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金融信用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互联网金融信用管理论文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较大冲击。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务,逐渐向资金吸取、贷款发放、第三方支付领域辐射,而这三类金融服务是传统银行业务体系的核心,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深化,对传统金融服务,尤其是银行业务的市场地位、市场份额、市场优势带来了很大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推进对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形成以及金融产品创新具有重要驱动作用,互联网金融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互联网金融虽然以互联网平台及信息技术为发展基础,但其本质是承载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平台,而不是互联网技术,这使得互联网金融仍然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且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与平台性特质,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维度的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成因
(一)担保体系不完善
担保体系不完善是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主要成因之一。由“余额宝”、“百度百赚”等产品引领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体系,具有在短期内快速吸取大额资金的特征。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购买门槛低,交易程序简便,交易费用低,发行平台受众基础好,这些产品在营销与发行上更容易与目标及潜在目标客户群体形成对接,快速构筑起信息循环平台,因而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往往能够牵制大额资金,如余额宝的资金规模一度飙升至5700亿元。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发行方则不具备如传统商业银行一般的流动性风险敞口管理与刚性兑付能力,难以为规模如此庞大的资金链条匹配相应的担保体系。除产品设计与发行方外,政府、金融机构、个人、现有担保机构均难以为其提供与之相契合的担保保障体系,使此类互联网金融产品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中。
(二)内控机制不健全
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服务商在产品设计与发行环节上,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加之大额资金的杠杆效应,内控机制不健全将引致较大的信用风险。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多将吸取的大额资金投资于货币型基金,其本质为理财产品,却具有刚性兑付特征,在实际操作中,此类互联网金融产品普遍具有以新还旧的资金链模式。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发行机构在不具备体系化、战略化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条件下,大量进行此类操作,很容易造成类似“资产池”效应的信用风险。
小微企业信用管理下互联网金融论文
一、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
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的稳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进步、繁荣市场等绪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小微企业自身特点注定其有着不可弥补的缺陷,企业资产规模小,产品尚不能被市场完全接受,经营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资金实力有限,这也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资金问题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在传统金融体系下,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不均衡直接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互联网金融模式却可以拥有海量的信用信息,同时融资业务成本低,交易方式灵活,业务处理高效。这正与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特点相适应,显著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新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微企业融资对传统金融的依赖,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出路。
二、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对小微企业信用管理的要求
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基本依托。3G、4G为特点的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更是为互联网金融业提供了发展提供的技术支持。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6月份,我国网民近5.9亿人,手机网民数近4.6亿人。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在互联网行业已非常成熟,谷歌和百度每天要为上10亿的网页和图片建立索引。任何企业和个人的信息都会与其他主体发生联系,凭借在大数据挖掘和批量信息处理上的核心优势,互联网拥有海量的客户基础,传统的交互方式被互联网交互方式所逐渐取代,通过互联网信息搜集,可以迅速、全面地了解企业实体或个人的资产、信用状况。互联网金融突破了传统金融模式中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小微企业上网就可以找到融资机会,成为融资模式转变的受益者。与传统银行业关注企业财务报表,关注报表中的财务数据、分析财务比率这类“硬信息”不同,互联网金融将关注的范围扩展到报表之外,更加关注各种各样的非财务数字化的“软信息”。“软信息”与小微企业主个人的日常活动相关,有网络社交信息如博客、微信、微博,有个人网络消费,如每月大致支出金额、消费分类、消费时间。都是在网络上留下的个人大量零碎信息,单独获取其中一小部分,无法挖掘出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但是把这些大量的零碎信息串联成一个整体,就可以形成其个人特征,如性格、兴趣、生活习惯、价值观、对风险的态度等。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从中推断小微企业主的财务、生活状况,对其进行融资风险评判。这也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微企业应顺应当前金融环境的改变,将信用管理的范围从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硬信息”数据,扩展到企业主个人产生的所有“软信息”。
三、小微企业“软信息”信用管理的改善途径
1.培养“软信息”全面管理意识。
小微企业的信用管理,不应局限在企业财务报表传统银行业关注的财务数据硬信息,而应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培养企业“软信息”全面管理意识。信用管理范围不仅包括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结算,还有小微企业主、主要经营者个人在互联网留下的信息,如生活服务类网站积累的个人消费金额、消费习惯、消费种类、车房贷、个人进修、学习深造等数据,这些大量的网络信息就是非标准化的信用“软信息”,可以完整真实地反映小微企业的个人信息,对其信用评级影响重大。这也意味小微企业要对其留下的一切“痕迹”的后果负责。从小微企业员工角度,应及时改善个人不好的生活、消费习惯,着力塑造积极向上、诚信理智、富有素养的个人形象。对小微企业而言,应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设计、建设,重视企业的社会形象,这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金融创新中信用管理的应用
一、中国的金融创新现实情况
1.中国金融创新的发展进程
