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概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酒店管理概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酒店管理概论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构建理论和认知主义为指导,“互联网+”时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以此为依据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内容和流程。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和基础;特点;流程设计

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的概念来源于网络化学习,是在传统的面对面学习(Facetofacelearning)和在线学习(Onlinelearning)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优势,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根据特定的环境变化和需求重新构建概念和组织。

一、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能力培养的学习,目标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习潜能。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它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对世界的理解和意义的赋予都是基于个人的主观决定的。“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取的①。”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阅读全文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改革思考

摘要:本人从教于贵州商学院,学校在2015年升本,我们的酒店管理专业也在2016年顺利升本,升本以后面对的学生不同,相应的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要发生变化。目前,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对酒店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应对社会的发展和酒店的要求,本人感觉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特别是《酒店管理概论》课程,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实训场所少、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本人就本文发表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对课程的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改革

一、《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

1.重视度不够。根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知道在第一、二、三学期基本上全部都是基础课(英语、计算机、高数、概论等等),学生接触到的专业课很有限,只有一、两门,有些学生甚至到了第四学期都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学的是什么专业,不知道今后自己要干什么。《酒店管理概论》是学生为数不多的专业课,所以我们的任课老师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在上课时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饭店,还要向他们灌输大量的专业知识,告诉他们专业前景,今后的专业目标、事业目标,为后期的专业课程作铺垫。2.实训场所少,实训场所不全面。由于学校资金的不足,很多学校没有条件建立自己的酒店,只能建立简单的实训实验室,只能让学生了解的片面而不是全部。3.教学手段单一。我们常规的上课方法是讲授法,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在座位上醉生梦死,经常开小差。4.考核方式单一。我们学校将课程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酒店管理概论》是考试课,根据学校的规定,考试课必须出试卷,但是我认为试卷考试太过于单一,不能全面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应该采取多元的方式来衡量。

