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验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经验总结

艰险山区铁路隧道弃碴经验总结思考

【摘要】文章总结了西部艰险山区的弃碴场种类和不同类型的弃碴场防护措施设计,其中防护措施包括工程防护措施及生态防护措施,同时,以叙永至毕节铁路斑竹林隧道、下坪隧道及下坪车站站场弃碴场为工程案例,介绍了该弃碴场科学正确合理的弃碴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弃碴建议,本文总结所得到的结果可以为类似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隧道;弃碴场;经验总结;工程实践

随着经济的超高速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及大型工程如铁路、公路、矿山等不断被建设[1-2]。然而,一些工程的不合理施工却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而且,施工废弃物的不正当处置甚至会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川藏铁路为例,全线隧道占比达到85%,出碴量巨大,目前川藏铁路工作已进入攻坚期,受陡峻地形地貌、敏感生态环境、广布不良地质、薄弱交通设施、恶劣气候条件等影响,弃碴场选址及防护已成为工程师和设计人员们所关注的重点,鉴于川藏铁路严峻复杂的地质环境,关于弃碴场的选址及安全性要求更为严格,但在实际施工中弃碴问题却经常被人所忽视,施工人员对于弃碴不予以足够的重视,随意选址进行弃掷。即使统一运往固定堆放场也没有进行规范的堆放管理,这种只注重主体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缺失在工程建设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也就为后续的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等生态修复工作造成困难甚至埋下安全隐患[3-6]。经过多年关于生态修复基础理论的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己经有了成果,提出理论如下:不利干扰是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两大类[7-8]。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由不利干扰的频率和强度决定。因此,生态修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消除和减轻不利干扰的影响。生态系统退化包括荒地、废弃耕地、荒漠、树木采伐迹地、废矿地等。修复自然生态时又可分别为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不同的修复条件所产生的修复过程具有不同的差异。生态自我修复时,最开始的条件是根据生态系统演替过程所确定的[9-12]。

1铁路弃碴场类型

在艰险的山区,铁路选线由于受到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因此在线路总长中,隧道占比较高,通常达到50%以上,外加填挖方地段的开工时间不同步、弃碴材料质量、运距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控制工程的土石方填挖平衡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使得施工时产生大量弃碴。因此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弃碴场尤为重要,一般山区铁路的弃碴场有以下几种:(1)大型集中弃碴场。综合考虑沿线铁路工程的工程特点,在隧道分布较集中的段落,选取合适的位置进行集中弃碴。(2)坡地型弃碴场。坡地型弃碴场的位置通常位于沟道两侧地势较高的台地或者缓坡地上。该种类型的弃碴场布置防护措施的关键主要是控制好碴场自身的稳定性和排除水的因素对碴场的干扰。在弃碴的坡脚需要设置挡碴墙或者其他种类的护脚护坡措施。碴体周围如果需要汇水,还要再布置截排水沟。弃碴场顶部可以种植植物,在碴场的坡面也可以优先考虑种植植物来进行防护。(3)沟道型弃碴场。沟道型弃碴场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山间不发育的支沟源头,同时支沟的沟底缓和,在沟道的下游没有重要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等。(4)拦沟型弃碴场。由于山区地形险峻、行车运输等条件不便利,如果没有明显合适的弃碴场位置,通常把施工后的废碴直接弃置于沟道的中间位置,即所谓的拦沟型弃碴场。对于水量较大的沟道,在采用占用沟道来弃碴时,可采用泄水洞将碴场上游来水引至碴场下游,该措施既克服了水流通道问题,又克服了废碴稳定性问题。(5)填凹型弃碴场。与线路所属的行政管理等部门密切联系,征得相关部门的意见,结合地方的规划建设,可以把施工后的废碴用于城市规划建设中所需要的土地平整以及取土、石、沙等建筑材料之后所留下的废置凹坑地的回填,用废弃的弃碴填方增加土地,既处理了弃碴,又减少对现有土地资源的使用。

2弃碴场防护措施设计

2.1工程防护措施

阅读全文

农村民生建设历史脉络与经验总结探析

摘要:哈尔滨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和实施改善和增进农村民生的政策措施,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解决生计、保障民生为目标,到改革开放时期从“温饱型民生”转变为“小康型民生”,再到新时代农村“小康型民生”建设飞跃发展。充分彰显了党在哈尔滨领导农村民生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和奋发有为。回顾并厘清历史脉络、总结经验,旨在为今后党领导哈尔滨的农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农村民生

