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计算机毕业实践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以有效地保障高校工程教育的质量,根据它的基本理念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面向产出导向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持续改进的考核反馈机制几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针对高等教育机构中工程类专业教育所实施的专门性认证,它可以实现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能够有效地保障高校的工程教育质量。计算机网络课程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和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具备一定的组网和网络应用能力。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该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在培养复合应用型定位的高校中,将工程教育理念融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与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之间的相关度不够
首先,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知识点分散。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中涉及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通信、网络安全等内容,在体系结构的每一层都存在一系列的协议。如果简单按照教材框架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虽然可以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学术性,但是知识内容抽象和分散,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其次,相关领域技术发展快,教材中部分知识陈旧。随着各种新型网络技术出现,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梳理和删减已经淘汰的知识,适当引入前沿的网络技术。再次,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该课程本应该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可是在教学中实践环节偏少,这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面向产出导向的理念。
1.2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职计算机创新教学
1目前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1.1招生规模扩大,供大于求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进入极度扩招的跃进期,初时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以就业为导向迅速跟进。在这种跃进态势下,原来只有几所国办高校开设本二以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格局被打破,全国95%以上的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相关专业并不断分支拓展细化。 国家政策又鼓励社会办学,招生计划不断膨胀,全国国办和民办高校几乎都开设了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比如动画行业,就是个极为明显的例子,近几年这一专业非常热门,生源激增,呈现出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1.2校企对接存在落差,专业岗位需要再培训 高职院校由于体制和培养模式的原因,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而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例如很多动漫专业、软件开发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想要从事相关行业,也就是说无法进行零对接,需要二次培训经费和时间的投入,毕业生和用人企业都不愿意进行二次培训经费和实践的投入,这就导致这些专业的学生不愿意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企业也不愿意与学校或学生签订招聘协议,而选择与校外专门的培训机构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1.3就业定位脱离实际,企业要求有技术、能吃苦 蓝皮书中指出,毕业半年后的高职高专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就业率达92.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达79.1%。从报告的结果来看,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工科类的专业好就业。 对于工学毕业生来讲,他们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有一技之长,企业喜欢有一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这也是必然需求。计算机类专业属工学类,在校努力学习,完全可以掌握一门基础技术。 毕业后只要结合实际钻研学习、探索创新,完全可以胜任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对于相对偏文科的专业,如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专业,或者在校学习一般,不想从事专业技术的学生,他们所应聘的岗位可以更广泛一些,如做管理类、销售类,服务类等。只要肯吃苦,就业是不成问题的。在行业工作多年的毕业生,若认为具备了职位晋升的基本条件,则更应深入学习专业技能相关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并协调拓展社会人脉关系。但目前一些毕业生的心理很不成熟,存在着时而过于自负、时而过于自卑的倾向。心想,我堂堂大学毕业生怎么能干这些中专生、甚至农民工干的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呢!一旦不能应聘自己心仪的岗位,迅即转成自卑,自认什么也没学好、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干不好。这种缺乏自知、自信、甚至转向自卑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 2面临生存危机———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现状 民办院校靠民营资本办学,学费收入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民办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招生的指挥棒转。关系生源的招生办必定是其最重要的部门,什么专业时髦、热门、好招就开设什么专业,不顾条件如何,不计长远发展,只为眼前抢生源争开热门专业,招生门槛一降再降。“捡到筐里都是菜”的招生模式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高职招生难。尤其是面对河北省高考报名人数连续3年递减的严峻局势,我院也为了顺应形势求生存,应急开设并迅速膨胀招生规模,如:工程造价、会计、体育健康等热门专业,而缩减长线冷门专业。 激烈的生源竞争造成学生素质下降。生源逐年萎缩,高校录取率攀升,招生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导致激烈的“生源争夺战”。前两年高考成绩400分以上才能录入高职高专,而今200分以上就能被录取,甚至出现了高考成绩100多分的大学生。未来很有可能出现“注册即入学”的高招局面,缺乏选择的招生将无法保证大学新生的基本素质,对师生之间和教学双方都带来困难,把控不好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近几年,港澳台和海外知名高校也投入到争夺中国生源的大战中来,竞争“再生枝节”,优秀生源流失很多,加剧了争夺生源的紧张局面。这就从深层次提醒我们,只靠录取政策来抢生源尚属“低级阶段”,只有靠高端的教育质量、教育投入的高回报来“抢”好学生,才真正有利于展开生源竞争。在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国办高校面前,我们民办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生源素质就无法提及了。 “生源危机”倒逼高校教育改革。有评论指出,假如认为高校的生存危机仅仅是来自生源,恐怕同样有些低估了形势。事实上,生源锐减顶多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的生存危机罢了,而这一危机,即便是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其实也已经显现出来。不少地方出现的高考考生的弃考现象,正是说明他们对某一批次高等院校本身较低的性价比,产生的不认同。 3因地制宜,推进课程改革实践 3.1增加设备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增加设备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在国办院校有政府投资。而民办院校教学经费完全自筹,主要依靠学费养活自己,学院总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到招生好、就业好的重点专业上。每年定期拨较大数额的专款改善计算机机房的通用公共耐用设备,似乎不太可能。