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技术分析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技术分析论文

肿瘤学中文核心期刊被引论文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入选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0种肿瘤学期刊高被引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特征。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刊载的高被引论文被引情况、基金资助、栏目分布、作者地区分布、作者及机构合作等特征。结果2015-2019年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14017篇,被引论文9694篇(69.16%),高被引论文248篇。高被引论文的作者主要分布在中国30个地区,其中发表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在前5位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四川省和广东省,基金资助以国家级为主,作者以≥7人合作为主;篇均被引频次居前3位的高被引论文来源于“临床流行病学”“指南与共识”和“专家论坛”栏目。结论高被引论文的地区、机构分布不均;我国中文核心期刊应积极开拓优秀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类稿源,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肿瘤学;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引文分析

科学论文的关注度可以通过引文分析来评估,而被引频次是一种对已利用率和贡献率的定量评估方法之一[1-2]。高被引论文是某一学科中质量高、影响力大的精品论文,可以看作是一个研究领域学术发展的风向标[3]。目前,对于肿瘤学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2017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2015-2019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作者选题和期刊编辑进行专题策划、审稿组稿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研究对象为2017《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10种肿瘤学核心期刊:《中华肿瘤杂志》《中国癌症杂志》《肿瘤》《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肺癌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统计资料来源于各刊网站信息、中国知网全文数据。

1.2高被引论文的界定。[1]根据普莱斯定律M=0.749×N?max确定高被引论文,其中,M为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的最小值,Nmax为被引次数最多论文的被引频次。本研究纳入的肿瘤学论文最高被引频次为1672次,根据公式最终将被引频次≥30次的论文确定为高被引论文。

1.3分析方法。利用Excel统计高被引论文的基金资助、栏目分布、作者地区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合作等信息,将这些变量进行编码并逐条记录、汇总后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阅读全文

小议农业推广学位论文质量

有悖于农推硕士将来主要在农业和农村发展领域从事技术研究、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潜在就业前景。农业政策研究类论文比例偏高,占到样本的40%,此类论文大多偏重于基础理论研究。而应当作为农推硕士论文写作首选类型应用研究类和技术示范与推广类论文分别占17%和24.5%,对于重视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侧重于农业实际应用的农推硕士来说,这两类论文的比重明显偏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农业推广硕士的论文写作重点还是应放在农业生产技术的开发、转化与推广应用上,立足于应用性而不是学术研究性,这是相比于农学硕士而言,农推硕士所独有的特点。

论文内容。部分论文选题不合适,所研究的问题范围过大,对于一篇仅需三万字左右的硕士论文来说,题目涉及问题大、多、广,反而哪个问题都说不清楚,造成论文内容宽泛,既没有进行深度系统的分析,也无法得出有现实借鉴意义的深刻结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论文"大而不实",小而不深",即论文选题过小,论文题目是学员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或生活区域的现实问题来设计的,这就需要学员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获取第一手资料,来作为论文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撑。但事实是由于自身条件困难或对论文的不够重视而没能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结果导致论文既没有理论创新点也没有解决好实际问题,且对其他地区缺乏普遍借鉴意义。研而不究,有的论文整篇都是对调研或实验数据的简单罗列,并没有用相关理论或先进技术手段来进行分析,论文难度不够,内容不够饱满,不能得出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论文外在形式。学位论文都有规定的形式标准,以便保证学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论文的学术质量。从现有论文样本来看,学生论文结构不完整、不严谨的情况仍存在,论文中缺少引言的、没有英文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过少的问题相对较多;论文格式不规范,论文整体结构排版缺发统一标准,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标注方式五花八门,论文中的图表、文字排列不符合要求,字体、字号等细节问题处理上过于随意;有的论文篇幅过短,内容过简单,达不到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应有的份量,且各部分内容繁简安排不当,主要内容不突出。

一、论文质量问题的原因探究

1.缺乏专门针对农业推广硕士制定的论文评审基本要求和指标

农业推广硕士在我国实行的晚,如何更好的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各培养单位都还在探索当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推论文,各自的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并没有一个统一可以执行的方案,不同类型论文在论文选题、论文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也不明确,这既不利于培养单位对论文进行有效的评审,也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以参照。很多农推硕士培养单位只是简单套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论文评审标准偏重于学术研究,不适合农推专业学位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特殊要求。因此农业推广硕士论文无论是外在写作形式上还是内在硬性质量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问题。