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特点的二元结构突出城市。领导哈尔滨这样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特大城市,改善农村民生状况,为农民谋求幸福,成为党领导下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政策取向和价值追求。哈尔滨解放7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改善和增进农村民生的具体政策及措施,回顾并厘清历史脉络、总结经验,旨在为今后党领导哈尔滨的农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党在哈尔滨领导农村民生建设的历史脉络

(一)1946—1978年,农村民生建设主要以解决生计、保障民生为目标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成为全国首个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市委全面贯彻落实党对农村工作方针,开展、郊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制定出以解决农村人口基本生存问题为目标、温饱保障型的民生建设政策。1.开展运动。是党领导哈尔滨进行农村民生建设的伟大壮举。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原则上通过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5月下旬,中共哈尔滨市委贯彻中央“五四”指示精神,发动群众,开展运动。没收大地主、土豪劣绅、汉奸恶霸等土地和财产分给农民。组织各村屯成立农会,郊区各村屯在工作队和农会主持下开始分配土地。“10月,市郊农村分地工作全部结束。顾乡区有6918户39024人,分地21890.3垧;松浦区有2177户10424人,分地1893.5垧”[1]144。清算分地运动,对日伪残余和封建势力是一个有力打击,也让部分劳苦农民从此可以昂起头。1947年,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使全乡村人民获得同等土地,并归各人所有”[2]68-69,168。平分土地是一场以贫雇农作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更是一场对封建半封建制度的攻坚战,哈尔滨市委贯彻学习宣传《大纲》,平分土地。1948年3月哈尔滨市运动胜利结束,对各地分得土地的农民普遍发放地照,确定地权。这次运动彻底废除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和生产资料,真正得到了解放,不再被压迫、被奴役,翻身做主人,阶级觉悟、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热情高涨,为支援东北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做出贡献。2.郊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群众耕畜和大型农具缺少问题,缩小由于生产要素多寡而导致的生产效益和贫富方面的差距,党从1950年至1955年7月,在农村倡导和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和初级农业合作社。哈尔滨市委、市政府落实党的政策,“到1951年春,全郊区组织起不同类型的互助组2605个,参加农业互助组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84.4%”[3]55。1952年初哈尔滨市委在顾乡区尝试兴办了新发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香坊区前进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松浦区新会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1953年10月市委发出《关于哈尔滨市郊区合作的工作方针》,指出要通过常年互助组进行示范引导,在自愿互利原则下,把群众引向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4年末,郊区初级社发展到266个,入社农户4484户,占农户总数的15%,1956年初,哈尔滨市效农村全部实现了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3]55-56。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这是对农村进行一场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和生产队的收益为经济基础,为全体农村群众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1957年底“”在农村拉开序幕。1960—1962年全国发生了严重的三年经济困难,哈尔滨农业生产也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哈尔滨市委带领广大人民共渡难关,广泛而深入开展全民性大办农业、粮食运动。通过落实中央各项方针,进行3年调整,纠“左”,农业总产值有所增长。1966—1976年哈尔滨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没有得到应有提高。从1946年哈尔滨解放到改革开放前,党领导哈尔滨农村民生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使农民分得了土地,释放了生产力。但由于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只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农民群众基本经济文化需求,导致农村民生状况处于低水平保障时期。

(二)1978—2012年,农村民生建设从“温饱型民生”转变为“小康型民生”

阅读全文

第二次畜牧业污染源普查经验总结

摘要:第二次全国畜牧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已圆满结束。根据基层工作实际,本文对宛城区第二次畜牧业污染源普查的工作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旨在为更好地做好下一次全国畜牧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畜牧业;经验

第二次全国畜牧业污染源普查,是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每隔十年进行一次的要求开展的[1]。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在2007年至2009年开展的,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污染源普查开始于2016年[2]。此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经历了三大阶段,2016年至2017年底为普查前期准备阶段;2018年进入全面清查与普查阶段,全国各地组织开展普查,2018年年底完成普查工作,并通过逐级审核汇总形成普查数据库;2019年至今为验收总结阶段,重点做好普查工作验收、数据核对、结果与表彰工作。

1普查意义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作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对畜禽养殖业各类污染源分布、数量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全面了解污染源产生、排放与处理情况,系统掌握畜禽养殖业生产和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普查信息数据库、环境统计平台以及普查工作档案,正确客观判断目前环境发展变化,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