二、《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为他们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我们个人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敬业的前提条件是爱业,而爱业我认为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专业是什么,要对专业有专业认同感。《酒店管理概论》这门课程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饭店管理,什么是饭店,在上课的时候我会要求每个学生都去收集有关酒店的知识、新闻等等,然后每次课用15分钟的时间要求大家进行讲解。以扩充大家的知识,同时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并且我会请学校的往届成功毕业生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让他们有自豪感和目标,打消他们对专业的成见(因为有部分学生是调剂的)。2.上好第一节课,至关重要。以往每门课的第一节课,我们采用的是认识一下学生,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但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第一节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大学里每个学期每门课基本上都是独立的,有些课程学生以前重来没有接触过,他们根本不知道这门课是什么,要学些什么,掌握些什么,在整个专业学习中占据什么地位,通过第一次课的详细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些,对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绝对不是浪费时间。3.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室,借用实习单位的酒店资源,在视觉上给学生更多的感受。虽然学校的实训室条件有限,但是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例如我们酒店实训室有一间模拟酒吧,经过学校的同意,我们将它承包下来,交给大三的学生打理,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外营业,卖鸡尾酒、各种咖啡、糕点等等,学生不仅掌握了技能,还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例如财务知识),我们可以带一年级的学生参观,让他们知道自己以后也可以。为了让学生对酒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分批组织学生到不同的酒店参观,参观时不仅参观常规的前厅、客房、餐饮,还要和酒店协商,让学生到后台部门参观,例如洗衣房、厨房等等,参观以后让学生讨论,这样可以让大家知道不同类型酒店的区别。4.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常规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章节是酒店概述——酒店的发展及其未来——酒店经营与管理——管理的基础理论——酒店管理的基本职能——酒店的组织及其管理——现代酒店集团和集团化——酒店各部门的基本功能与管理——酒店服务质量。这样的课程设计已经不能适应本科生对知识的需求,同时也不能满足酒店对员工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我认为应该改为按照模块来设计,我将这门课分为两个大的模块,酒店基础知识和酒店管理基础知识。通过这样重组,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酒店。5.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传统的上课方式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采用讲授的方式将知识交给学生,虽然近年我们已经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我认为根据每门课程的性质,我们可以设计更多的教学方式(除了讲授法)来组织教学。5.1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是通过情景模拟,要求学生扮演指定的行为角色,并对其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和反馈,以此来帮助其发展和提高行为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授饭店部门管理和管理实务的章节中,角色扮演教学法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讲解管理者特点、员工特点和顾客特点时,采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可以更加理解每种员工和每种顾客的特点,以后遇见时可以有应对之策。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加强了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进入实际的工作岗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5.2职业导师授课法。针对高校教师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和职业经理人授课理论差的特点,我们专业一方面坚持每个学期派老师到相应的酒店实践,一方面对合作酒店职业经理人进行理论培训,课程的每个章节根据自身的特点,量身订做是由在职教师还是酒店职业经理人来授课。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学校也可以更加清晰的、更加与时俱进的知道目前酒店业对人才的需要。。5.3更加灵活多样的实践方法。传统的课程教学的上课地点都是在教室,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我特别安排了几次实践,这些课程上课的地点有些在酒店,有些在大街上,有些在实验室等等。当给学生介绍酒店类型时,先请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分小组到社会上了解不同类型的酒店,接着利用学院与各个实习单位的关系,安排学生到不同酒店不同部门参观,然后再回到课堂进行讨论。当给学生介绍客人类型时,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到酒店周边观察住店客人。这样的实践方法有许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教师在上课时要根据课程章节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实践方法。5.4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考核方式是试卷,但是大家都知道,文科性质的课程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学生可以采用突击的方式应付考试。我认为这样的考核方式要改变:(1)评价主体多样化。以前学生的成绩都是教师来考核,我们现在要改变这种方式。在评价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由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一方面会由于教师的个人偏好、个人习惯等因素使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不利于评价目的的实现。因此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我们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等各种方式,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也使学生通过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而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反思能力。(2)考核内容多样化。以往的课程考核一张试卷,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考核内容上,除了试卷,我根据课程的特点增加了几个部分,例如观察住店客人特点、分析本地酒店市场发展趋势、人力资源部招聘广告、每人列举一个详细的酒店集团等等。

三、结语

阅读全文

案例教学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的运用

摘要:有关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分角色扮演法、案例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酒店管理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着眼点,重点分析案例教学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案例教学的策略。通过案例教学,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

关键词:案例教学;酒店管理概论;创新

大众旅游时代的今天,旅游业作为新兴战略支柱产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而酒店作为旅游产业之一,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酒店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目前,高等应用型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酒店管理概论》,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酒店及酒店的业务特点,酒店的社会性和社会联系;酒店管理的含义和要素;酒店管理的内容;酒店组织管理、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公共关系、酒店营销管理、酒店物资管理、酒店设备管理;使学生熟悉酒店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技能,具备酒店分析问题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酒店服务礼仪,树立酒店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以及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结合行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融合实践能力。案例教学在《酒店管理概论》中运用,这是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案例教学运用于酒店服务技能、服务流程控制能力;酒店基层和部门管理能力。例如酒店餐饮管理能力、酒店客房管理能力、酒店前厅管理能力、酒店会议管理能力等;酒店综合管理能力。再如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酒店营销调研与活动策划等。了解加盟、运营经济连锁酒店或进行酒店管理培训机构的运营及技能培训的能力,具备涉外服务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提出

(一)案例教学的起源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开始提出案例教学法。20世纪80年代,师资培育中也采用案例教学,且尤为重视。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也提倡采用案例教学。21世纪很多高等院校,推荐采用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逐渐成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中国的院校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自1994年正式引入,主要是培训企业管理人员。此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也逐渐采用案例教学。通过一些经典的案例,例如模拟酒店服务的场景,学生置身于案例现场,解决旅游服务中的各种问题。很多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通过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分析、讨论各种管理方法,归纳一些基本原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扩展了自己的视野。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探析

