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毕业实践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酒店毕业实践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酒店毕业实践报告

专业毕业创新高职酒店管理论文

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

1.1毕业论文理论性太强,与工作实际结合太少

高职高专毕业论文与本科、研究生毕业设计要求不同,更加注重其实践性。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理论性内容偏多,有些文字材料甚至是教材内容的搬家,使得毕业论文学术味太浓,这和高职类毕业生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

1.2毕业论文抄袭现象较普遍

大多数院校都将毕业论文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个学期也是学生找工作、实习的关键时刻,好多学生工作压力大,毕业论文写作精力严重缺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很多类似的论文资料,有些学生为了图方便,将网上获得的论文资料直接复制,严重破坏了论文撰写要求的严肃性,不能起到毕业论文对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作用。

1.3指导教师实践经验少,论文专业化水平低

目前很多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都是从本科学校毕业再到高职院校工作,自身专业实践较少,在给学生布置论文题目时导致理论性题目多,专业性强的题目太少,论文的整体专业化水平较低。针对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更加认识到毕业设计应改革现有毕业论文这种单一化形式的现状,在毕业设计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

阅读全文

酒店管理实训评析

本文作者:黄晓东 唐锋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目前,一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本身并不看好酒店这一行业,认为自己作为大学毕业生,却要像一些小学、初中生一样,做端盘子、铺床、打扫卫生等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活。目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包括课程内实训、实训周、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及机动灵活的兼职实训,灵活多样的实训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向“零距离”就业的目标迈进,而且在各项实训的过程中,能通过教师与聘请的行业专家剖析酒店业发展趋势及酒店业人才发展方向,精选经典案例帮助学生做好酒店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酒店人”意识。

随着各高职院校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视,多数高职院校为各专业建立了相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特别是对于像酒店管理专业这样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各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满足酒店业对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践课程始终贯穿着整个课程体系,采取的实训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内实训、实训周实训(即在教学内容完成后,专门安排在校内餐饮实训室进行为期1周的校内实训,即周实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铺口布、托盘、摆台等餐饮操作)和“2+1”培养模式(即最后一年的毕业顶岗实习,在旅游旺季酒店的用人出现短缺现象的情况时,通过停课先让学生到酒店实训的机动模式,提前让学生感受作为酒店人员的真实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尽管许多高职院校为酒店管理专业设置了各种实训教学,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本身实践经验的缺乏及实训质量考评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往往出现重形式、轻考评的现象,实践教学的效果不能得到较好的实现。同时,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实训的探讨一般都围绕着实训模式进行,对实训考评的研究较少,因此,如何强化实训的有效性,建立良好的实训质量考评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课程实训内容的设置依然是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传统模式,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实训进行考核时主要根据学生撰写的实训报告和实训考核表,对于学生来说实训的内容是一样的,撰写的实训报告也是千篇一律,教师在给学生实训进行评价时,往往还是根据其理论课程学习时的表现,不能激发学生实训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部分学生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并不积极,但是在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时,却非常投入,单纯地通过其在理论课程上的表现而给学生实训成绩评分,不仅不合理,还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实训教学效果。

除最后一年的毕业顶岗实训,其他实训内容均由教师安排,实训的好坏也由任课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考评结果缺乏公平性。即便是在“2+1”教学模式下,学生最后“1”年的毕业顶岗实习成绩的好坏也基本由任课教师决定,导致这种情况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学院没有与相关酒店共同协商制定合理有效的顶岗实习考评制度,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实习酒店的相关管理、指导人员缺乏沟通,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的酒店领导、同事没能对其实习情况给予评价,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训质量考评。另外,由于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中青年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实训环节内容设计及其质量考评上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情境结合,实训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实训效果。

一些院校对于实训的考评只需在学生撰写的实训考核表后面写评语,部分教师为了省事,往往就通过“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几个字对学生实训情况进行评价,考评结果不能反映实训内容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程度。而在整个实训环节中,基本没有学生意见反馈或者系部领导、教务处,特别是行业专家对实训效果的评价。