2普查标准时点及对象

此次普查数据的时期资料是2017年度资料,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普查规模: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奶牛年末存栏100头以上、肉鸡年出栏10000只以上、蛋鸡年末存栏2000只以上。(以上数据含基数)

阅读全文

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存在问题

一、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研究现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不少研究成果往往是从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的方法、策略、方案等可操作性强的视角进行研究,而真正缺乏从方法论的视角,即从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视域的选择等角度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学理性梳理与评估。因而,从方法论的这两个基本维度着手,我们尝试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的选取

学界在关于期刊编辑能力提升问题的研究论题中往往从两类研究方法着手。其一是经验总结的方法。如编辑出版的流程视角指出编辑应具备的四项基本能力:一是编校能力。包括语言文字、内容、体例、学术、政治把关;二是策划能力。包括市场分析、方案制定、组织落实、市场推广;三是管理能力。包括执行、控制、沟通能力;四是创新能力,即编辑主动性与创新性的体现。尽管我们知道,编辑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特别是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总结,但是编辑能力的研究也不能仅仅停留于经验总结的传统研究方法的维度,还需要结合量化研究,甚至质性研究的方法展开深度的理论阐释和深入的实践检验。其二是量化研究方法。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研究编辑能力的,主要是力图从客观性维度推进我们对编辑能力建设的认识,使其评价标准具备科学化与可度量化的向度。如有学者运用层次分析法,以思维能力、社会能力、职业能力、科研能力等4个准则进行编辑能力评价的尝试性研究。但也有学者指出,其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研究者本身的主观性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因而,就有研究者试图改进研究方法,将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有机结合,确立了写作能力、学术能力、组织能力、编校能力、社交能力、外语能力等六类评价因素,构建了比较成熟的统计模型。但我们认为,量化研究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研究结论的客观性与可靠性,但囿于研究者本人的参与,其主观性对研究的影响往往很难运用完全的量化手段进行控制。当代解释学提出的“前见”的问题,即研究者本人的主观性特质,包括研究者本人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前见”性因素都会无意中被带入研究中。比如我们选择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或量化的研究方法本身就已经基于研究者个人的主观选择,设立的评价指标等因素其实也加入了个人的设想。韦伯在其《社会科学方法论》中,提出了“理想类型”的范畴,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在研究中通常所使用的研究概念与范畴,而这些概念与范畴不仅仅是一种经验总结,而是加入了研究者本身对研究论题的主观能动的想象力和“应然”层面的研究预设。比如在研究过程中,有学者认为编辑应具有沟通能力等“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能力,这其实不仅是在信息化社会中,我们经过经验积累而总结的工作能力,更是带有研究者本身对编辑职业的一种创新性认识,带有对编辑职业“应然”发展路径的美好想象和期许。