而计算机相关专业由于近几年招生人数下滑,逐渐下降到次要专业,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计算机专业就越发展不起来。而计算机设备的更新速度又日益加快,新购进的电脑往往使用3-4年就需换代,无法满足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需求,只能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种类似商场经营的模式:学校提供场地,学生提供电脑。具体做法是:学校提供一间教室,负责安全,并按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提供机房公用设备。如:稳压电高璐: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实践45源、交换机及网线机柜、甩出网线接头、桌椅等。学生一入学,自行购买与专业相匹配的适度配置的电脑,由学生自己使用,统一管理。#p#分页标题#e# 通过这种方式,既弥补了机房建设经费的不足,提高了专业机房的硬件配置,又加强了学生管理,减少了学生通宵上网事情的发生。 3.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确保教学质量 从制度上引导教师改善学历。建校初期,由于师资匮乏,不得不聘任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担当教学一线教师,少数基础课教学尚可勉强,一届学生或许可以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水平与能力差异渐渐拉开距离,但这些年青教师勇于担当的精神和热诚的教学态度确实值得赞叹,但从长远计必须从制度上引导教师提升学历、晋升职称,鼓励教师考取全日制或在职的研究生或工程硕士。 从制度上引导教师下企业锻炼,鼓励教师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认证,提高双师型教师在教师中的比例。年青教师多是出校门进校门,没有经过企业的实践锻炼,学院人事部门与所在单位部门互相配合,作出规划,安排青年教师每年暑期到一些校企合作单位有目的、目标地去实习锻炼,这要成为每位教师必须履行的硬性任务,到企业实习的成绩直接计入教师的考核和晋升条件。提倡工科毕业生的毕业环节采纳来源于企业的实际课题,由教师指导,开展真刀真枪的实际锻炼,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 3.3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操作技能 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是知识衰减期短,技术淘汰快。传统教学过分注重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真正涉及应用领域的内容不多,学生实践教学停留在程序设计上,缺乏项目型实验。 这将导致学与用脱节,学生会抱怨“学校学的没用,有用的没教”。 (1)加大实验学时,改革授课方式。课改前,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是1∶1,如周学时为4的课程,以前的授课方式是2学时多媒体理论教学,2学时上机实验;周学时为6的课程,分单双周,基本保证理论与实践学时1∶1。 课改后,总学时不变,减少理论学时,减少验证性实验学时,增加一项集中课程设计的学时。如大一下学期讲授的“C语言程序设计”,总学时数为72学时,原来是周4学时,理论、实验为1∶1,课改后,教学实施计划为:前14周按照每周2学时理论、2学时上机的进度进行日常教学,后几周,根据学院总体安排,集中到2—4天,每天至少4学时的课程设计,由主讲教师布置若干课程设计题目,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题目不难,主要由教师指导完成,最后仿照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上交。成绩评定包括平时、实验、期末成绩,按照3∶3∶4的比例计入总评成绩。 对于一些注重实际编程与开发能力的课程,如Asp.Net程序设计、电商网站设计等课程,理论与实验学时按1∶2设置。 对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改革,主要是改多媒体讲授为到实验室边讲授边实验,理实一体化。如Photoshop平面图像处理、Dreamwever网页设计、Flash动画设计、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 对于一些前期需要理论做基础,后期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如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等,不拘泥一次理论、一次实践的教学模式,可以前几周连续上理论,中间几周连续实验,最后几周理论总结。实验也不是断断续续的,一个教学班,一次实验就是一下午或一上午。学生反映相当好。 (2)改革考核模式,完善评价体系,加大实践考核力度,注重过程监管。考核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的重要方式。目前的成绩评定早已放弃了期末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方式,而更加注重过程监管。现阶段主要采用上机考试与笔试相结合,两者并重的方式。根据具体课程性质的不同,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所占比例不尽相同,不再局限于过去的1∶3,可以是1∶3,也可以是1∶1。 教考分离是有效的考核手段。近几年,在期末试卷组题上我们采用公共基础课建立考试题库和专业课程教研室内部集体出题这两种命题方式。 在学生成绩评定上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其他资格考试,采用资格证与课程对接的模式,获取相应专业或课程的资格证后,该课程可以免修,并根据资格证的级别与成绩核定这门课程的成绩。 例如:通过河北省或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免修;通过国家二级C或者VB或者JAVA或者C++的学生,免修大一下学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通过国家三级网络部分的学生,免修“计算机网络基础”;通过国家三级信息管理或数据库部分的学生,免修大一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基础及SQLSever200X”。其他诸如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的一些资格认证,与课程对接后,虽不完全免修课程,但可以折合一定的考试分数。 为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质的知识竞赛、技能竞赛,采取学生报名、择优选拔的方式,选拔参赛的学生,对接课程可以期末免试,竞赛取得二等奖以上的成绩,该课程成绩评定为优秀。针对不同的专业,我们鼓励他们参加符合本专业特点的竞赛项目。如:鼓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微电子及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制作大赛”;网络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技能大赛”;软件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软件设计大赛”;也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专业要求不高的竞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系列大赛”等。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我们采用以赛代考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如:“网页设计大赛”、“动画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汉字录入大赛”、“平面图像处理大赛”等。 (3)教师评聘分开,严格管理。除学生外,对教师的考核也实行以赛代评,如:每年一次“教案比赛”、“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青年教师说课、说专业比赛”以及“多媒体课件比赛”等,期中、期末两次教师考核评定,每学年进行一次职称聘任,均以数量、所带学生参加比赛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教师各类教学比赛中取得的名次进行量化打分,成绩特别突出的教师可低职高聘。#p#分页标题#e# 建立学评教、教评教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每学期举办至少两次学生座谈会,学生对教、学双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教务处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并对教师的教学改进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促进教学相长。 3.4就业教育贯彻始终,缩短学校到企业的距离 学院一贯重视就业教育,但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仅针对大三毕业生。从2009年开始,就业指导课由原来的38学时增加到42学时,平均分配到第一、二、三、五学期。使学生从一入学就树立就业目标,明确就业方向,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和应聘技能,培养学生对未来的岗位意识。 由于IT开发行业很少使用实习生,即便有,也仅是针对国家重点院校的准毕业生,很少有接收高职学生的单位,或者接收后,也是要求学生做销售类或售后服务类等工作,很少涉及专业项目实践。鉴于这种情况,我院从2010年开始,除要求学生每年利用假期至少参加1个月的社会实践或暑期实习外,在大三上学期,缩短授课时间,课堂教学只上10周,10周之后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学生们可以准备专接本考试,可以参加专业培训,也可提前联系毕业实习单位,寻求就业去向。 企业需要干得了、坐得住、学得会的毕业生,培养学生具备过硬的职业素质就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加强职业意识,加强就业教育。目前,就业指导课归属素质教育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在教学方式上准备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改革,如定期模拟公司化管理运行模式,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适应企业的各项管理,融入到企业中去,缩短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时间,把原本留给企业的员工培训提前到学校进行,这也为毕业生入职就业创造了条件。 4结束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就业难,既有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与创新的机遇,教学改革是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与时俱进,根据学院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提供不同层次、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课程改革命系专业,更命系学校。