(1)金融交易和工具的创造性变革。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国家央行放宽对金融组织的交易事务控制后,中国金融组织的业务创新进而日渐涌现。由金融组织的欠债交易事务创新看,前后涌现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的定时储蓄、保值存款、买房存款、托付储蓄、信用存款等新形式;由资本业务看,涌现了按揭贷款、按押信贷等新方式。伴随金融市场的前进,中国的金融工具创造性变革亦较为活跃,不但有货币市场上的创造性改变,像国债、商务票据等;还有资金市场上的中长时段的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等。其间,股票上的工具创造性发展,除引入世界流通的普通股与优先股等吸收性创造之外,又有拥有中国特点的b类股票、组织内里员工股权证等传统工具创造性发展。
(2)金融技能技巧上的创造性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金融技术的创造性发展进程很快,特别是在金融电算化上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金融组织依旧停滞在原始的人工业务时段。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中国金融组织的电子化设备发展快速,已然组成了相当规模的电算化体系整体。
2.金融授信交易事务创造性发展———中国的消费贷款
消费贷款是和信用统筹管辖综合最密实的金融创新方式,在中国,身为金融组织的资本业务,消费贷款亦是这些年以来前进最迅速与最关键的金融创新形式。购房贷款是消费贷款的关键点。为了推进与激励人民买商品房,中国大力支撑经济适用房构建,对买房贷款推行优惠利息等支持购房贷款,促使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从1998年到2000年,单人购房贷款余额增长了近2950亿元,到了第二年的10月后期更是超越五千亿元。到了03年,个人购房消费贷款将近一万两千亿元,占有中国消费信用贷款的75%左右。中国的汽车消费贷款交易开始于98年。自此,中国汽车消费贷款事务不断前进,各个商业银行均加入了这个业务中去。01年至02年属于中国汽车消费贷款事务发展最迅速的两年,中国各个商业银行此项贷款余额由最初的四亿元增长到一千一百五十亿元。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颁布了教学助学贷款制度。助学贷款主要是针对家庭较为贫困的高等院校学生以及其家长。其种类有财政补息型与商业助学贷款型。对高等院校里面经济比较困难的同学,金融组织能够用财政补息的方法下发国家助学贷款,抑或依据自己业务特色,对高等院校学子以及其家人下发普通的商业助学信贷。通过对01年的数据显示,助学信贷余额已然上升到270亿元左右。
二、增强中国信用统筹管辖构建工作,推进金融创新的继续前进
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建设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信用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信用在各领域、各地区广泛推进,信用人才严重短缺。各个高校紧跟社会需求,纷纷增设信用管理专业,补充信用管理人才缺口。但目前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建设存在定位不准,供需不对称、教学资源不充足、教师不能完全胜任等问题,急需各高校认清问题、及时调整,寻找专业建设突破口,培养适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等学校;信用管理;教学改革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信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信用技术、信用产品应用在各个领域,以至于信用管理人才社会需求量猛增,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成为高校迫切任务,各个高校纷纷开始信用管理专业建设。信用管理专业是一个新专业,需要与其它专业有明显的技术区分与专业特色,找准专业定位,认清信用管理专业建设必要性,而不是单纯的专业扩充,才能为社会提供符合需求的人才。
一、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一)社会人才需求。信用管理人才主要就业于金融机构、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从事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管理、信用服务等工作,社会人才需求量很大,就业前景很好。1.政府、事业单位需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推进的上升期,政府、事业单位各部门都需要信用管理人才,对接信用管理工作,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信用管控,全面并快速推动信用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另外,政府、事业单位信用管理人员负责对接企业、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帮助企业信用提高信用管理工作能力,规范信用中介、金融机构的服务内容、征信范围等。可见,如此重要的工作职责,需要具有信用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才能胜任。2.企业需求。企业是市场交易的主体,通过参与市场交易而盈利,通过参与市场交易的效率而决定盈利的高低。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市场交易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信用管理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越来越注重企业开展信用管理工作,成立信用管理小组或者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但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目前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多是由金融、审计、会计专业的人从事,工作内容缺乏对应性,导致信用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很难达到企业需求。可见,解决企业有岗无才现象,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建设极具意义。3.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需求。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在社会体系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用信息的不断增多,信用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有金融机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按照市场要求、专业化水平不断完善信用服务,推广信用政策。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的信用征信、授信等环节,都需要高素质信用管理专业人才才能实现,迫切需要高校培养该专业人才,解决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机构存在的人才短缺问题。
(二)学生就业需求。近几年,我国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加,面临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学生在选择所学专业时,成为家长最焦虑的问题,担心就业前景如何,担心发展前景是否明朗。因此,各个高校需要时刻瞄准社会人才需求与发展趋势,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解决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信用管理专业属于技术型专业,主要涉及征信管理、信用档案管理、授信管理、账户控制管理、商账征收管理、利用征信数据库开阔市场或者推销信用支付工具。以上信用管理技术涉及的岗位众多,社会需求量极大。据国家商务部统计,在今后的几年,我国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部门,岗位缺口极大。可见,信用管理专业生源社会需求旺盛,但生源供给不足,学生选择这样的专业,就业不成问题,目前学生面临的问题是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院校较少,选择面较少。因此,学生就业需求是高校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驱动力。
(三)高校发展需求。专业建设是各个院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专业建设能否与时代需求匹配,直接影响招生就业,最终影响学校的定位与发展。高校必须研究劳动力市场需求,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人才。目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建设应顺应时代需求,为时代需求服务。
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国内信用管理专业教育状况
