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计算机管理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独立学院旅游文化试题库建设研究
1.独立学院课程考试现状
1.1试题库管理技术逐渐应用于课程考试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并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而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简称CAI)应运而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辅设备(幻灯片,挂图等),应用计算机管理教学(ComputerManagedInstruction,简称CMI)主要是辅助教师利用计算机来管理并指导教学过程,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内容之一,并衍生出计算机试题库管理技术。计算机参与管理题库一方面节省了教师宝贵的时间,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身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之上,另一方面规范了考试程序,使考试更加标准化,并更加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教学效果,实现教考分离,从而促进并提高了教学质量。
1.2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课程考试状况介绍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自2002年建校以来,课程考试一直沿用传统模式,采取课程谁主讲,试卷谁负责命题的教考统一模式。上同一门课的几个老师,一起制定教学大纲、课程进度、习题辅导、命题试卷、批阅试卷、分析成绩和试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传统模式造成授课者同时作为命题者在组织教学和命题考试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不规范因素,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题目总量少,重难点相同,试题重复率高的问题;二是授课和命题为同一人时,导致上课时讲授考试原题,造成泄题事件;三是传统的手工出卷随意性较强,无法监控试卷质量,难以把握试卷的区分度和难易程度,最后导致试卷过难或过易,影响试卷的质量,无法发挥其评测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作用。参考其他院校做法,只有实行教考分离,建立完善的试题库,才基本可以避免以往出现的试卷质量不高,试卷过难或过易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且能促进教师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升课程的总体教学水平。因此,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实行教考分离,针对本院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实际,开发一套与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相配套、可以适时更新且有本院特色的试题库显得迫在眉睫。虽然有些独立学院已经开发了自己的试题库,但这些试题库一般都是针对自己学院特点,不能完成适应本院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实际。如果购买其他院校的试题库,除了要一次性支付昂贵的费用外,还要持续的保持更新系统,而且也不能完全满足我院各专业学科的需求。我院各专业学科都已建设十几年,各门课程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试题,初步形成了文档形式的题库,构成了建设我院试题库的基础。因此,学院可以结合学院特点,组织自己的科研团队,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自身实际的试题库及试题库管理与组卷系统软件。
2.传统试题管理的弊端和试题库管理的优点
2.1传统试题管理的弊端
虚拟化技术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平台
摘要:民办高校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有着促进的作用,特别是民办高校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上已经渐渐跟上了公办高校的脚步,这也使得计算机实验室在设备管理以及资源的调配上有着很大的压力。在传统在实验室管理上,人工操作以及工作的重复性成为了主角,而且管理老师与任课老师之间也不能很好沟通。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来构建一个计算机管理、实验环境管理和教学管理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平台[1]。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虚拟化技术;计算机实验室
0引言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2]。计算机实验室在整个教育场所中还是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在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过程当中,虽然投资额大,但是技术的发展迅速,进而导致计算机实验室建成之后有可能面临再度淘汰的境地,无法满足正常的教育需求[3]。因此构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平台,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管理平台将成为民办高校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1民办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目前,各个高校对于计算机实验室建设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随着招生人生和计算机实验室使用率的上升,使得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无法更好地得到满足,而且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上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旧方法上,这已经成为了实验教学的一大阻力了。目前民办高校中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算机设备数量低但使用率高。由于民办高校在财力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得在计算机实验室的投入中无法像公办院校那样面面俱到。经常会出现同一间实验室需要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且实验室的利用率非常高,进一步加剧了计算机的损坏率。第二、计算机设备出现问题却无法及时进行维修。由于计算机实验室利用率高,往往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却因为无法及时进行维修,特别像是要加装软件这种需要长时间的问题更是没有办法。第三、计算机设备品牌多样,管理方法不尽相同。由于民办高校在财政方面的因素,因此采购部门在采购计算机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考虑价格方面。这就使得很多实验室里不同批次的设备都会不一样,品牌种类繁多。而各个品牌的管理方法又都不尽相同,进一步加大了实验室管理教师的工作量。第四、计算机设备有一定的时效性。民办高校在计算机使用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定,往往时间还没到,而由于软件的更新速度太快,导致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影响了老师和学生的使用。通过以上的的问题中可以看出,现有的计算机管理方法已经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发展了。目前已经有一部分高校通过购买高性能的服务器,再结合成熟的虚拟化技术解决了设备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了。我们也将根据现有的条件建设我们自己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平台。
2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平台的设计
计算机网络维护和管理方法及技术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计算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同时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做好计算机网络的维护、管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为人们服务。本文首先论述维护、管理计算机网络的三种方法,随后对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推动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活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即计算机通信网,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培养能够从事分析、维护、管理计算机网络的人才,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互,是对传统生活的重大转变。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实现远程可视通话,能够从网络上检索最前沿高端的学术资源,能够在网上购物和网上冲浪,从网络上了解天下大事时事热点。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让广大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关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提升计算机网络维护和管理的方式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能够保证计算机网络健康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1维护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的方法
