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技术创新计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工程探索
[摘要]“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大规模、高速度、跨越式发展阶段。近年来,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帮助指导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业委员会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技术复杂、质量安全要求高等特点,与全省在建城轨的6个城市主管部门、参建各方和科研院所一道,通过实施“835”、“926”两轮系列计划、重点课题攻关、“四新”成果推广等科技创新工程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质量安全
1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与一般建筑工程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建设规模大。每公里投资7~9万元,一条线路投资动辄在100亿元以上;二是建设周期长。合理工期一般在5~6年,目前合同工期在3~4年;三是建设风险高。苏南及南通地铁大部分位于淤泥质、粉砂等软弱地层,穿越或邻近江河湖海,地下水丰富。徐州地区及苏南部分山地地铁,位于“软硬交错”地层或花岗岩、微风化岩等坚硬岩石层、断裂破碎带和溶洞等特殊地质构造地层。同时,地铁通常需长距离穿行城市交通要道和人员密集区域,穿越建(构)筑物、高铁、桥梁、隧道、道路、管线、地表水体等构筑物,工程地质和环境等不可预见因素多。四是专业技术复杂。城轨是土建、机电及系统设备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的大类专业粗分就达30个左右门类,有明(盖)挖法、暗挖法、矿山法、盾构法等各种工法,具有“深、大、险、难”等特殊性和复杂性。五是质量安全标准严。城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要求全寿命周期应确保其结构的耐久性,功能的可靠性以及观感的美学性。面对城轨建设突出的特点,江苏省城轨建设在工程质量安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主动的探索与实践。如通过积极申报和承担住建部和中国科协科研项目;围绕全省城轨建设关注重点,在省住建厅申报和组织两轮系列指南、标准和科研活动;结合工程质量难题,鼓励工程一线人员开展微创微改及“四新技术”,并得到了很好应用。
2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创新探索与实践的主要做法
2.1承担住建部和中国科协课题引领城轨科技创新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住建厅和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城轨专委会积极申报住建部城轨方面相关课题,先后承担住建部3项课题、参与4项课题的研究,承担了1项中国科协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谈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高地
江苏省“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诰业基地,积极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有效实施这一具体行动,关键是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高地,加快形成与“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相匹配的高素质、大规模、国际化的优秀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一、充分发挥江苏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的现实优势
产业技术创新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先后出台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科技创新40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科技改革30条”)、聚力创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人才新政26条”)和建立健全“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围绕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关键环节,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服务品质,营造人才服务氛围,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对接,实现了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2019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825万人和414.8万人,均居全国第一。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突破10万人,人才贡献率超过40%。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骨干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掌握关键技术的研发人才队伍规模逐年增加。2019年,全省新增专业技术人才55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6.01万人;2019年,全省上市企业中,先进制造业人才数量占比超过60%,人才增长11%,其中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增长21.1%,全省人才向新兴产业集聚的特征日趋明显。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生态体系日益完善。以省“双创计划”为引领,全省各地出台近100项引才计划。支持政策包括创新创业经费资助、个人生活补助、计划项目扶持、生活配套服务等方面。省级层面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8000多人、团队近400个。围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遴选培养一大批中青年拔尖人才,在累计2万多人次、1.7万人培养对象中,有70多人成长为两院院士。以“333工程”为代表的人才工程成为极具江苏特色的人才培养品牌工程。实施产业教授、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经理等系列人才计划,推动科技人才到基层和企业一线创新创业,不断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政策,政府引导和市场作用相互促进的人才发展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二、着力破解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
先进制造业集群产才匹配有待提升。2020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4.6万家,营业收入超过12.2万亿元,利润总额超过7100亿元,均占全国近1/8,工业投资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正在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相比之下,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相对滞后。根据对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偏离度测算结果,产才偏离较为明显,其中,前沿新材料、28核心信息技术、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产才偏离度分别达到1.9、1.2、1.1,产才匹配失衡问题相对突出。产业技术高层次人才集聚有待加强。目前,全国有两院院士1696人,其中江苏籍院士463人,位列全国第一,但在江苏工作的仅有102人,远低于北京的605人、上海的183人。在苏两院院士主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江苏产业技术领域世界级科技人才、战略科学家相对紧缺,高层次人才集聚不足。江苏高校毕业生在产业就业比例仅为24.6%。2020年,江苏仅有7家企业上榜中国创新企业百强,与广东、北京等超20家企业上榜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亟须加强知名企业和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集聚。产业技术人才供需结构有待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相对偏理,教学环节重视知识传授而对实践技能培养不够,学术研究多而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较少,校企之间缺乏有效合作,高校与产业对接成效不高,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不太满意。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高校培养的产业技术人才供需占比仅7.5%,高技术人才供需占比仅4.0%。企业对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培训投入不足,技术骨干人才流动频繁,造成人才队伍不稳,苏北企业人才紧缺尤为突出。
