才需求调查
酒店的数量不断增加,促使酒店要充分抓住发展机遇,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保持酒店业的平稳发展。高校应对症下药,调整培养方案,顺应时展。
1.1酒店业对从业人员能力需求所占比重
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强度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因此酒店都要求一线部门的员工能吃苦,踏实肯干,不偷懒,所以酒店方在招聘员工时会比较看重这些个人品质。除此之外,外语水平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涉外的国际酒店,如果员工能够流畅地用英语与顾客对话,这样能大大减小沟通障碍,当然酒店二线工作者使用电脑频率高,在工作中经常要使用办公软件,对电脑掌握度高的员工在酒店自然是受欢迎的。因此在人才培养上,高校需根据酒店的用人需求,着重锻炼个人素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酒店业从业人员所需能力比重情况见图1。
1.2酒店业对人才需求最多的部门
数字化下酒店业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对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中国酒店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国酒店业与其他行业相比信息技术起步相对较晚,数字化、智能化已是大势所需,疫情的出现促使酒店要加快脚步完成数字化转型。针对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酒店业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策略进行探索,提出了在新时代、新职业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酒店业;酒店管理;发展信息化
技术飞速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推动下,我国的商业形态正在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代表,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酒店业受到了很大冲击,成为受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前两个月,酒店和民宿类等住宿企业营业额损失超过670亿元,租赁式公寓损失约为7亿元。越来越多的酒店人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于酒店发展的重要性。针对这些问题,数字化无疑是酒店业破茧成蝶的一次机遇。数字化时代,一切皆数据,没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就无法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没有分析、处理数据的相关人才,酒店业就不会在末来具备竞争力。因此,酒店业数字化运营势在必行,而酒店职业教育作为酒店业的后备人才库也要及时跟上脚步,尽快完成酒店数字化运营的教学改革。
一、数字化时代下酒店业的发展策略
酒店数字化转型应当是从多维度、多方向同步进行的。一方面数字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营业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用户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总体来看,如果酒店数字化转型成功,可以大大提升其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数字化时代下酒店业的发展策略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化营销与数字化管理共同发展
金陵酒店集团朱明生观察到,一些规模较大的酒店集团在数字化建设或者转型当中进入了一个误区———重营销、轻管理。“这些集团决策者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投入金额较大,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钱要花在‘刀刃’上。于是,他们会构建会员管理系统、线上商城这些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系统。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管理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效益。每个企业内部都有30%左右的成本费用是可以被降低、被减少的,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与数字化营销是同样重要的,不容忽视。”近几年众多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在酒店行业尤为明显。在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酒店人力资源调查报告(2021)》总结酒店行业人员各项综合数据后,有这样一段表述,“梳理酒店在人力资源方面遇到的挑战,排名前五的是:招聘难度大,应聘人员减少;人工成本占比高,有效控制人工成本难度大;人才流失率高,流动性大;岗位需求受疫情影响,变化大,人、岗很难匹配;酒店营收降低带来的人力成本控制难题。”酒店数字化运营不仅仅只是运用大数据来提高营销收益,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将传统酒店人管理人转型为人管理平台,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解决“用工荒”的问题。开元酒店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周婷介绍,今年6月份开元进行了组织构架的重新调整,数字化已经渗透进了人才管理体系。在开元人才发展数字化模型中,分为三个支柱模块,一是HR(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以集团的人力资源中心为主导,负责整个集团的人才发展,以及人才盘点、人才预测及人才获取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开元酒店集团自有的人事信息系统,主要负责日常行政事务以及人事信息流程等。三是通过对酒店业务端的支持和联动,进行数据分析,做出预判[2]。开元酒店集团人资管理数字化平台包括数字筛选系统、数字化学习培训与实践的评估和评价系统、数字化多维标签人才库和数字化的委派系统,从人才选拔到人才管理评估再到后备人才管理全都囊括。数字化的介入,让酒店人才管理变得条理更加清晰
旅游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校内实训探析
引言
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要求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为旅游高职院校创新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模式奠定了基础,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推动我国酒店行业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
一、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职业教育层次不同,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应该存在一定的区别,从而满足旅游业中不同层次的人才要求。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各个层次的旅游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并不能将其职业能力和特长充分体现出来,旅游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不足,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存在一定缺陷,如中职院校学生的区别不明显,不具备高水平、高能力。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高职院校在实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能找到自己发展的特点,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有效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一)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机械性
目前,在旅游高职院校中,其校内实训和酒店实习都以教师和酒店管理人员为主导,并采用机械性的模仿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处于被动,不能主动接收知识和技能,这种培训模式只能让学生形成机械的动手操作,而不能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多低级错误,影响酒店管理,阻碍旅游业发展。
(二)实习模式不科学
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系统建构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与传统专业相比兼具技能性和服务性的特点,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习实训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管理评价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如何监控和强化实习实训过程、提升教学质量、科学评价实习实训效果一直是高职院校和业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桂林航院”)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建立健全了一套适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对于强化和监控酒店管理实习实训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和科学评价实习实训效果提供参考。 1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 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桂林航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着“以评促管、以管促改、以改促建、重在管理”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模块化项目训练为载体,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实习实训的目标、任务、项目、步骤及保障措施、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监控、评价、总结、反馈和改进等关键环节,紧紧围绕培养“成功应用型人才”总目标,合理选择管理评价指标要素和分值,科学确定权重系数,组织协调各种保障力量,实现对实习实训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组织、管理、监控和评价,保障实习实训教学有序进行和持续提高。 