2.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位论文质量过程保证体系

阅读全文

图书情报领域云计算研究概况与进展

 

每项新技术的出现总能给图书情报领域带来新的变革和发展机遇。新技术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促使其服务方法和服务方向的改变,让信息被获取变得越来越方便,作为热点技术的云计算也不例外。自2008年底至2009年初起,云计算开始引起国内图书情报界的关注,随着胡小菁、范并思等文章的发表,国内图书情报界对云计算产生了极高的研究热情,表明了业界研究人员对新技术的高度关注及不断探索的学术精神,如范并思所说“图书馆学应该关注云计算,云计算离图书馆不远,关注信息技术是图书馆的传统”[1]。笔者对2009~2010年刊载在期刊上的关于图书情报领域的云计算研究论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及评述,旨在了解并梳理近年来图书情报领域云计算研究论文的概况、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1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收集   为了准确、全面检索到2009~2010年图书情报领域关于云计算的研究论文,笔者用“云计算、图书馆”,“云计算、情报”,“云计算、信息”等关键词,以及用篇名“云、图书馆”,“云、情报”,“云、信息”等,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和“中国引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将所检索到的论文篇名、关键词、发表年份、来源刊物及引文频次拷贝到Excel排序,将重复的论文删除,统计得出论文共156篇。   1.2研究方法   将来源刊物分为核心图情刊物、普通图情刊物和其他刊物,旨在能更好地分析国内刊物对云计算研究关注度之间的差异。国内的19种核心图情刊物,有18种刊载了云计算研究论文。统计得出:刊载过云计算论文的3类刊物共有64种。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从论文的来源刊物、发表年份、载文量、作者人数及其所属机构、引文频次等方面对64种刊物、156篇论文进行统计。   2统计与分析   2.1年份及各类刊物载文量统计与分析   对3种类型的64种刊物所刊载的156篇论文的发表时间、载文量及刊均载文量等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各类型刊物云计算载文量均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普通图情刊物和其他刊物,2010年比2009年分别上升了91.67%和85.71%。从云计算载文量67篇(19+48)及刊均载文量3.72篇看,核心图情刊物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普通图情刊物。载文量的急剧上升,表明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人员广泛关注云计算的研究,且关注度越来越高,并积极探讨云计算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应用。另外,从云计算载文量和刊均载文量看,国内的核心图情刊物对云计算的研究非常重视,使得云计算研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交流,与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图书馆2.0”,5年的研究论文208篇[2]相比,其发展势头更加迅猛。这说明云计算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将给图书情报领域带来积极的影响。   2.2作者机构、发文量与人数统计与分析   对156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的发文量及所属机构进行统计,以明确研究者所在机构的整体研究水平及在不同机构中的分布情况。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云计算主要是各类型图书馆的工作者,分别占发文总数的71.80%和第一作者总人数的72.54%,其中,高校图书馆发文量最多,占发文总数的56.41%,作者也最多,占第一作者总人数的55.63%;高校院系排第二,发文篇数占17.95%,发文作者占16.90%;高职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及科研院所3种机构的作者人数和论文篇数,均相对较少,其他机构最少。这一统计结果表明,云计算的研究力量主要以各类型图书馆工作者为主。同时,也揭示了研究力量薄弱的高职图书馆也进入研究新技术的行列,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主要是与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及计划实施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很大的关系。而高校院系作者在新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始终起着引领的作用,如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范并思、胡小菁在《大学图书馆学报》第1期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图书馆2.0”论文,到2009年在《大学图书馆学报》的第4期发表的关于“云计算”论文,掀起国内图书馆情报界对新技术的研究热潮。   2.3各核心期刊云计算载文量及载文总量统计与分析   由于各种期刊的出版周期不同,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各种期刊对云计算研究的关注程度,对各种期刊云计算载文量及其载文总量进行统计。但鉴于对2009~2010年刊载云计算论文的64种期刊,统计其各自的载文总量的数据比较大,笔者取18种刊载过云计算论文的核心图情刊物进行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在18种核心图情刊物中,《图书与情报》、《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学研究》各刊载9篇,虽然3种期刊的云计算论文篇数相同,但《图书与情报》占载文总量比例最高,占2%,;其次是《大学图书馆学报》,虽只刊载6篇,但占载文总量的1.78%,比刊载了9篇的《情报理论与实践》的1.15%还高,同理,《情报学报》中云计算论文的比例也高过《图书馆建设》。统计结果显示,18种核心图情刊物关注了云计算的研究成果,这表明国内图书馆情报领域的核心期刊对云计算研究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高度的重视,是云计算研究的主要交流平台,尤其是占载文总量比例较高的刊物。相信未来的发展趋势,各种核心图情刊物对云计算研究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截至2011年6月30日止,笔者从本馆订阅的核心图情刊物及CNKI检索到的数据显示,2011年已有32篇关于云计算研究的论文在核心图情刊物发表。   