三、着力落实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的关键举措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产才深度融合。一是完善产才融合组织推进体系。成立省产才融合发展工作领导专班,由省领导牵头,省人才办、发改委、工信厅、教育厅、科技厅、人社厅、科协等部门协同,发挥省、市、县(区)人才工作合力,统筹推进新兴产业与技术创新人才融合发展,引导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明确技术创新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二是组建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人才战略联盟。以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和中介服务机构等组建产业技术创新人才战略联盟,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联合培养、优势互补、人才共享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合作组织。三是推进产业高端智库建设。围绕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一批由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领衔,国内外院士和世界级创新人才深度参与,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产业高端新型智库,组织智库与相关政府、行业协会、产业技术人才联盟协同开展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高端咨询。加大引进力度,着力做大产业技术创新人才规模。首先,统筹布局战略科技人才重点引育领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目标,针对重点产业领域,加强战略科技人才引进,强化国内外产业科技合作,加快建成十个国际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以江苏战略科技人才为主,发起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吸引海外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参与。其次,大产业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机制,定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全球搜集掌握前沿科技成果、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顶尖人才和团队分布,动态急需紧缺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目录和人才地图,每年支持重点产业企业引进100名以上高层次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和10个以上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团队。最后,深入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后备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开展江苏省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高校行系列活动,面向产业领域国内外知名高校,重点引进一批满足企业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创新开发所需,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和海外留学归国产业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围绕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相关学科,建立健全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学科协同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机制,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重点建设一批产业技术优势高校和学科专业,开展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改革试点,不断完善江苏高水平产业技术学科专业建设体系。创新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在苏高校、科研机构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建立市场导向、灵活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推荐遴选领军型产业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副校长,企业高管到高校二级学院担任产业副院长。支持开展校企合作完善新型学徒制,改革课程体系,推广订单式培养。在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培养计划中,重点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实行“一人一策”;依托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每年遴选资助100名左右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聚焦自立自强,释放产业技术人才创新红利。一是超前部署前沿专项计划。
基于创新视角的重大工程技术论文
一、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的特征
(一)以工程需求为导向
企业的技术创新通常以市场为导向,而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则首先是实现创新技术的工程价值,其次才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即工程的技术创新是被“逼”出来的。工程的技术创新一定以工程实际需求为驱动,即某些关键技术难题不解决,工程就难以建成。因此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必须以解决工程问题为目标,这也是技术创新的共性成果在行业内其他工程推广应用的重要前提。
(二)技术创新难度大
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问题源自于工程需求,其自身的复杂性往往会提高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因此重大工程的技术创新问题通常是世界级难题,采用继承性创新方法,对已有成熟技术的简单改良或整合而形成的新技术一般还不能满足重大工程的技术需求。因而需要业主联合设计施工企业、学研单位,乃至境内外咨询机构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联合攻关。当然,此类问题一旦解决,便能够成为行业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标志性创新成果。
(三)创新成果层次高、影响大