摘要:

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安排,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保障措施,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省内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经验,探讨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以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结构,并对教学保障措施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教学保障措施;酒店管理类专业;高职院校

为了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设置。我国的酒店行业发展非常迅速,餐饮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湖南又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省份,旅游产业不断壮大,旅游高等教育也随之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通过科学的设置酒店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并采取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酒店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湖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1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酒店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扭转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开展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1]。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朝阳产业,而酒店业又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现实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出现了供需错位的问题,根据对酒店管理类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的初步调查发现,尽管当前省内开设酒店管理类专业的高职院校较多,也培养了较多的相关人才,但是很多酒店管理类学生在结束实习、正式就业时往往会离开该行业,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这样导致省内很多酒店餐饮业只能雇用学历层次较低、综合素质较低的员工,酒店餐饮类人才出现供不应求、供需错位。这对湖南省积极建设旅游大省的目标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影响了湖南省酒店餐饮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高职酒店管理类学生转行、离开企业的原因很多,包括眼高手低、不能适应企业需要、专业水平较低等原因,这也暴露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阅读全文

酒店管理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探索

摘要:

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安排,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保障措施,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省内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经验,探讨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以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结构,并对教学保障措施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教学保障措施;酒店管理类专业;高职院校

为了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设置。我国的酒店行业发展非常迅速,餐饮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湖南又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省份,旅游产业不断壮大,旅游高等教育也随之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通过科学的设置酒店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并采取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酒店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湖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1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酒店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扭转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开展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1]。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朝阳产业,而酒店业又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现实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出现了供需错位的问题,根据对酒店管理类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的初步调查发现,尽管当前省内开设酒店管理类专业的高职院校较多,也培养了较多的相关人才,但是很多酒店管理类学生在结束实习、正式就业时往往会离开该行业,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这样导致省内很多酒店餐饮业只能雇用学历层次较低、综合素质较低的员工,酒店餐饮类人才出现供不应求、供需错位。这对湖南省积极建设旅游大省的目标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影响了湖南省酒店餐饮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高职酒店管理类学生转行、离开企业的原因很多,包括眼高手低、不能适应企业需要、专业水平较低等原因,这也暴露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类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阅读全文

酒店管理考试革新探析

本文作者:林洁 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什么是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所谓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对课程分成各阶段学习并进行考核,同时实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最后将各个阶段的考核结果按比例构成整个课程考核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评定是对学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经过筛选确定酒店管理专业基础课有《酒店管理概论》、《酒店服务心理学》、《酒店公共关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形体训练》、《演讲与口才》、《酒店英语》、《旅游政策与法规》。专业核心课有《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营销实务》、《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在这15门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及考核内容应始终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考核内容要符合职业素质要求;在考核内容设计上,充分体现酒店行业员工职业素质要求。考核标准要符合职业技能要求;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从进校就要求“双证”(既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毕业,所以在考核标准建立时尽可能地参考国家酒店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要求。考核形式要符合职业岗位要求;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组根据姜本源教授提出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于2010年开始尝试将酒店各部门工作岗位内容引入校内各科专业教学,考核内容基本实现与岗位要求相吻合。

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应用

根据酒店各部门实际工作流程确定教学模块;我国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受传统学科体系影响严重,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在近三年将酒店管理专业组全体专职教师共计12名,根据所授课程分派到各国际品牌酒店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工作。这些经过酒店挂职工作的教师回校后将酒店工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确立基本职业技能做为教学主线,再通过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的方式,将各专业知识进行重组、衔接;确定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

阅读全文

酒店管理创新体系思索

本文作者:董亚男 单位: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根据业务范围、岗位层级对员工能力要求的差异,可从现代酒店企业的直线职能制组织机构当中规划出两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向,在每一条专业发展通道中划分出若干个岗位等级:一是业务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能力提升选择递进式专业技能晋升路线,即业务部门的“合格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经理→总监”;二是职能发展路径,通过在行政管理岗位上的能力提升选择递进式职能管理晋升路线,即职能部门的“职员→主管→部门经理→总监”。由此,得出了双轨制递进式这一酒店管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通过追踪现代酒店企业的岗位设置,进行“双轨制递进式”职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定位,进而以岗位序列和层级为基础,建立与岗位能力等级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储备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职业能力。