2.4被引频次统计与分析   为了反映研究者及其论文在学术界的影响、受重视程度、论文与论文之间的联系,以及未来在图书馆情报界的发展前景,采用引证分析法,对156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包括论文的篇名、来源刊物、第一作者及其单位和发表年份、引文频次进行排序、统计。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含10次)的论文共有18篇,共被引440次。这里只列出被引用20次(含20次)的论文信息,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1)被引频次在20次以上(含20次)的论文共有10篇,除了一篇是2010年发表的,其余的均在2009年发表,尽量避免了被引论文因发表年份不同带来被引频次的差异,因此,统计合理,具有可比性。10篇论文,共被引320次,占被引总数440次的72.27%,属高被引论文,说明这些论文在图情界的影响力比较大,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2)从来源刊物看,18篇论文均来源于图情刊物,其中有14篇来源于核心图情刊物,占77.78%,是高被引刊物,从侧面表明核心期刊是学术研究交流的主要园地。(3)从作者及作者单位看,多数是高校,且部分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硕果累累,如范并思、刘炜、胡小菁、李永先等。他们都是图书馆情报界的领军人物,其研究成果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他们的论文被引频次最高也在情理之中。论文的高被引率,表明云计算的研究队伍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研究力量不断加强,云计算在图情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也将非常广阔。#p#分页标题#e#   2.5关键词的统计与分析   对156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删除重复的关键词之后,共计462个,其中含“云”的关键词共有10个。出现频次1~3次的有28个,4次以上(含4次)的有20个,研究内容涉及图书情报领域的多个方面。笔者取4次以上(含4次)关键词进行统计与分析。统计关键词,旨在明确云计算研究者近两年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主要内容,分析云计算研究的发展趋势及给业界带来的影响。统计结果见表5。笔者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逐一进行研读与分析,并根据表5统计的关键词,总结和归纳得出:云计算的研究主题除了多数人描述的基础理论之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云计算在图书馆服务方面的应用。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等服务模式的改变,进而可提供SaaS服务(软件即服务)、云服务等创新服务模式,从而可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云计算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应用。云计算可以将信息资源、数字资源、竞争情报等放到“云”中,即云存储,进而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   (3)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在信息资源服务及共享中存在信息安全、保密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及隐私方面的风险等等。王长全[3]、胡小菁[4]等提出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4)云计算催生云图书馆和云图书馆员。云计算的到来将使图书馆员依托云而非实体图书馆提供服务,成为云图书馆员[5]。王红探讨了云图书馆平台技术与应用[6],胡新平提出了建设区域云图书馆以及产业分工明确、协同发展的完全云图书馆[7]。   总体来看,研究热点主要侧重于研究云计算的基础理论、云计算对图书馆的影响和云服务在图书馆的实现[8]、云存储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应用[9]、安全策略研究等主题。在2010年3月以后,云计算研究已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转变,如张叶红的《数字图书馆云计算安全架构及其管理策略》[10]、林小勇的《云服务下信息用户隐私权保护》[11]、董浩、赵需要的《云时代竞争情报搜集策略变革》[12]、黄华的《基于图书馆云计算的信息安全对策研究》[13]等。可以预计,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在2009~2010年短短的两年时间,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云计算研究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研究呈多侧面、多角度,涵盖了图书情报领域的各项工作。学术界的学者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对新技术给图书馆情报领域带来的机遇、应用的新问题及应对策略等进行探讨和研究。论文作者以各类型图书馆工作者最为活跃,研究成果借助核心图情刊物,在国内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在核心作者的引领下,云计算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另外,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高职图书馆不断引进专业人才,使研究力量薄弱的高职馆也进入研究新技术的行列,给我国图书馆情报界的学术研究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但也存在不足,表现在:(1)一部分论文所描述的主题类似,缺乏创新与独到的研究视角。(2)应对策略与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多为一般性论述,缺乏足够的实证、调查与分析。(3)云计算在图书馆情报界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多数重复阐述,包括信息安全、版权问题、隐私权问题等。(4)基础理论研究多,笔者对156篇论文进行研究与统计,绝大多数论文描述了云计算的基础理论。   从2009~2010年云计算研究论文的总体看,国内的19种核心图情刊物,有18种关注了云计算研究,使得云计算研究得以迅速发展,广泛交流。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论文的分类