好的实训模式需要有效的考评体系,基于上述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考评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建立基于“部门岗位能力需求”的实训考评模式,即建立依据酒店各具体部门能力需求的考评模式,对实训的考评不是简单地以教师为中心,不是对学生实训报告的简单评价,而是在考评中邀请行业专家,引进竞赛及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等方式,建立更为有效的实训质量考评体系,更好地实现实训教学的目标。

阅读全文

酒店管理学生对毕业实习认知偏见探析

摘要:毕业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于毕业实习的认知偏见阻碍了这一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本文采用访谈法,在明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于毕业实习的认知偏见的具体表现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帮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更好地把握实习机会,抓住职业成长的关键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毕业实习;认知偏见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酒店管理人才供不应求。为满足行业人才需求,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据《2019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所770所,在校学生39.7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871所,在校学生37.64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1641所,在校学生为77.38万人[1]。但是在对学生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酒店去工作。即使去了酒店工作,也会很快辞职,酒店行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国家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在行业扎根,一方面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企业“用工荒”和院校学生“就业难”这一令社会关注的矛盾[2]。毕业实习作为大学生进入职场的第一步,在行业发展和坚定学生就业信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的研究上,我国学者多集中于探讨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发展,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心理认知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学生对毕业实习的认知方面缺乏关注度。认知偏见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有时会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社会知觉发生偏差。这种带有规律性的偏差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于克服的,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产生[3]。本文从尚未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认知层面出发,找出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安心实习的主要原因,以期改善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增强其对酒店行业的认同度,并最终增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行业的留任率。

一、认知偏见的研究内容与分析

(一)访谈对象。本文的访谈对象分别是四川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尚未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参加过毕业实习的学生、负责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以及酒店管理者。在进行正式访谈之前,笔者通过前期调研和文献分析,设计了访谈提纲。访谈提纲按照访谈对象分成4种类型,每种类型预先调查了3个样本,一共收回了11份访谈资料。在对预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之后,结合部分调查对象的反馈意见对访谈问题进行了重新修订,随后以线上访谈的方式进行了正式调查。访谈从2020年6月开始至2020年10月结束,在此期间共访谈了35人,回收访谈记录35份,回收率100%。调研样本如表1所示。其中,未实习的学生占比28.57%,已实习学生、教师、酒店人员占比71.43%。

(二)访谈内容。访谈的主要内容:①对未进行毕业实习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访谈其对于在酒店行业工作的看法和学校进行毕业实习的态度;②对实习过的学生,主要访谈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对实习经历的看法;③对就业实习指导教师,访谈学校开展毕业实习的原因以及学校对于开展毕业实习的要求;④酒店管理者,主要访谈个人的职业生涯以及酒店对于实习生的培训投入。根据访谈结果,制出访谈逐字稿并对其进行编码分析,整理结果如表2。

阅读全文

酒店管理职业意识巩固思索

本文作者:顾秀玲 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持此思想的学生比例在不断提高,接近30%,通过跟踪调查发现,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基本在四、五星级酒店任职,进步飞速,基本在一年半到三年间就能担任经理。酒店行业是服务性行业,要求员工要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宾客意识、全局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建立和巩固,和学校的教育、家长的思想、实习酒店的选择和管理有很大关系,所以学生、学校、家长、酒店必须联合起来,将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巩固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酒店实习的过程中,才可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尽快融入酒店大家庭,喜欢酒店行业并最终成为酒店行业的一员。

新生报到的家长会必不可少很多新生的思想来源于家长的影响,所以对家长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在新生报到当天上下午各举办一场专业说明会,家长和新生均可参与,由系主任对本专业的培养模式、实习安排、就业等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可邀请合作的知名酒店如假日酒店、喜来登酒店等酒店经理参加说明会并介绍酒店情况,使家长明确酒店行业教学和实习的特点,得到家长的配合是顺利开展教育的前提条件。另外当天可安排学生和家长到合作酒店参观,使家长直观了解学生今后的实习和就业情况。