《国家技术创新计划管理办法》第三条明确提出“创新计划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国家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开展技术创新,重点解决产业中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并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大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一项重大基础设施,更是工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重大工程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是响应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科研实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应坚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程,促进工程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探究
摘要:“大智移云”时代下,企业大数据能力成为与人力、资金和创新过程管理同等重要的技术创新投入。为了评价大数据能力的技术有效性,企业应当在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中引入大数据能力指标。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研究法,首先结合绩效评价理论分析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进而归纳大数据能力指标,最后构建起引入大数据能力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大数据能力;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大智移云”时代下,越来越多企业利用大数据能力整合有效信息资源实现技术创新,它已成为除人力、资金、创新过程管理外重要的创新投入。为评价其技术有效性,企业应当在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中引入大数据能力指标,结合人力、资金和创新过程管理等常用研发投入指标构建综合的评价体系。
一、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投入资源并形成创新产出的过程,为满足企业盈利目的,相关活动应当符合效益原则。为避免发生资源投入过多形成浪费或产出不足减损企业价值的情况,企业应当分析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绩效评价作铺垫。
(一)人力资源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体是人,技术创新萌芽于人的思维,产生于人的劳动。优质的人力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正向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源包括管理者、关键技术人员以及相关职能人员。管理者是企业的核心人物,他的创新素养决定了企业的研发方向。关键技术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执行者,他的行动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方法和路径。相关职能人员是企业活动运转的基础,支撑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石油院校海洋石油工程论文
1.海洋石油工程开发技术现状
随着海上油气开发的不断发展,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已有2300多套水下生产设施、204座深水平台运行在全世界各大海域。目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正在启动深水钻井、铺管装备等方面的前期研究;我国的FPSO建造速度和建造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深水油气田开发方面已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深水油气田开发公用技术平台正在建设中。
2.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海洋深水区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我国海洋石油工程自主开发能力和实践经验仅限于200m水深之内,与国外深水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尚有很大距离。我校石油工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海洋工程等专业均开设有“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对海洋石油开发工程进行系统的介绍,能够全面地讲述海洋石油从勘探到开发的整个过程。但如今海洋石油开发技术日新月异,目前使用的教材缺乏最前沿的技术介绍,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更前沿的科普知识。在实验教学方面,教学设备比较陈旧,实验学时较少。对于最常用的海洋石油钻采工具,学生也缺乏直观的认识。受限于各种因素,我校对于海洋石油工业所需人才的培养还相对缓慢,因此对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进行教学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3.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3.1以前沿知识介绍为主,优化课堂内容
减少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增加科普性知识介绍,优化课堂教授内容,构建课程新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海洋石油工业的热情,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渗透海洋石油开发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制作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技术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农业科技创新探索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提高了粮食单产。
种植任何粮食作物的时候,农民的主要目标都是想要尽可能的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粮食作物能够在抗病、抗逆方面的效率和品质都有所提高;将粮食作物的地方品种和品种间的杂交种植,以及重单作种植到间作套种等科学的栽培技术的改进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作物单产的提高。
(二)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从粮食作物结构来看,我国最近今年有这样一些调整:烟草、药材、油菜、:玉米、小杂粮这样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长,小麦、薯类等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继续缩减,养殖业不断发展,这些调整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
(三)降低了劳动强度。
城市化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加深,向城市迁移的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种现象导致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而且呈现劳力老龄化的趋势。如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匮乏问题就需要利用到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轻简栽培方法和机械化规模生产将能有效的缓解劳动力问题,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生态文化与技术革新生态化的关系