1.1计算机网络故障维护管理
在计算机网络的维护管理工作中,对计算机日常故障的维护占据较大的比例,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流程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连接方式,帮助学生方便理解计算机网络,能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好计算机网络的故障维护管理。计算机网络的故障的类型有:计算机软件问题、网络线路老化、计算机机体损坏、网络信息受到干扰等。计算机软件问题导致计算机网络的故障,例如:当计算机软件遭受到病毒攻击,会导致计算机网络运行出现故障,导致计算机出现死机、黑屏、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计算机软件的故障,还会导致计算机路由器或者交换器出现问题,降低网络的速度和断网,甚至还会出现一种高级的软件问题,软件和计算机之间逻辑系统不匹配,出现IP错误和配置冲突的问题。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爱护计算机,并能够正确操作。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故障产生的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对于计算机网络出现的故障进行查找和排除,首先,查看连接同一台路由器的计算机的网络连接状况是否有差别,有差别则说明路由器没有问题,应该对每一台计算机进行仔细检查。检查每台计算机的网络连接状况,如果计算机连接没问题,则说明路由器出现了问题,需要检查路由器,检查交换器的端口,查看交换器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线是否连接。在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实时检测设备检测每台计算机的运行状况,如果出现某台计算机断网的情况,检测设配的屏幕就会显示具体的掉线设备,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使用因特网包探索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状况,通过使用Ping命令发送ICMP,回声请求消息给目标计算机并报告是否收到ICMP回声应答(ICMPecho),Ping命令发送ICMP的数字协议,其能够用来检查计算机网络是否通畅和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1]。
1.2维护管理计算机网络配置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就要做好对计算机网络配置的维护、管理。高职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维护管理计算机的网络配置,告诉学生在维护计算机网络配置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IP地址和实际的主机数量,制定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合理地进行网络配置规划。其次,确定主机数量后,了解一定区域内的子网数量,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划分计算机网络子网,做到能够合理配置计算机网络子网掩码、计算机网络子网的IP地址范围,在结合实际需求配置路由器,配置相应的路由协议、交换协议,建立IP地址,选择恰当的路由路径。最后,通过信息化设备安装交换机,在交换机中提供Web配置页面,在计算机网络配置中,应当注意给计算机安装可靠的网络安全设备,并且给计算机安装安全、有效的防火墙,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高效、稳定,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计算机安全使用的需要。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应该以管理计算机网络的配置为出发点,优化计算机网络配置的方式方法。计算机网络的管理要先从网络配置上着手加以优化,而网络配置包含了许多内容,如设置网络以及网络应用级别、网络的具体设置等,要顺利地做好网络配置工作,需要认真地探索和研究。对于配置网络管理而言,首先要安装好路由器,路由器是网络安全的源头,所以可以在路由器中存储相应的信息和数据,为后续的网络配置提供基础。其次是要合理设置网络,根据用户对于计算机网络的需求设置计算机网络管理权限。
1.3严格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
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分析
摘要: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时展下,计算机等技术被广泛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我国在教学改革下,基于互联网发展能满足一定建设需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因此,笔者对基于桌面云的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桌面云;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室管理
1桌面云技术
桌面云技术中的云,主要是云计算技术,能实现资源的共享。桌面云技术的应用,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不仅能将存在的内容、数据等发送到计算机中,也能协调应用计算机内部各个平台,也能为计算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桌面云技术的应用,也是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的,能将用户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转移到后台服务中,当人员利用鼠标输入时,通过云终端将其传输到服务器,并在界面上显示出来。根据用户的发展需求,也能分配计算资源,降低硬件的使用成本,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性,也能降低能耗,实现生态化和节能化发展。
2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现状
当前,高校都在积极使用计算机,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实验室能配置和利用资源,也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促进人才的有效培养。但是,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学生个人素质还需提升
护生计算机知识教育途径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广西南宁市3所护理院校护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790人,其中我校633人,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卫生干部管理学院(简称外校)157人。护生基本构成情况为:本科护生148人,高职护生353人,中专护生289人,年龄18~22岁。 1.2调查方法 综合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生基本情况,护生计算机课程学习状况和态度,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护生网络行为3个方面共29个题目。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现场调查,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发放问卷790份,有效问卷760份,有效率为96.2%。1.3数据分析调查获得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意识较强,但不同层次护生认知差异大 有67.3%(532/790)的护生认为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利用其获取最新信息是重要的,我校护生中高职护生认为需要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数明显多于本科、中专护生,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显示,不同层次护生对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利用其获取最新信息是重要的认知差异比较大,原因主要为:高职护生在中专学习阶段有将近一年的临床实习期,通过接触临床护理工作,懂得计算机的应用操作对护理工作实施的重要性,而本科护生更多的是注重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因而学习计算机知识重要性的意识比高职护生要低,中专生由于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相对不足,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则缺乏主动性。 2.2护生学习计算机热情高,但认为学习难度较大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65.3%(516/790)的护生(其中我校58.6%的本科护生、63.4%的高职护生、66.1%的中专护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感兴趣;有68.1%(538/790)的护生感觉计算机学习难度比较大,其中以高职护生最明显。我校护生感觉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难易程度情况见表2。在被调查的护生中,62.5%(494/790)的护生家中无电脑,而在我校护生中以本科护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高职护生。一个客观原因是我校护生大多来自偏远的西部地区。另一个原因是很多护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机会真正接触和使用过计算机,计算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得不到保障。