学校教育阶段学生带有各种各样正确或错误的思想,非常不利于专业教学的开展和专业意识思想养成,所以必须从入学起就要紧抓专业思想的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第一,由酒店管理教研室主任对本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大学的课程安排、考证安排、实习实践安排等等,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树立目标、安排好大学生活,顺利度过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尽快融入酒店管理专业的环境。这一点是目前各高校做得不足的地方,基本上没有学生在入校时就清楚未来几年的培养计划。第二,请本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校做事迹报告。作为有着多年办学经验的高校,一般来说毕业生已成为行业的部门经理,有的甚至成为总经理。优秀毕业生可以使学生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他们的奋斗历程可以给新生以更多的引导。经过笔者多年实践,发现这种做法效果非常好。还可以经常聘请酒店行业的高级经理、总经理来校给学生介绍酒店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等等,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使学生产生紧迫感,进而激发其学习热情。

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教研室应针对职业意识的培养开设相关课程。如酒店服务学,着重酒店服务意识培养,引导学生做好角色转换,要具备超前服务的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等;在社交礼仪课程中,让学生明白了礼仪的内涵是“尊重”,要尊重顾客、尊重同事。此外酒店的核心课程如餐厅服务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等等,也促进了学生职业意识的尽快形成,让学生体会到了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和酒店对员工体能、技能、知识面、反应能力的要求。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带学生参观酒店,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并创造条件使同学们业余时间多到酒店进行社会实践,更快了解酒店行业的特性。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进行养成教育酒店职业意识的培养要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了解、掌握并自觉执行成为一种规范,因此要进行养成教育。如服装对职业气质和职业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要为学生量身订做2套西装,可要求学生在每周的规定时间按要求着装、穿皮鞋、打领带;要求学生平常要按照酒店礼仪的要求站、坐、行、蹲、握手、微笑等等。在宿舍里学生可互相监督提醒执行情况,在课堂上可要求任课教师配合,监督学生执行礼仪标准尽快养成习惯。再如对学生的宿舍采用军事化管理,宿舍楼、教学楼的所有厕所都由学生打扫,以此锻炼学生对酒店行业适应力,将节省下的清洁工费用用来奖励表现好的学生。另外还可以和学校食堂、招待所联系,学生每天前去帮工等等。总之让酒店职业意识的概念深入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并转化到日常行动中,做到知行合一。

酒店实习阶段是学生职业意识巩固的重点阶段,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做好,前面所有工作都将功亏一篑。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实习指导发现,实习单位的选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行业声誉好、社会效益好。这样就避免了刚开张的酒店和筹备开业的酒店。虽然刚开张的酒店或筹备开张的酒店,学生去之后就是酒店第一批员工有利于将来的提升,但是由于酒店处在磨合阶段,各部门配合不够流畅,发生问题缺少解决的规范,企业文化基本尚未形成,容易让缺少酒店从业经验的学生无所适从最后导致流失。最好选择比较成熟的酒店连锁集团,如洲际集团、希尔顿集团等等。第二,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实施人性化管理,从总经理到基层管理人员都重视实习生,尤其是总经理的观念和行为非常重要。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面试指导和心理辅导,讲解到酒店后面临的环境、角色、心理的转换和考验,面临着酒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纪律,面临着与酒店其他员工的相处等等,教会学生放平心态并学会处理。另外学生、学校、酒店三方要共同签署实习协议,各留一份,经过实践证明,学生亲自签署协议后,很多问题得到了明确解决,实习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明显减少。(3)向家长告知相关情况家长的配合是学生树立和巩固职业意识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联系学生家长,告知实习的相关情况,请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习协议,接受学校和酒店的双重管理,顺利完成实习。

阅读全文

酒店管理创新性实践体会

本文作者:孟宪峰 单位:山东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完善校内外实际训练和双师型教师的实际能力的建设,加强建设旅游酒店管理系模拟职业岗位的实习基地。为使实习模拟场景更接近现实场景,我们建设了旅游酒店服务中心,备有前台、客房、餐饮部、旅馆、调酒、茶艺室、形体房及小型酒店。除将日常营业作为实训内容以外,学校的嘉宾礼仪接待、领导宴请、短期培训、学生家长和其他普通客人的住宿也交由教师学生负责。我们旅游酒店教研室对校外基地慎重进行选择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要有良好的企业环境、住宿环境及较好的待遇,对培养规划与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意识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在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上,应选择那些声誉好、管理好、企业文化好、酒店服务理念更贴近专业教师授课要求的酒店。