1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概念与内涵 1.1生态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从历史上看,生态文化概念的提出与人类技术发展状况是直接相关的。1982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大会上,罗马俱乐部创始人A•佩切伊曾指出,人类通过技术圈入侵、榨取生物圈的结果,破坏了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他认为,“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即提高对站在地球上特殊地位所产生的内在的挑战和责任以及对策略和手段的理解,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1]。国内学者余谋昌先生把这种“文化革命”所形成的文化称为生态文化[2],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狭义上讲,生态文化是以自然价值论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广义上讲,生态文化是以自然价值论为指导的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3]。一般意义上,生态文化是一种普适性的价值理念,其核心是倡导一种共生与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价值观对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种‘方向盘’的作用”[4]。凡符合这一价值观要求的文化内容,都可称之为生态文化。生态文化要求重新审视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合理性,系统反思现有文化所具有的环境破坏性,及由此带来人们观念、制度、伦理、行为等各个层次的调整和改变。由此来讲,生态文化首先应是一种创新文化,要求以生态取向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取代现行的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适应于当代环境问题的具体的生活样式。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及生态文明等一系列理念纳入政治舞台,生态文化也逐渐具备了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和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生态文化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可以使一种新的文化理念为群体所共有,使一切符合这一理念的行为成为社会风尚,从而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凝聚起一切可能的力量,致力于环境问题的解决乃至其他社会目标的实现。 1.2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化是指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5]。它是一个涵括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各个层面的整体性战略。其中,技术作为最物化的层面首先受到人们的关注。1962年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等现代技术。卡逊以翔实的事实深刻论证了化学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其后,人们越来越多地将质疑和批判的目光指向了现代科学技术,并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技术创新体系割裂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效益的关联,而将技术创新的价值限定在狭隘的个体层面上,并因此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技术创新生态化作为技术发展的当代转向,也由此承载起人们对技术的新的期望。一般认为,“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一种全新诠释和定向改变,它要求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考虑技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和作用,既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又要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又创造生态价值,最终目标是协调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6] 当前,技术创新生态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日益严峻,自然灾害、社会风险迭出的情况下,只有将技术创新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树立新的生态价值导向,才能真正有益于社会发展,也才可能为社会所接受,进而有益于自己的长期发展。世界各国在反思传统的技术创新的固有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纷纷提出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框架。1994年,美国政府《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技术》报告,提出绿色技术要有利于实现国家目标,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是预防而非治理,并制定了促进绿色产品生产技术与出口的战略,以图加强同欧洲和日本在绿色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德国政府把绿色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门类,致力于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其成功范例之一是耗电少、辐射低、使用材料种类少且便于回收利用的“绿色电视”。加拿大联邦政府早在1993年就制定出绿色技术创新计划,并被列入联邦重大科技计划[7]。生态化技术创新正在成为各国争夺的一个制高点。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本质是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实现科技价值的生态重构,它将科学技术视为社会—经济—自然这一复合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价值不仅在于人类需要的满足和人类福利的促进,而更重要的在于维持并增进整个系统的平衡。推行技术创新生态化,既有助于技术创新中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比较 如上所述,生态文化和技术创新生态化都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并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理论此,但二者并不是同一的,而具有其内在的不同。 2.1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具有不同的主体 生态文化以和谐共生为核心追求,但和谐与共生绝不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而需要双方乃至于多方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构建。从现实来看,现代生态文化的反思和构建主要源于人文学者,正是他们对人类文化及其时代问题的深刻洞察,成为生态意识觉醒的起点。但生态文化不是某一群体、某一领域的事业,而是一个社会整体活动的结果,生态文化也只有弥散在人类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等广阔的领域中,融入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成为他们自觉的选择,才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包括人文学者、环保组织、各级政府在内的所有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都是生态文化当然的主体,通过他们各自的社会活动拓展和丰富着生态文化的内容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主体。企业不但要具有生态化的经营思想,还要具备技术创新生态化实践的能力,并贯彻于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的各个环节中。但由于技术创新生态化价值关注的广泛性和公共性,作为具有利益驱动的经济实体,企业不可能独立成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主体,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环保组织乃至社会公众也都是应然的主体,并在其中承担着同样而不同一的责任。其中,政府通过政策性引导成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核心推动力,大学、科研机构等为其提供知识和能力支撑,社会公众则以其意愿和消费选择成为这一活动的压力和动力。