2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模式的基本内容 2.1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要以培养“成功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桂林航院酒店管理专业始创于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专业管理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实习实训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训练学生的酒店管理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动手能力强的成功应用型人才(Successful&PracticalTalents,SPT)”;推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具有“三个核心能力”(即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和“四类证书”(即学历证书、外语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证书和公共技能证书)。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一半以上,其中生产性实习实训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80%以上,学生毕业时实现“零过渡”就业。 2.2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要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化教学”为基础 桂林航院设置酒店管理专业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酒店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化教学、强化学生能力(CompetenceBasedEducation,CBE)训练是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关键。桂林航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包括:(1)专业技能训练。重点训练学生在酒店前厅、客房、餐饮、酒吧和康乐等岗位的专业技能及常规操作;(2)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以酒店服务礼仪、语言沟通、酒店文化和团队精神、计算机操作训练为主;(3)英语技能实训。以酒店外语等级考证训练为主。专业实习实训课程单列,实行单独教学,单独考核,单独计算学分。前两年每学期实施“16+4”教学运行模式,即每学期理论教学及考核考试占用16周时间,剩余4周结合教学进度安排酒店见习、酒店礼仪、前厅与客房实训、餐饮服务实训、酒吧服务实训、酒店业务实训、酒店英语实训和普通话训练等实习实训课程。 2.3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要以“深度校企合作2+1模式”为途径 桂林航院酒店管理专业聘请实习实训基地专家和领导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对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环节进行充分论证和研讨,推行“深度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酒店顶岗和毕业实习一年。第一、二、三、四学期各有四周的企业生产性实习,第五学期(含暑假)、六学期(含寒假)分别在酒店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由酒店管理人员或培训师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与学院指派的专业指导老师一道共同实施实习实训教学和指导,逐渐实现由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换。为此,桂林航院与国内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和一线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品牌的五星级酒店深度合作,构建了5个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网络。其中与上海兴荣温德姆酒店、上海静安商务酒店、上海龙之梦酒店、杭州千岛湖绿城度假酒店、桂林漓江大瀑布酒店建立了长期实践教学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了优质的基地网络,为专业提供了全真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学生在酒店的实习实训经历增强了其社会就业竞争能力。 3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和考核 借鉴“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PDCA循环”和“绩效管理”模式,构建以指挥决策、过程监管、总结评价、信息反馈与持续改进为核心内容的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学校、系(部)和教研室三级分工负责,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及时解决、反馈和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一级指标围绕“实习实训筹划与设计”、“实习实训全过程监管”和“实习实训的考核、总结与反馈”3大项指标设定,各占分值30%、30%和40%;下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组织领导、巡查指导、实习生安全保障、实习实训成果和总结反馈和持续改进6项二级指标,14项考评项目被分别委以不同的权重和评估标准,设A、B、C、D4个评估等级。评估等级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9~80分)、中(79~70分)、合格(69~60分)和不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附表已省略)。 3.1实习实训筹划与设计#p#分页标题#e# 下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组织领导两个二级指标,分实习实训基地标准、实习实训基地导师要求、组织机构落实、实习实训计划制订、实习实训酒店落实和实习生定员定岗、实习实训师生比和实习实训动员7个考评项目,重点考查实习实训前期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要求学校提前落实实习实训酒店,设置实习实训领导小组并进行责任分工,实习实训动员全覆盖和全员参与,实习实训计划规范完整、任务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指导老师和实习生实习实训小组合理分配,实习生和指导教师比例科学合理;要求实习实训基地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规定双方的合作年限、实习学生人数、“工”与“学”的时间、管理制度、实习要求、工作培训与考核、实习部门和岗位、轮岗安排、劳动条件、伤病处理、生活条件、工作报酬、相关费用支付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导师配置等。充分利用酒店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培训资源,尽量安排诸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实训、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以及会议服务与管理实训等实践性较强的实训课程。 3.2实习实训全过程监管 实习实训全过程监管是整个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环节,下设巡查指导、实习生安全保障和实习实训成果3个二级指标,分领导小组成员巡查、专业教师现场蹲点指导、实习生生产安全3个考评项目,强调学校实习实训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巡访实习实训基地,关心和检查实习学生工作和生活。作为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对整个实习实训教学过程的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必须纳入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查指导教师职责、规章制度、纪律执行情况及实习实训的过程指导;要求指导教师通过实习实训对专业理论教学进行反思;要求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杜绝实习生违纪和安全事故发生。 3.3实习实训的考核、总结与反馈 下设实习实训成果和总结反馈和持续改进2个二级指标;分专业实习报告、实习生自我鉴定、实习实训基地对实习生鉴定、实习实训经验总结和成绩评定、领导小组、指导老师总结、评议5个考评项目,主要考查实习生对于专业知识巩固、职业技能训练、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的收获、感悟和独到见解,考查学校对实习实训教学的总体评价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对实习生专业知识满意度、专业实践能力满意度和核心职业能力满意度评价。实习实训最容易忽略的是实习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和实习生对实习实训的总结和反馈,而这种总结和反馈能够为全面衡量学校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管理、质量监控与效果,为确定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计划和人才培养规格教改提供参考。 4结束语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酒店管理实习实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兼顾学校、学生和酒店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校、学生和酒店三赢局面,形成学校与酒店深度合作、共同指导的运作机制,完善实习实训跟踪制度、酒店巡访制度和指导老师挂职锻炼和蹲点制度,形成动态反馈与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