我们学院与其他院校一样提倡“工学交替”,但是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尤其是学习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教学的效果有明显效果,从理论到实践性提高,学生在酒店得到了锻炼,了解了岗位的工作性质,了解了企业文化,这种教学模式可分为三学年完成。

第一学年,新生入校对高职职业教育还是很陌生,尤其对旅游酒店这个专业更是概念模糊,家长与学生认为就是端盘子伺候人,没有前途,学习也不很认真。针对这种思想,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所开设的课程,礼节、礼貌、仪表服务意识、生活习惯、劳动观念,第一学年学生入校后,发动企业赞助职业服装,打造专业气质,使我们的学生时时刻刻都生活在一个旅游酒店行业的气氛中。

第二学年,为了便于管理,我系一般选择本地德州餐饮示范实习基地作为第一次校外实习。由于学生第一学年就参观了解了企业的基本情况,所以,本学年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旅游酒店示范基地进行三个月实践锻炼,了解酒店企业文化、岗位职能,按照实践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实践教学。根据在酒店的考勤、岗位技能的熟练度、实习日志记录、三个月的实习报告进行评选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与奖励,树立实践标兵。

第三年教学的安排,重点有以下安排:(1)如何提高学生的高职实践英语水平是关键的一年,必须达到规定的英语水平才能发毕业证。(2)参加资格技能考试获得证书、高级服务员证、营养师证、旅游导游证、职业经理证等。(3)参加山东省教育局组织的高校学生技能比赛活动,通过比赛全面展示学生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又学到了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4)在这一年里,学生根据在学院所学的理论知识与酒店实习经历对自己有了很好的认识,制订了自己发展规划进行定岗就业应聘,最终走入社会。

第三学年,也是最后一年的定岗实习,学生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但是与老员工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岗位熟练程度,酒店给学生提供平台,通过平台参与各岗位管理工作,他们会加深对酒店的全面了解,并对酒店的一些做法或结果容易理解。

阅读全文

校企合作下酒店人才栽培思索

本文作者:王美玉 傅生生 王寿良 包晓莉 单位: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企业全程参与酒店管理专业学习领域的开发

专业调研分析的内容包括企业调研方案,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企业工作流程、部门与岗位情况调查表,核心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调查表,行业调研报告等。从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可知,酒店职业岗位按其成长规律可分为五个阶段,依次为基层服务员、资深服务员、基层管理人员(领班、主管)、中层管理人员(部门经理)和高层管理人员(总监以上);按毕业生就业部门的不同,各个阶段具体岗位也不同。各部门不同阶段的具体岗位及应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表1所示。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基于认知规律和能力进阶规律,合作企业的每位实践专家(主管或部门经理)认真回顾自己从新手———合格———骨干的职业历程,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每个阶段从事过的3~4个代表性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梳理、归类合并,确定出该专业的17项典型工作任务,包括客房预订、总机服务、礼宾服务、前台服务、商务服务、前厅管理、楼层服务、客房中心服务、客房管理、中餐服务、西餐服务、宴会服务、迎宾服务、餐饮管理、酒吧服务、酒店营销、酒店管理;最后按前厅、客房、餐饮三个部门分小组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根据合作企业实践专家和专任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对各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的分析论证,归类出了7个行动领域,并将其转换成7门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

参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合作企业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及企业自身的情况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专业目标必须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而不能单纯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所谓职业能力不单是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时的操作或动手能力,而应该是指综合的、称职的从业能力,包括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全部内容[4]。课程设置应具有职业针对性,如基本素质模块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服务意识、职业素养与职业心态等课程;服务岗位操作模块和中基层管理岗位模块应突出职业的成长性和岗位工作过程;职业拓展模块可开设饮食文化、食品营养与卫生等与专业有关的或有利于学生能力拓展的课程。因此,在设置外语课程时,可以减少甚至不开一般的大学英语,而代之以酒店英语;旅游公共关系课程以酒店公关课程来代替。以此确定构建基于职业成长性和岗位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成长性为主线,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干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5],突出“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职业岗位特色鲜明,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该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程已由企业实践专家和学院旅游系专业教师共同编写出版了教材,企业实践专家主要提供与所编教材内容有关的实际任务或项目。校企共同编写的以实际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的教材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前感受到合作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价值观。