(一)专业开设情况
中国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开始于2002年。迄今为止,经教育部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有18所,包括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等。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学校已招收该专业硕士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已招收该专业博士研究生。另外,有部分高校经当地教育部门批准招收信用管理的高职和成教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信用管理专业教育已初步形成包括高职、成教、本科、研究生在内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二)课程开设情况
中国各高校的信用管理专业定位各有特色,课程设置相应有区别。以最早开办信用管理专业且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吉林大学来说,前两所高校的专业定位偏重于培养学生掌握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分析和控制技术,培养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人才,其核心课程包括:信用管理学、银行信用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投资学、保险学、国际金融、金融计量学等。吉林大学的专业定位偏重于信用风险量化分析和征信相关法律,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培养信用人才,其核心课程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调查与分析、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征信数据库应用开发、资信评估等。
(三)教材建设情况
因为中国的信用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国内相关的教材比较缺乏,权威教材更少。目前只有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编写了《信用管理系列教材》和《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信用系列》。2011年广东金融学院编写出版了该专业国内第一本实验教材《企业应收款管理实验教程》,该校其他的系列实验教程《消费者信用管理实验教程》、《企业信用评级实验教程》、《信用担保实验教程》和《征信数据库管理实验教程》正在编写中。由于中国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来看,各校各有特色,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课程设置来看,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并且各校的课程尚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之中。从教材建设来看,正处于探索阶段,理论教材相当缺乏,而实验教材更是难得一见。
社会需求下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宏观和微观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对社会信用体系的高质量发展,金融行业、工商企业以及个人信用领域的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校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信用管理学生培养的相关建议,包括从培养目标上与传统学科金融学等相区别;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已有教材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更新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逐渐从货币经济转向了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已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管理失败的案例却时有发生,如:层出不穷的恶性大学生校园贷款、以及“P2P网贷平台”爆雷事件等。这些信用问题的发生不仅给投资者、借款人、以及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危害了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对金融体系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尽管现阶段市场对信用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度较高,我国的信用管理专业设立却起步较晚。目前,全国设有“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很少(仅25所),且多为近些年建立。然而,信用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由于信用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尽管市场需求量较大,但目前在学生中认可度很低。因此,在市场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如此巨大的背景下,如何定位对信用管理专业的发展,增加专业的特色,提升专业吸引力,值得探究。
二、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信用管理专业与金融等热门专业相比缺乏比较优势,专业对学生吸引力低。目前,我国各高校信用管理办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信用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培养目标的区分度还有待提高。以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为例,2016年该校信用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质,系统掌握信用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胜任信用中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相关工作,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然而,这一培养目标与金融学专业的区分度不大。另外,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诸多高校的信用管理专业均面临着专业对学生吸引力较弱的问题。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自2014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规模为50人,在学生学习一年后如果专业排名满足相关要求可申请转专业至更心仪的专业。在这一政策的背景下,大量优质学生从信用管理专业转出至热门专业如金融、会计等。本文统计了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历年的转专业数据,相关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信用管理专业每年转专业人数较多,2018年和2019年的转专业人数均超过了20人,2019年专业转出人数占比达50%。
(二)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现阶段,我国各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发展的另一突出问题在于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具体来说,全国设有“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较少,与信用管理专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更是凤毛麟角,这一定程度上为各大高校引进信用管理专业师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信用管理系现阶段共有专职教师10人,虽然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然而真正在本科、研究生或者博士期间从事信用管理、信用评级方面研究的极少,大多数均是从金融学、金融工程等相关的研究方向中转入。从不同研究方向转入的信用管理专业师资对该专业本身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少,适应专业的教学工作还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教学上手速度慢,也难以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信用管理专业的本科人才。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论文