(二)研究视域的选择

比如,有研究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期刊编辑之所以需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能力的问题。该文认为,网络时代期刊编辑适应外部社会的职业能力较弱,因而容易导致学术期刊编辑社会角色的冲突、模糊或过载。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学术期刊编辑须将个体与广阔的社会相连,提升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能力。当然,不少研究已经意识到期刊编辑能力提升的这一路径,比如通过分析全媒体时代的特点,提出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对新媒体形态和技术的学习能力、运用新媒体平台服务用户的能力、数据分析利用能力以及对稿件的专业把关能力。也有研究从期刊编辑适应大数据时展的外部形势需求的角度指出,在编辑能力提升上,要树立大数据学术期刊出版理念和数据处理能力养成理念,苦练编辑业务基本功并坚持学术研究,要走出去,培养大数据视野。此外,也有研究从期刊组织管理的研究视域出发,尝试借助新媒体与学术期刊数字化融合趋势,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支出需要培养一批兼具数字化业务处理和专业学术内容处理能力的跨专业编辑人员,以支撑新媒体环境下的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也有研究从期刊编辑人员内部组织结构视角提出,青年编辑、老编辑、期刊社领导等人员如何帮助期刊编辑快速成长,提升其编辑能力的问题。[7]这样的研究路径适应于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强调了期刊编辑作为马克思意义上“社会关系中的人”而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期刊编辑本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其主体性的价值往往更多地体现为其个体的能力,而不是较为被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尤其是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界重要思想观念传播的载体,编辑作为学术期刊核心的策划执行者,其担负的职业使命促使其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外部需求以及外部社会对他们的职业能力要求,更要尽可能领先于时代的发展,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成为一名优秀编辑。显然,现有不少研究往往只是关注和侧重于从编辑适应社会的能力入手进行探讨分析,缺乏从编辑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视角进行综合研究。事实上,关于编辑主观能动性的缺失这一问题早已有学者进行了专门研究。比如基于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理论的视角,认为学术期刊市场化既可以强化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但也会导致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弱化和异化,并成为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和升级的原因之一。因而,学术期刊需规避市场化给编辑主体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重塑其主体性。具体而言,需要从强化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意识、优化编辑主体能力结构以及完善学术期刊市场化模式等方面展开。当然,除了由“外—内”的研究理路,事实上也有研究关注到编辑主体能动性的问题,从“内—外”的研究理路,尝试从编辑内在能力建设的角度进行编辑能力提升的研究。这种“内—外”的研究路径主要体现在对编辑的学术能力的研究。比如有研究着重对编辑的学术素养进行研究,指出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在于学术竞争力,而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能力直接关系着期刊的发文质量。因而,需要构建有利于编辑参与学术研究的激励机制、编辑参与学术研究与学术期刊互动发展机制,以此提升学术期刊编辑能力[9]。有研究就专门分析了学术素养对编辑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指出人文学术素养是编辑从事学术期刊工作的前提,因为学术期刊不同于一般期刊,其特色在于“学术性”。但是,我们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除了需要具备学术能力外,更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包括与外界同行、专家、审稿人、作者、读者沟通交流的能力,也不仅仅是关注于某一方面的能力。在当代知识社会中,面对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识学习时间,包括编辑在内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知识学习,这不仅仅是涵盖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能力培养的知识,也包括社会实践的学习能力、社交沟通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二、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研究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文

信息技术课程中促进学生概念转化思考

摘要:基于变构学习理论重点探索了高中生关于数据概念体的构成和由原概念体向科学概念转化的过程。通过二阶诊断测试发现,高中生关于数据的概念存在实践型、经验总结型、跨学科型和具体科学型四种。利用拼图模型论述了高中生概念转化的过程一共经历了六个阶段,从而帮助教育者进行针对性教学。

关键词:变构学习;数据;概念类型;概念转化

0引言

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1],明确了普通高中的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数据贯穿了课程的始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基础。虽然学生身处于大数据时代,却不能科学的认识数据,陷入一种“当局者迷”的状态。关注概念本身一直是学习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探查学生有关数据的概念并且促进学生关于数据的概念转化成为亟需。

1文献回顾

1.1促进概念转化的变构学习模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安德烈•焦尔当为代表的欧洲学者们提出了“变构学习理论”。变构学习理论利用“变构蛋白质”特定功能由氨基酸序列上起决定作用的活性位点之间的关联决定的且“变构蛋白质”的功能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一理论,形象地解释了复杂的学习过程[2]。这一隐喻给予教育研究者两个启示:第一,学习者概念体(Conceptions)的生成与更新取决于所记录观念建立关联并使之活化;第二,学生复杂的学习是发生在内部概念系统,教师及教育工作者不能直接进入这个系统,只能通过建构相应的教学环境从而干预学生的学习[3]。吴涛[4]详细的论述了“变构学习模型”作用机制:变构学习理论中将学习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炼制”就是用来描述学习的机制,指学习者把新信息同所调用的知识进行对质,以此调动概念系统,并生产出对解答他们的问题更为适当的新意义,从而实现概念系统转换的手段。

阅读全文

前馈控制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实践

关键词:前馈控制;不良事件;护理管理;医患纠纷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与预后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与医患关系。然而部分护士担心受到处罚或者对护理不良事件定义认识不足,常出现报告率低的情况,从而导致相关经验总结不到位以及对患者管理评估不及时,最终引起护理不良事件频频发生。前馈控制即基于对患者病情等相关资料系统分析,对其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不良事件提前预测,及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的护理模式[1]。现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400例,探讨前馈控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400例,皆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前均无不良事件发生。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②凝血功能与免疫机制异常患者;③心肝肺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用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00例。观察组:男115例,女85例,年龄19~80岁,平均(52.4±3.4)岁。对照组:男113例,女87例,年龄19~79岁,平均(52.3±3.2)岁。两组年龄、性别比等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前馈控制:①为便于护士记忆及管理者上报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对需要上报的护理隐患事件与不良事件进行分类。A类:因教育、培训、沟通、设备、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可能发生的事件,可在及时干预条件下避免;B类:护理不良事件已然发生,但未对患者产生任何影响,无医患纠纷出现;C类: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已发生的不良事件。②对A类事件,护士长要及时填写登记并每月上报,对发现事件的护士进行加分奖励,将其计入到绩效考核成绩,定期在质控分析会上集体研究学习;对B类事件要及时上报,护士长与当班护士填写报告单与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表,并上报给护理部不处罚当事人,组织科室护士对该事件进行经验总结;对C类事件要及时上报,护士长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核查患者情况并及时处理,护士长与当班护士共同填写报告单与护理工作持续改进记录表,上报护理部,组织科室护士经验总结。③护理人员要深入病房观察患者病情特点,结合临床护理经验了解患者需求,及时给予心理评估与疏导,评估患者自理能力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④医院要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培训,增强她们的道德与法律意识。用不定期抽查方式评估科室护士的护理质量,对存在的不良事件风险要及时排除。