护生进入护理院校后,由于医学课程内容多、知识大多需要背诵记忆,护生学习压力大,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虽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用性、先进性、趣味性对护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护生想要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热情也很高,但计算机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护生只有通过反复上机操作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和使用计算机,而护生学习时间与计算机课程实践的矛盾,形成了护生想学但又觉得难学的问题。 2.3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单一 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目的不明确,大部分护生的主要目的是上网聊天、打游戏,缺乏利用计算机网络去获取信息的意识。本科护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素质稍高,能把计算机知识学习与掌握专业相关知识相结合,而中专、高职护生的重点仅为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课本的知识,在全面利用信息方面明显不如本科护生(见表3)。我校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式大多数为“在实验课上看演示后模仿”,其中高职护生选择人数高于本科护生和中专护生,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4。' 2.4护生对MicrosoftOffice软件运用的熟练程度低 有83.8%(662/790)的护生对Word软件使用不熟练,89.9%(710/790)的护生对Excel软件使用不熟练,85.2%(673/790)的护生对PPT软件使用不熟练,而我校的本科护生、高职护生、中专护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5。护理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女生,中专护生学习的起点相对较低,自律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比本科护生差,以至于中专护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专注程度不高,在某些问题上理解较慢,操作速度也较慢,对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也不够熟练。而高职护生年龄较中专护生大,并且有过实习的经历,初步了解护理管理、整体护理、ICU护理等计算机管理在医院护理工作的应用[1],她们更希望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自己的护理操作技能,来弥补与本科护生存在的差距,为就业增加筹码。但是,由于高职阶段的课程中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使得她们的计算机知识得不到加强巩固,因而MicrosoftOffice软件运用基本不熟练。而本科护生的知识层面较广,基础较好,追求也相对较高,所以在MicrosoftOffice软件利用层次上比高职护生、中专护生高。 2.5护生痴迷于网络 在调查中发现,护生痴迷于网络的主要原因是自制力差,其次就是压力大。对于护生沉溺于网络的主要原因,我校护生和外校护生对此问题的看法有不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6。调查显示,除了在学校上网,我校还有41.1%的护生到网吧上网,外校护生到校外网吧上网仅为12.1%,这一方面说明我校网络资源不足,另一方面说明我校年龄较小的中专护生占比例较高,中专护生思想行为较为单纯幼稚,自律能力较差,沉溺于网络的情况比本科护生、高职护生要多。 3教学对策 3.1强化护生学习及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意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职业生涯大赛、计算机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让护生了解到计算机的运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临床见习形式带领护生参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血糖自动测定仪等监护仪器;还可通过参观“ICU微机管理系统”进行的信息处理[1],使护生全面了解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现代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激发护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学校还应加强护理信息技能的实训,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以创建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2]。#p#分页标题#e# 3.2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培养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习是积极地寻求,还是消极地应付,是兴趣盎然地吸收,还是心存厌恶地排斥,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现在许多计算机课程看似讲得有条不紊,实际上却呆板、枯燥、无味,护生的注意力根本没在课堂上,这是一些护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仅仅是把计算机的操作演示给护生,没有系统地规划教学课程,不但增加了护生计算机课程学习的难度,同时还削弱了护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向护生介绍一些计算机在护理专业领域的实际用途,结合临床上的护理知识精选上机实验内容,以成功的临床案例展开讨论,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3]。 3.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软件,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突破计算机与多种电教设备的界限,融电脑、电视、录像、录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根据需要可随意处理文字、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形成智能化的多媒体终端,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高效、交互、实时的操作环境和良好的服务。运用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做示范操作,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示范,护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整个操作过程,教学效果较好。教师将理论讲授和综合应用联系起来,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护生,让护生通过思考、查寻资料、综合所学的知识,独立或合作完成作业,这样可以培养护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4]。 3.4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及教材建设由于从事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考虑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医学护理联系较少,这样对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让护生觉得计算机与医学的应用联系较少,学与不学都一样,没有意识到计算机会对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产生影响。教师应钻研教学大纲和护生心理,有意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紧跟科技的进步和护生全面发展的需求[5~6]。目前具有护理学、计算机和医学信息管理学等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缺乏,有关护理信息学方面的资料很少,学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快护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组建一支具有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护理教育教学经验和医学信息技术专长的人员组成编写队伍来编写满足教学需要的教科书[7]。 3.5树立正确价值观及理想目标,培养护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网络成瘾对护生的身心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应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本科、高职护生,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及时帮助其树立学习目标;通过专业的现状、就业的机会等案例树立其专业认同感;再加强学校社团活动,增强护生的归属感。对于中专护生,由于其年龄较小,心理和生理都不够成熟,学校应正确引导,加强网络道德、网络法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护生的自律性,提高其驾驭网络的能力,减少不良网络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这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8]。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只有掌握多项技能,才能自如地应付与护理工作有关的计算机操作、医嘱录入和数据库的管理等操作,才能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合格劳动者,永远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容和特征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把加快本国信息化程度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目标。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推动其它行业信息化的战略前提和基础。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1·1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就是对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存在方式的一种描述,用于减少事物存在的不确定性。信息与物质、能量一起构成为人类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信息化就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利用信息技术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存储、利用等所进行的一切有意义活动的总称。