“双轨制递进式”职业发展导向的培养模式旨在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目标,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部分,是本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用指导人才培养实施的整个过程。“职业发展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传统表述‘培养生产一线应用性高等专业技术人才’或‘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行再造。”按照酒店企业的“双轨制递进式”职业发展路径,对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进,课程方案开发应遵循三个层次的目标:初级培养目标应是实现就业,培养学生首岗胜任能力,帮助学生顺利转换为合格的酒店从业人员;中级培养目标应是基本的职业发展,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胜任能力,帮助学生获得领班或主管等一定级别的酒店管理岗位;高级目标应是长远的职业发展,培养学生中高层管理岗位胜任能力,帮助学生获得部门经理或总监等更高级别的岗位晋升。课程设置应围绕这三个目标,分类细化专业课程,提供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要求相匹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按照“双轨制递进式”职业发展培养模式定位与课程方案开发的基本思路,根据酒店管理人才的成长过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以2012级入学新生为例,依次根据不同岗位部门及层级构建七个学习单元,并针对每个单元职业岗位特点和素质能力要求设计课程科目和学习内容,从而形成适应酒店行业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第一单元(2012.09-2013.01)业务部门合格服务员,要求掌握酒店前厅、餐饮、客房服务的基本技能和常规礼仪;了解酒店行业的服务理念,具备酒店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职能部门基层文员,要求了解现代酒店管理以及相关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管理学知识、原理以及酒店基层职能管理的理论基础;具备基层文员岗位的能力素质。针对这一岗位层级进行的课程设置如下:文化基础课包括中国古代文化、实用英语听说(初级)、旅游史话;专业理论课包括酒店基础知识、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酒水知识;管理课包括管理学、专业技能实训课包括酒店服务礼仪与服务技术、语言交际、办公系统软件应用、公文写作。第二单元(2013.03-2013.05)业务部门领班,要求掌握酒店基层业务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基层管理能力、经营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专业服务技能;能够对所辖的接待服务工作实行例行督导、检查,保证日常接待工作和重大接待任务正常、顺利进行。针对这一岗位层级进行的课程设置如下:文化基础课包括中外民俗、实用英语听说(中级);专业理论课包括旅游概论、食品营养与卫生、世界饮食文化;管理课包括酒店管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训课包括前厅接待技能、客房服务技能、餐厅服务技能、康乐服务技能、茶艺技能、调酒技能。

第三单元(2013.06-2013.09)校外顶岗实习,初步接触职业角色,形成端正的实习态度;了解酒店行业基层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适应酒店一线业务岗位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学会人际关系沟通;在岗位上确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实现职业角色的过渡。第四单元(2013.10-2014.01)业务部门主管,要求熟悉本部门的经营管理制度、服务标准、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运作程序;能够组织和调配人力、物力资源;能够督导一线员工按照工作程序和标准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并提供技术指导;能够负责辖区内各服务班组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往来。职能部门主管,要求具有熟练的公文撰写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熟悉本部门的经营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运作程序;细化并落实部门日常工作计划;熟悉本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并配合业务部门做好本领域的职能管理。针对这一岗位层级进行的课程设置如下:文化基础课包括实用英语听说(高级);专业理论课包括旅游心理学、中国旅游地理、中国烹饪概论、旅游法规;管理课包括酒店物资管理、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基础会计学;专业技能实训课包括菜单与宴会设计、导游业务拓展、酒店英语听说、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第五单元(2014.03-2014.07)业务部门经理,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制定本部门的经营管理制度、服务标准、操作规程和年度预算;能够负责本部门业务的日常运作;能够组织本部门的机器设备、办公用品、固定财产的维护与保养;能够开展本部门的业务培训工作。职能部门经理,要求具备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一定的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胜任企业生存与发展所赋予的管理职责和任务,编制并组织实施本领域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能够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日常行政管理事务;能够沟通本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岗位层级进行的课程设置如下:文化基础课包括酒店专业英语;专业理论课包括酒店信息系统、酒店法规;管理课包括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工程与设备管理、酒店康乐服务管理、酒店安全消防管理、财务管理、服务营销;专业技能实训课包括公共关系、酒店主题活动项目策划、广告策划。