学徒制人才培养在网络技术专业探索
【摘要】现代学徒制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将课堂教学与岗位实习结合起来,将传统学徒训练和现代职业学校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现代学徒制把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很迫切,因此,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本文分析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施路径,探索应用型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现代学徒制,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现代学徒制相对于传统学徒制,是一种更具实用性的教育模式,是将现代的职业学校教育和传统的学徒培训融合,这种教育模式具体表现为师徒关系,在师傅的指导下,徒弟一边完成生产步骤,一边积累经验,完成学习内容。现代学徒制旨在培养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员工,对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究我国现行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和校企合作的困境,提出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应用,探索和建立适合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双主体”“双导师”“双身份”“双标准”“双体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尽管有很多学校一直在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可惜效果不明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是进行计算机操作维护、计算机局网络通信产品的系统集成、局域网的设计何安装等,从事的工作主要有网络维护、网络管理等,很多学校也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一起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或者是与公司协议订单式的培养,但这些工作大部分都是由学校在做,举步维艰。现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还是停留在学校本位上,主要依靠学校教育,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难以改变的现状。在以学校教育为主、企业参与较少的情况下,更多的时候是学校在孤军奋战,开发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编写着人才培养方案。虽然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期待学校多与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合作开展相关的实践和实习等,但是这些工作几乎都是由学校组织,主体是学校,企业参与还是较少。近些年我国大学招生持续扩招以后,几乎都是采取班级教学制度,班级教学的弊端也非常明显,理论性的教学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技术性的学习内容在学校无法亲身体验,不具备相应的岗位能力。有时候学校安排学生到一些合作的公司和企业实习,但岗位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并不对口,例如让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从事电脑销售的工作,虽然能体会到企业的文化,但是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不大,这也是培养模式的不足造成的。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探索一个更适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
3现代学徒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思考
1基于工作岗位,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明确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 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接诊、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DSA检查、超声检查等。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对毕业生能力的考查,对毕业生关注度较高的依次为操作能力(93.43%)、理论知识(91.24%)、合作沟通能力(81.75%)和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81.75%),具体见表1。因此,我们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3种。基本能力包括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核心能力包括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及操作能力、常用影像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能力、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能力及其超声检查与诊断能力;综合能力包括自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毕业生职业能力标准(见表2)。 2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现工作和学习的真正融合 2010年,围绕岗位要求,着眼工作过程,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修订,逐步构建了以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将原教学计划调整为公共课(9门)、专业基础课(7门)和专业课(8门)3个课程模块,共设置课程24门,作为职业必需课程;同时开设了12门选修课作为素质拓展课程,供学生选择。并制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修订完善了各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实践课教学大纲和实纲。同时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CR系统(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中的各种影像临床病例资源、多媒体教学片、电子图片库等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 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90%以上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先后建立影像解剖学和影像诊断技术两门网络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互、自主、开放的学习和实训环境。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按照能力分层递进规律,分别对应岗位能力要求(见表3),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见表4)。 3基于工作需求,开展实践教学评价,保证毕业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考核内容方面,增加应用性知识,强调每门考试课试卷中应用性知识的比例不少于20%。同时,增加考查课对学生课堂表现、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意识的考核。考核方式方面,一是单列实训考核成绩,采用多阶段、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任务评价、项目评价、综合实训评价等多种形式,分别由任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综合评价合格方可进入临床实习。二是在理论课考试中,根据课程特点以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2010年,我们与临床专家一起开展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通过课程基础理论知识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尽管目前考核评价体系仍不完善,但通过改革,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会进一步完善。 我校与河南省人民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洛阳正骨医院等45所教学医院签订了实习教学协议,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其掌握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方法,达到“毕业即可上岗”的基本要求。 作者:王挺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信息技术教育中实践问题综述