1科技期刊的概念和特征

期刊顾名思义就是杂志,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有专业性和综合性两类。记载着科技内容的期刊可称之为科技期刊。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重要文献的载体,是科学技术的新信息源。科技期刊具有以下特征:①连续性:定期出版,具有连续性,出版内容能够历史地、系统地反映某一学科、某一研究课题的发展过程。②选择性:各篇文章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读者在阅读时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可以随时翻阅。③时效性:文章内容要求新、求快、求好。④稳定性:有固定的作者和读者。⑤创新性:内容要求新,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观点、新进展、新理论。⑥深透性:科技期刊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⑦复杂性:文章插图、公式、外文符号较多,排版难度较大。

2科技论文的概念及分类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文章,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科技论文按其发挥的作用分为学术论文、技术性论文、学位论文。学术性论文。指作者提供给学术性期刊发表或向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以报道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学术性论文反映的是该学科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类论文应具有新的观点、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据及结论及科学性。技术性论文。指工程技术人员为报道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而提交的论文,这类研究成果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技术性论文对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力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这类论文应具有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阅读全文

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中SCI期刊投稿策略

2011年国家科技部的我国“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我国科技发展总体目标,并首次将SCI论文及其被引频次列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同时,通过CNKI知识元中的指标平台发现:从2011年开始,学术界对SCI及其投稿策略方面的学术关注度,出现了1969年以来最快的持续增速;而用户关注度从2008年达到最大值(用户下载量为1355)开始至今没有太大变化;学术传播度从2015年却出现下降。究其原因,无论是SCI平台利用的研究者还是其使用者,一直固有的关注点为JCR模块下的论文总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研究、使用者有:彭奇志、刘小鹏等、李建辉等、柳卸林等、胡惠芳、党亚茹、任胜利等)及其投稿审稿周期(研究、使用者有:高继平等、鲍芳等、王伟等、刘金芝、董翔、张润芝、陈淑云、胡惠芳等)等一系列指标。忽略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后,在WOS平台下新开发的模块INCITES提供了一些新的分析指标(古兰•托来西等、林涛、郭冬梅、蔺梅芳等),能够使研究者更好地利用大数据进行科研活动。上述文献均未对期刊的影响因子与中国本土论文发文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分析,也未对期刊源的持久力即预警进行分析。本文试图在阐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本校)绿色建筑技术学科带头人论文产出宏观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其发表的期刊刊源的影响因子与论文发文量的二项式回归,对其发表的期刊研究方向和持久力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三种(初级、中级和高级)投稿者的投稿策略。

1数据和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文中的所有SCI论文检索结果都来自于ClarivateAnalytics公司的WebofScience数据库与其自带的分析工具及InCite,JCR(JournalCitationReports)和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iors)。所谓本校绿色建筑技术学科带头人主要指刘加平院士和杨柳教授。检索具体数据基础为WebofScience核心合集下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X-PANDED),时间为2000年至2017年12月。检索策略如下:(ad=(xianunivarchitecturetechnolorxianunivarchitecturetechnolorxianunivarchitecturaltech)orog=(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technology))AND文献类型:(ArticleORReview),其精炼依据:作者:(LIUJPORYANGL)。即首先通过机构检索得出本校SCI总产出为2158篇,进一步限定作者,得到绿色建筑技术学科带头人2000年至2017年12月发表的论文检索结果。