第六单元(2014.08-2014.11)业务部门总监和职能部门总监,要求能够正确分析经营动向,把握行业动态和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具备对管辖部门业务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能够制定管辖部门的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精通管辖部门的全部业务;能够在管辖部门中贯彻执行酒店的经营目标;能够通过检查、督导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岗位层级进行的课程设置如下:专业理论课包括酒店战略文化专题、酒店企业文化专题、职业生涯规划专题;管理课包括酒店职业经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实训课包括创新能力拓展、团队协作能力拓展、危机处理能力拓展活动。第七单元(2014.12-2015.05)要求实现从学校教育向进行社会工作的平稳过渡,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学习酒店企业的规章制度,了解酒店的企业文化;熟悉酒店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及部门职能、中层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适应酒店基层服务岗位的能力要求,能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习岗位工作实践,从实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p#分页标题#e#

以职业发展为主线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之后,与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较更加体现我国酒店业的职业发展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首先,符合现代酒店行业的对人才需求特点。新课程体系在基于对酒店企业岗位群、岗位职业能力、岗位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分析构建而成的,课程设置突出了对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和能力、职业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当前我国酒店行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新课程体系经过调整组合,在内容上吐故纳新,适应了酒店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要。其次,适应酒店企业职业发展能力之需。重构后的课程体系定位相对准确,课程体系围绕三个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培养目标进行设计,旨在突出以“职业发展能力”为核心的思想,兼顾学生在未来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中所需要的专业理论基础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符合酒店的用人原则和管理层级晋升的模式。最后,改进传统课程体系的诸多不足之处。依据酒店行业用人单位对服务与管理岗位人才的客观要求,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对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按照每一职业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能力目标与要求,将课程内容分门别类设置在不同单元当中,一定程度上整合了课程结构与内容,避免了传统课程体系课程定位不清、教学内容交叉重复、侧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同时针对岗位能力需要有重点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加工,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岗位胜任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需要。

阅读全文

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差异探析

[摘要]

近40年发展繁荣的中国酒店业专业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专业教育改革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发达的美国高校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能为中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文章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效评价四个方面对中美教育进行了差异分析,并提出了如下对策: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培养学习热情及积极性。

[关键词]

中美差异;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发展对策

一、研究背景

美国酒店业发展较早,规模巨大,现拥有万豪、希尔顿、凯悦等众多世界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团,在美国本土有近100万家的食品服务企业,同时还拥有将近30万间客房的酒店,酒店经营和管理经验丰富,直接刺激了美国酒店高等教育的飞速成长,催生了大量以开设酒店管理专业而闻名的院校,如康奈尔大学、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休斯顿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及威斯康辛大学等。他们拥有鲜明的院校品牌特色、明确的培养目标、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及多元的成效评价体系,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高档酒店、知名旅游景区、赌场、豪华游轮等。中国酒店业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近40年的学习和探索之中循序发展、日渐成熟,在全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和分化的大背景下,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具备良好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的酒店专业人才供不应求,酒店管理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招收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565所、高职高专院校1068所、中等职业学校933所。其中,招收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总计131所,全国共招生10165万人,其中已毕业1336人,在校仍有23875万人。虽然中国酒店管理教育不断改革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毕业生专业就业率低、酒店人才流失率高等问题,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来借鉴美国成功教育经验,思考探索中国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之路。

二、中美高校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差异分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