#p#分页标题#e# 2.2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从内容上看,生态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领域,不但包括生态文学和艺术,还包括科学、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等,涵括人类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广泛领域。相对来讲,技术创新生态化首先是企业在特定条件约束下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领域中的生态化选择,是一种物质形态的生态文化实践,涉及面较为狭窄。从目标上看,生态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确立和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更多地强调精神层面自觉与自律,其目标指向人类整体,相比之下更具公益性和利他性。而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虽然具有较为广泛的价值关注,但企业自身具有明确的自利性。正是为了某种潜在的利益回报,企业才主动地投入资本,成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践主体。从发展途径上看,生态文化遵循的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的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而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现,不仅要依据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考虑技术开发的可能性,还要遵循市场需求,考虑技术开发的成果,进而通过生态价值观考察其有效性。总体上看,技术的发展状况与生态文化的价值选择决定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的状况和程度。从发展速度上看,文化是长期积淀的产物,其形成较为缓慢,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涵括多重主体和多重利益的文化形态,其发展尤其受到多重约束,但其一旦形成,就会从价值规范、制度设计、生产方式等各层面对人产生较为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相对而言,技术创新生态化作为物质文化领域的一种变革,具有较为明确的发展路径,也更容易得到有效地推进,其发展速度也将快于一般意义的生态文化,但由于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其影响既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存在一定的限度。 3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关联 3.1技术创新生态化是生态文化的基本要求 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然要求我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二难困境。在这种意义上,生态文化重新界定了生态与创新的关系。在生态文化的视域中,生态提供了创新的前提和归宿,创新具有其特定的生态意义。摆脱原有的路径依赖,通过创新探索新的发展形式,创造一种充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模式,是生态文化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实际看,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不是过度工业化,而更多的是源于贫困和发展不足,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物质需求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能力较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既能引导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环境不受破坏的生产方式还远未成熟。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约束更为严峻,而与这种资源禀赋相应,我国目前主要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作为获得经济增长的手段。我国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这种状况,使得我国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冲突的状况下,往往做的是非此即彼的零和选择而非互利共赢。这种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是积极的,必须在满足人们合理需要的同时,化解民众对富足生活的普遍追求与人口、自然资源的紧张关系之间的矛盾。要做到这一点,不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不可能做到的。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沟通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两大系统,涵盖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两大主题,它提供了把生态环境纳入产品成本、建立生态良好的经济体系的可行性路径,从而使得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可能。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广泛推行,可以切实改进传统的生产模式,建立新型的清洁生产模式并向各个产业区域中渗透,将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并由此推动社会消费的生态化,构建起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为生态文化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及其扩展,既是生态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成为生态文化发展状态的指示器和量度指标。技术创新生态化一旦成功实施,就会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形成一种可以供人们选择的具有生态意蕴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作为一个有形的物质载体使其内蕴的生态文化直接传播开来。在国民经济的关键与核心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和国家运行的基本需要,就可以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引导一种生态化的生存方式。 3.2生态文化是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的保证 首先,生态文化提供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价值观共识。“一种技术的改变将涉及到整个技术体系的基础。”[8]现实实践中,尽管政府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但许多污染和低效的落后技术还没有及时淘汰和升级,而即使是那些已经引进和开发了的先进的环保节能技术,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和推广。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使用是一种文化现象,受精神状态、价值观乃至个体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和驱动。当前人们价值观念中生态关怀依然缺失的事实,导致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动机匮乏和动力不足。生态文化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追求的价值追求,既为各种清洁高效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土壤,也为各种形式的创新提供了价值观引导,并藉此架构一种与其相应的技术形态———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将推进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个人围绕环境问题展开有效互动,克服社会各阶层普遍存在的惯性,创设生态技术创新尤其是基于中国本土的生态创新的良好条件,从而促进生态创新的涌现,推进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进程。 其次,生态文化塑造了技术创新生态化运行的制度空间。