1.2研究方法

2研究过程

2.1绿色建筑技术学科带头人科学论文的整体情况

阅读全文

探讨农村教育数字化研究近况及趋向

一、文献计量分析

1.研究论文刊发时间及数量

根据论文的发表年代对农村教育信息化主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研究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份及数量,从2000-2011年所刊发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0年第一篇由河南财经学院统计学系的赵乐东发表的《信息化教育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论文开始,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论文总量达447篇。虽然2000年只有一篇相关论文,但从2008年到2011年相关论文总量皆超过60篇,即使2002年、2009年和2011年这3年较前一年在年总量上有稍许下降,也无法影响其总体的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国家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文件后,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更是得到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农村教育信息化这一主题仍将继续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2.研究论文期刊分布

对论文期刊分布的统计可以反应出论文的质量,从而体现出该主题现阶段的研究水平。据统计,共有169种期刊刊登过此类论文,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期刊,其中有10种刊物是教育学核心期刊(以CSS-CI2010—2011年收录为准)。发表该主题的论文在6篇及6篇以上的刊物共计12种,共231篇,约占所有论文总量的51.678%;而在教育学核心期刊上刊登的此类主题论文共计80篇,仅占总论文数量的17.897%,所占比例较低,这说明我国对于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研究的层次相对较浅,因此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图2为刊载量在6篇及6篇以上的期刊刊载情况。图2刊登论文期刊情况

3.研究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分布

通过对论文作者所属单位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群体在关注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也可以了解研究该主题团体的主要力量分布。为在4篇及4篇以上单位机构的直方图,共12所高等院校,除去西北民族大学为一所民族类院校外,其它均为师范类院校或由师范类院校合并的院校,其中有5所为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且安徽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也是省属重点大学和省重点建设大学。图3论文作者单位情况西北师范大学关于该主题的论文产量最高,共计26篇,随后的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也有17篇和14篇。之所以这些院校高居榜首,得益于这些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优势和人才力量,也说明了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中我国高等院校处于主力军的地位。

阅读全文

图情档期刊论文零被引原因与对策

一、图情档期刊论文的零被引原因分析

在本次探究中,为了更好地分析图情档零被引论文在主题上的特征,我们用词频分析法,通过代表性、高频关键词的信息搜索和内容分析,搜集了两大学科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对比,分析了图情档论文零被引与其他类型论文不同主题特征方面的原因。此外,本文对多窗口期的零被引频次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近年来该问题的变化走向。

(一)在论文整体、零被引论文中均高频的关键词

例如,“信息服务”等关键词是近年来图情档论文研究的热点,受关注度较高,成为了高频关键词,但在零被引论文关键词中占比较高。为了探究与这些关键词主题相关的内容特征,本文通过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等研究对象的内容归类,将其内容特征分为四类:1.对图书馆等图情场所进行多方面介绍的论文,多结合领域实时热点介绍对象的实体,研究时偏向于对短时段内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因而研究深度较低,此类论文约占图情档论文总数的50%;2.学术研讨型的论文,主要是对临近时间内某些重要的学术会议进行内容、主旨等方面的概括和分析,此类论文占比率约为20%;3.跨学科型的研究论文,如对信息检索、数据库技术等进行现状研究和对策分析,近年来相关论文多涉及到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内容,占比为15%;4.地域性较强的论文,如对湘鄂渝地区、军队等对象的研究,此类研究针对性强,但缺乏整体性的参考价值,占比15%。本文通过对该学科内不同内容特征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多数论文研究主题和内容符合当下的热点,但缺乏研究深度,因此产生了较高的零被引率。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著者水平有限、同类型总量大。

(二)在零被引论文中属高频但在整体论文中频次低的关键词

“书评”等是常见的符合之一类型特征的关键词。我们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分析,与其他关键词对比,发现这类关键词与对应时间内的研究热点的关联度较低,甚至属于比较冷门的研究方向。因此,其受研究者的关注很低,导致此类内容的论文零被引率十分高。