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实践问题
(一)课程目标理论性倾向严重
我们反思的第一个对象就是课程目标,思考结论为,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过于突出理论基础。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读书、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从历史与逻辑两个角度都可以证明理论基础扎实是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把握了理论就可能抓住规律,预测未来,有眼光,有见地,就可能远离浅薄和摇摆。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理论课天然地居于主流,成为授课的主要目标。而实践课程由于其自身往往是附属于理论课程的存在,而在实际教学中,被屈居于次要,也很少体现在课程目标内。除了学校自身的教学定位,我们还能发现在课程的实施程序上,学校也是遵循着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思路。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这些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常都是在三四年级,是被认为在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才可能从事实践活动。然而,事实上,由于一二年级过于突出以教材、教室、教师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实践环节被忽视,或者难以与理论相结合,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也是不扎实的。不少调查表明,等到三四年级集中实习时,前面所学的书本知识也被逐渐遗忘了。这种两段式的课程实施办法是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重要根源。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忽视教学实践环节
以往研究表明,在计算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常常处于辅助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广西十一五期间一项教改工程研究报告中揭示出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实践课程学分比例低,在总学分中各类实践课程不到25%,在专业课总学分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则不到20%;实践教学方法与内容滞后,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少,系统综合设计开发能力训练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质量不高;缺乏公司与企业实践经历,不了解社会需求,即使进入公司实习,也难以参与项目设计开发,多半从事的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缺乏有效锻炼,表现为体验式的而不是参与式的。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的缺失,直接导致一方面使得老师在教学中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传授,无法将理论有机地与实践经验结合授课,极大地影响到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实践环节的缺失,也影响到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课程的讲解是建立在实际操作之上,缺乏实践经验,单纯讲解高深玄奥的理论知识,既枯燥又不直观。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枯燥的理论过度排斥,进而影响到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感观。
(三)实践教学受滞后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
由于实践教学地位不高,处于从属地位,因而,实践教学师资也难以受到重视,常常被定位为教学辅助人员,入职门槛低,入职后在培养提高、工作条件等方面也难以有好的机会和改善,甚至还存在随便抽调一些人来应付的状况。在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中,不少人的成长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自身缺乏公司企业实践经历,也不够了解社会需求状况。这种状况是造成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重要原因。从学校和教学院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分析,人才培养的空间分布主要是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以读书为主,以校园为主。实践基地虽然也有,但是公司和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结合程度普遍不高,真正把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内在有机环节的学校并不多。同时,公司把参与人才培养作为自觉意识、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的更不多。学校和企业之间本应以产学研为纽带紧密结合,但由于法律,利益等诸多方面原因,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在校外、在企业不容易落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地处二线城市的高校情况更为突出。
网络舆情对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影响探析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IT行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的力量越发明显,它对于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就业也带来了各方面的影响,在网络舆情对学生就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背景下如何将专业发展到最好,如何让学生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如何让学生在就业岗位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管理和培养的目标,也是计算机学院所有在校师生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网络舆情;计算机
0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爱好和兴趣是各不相同的,新时代学生的思想也很复杂,而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择业标准。网络舆情主要是社会公民通过网络对社会各种事件进行评论,它是指社会公民的思想反馈,对社会多方面给予自身的见解和态度。因此,如何让与专业相关的网络舆情给学生就业带来正能量,是至关重要的。
1网络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
目前,IT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要想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适应当下的信息发展,对于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老师们来说是一个必须要深思的问题。首先要想让学生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了解网络工程专业的自身专业特点,根据这些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就业,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少走弯路。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要求,对于薪资的要求,以及结合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爱好的不同,在择业时会有很多差异。对于新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也有也许多不同的就业方向,如程序员、网络工程师、网络监测员、网络管理员等,当然还可以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等,因此学生的就业选择必然存在很大的差异。