阅读全文

美声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唱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演唱模式,它最早起源于西方,不同的唱法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美声唱法是影响力比较大的唱法之一,它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声乐艺术,也极大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发展方向。目前,美声唱法已经渗透进高校声乐教学当中。本文主要阐述了美声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美声唱法;高校;教学;策略

美声唱法是一种集理论和技术为一体的演唱方式,它之所以能够在音乐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并且被广泛应用,就是因为其自身包含了很多的艺术元素,而这些艺术元素能够在不同的音乐领域给予演唱者不同程度的启发。为了使高校声乐教学能够进一步得到发展,我们应该适当加强学生对于美声唱法的训练,帮助他们体会美声唱法的特点和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声乐素质。

一、美声唱法的主要特征

与其它形式的唱法相比较,美声唱法有着属于它的独特优势。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息通畅、声音连贯

声乐学中也是讲“美”的,演唱者的气息通畅、声音连贯能够给观看者带来一种美的体验,使观看者能够融于曲子的意境当中,增强了音乐的表现能力。

阅读全文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

我国开展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相关研究已十年有余了。回顾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研究历程,发现存在:概念混淆,内涵模糊;实证研究少,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是主体;系统化研究匮乏,可操作性成果少等问题。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研究趋势:研究重点从“国外”向“本土”转化;研究方法从“思辨”转向“实证”。

[关键词]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问题;趋势

自2005年我国国内第一篇直接以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为主题的论文出版,至今已有十一年。回顾近十一年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喜忧参半。一方面,在政府政策驱动与高校内部提升质量的迫切需求下,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不仅数量丰硕,质量也不断提升。尤其在“促进教学发展是教师发展的首要目标成为研究共识”[1]的基础上,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热度逐年升温。但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影响,真正了解、接受并认可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观念并支持其活动的并不多,从而也导致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表层化现象严重,脱离高校实际,真正高层次、高质量或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匮乏。

一、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研究历程回顾

教师教学发展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2]1990年,美国高等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为“消解在大学中由来已久的研究和教学的二元对立状态”[3](P3)在《学术反思》中首次提出了教学学术概念。教学学术概念的提出,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大学教学观”[3],也丰富了学术的内涵且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对大学教学及教学发展研究的重视。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又把教学发展作为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方面提出并进一步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至此,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产生广泛影响,相关研究也随之逐渐增多。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活动开展较晚,相关研究起步更晚。真正以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为主题的研究始于2005年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系杜国民撰写的《呼伦贝尔学院引领是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模式的探索与构建》。此后数年,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进展缓慢,成果寥寥。直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并明确指出要“加大教学投入”、“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国关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才逐渐增多。2011年,我国政府首次以文件的形式要求各高校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中心成立后成为推动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平台。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与文件的出台拉动了研究者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的热情,而高校迫于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压力也催生了研究者对自身的关注。因而,自2012年,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突飞猛进,成果丰硕。根据不同阶段论文数量的差异明显,可把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2005—2009),年均1篇;初步发展阶段(2010—2011),数量已大幅度增加;快速发展阶段(2012—2014),3年间共有文献61篇,年均20篇以上,年平均数超过前7年总数之和。从统计数量上看,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已取得较大的成就,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研究的视角、质量如何?出现了哪些新的研究趋势?通过仔细阅读与分析文献,从内容上看,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仍存在许多误区,这必将影响其整体研究质量,阻碍研究的顺利开展。因而,及时发现并澄清其研究误区,消除研究障碍,抓住主要研究主题,不忘初衷,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