一、商业银行信用概况
信用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同时也是一种能力,是建立在共事双方或产生交易行为的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这种信用体现在,买方即付款的那一方可以在当时没有付清全款或没有付款的情况下也可以享受到同等的服务,用到同样的商品或筹集到同等的资金。交易双方可以协商拟定一个合适的时间范围,付款方将按照事先约定全额为所享用到的服务等付清全款。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的基本形式,是信用制度的主体。银行的信用具体可以理解为金融机构向普通个人、企业法人等授信客体提供信用,以贷款发放和吸收存款等形式表现出来。银行的信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广泛、间接等都可以是其具有的特性。国内陈勇阳教授在《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功能缺位的成因与补救》中总结出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具有五大基本功能:“第一,风险管理政策督导。第二,客户统一授信。第三,授信业务授权管理。第四,尽职调查和风险评审机制。第五,资产质量监控和后评价。”商业银行的主要活动是货币资金的经营,在其运转过程中必然要遇到金融风险等问题,企业信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面对金融风险的可能。
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现状
1.传统的信用管理理论占主流。
我国的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理论与国外的管理理论着差不多的发展过程。从管理资产的流动性到管理负债的流动性,再到管理资产负债综合比例。目前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主要是分开单独控制和管理各类风险。有一些银行试着实行比例管理银行资金的政策,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并未取得预想的效果。
2.传统的信用评级方法。
信用评级最早出现于美国,按照评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内部评估和评估结果公布于全社会的公开评估,这些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专业的评估公司进行。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信用评级系统,供银行内部的使用。大多数银行也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大都以传统的评级方法为主。
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解析
摘要:在目前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层出不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开展到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配合国家规划、顺应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校培养面向互联网的信用管理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为背景,着重研究新时代对于信用管理人才需求的新挑战,高校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现状,提出互联网+时代信用管理人才能力目标以及新时代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框架,并分析了该培养模式的相关保障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信用管理人才培养
国务院2014年6月颁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逐步加大信用建设力度,积极推动信用在行政、社会和市场等各领域的应用,随着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为奖惩机制在各行业领域、各机构部门的推广实施,社会经济主体对于信用、信用体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进而也引发了各企事业单位对于信用人才、信用知识的需求。《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目前应加快信用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信用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并且把信用管理列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发展急需的新兴、重点学科,开展信用理论、信用管理、信用技术、信用标准、信用政策等方面研究。相对国外,我国信用管理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从2002年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先开设了信用管理专业以来,不论是从专业教育的普及性、人才输送的数量性、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性看,发展均较为缓慢。随着《规划纲要》的推进实施,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信用管理专业人才资源的相对缺乏,未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可以预见,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建设完善,信用+各行业各领域模式的成熟,信用管理行业将整体面临飞跃式发展,职业化的信用管理人才需求也将随之逐步增长。
一、信用管理人才需求现状
社会信用体系全面建设发展,引发相应的信用人才需求,其分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归类:一是按工作内容可以划分为:征信人员(信用调查)、信用分析人员、信用评估人员、商账追收人员;二是按信用管理人才需求者角色可以划分为: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信用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协会组织等;三是按信用管理人才的来源可以划分为:本科高校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社会从业人员,其中最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群体。据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用管理专业每年实施的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浙江省特别是杭州地区地区企业对信用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同时需求单位认为,职业化的信用管理人员的学历应达到大专以上,高职毕业生作为实务型人才可以成为本科、研究生信用管理从业者的有力补充,其所占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因为随着行业的进步与发展,纺锤形的人才结构是必然趋势,高职毕业生刚好在纺锤形的鼓上。
二、信用管理人才供给(培养)现状
当前信用管理人才主要由高校培养提供,目前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高职院校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各大专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虽然略有差异,但是从培养目标、制度、过程和评价等四方面看,基本殊途同归,均是以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目标来进行信用管理人才培养。从总量对比看,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各大专院校信用管理专业开设情况,目前近30所高校所能提供的信用管理专业毕业人员相对我们的社会信用体系大规模建设趋势来说还是明显不足的。从结构对比看,目前信用管理专业以本科院校为主,高职院校相对较少,而对应于国家社会信用工作深入开展、拓展到各行业、各规模企业以及机构的形式,高职信用管理实务型人才的提供相对较少。从具体能力目标培养看,各高校的信用管理人才对于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储备,例如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区块链知识、创新思维等,尚显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