共建师资队伍,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及评价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指校企双方根据培养人才的需要,共同组建一支既有较强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有学校的教师,而且有酒店的技术能手和各级管理岗位的专家。另外,针对学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企业给予提供实践场所,让其在相应岗位真正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从上述校企共同构建的课程体系图可知,前期企业文化理念的灌输,中期学生在企业的轮岗实操学习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与提升,后期的毕业顶岗实习等环节的教学中都有企业人员的参与。首先,在职前教育阶段,酒店方选派企业专家到学校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服务意识、职业素养与职业心态等课程,这些课程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未来从事酒店职业的信心和决心,让学生明确做一名优秀酒店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其次,在服务与管理岗位学习领域阶段,学生在校完成前厅、餐厅、酒吧和客房操作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后,到酒店进行为期9~12个月的各岗位的轮岗教学实习。在此期间,学校的教师定期到酒店给学生上课,酒店方也将单独安排不同岗位的一线操作课程和相应的管理类课程供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最后,在学生能力的拓展、提升阶段和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酒店轮岗学习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习,酒店方定期派专家到学校讲授酒店管理方面的课程。为确保学生学习与实习效果,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企业人员不管是参与教学还是参与实习指导都得进行全过程评价。

阅读全文

校企合作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中国旅游业在腾飞,酒店业也得到迅猛的发展。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优秀的酒店专业人员。作为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场地,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与课程设计关系到酒店人才目标能否完成。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院校打开酒店专业人才和推动行业发展均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暴露的问题,并提出人才培养对策,旨在对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以市场、社会需求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式。从根本上看,它指的是职业院校为适应企业人才需求而推出基于实践办学的办学样式,在社会教育与优秀劳动者的培养中,是职业院校、服务机构还有企业等诸多校外机构协调合作的一种样式,目的在于校业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组织多方合作,确保人才最佳的培养规格与质量。根据我们对校企合作的调研,校企合作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校企合作的真谛在于企业、学校之间在资源上实现共享。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资金设备,学校掌握了人才,双方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合作,有利于共同发展。二是校企合作的重点是企业、学校双方的互动。该种互动反应于企业、院校针对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还有生产经营上。有序的沟通机制,能够提升校企合作的效率。三是校企合作的根本是发挥出企业、学校各自的功能,促进资源共享,带动经济发展。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目前,不少职校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在岗前接受二次培训,帮助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由于人才流动性较大,不少企业在支付一定的培训成本后还是没有办法从中获益。最终的结局是,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希望应聘者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但对毕业生而言,该种要求是不合理的。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很多人陷入就业难的境地。为此,高校需要与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种稳固、和谐的合作关系,弄清企业内部的运营机制以及岗位需求,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职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经世致用的人才。经过长期的实践,校企合作已发展成为比较平稳、成熟的理论范式。可见,校企合作培养是对就业市场进行全面研究后,基于社会需求的一种培养模式。它的实质在于将职业院校、企业双方加入人才培养计划中来。职业院校、企业也可以建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参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共同探讨,促进校企双方在文化层面上的交流合作。

3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主要问题

阅读全文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训课实践

【内容摘要】

信息管理在酒店业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中必须开设的主要专业实训课,笔者从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多年。认为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好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确保课程质量的基本环节,并对确保课程质量的关键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训课;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省吉首大学实验与设备管理中心基金资助项目(编号:DDL2015011)研究成果。

信息管理在酒店业务管理中越来越重要,酒店管理信息化实训是国家教育部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中必须开设的主要专业实训。课程的名称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该课程的实训项目由《酒店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门课程知识融合组成,其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训课程教学难度较高。该门课程质量如何保障呢?笔者从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多年,认为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好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确保课程质量的基本环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