技术创新生态化广泛的价值要求和利益关切决定了其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如果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安排,企业很可能由于不计环境成本而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胜者,进而产生逆向淘汰,消解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经济动力和利益牵引。因此,技术创新生态化需要市场机制的激励,更需要政府的规划与引导,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构建一个由社会各界参与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社会空间是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的基本条件。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的理念自上而下地固化到制度体系中,渗透到具有决策、执行和评价权利的各级领导的头脑中,“绿化”其思维,建立健全环境法律规范,制定有利于生产、消费方式生态化发展的经济、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及措施等,并通过制度的真正实践,使技术创新生态化以最适合具体国情的势态前进。#p#分页标题#e# 其三,生态文化形成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践平台。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链条,不但要求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而且要求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及其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广泛合作。生态合作的缺乏与绿色消费动力的不足,往往是导致技术创新失败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在高度的生态文化规制下,企业个体即使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选择与其他企业合作治污,自发参与清洁生产,因而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经营[9]。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化是企业生态行为的粘合剂,是企业开展生态合作、发展循环经济的平台和引导。生态文化融入企业,将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决策管理层及普通员工的观念和行为,转变和创新环境观念,并通过观念上的创新激发企业自身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促成区域层次各种类型的生态合作活动,推动生态技术创新的实现。 4结语 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态文化和技术创新生态化作为承载人类可持续发展理想的新理念而被广泛关注,但相对来讲,人们更多地关注二者的差异甚至将其对立起来,忽视物质与精神、技术与人文的统一性,割裂生态与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或片面追求原生态的自然保护,或片面追逐经济增长,而对其内在关联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辩证的分析,并由此导致低效的生态实践。我们认为,技术创新生态化与生态文化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基础,其本质是物质领域的一种积极的生态文化实践。生态文化在社会各领域的生成与发展,必然会引起人们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质性转变,解决技术创新生态化中存在的生态观念缺失、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技术创新生态化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生态文化实践,其成功实现也将为生态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依托。相比而言,技术层面的变革比文化层面的变革更容易,技术创新生态化的节奏和速度也将快于非物质领域生态文化的生成,为社会生态文化发展提供动力牵引和物质支持。正如尤金•哈格罗夫所讲,“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发展出那种既能控制自然,又能避免不可预见的副作用的技术能力,对自然的保护不应该建立在关于生态科学的有限性这一推测上,而应该更为积极地建立在我们的环境价值观上。”[10]严格地讲,并不存在百分之百安全的技术,技术创新的生态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期望的目标,存在着诸多风险甚至异化的可能性,必然需要生态文化的调适、规范和约束。就现实而言,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生态文化和技术创新生态化之间的一致性,又要把握其差异,并在这种深刻关联中把握与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创客教育教学路径
[摘要]第二课堂是高职院校专业技术技能教学的有效延伸。针对当前高职机械类专业第二课堂开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创客教育理念,以机械类专业为例,从创客导师选拔与团队组建、创客空间构建与文化营造和创客项目实施与成果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高职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创客教育;机械类专业;第二课堂;创新能力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人才需求从传统的单一操作技能向复合型技能转变,而这种能力的获得,仅靠第一课堂的学习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第二课堂作为专业技术技能教学活动的延伸,实现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有机结合,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巩固已学的专业知识,还能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类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1]。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学开展并不理想。总理在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创客作为当前技术创新最具潜力的代表,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2],制造不再是一个生产的时代,而是一个创意的时代。有专家预测,未来三到五年,高校学生有从知识的消费者转换为创造者的趋势,而创客教育在这个转变中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这与我国当前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不谋而合。
一、机械类专业第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当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学主要以协会的形式开展工作,组织管理者大都是从事学生事务工作的辅导员,受专业方向和人员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效地实现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指导,第二课堂活动更多地表现为学生自发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导致第二课堂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没有体现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同时,由于第二课堂活动本身对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虽然有些高职院校为第二课堂配备了部分专门导师,但是指导教师人数普遍不足,而且学校给予的经费支持力度也不大。因此如何将各方面的专家、教师引入第二课堂教学是目前第二课堂建设的难题之一[4-5]。
(二)教学管理比较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