目前,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大家公认的定义,结合各位专家对“教育信息化”所下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系统、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改善教育环境,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使之适应于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
由此可见,①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谓现代信息技术,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现代电子技术对信息进行生成、存储、传递、分析、利用等的技术],以实现信息化教育;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引入过程。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和认识的过程。③教育信息化就是把教育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构建起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信息化教育模式;④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1·2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中专学校档案管理论文
一、在中专学校中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没有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在许多中专学校中,学校的普遍意识是把学生的学习情况放在首位,这么做的结果往往是会忽略档案管理这样的辅助式教学,尽管对于学生来说,档案管理往往不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起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一个学校对于学生的档案管理得好的话,就会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权益,从而使学生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学习。
(二)学校往往没有应用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
在一些中专学校中,学校往往没有很多的资金来对档案管理方面的设备进行一个系统性质的更换,对于进行档案管理的方法只是采用以前那种文本的形式,通过笔录的过程来进行存档,这样做会大大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会大大增加档案存放的空间位置。与此同时,还会出现由于年份久远,造成档案流失的情况出现,使学校的利益受到损伤。
二、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措施的说明
(一)对在职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扩招专业的管理人员
创新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渗透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教育理念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分别是转变角色,确定学生主体地位;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学习主题;整合教学资源,创建有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创新教育对于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具有重要性意义。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长期以来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单向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转变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转变课堂教学角色,确定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和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明显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首先,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在某种程度上扼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这一现象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教学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时,教师重在以讲学的方式带领学生,而忽视培养学生对某个技术或技能的习得和运用。创新教育理念倡导课堂教学重心由教师转移向学生,教师要结合学生该阶段的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1]。比如,教师在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理念和一般特征,并且能够举例说明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如下。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图片信息、声音信息、文字信息等,那么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什么算是信息?学生1:手机铃声响起来,表示有人打来电话,这算是声音信息。学生2:从课本中我们能学到很多知识,这些都是文字信息。学生3:观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我们看电视就是在接受影像信息。……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信息的定义、分类等基础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人类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信息,探索这些信息中固有的某些特性及本质,并且总结出信息的一般特征。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转变,体现了创新教育理念所倡导的“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及角色”,学生不再是设计主题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主动参与整个学习活动,成为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制定者。
二、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学习主题
过去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教学,其知识结构同样较为单一,而且实践操作性远远不够,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具体生活、社会环境相结合。除此之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操作很多时候仅停留在能够浏览互联网上的知识碎片,其思维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协作处理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创造丰富的课堂环境。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学习主题,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主题,使学习主题具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管理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探究计划,在课前通过上网或者咨询专业人员等多种渠道来了解电脑市场的详细情况,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直观感受电脑零件,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这样的方式一是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能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