2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摘要:以“新工科”为视角,结合我国工程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归纳总结了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教学模式落后、教师理念有待提高和学生需求差异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强化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相应的改革措施,且以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实践证实了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改革适用于地方本科院校设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可供同业者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工科;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工程教育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新的技术生产需求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2017年2月,教育部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正式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作为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重视[1]。按照“新工科”建设的行动路线,地方高校的工科教育要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2]。专业的升级和改造,其抓手和立足点,就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在2005年6月的报告《计算科学:确保美国竞争力》中指出,21世纪科学最重要、经济最有前途的前沿研究都有可能通过先进的计算技术和计算科学得到解决[3]。学生应具备应用信息技术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模拟和求解的能力[4-5]。这就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能够对专业问题求解提供一种信息技术上的支撑,使学生能够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本文在新工科视角下结合工程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归纳总结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6-7],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实践验证了课程改革的有效性。
一、存在的问题
(一)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
长期以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定位为面向大一新生的通识课程,较少考虑本门课程的知识点对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导致学生对内容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在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时无法对本门课程进行有效呼应和理解,无法做到与专业课程之间很好的衔接,甚至使学生产生学而无用的想法。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名称很多,诸如计算机入门、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其理论知识大都覆盖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算法与程序、信息安全等。授课内容基本上是相关领域的浓缩版,难以深入展开。实验课以练习Office应用软件的使用操作为主,往往由于课时方面的限制,只学习各种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导致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高,课堂逃课率较高。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和解题方法的方式学习,导致该课程学习结束后很快遗忘。另外,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狭义工具论”的偏见,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仅仅是教给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和处理基础文档,学生未能深刻地认识到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方式与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模式落后
职校计算机课程问题分析
本文作者:陈梨芳 单位:福建经济学校计算机教研室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现在社会的基本工具。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用于普及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教育。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了解跟计算机相关的文化知识,文字录入,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熟练掌握Office中Word、Excel、PowerPoint应用软件的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及学会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等;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从近几年的毕业生信息反馈反映出,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不会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速度慢、office办公软件操作不熟练等。这说明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对学生培养目标把握还不到位。如何开展好各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贴近社会需求的中职毕业生,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笔者以福建经济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为例,分析了该课程在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水平良莠不齐,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教育部的规划,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增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使得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就接受过计算机基础教育,家庭计算机拥有率的提高,也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1]。当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再次接触这门课程时,就觉得内容比较简单,产生自满情绪,不再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上机过程中出现偷偷聊QQ、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一部分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些学生由于学习内容多、教师讲课速度快,感到听不懂、跟不上,产生畏惧心理,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中职学生在一进校时虽然知道只有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顺利毕业,然而学校并不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造成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忽视,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主动性,加上自我要求不高,易造成学生学习目标定位不明确等现象。
(二)上课时间安排欠合理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般开设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分两个学期上,总课时108节,一周上3节。鉴于学校机房资源有限和排课方便,该课程一般排成一个下午上3节课。连续上3节课,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造成第三节课课时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