二、图情档期刊论文零被引的对策分析

阅读全文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评价作用的发展现状

摘要: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的标引不仅体现了对同行学者的尊重和学术诚信,也是对学术研究传承和创新的体现。近年来,参考文献的标引对学术期刊的影响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在考察了国内外学者对参考文献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质量评价的意义、方法和技术,期望对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科技情报研究人员和科技成果管理人员在学术期刊出版和管理工作中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参考文献;科学计量学;研究进展;期刊评价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是研究人员在论文撰写中引用和参考的已有研究成果,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可以是观点、数据、图表和实物等学术成果。在学术论文的写作和编辑出版中,参考文献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人员对相关领域研究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参考文献的质量也能反映学术论文的质量高低。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不仅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学术继承和对前辈科学家的尊重,也体现出科学研究的独特性、创新性和新颖性。所以,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学术界逐步开展了对参考文献作用的研究,包括对参考文献作用和功能的研究,关于参考文献的计量学研究,关于参考文献的引用质量研究,关于参考文献的引文分析研究等。本文试图围绕这几个方面对学术界对参考文献的研究做一个初步的梳理,并对以后的研究趋势提出自己的观点。

1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研究的发展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研究的最早标志性成果是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sLaw),也称为文献分散规律。它是英国化学家和文献学家布拉德福(BradfordS.C.)于1948年提出的定量描述文献序性结构的经验定律。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献计量学家加菲尔德(GarfieldE)从引文的角度发现被多次引用的论文集中在少数的期刊上,期刊的分布存在明显的集中分布特点[1],据此,加菲尔德论证了核心期刊的存在。此后,加菲尔德又提出了影响因子的概念。该指标将期刊的被引次数与期刊刊载文献篇数相结合,用来揭示期刊在学术交流中影响的大小。加菲尔德提出的影响因子“为核心期刊遴选提供了重要的量化测度指标”[2]。正是基于布拉德福文献分散规律和加菲尔德的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的理念,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于1948年创立了科学引文索引(SCI),成为国际公认的科学评价和检索的最有影响力的工具。1971年,普莱斯(PriceD.J.S.)对出版年限不超过5年的被引文献数量和被引文献总量二者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用来衡量学科领域里文献老化快慢的“普赖斯指数”[3],普赖斯指数越大,说明期刊文献老化的速度越快。这种计量学方法试图通过参考文献的数量揭示期刊甚至学科发展的速度。因为期刊文献的老化某种程度上也表征了相应学科的发展快慢。随着对期刊评价的不断深入,与被引次数不同的是,有学者对参考文献本身的一些特征也进行了研究。Small[4]从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参考文献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文章的思想脉络,从而更好地梳理学术共同体内部的思想渊源。而Lovaglia[5]则从参考文献数量的角度阐述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会影响到论文被引次数。文章指出参考文献数量代表相关文献参考的充分性,因而也是读者对于文章质量的判断的一个表征。我国学者潘一辅[6]对中国大陆3种主要情报学杂志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期刊被引用次数与期刊对中外文期刊的引用次数和参考文献的学科分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此外,玉崇德阐述了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的指标特征,包括引用数、被引数、论文平均引文数等8项指标。[7]随着各类评价指标的应用,1989年,中国科学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评价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8]同年,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并出版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评价指标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年载文量、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所载文献的地区数、基金论文数7项文献计量学指标。[9]到2001年,指标体系更加完善,评价指标发展为3类17项[10]2021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评价指标发展为24项,包括: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即年指标、核心他引率、核心引用刊数、核心开放因子、核心扩散因子、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核心权威因子、核心被引半衰期、来源文献量、文献选出率、AR论文量、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海外论文比、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影响因子的离均差率、红点指标、综合评价总分。随着科学计量学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传统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难以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1-12],学者们试图寻找新的研究手段来完善参考文献的研究,以期更全面地展示参考文献对于期刊质量的影响。例如,有学者区分了参考文献的引用在论证作者观点中的不同作用,有学者对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语种比例等对学术论文的影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总体来说,国外对于参考文献的研究相对早于国内,但随着我国评价体系越来越完善,对参考文献的研究就更加多样和完整。

2关于参考文献作用的研究

2.1参考文献对于学术期刊水平的影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