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竞赛式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学风建设论文
1高职院校存在的学风问题
1.1学生缺乏对专业的足够了解和学习兴趣
目前,高职院校中较多比例的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对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部分新生的调查表明,15.7%的学生选择专业时只靠专业名称进行选择,28.1%的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仅限于初步阶段,仅有33.3%的学生在对所选专业有着准确的理解。缺乏对专业的足够了解,这意味着部分学生并无准确的学习目标,也缺少对专业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出现“为上学而上学”的学习心态。
1.2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由于缺乏对专业的了解,没有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有着足够的规划,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缺少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当今社会的负面环境让更多的学生沉迷在网络游戏、电子小说和纸醉金迷的社会生活中,而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和爱好;在以往的学习竞争环境长期处于中等或失败者的位置使得其本身对学习有一种本能的厌恶情绪。
1.3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当中,部分学生在技能学习中会产生“想学而不会学”的特殊现象,这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高考分数普遍不高,在中学内长期的不学习使得他们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当前,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企业不仅要求求职者拥有足够的专业技能,也要求求职者拥有相当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高等教育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和主要内容。
有机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
[摘要]为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利用学堂在线网络资源和课程自建网络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综合运用雨课堂、微课、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雨课堂;翻转课堂;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是高等工科院校化工类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实验课,培养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印证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养。该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实验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尤其是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的提升,更需要加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随着MOOC的发展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4-11]。在学时压缩[12-14],学生基础薄弱的背景下,我们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利用学堂在线网络资源和课程自建网络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雨课堂、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形成了一套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薄弱。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验技能的培养。例如对2017级化工类学生的调查发现,有30.3%的学生动手进行过有机实验;4.6%的学生独立完成过有机实验;22%的学生观看过老师的演示实验;19.3%的学生通过电子资源观看过有机实验过程,28.4%的学生既没动手操作过,也没看到老师演示或电子资源展示。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有机实验室和有机实验过程缺乏必要的认知,实验基础薄弱。2.学时压缩,实际操作时间减少。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传统课程的学时压缩成为普遍采用的方法。我校在学生培养计划持续压缩学时的情况下,有机化学实验由50学时压缩至40学时,同时1学时由50分钟压缩至45分钟。在现有的学时条件下,若想既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锻炼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仅靠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3.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在学前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对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存有顾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有机化学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几年,我们对有机化学理论课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把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的经验推广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经过三年的持续改进,摸索出一套适合实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解决了上述问题,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根据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内容,我们把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模块,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表1)。以下我们将根据四模块进行具体介绍。识》中的相关内容,结合我校实验室的基本概况,通过雨课堂发给学生进行自学。利用雨课堂开展基础知识测试,进行考核。达到考核要求的可以进实验室进行实验,达不到要求的要重新进行学习和测试。这种学习和考核方式,既节约了课内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91%的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加强自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有效性。2.实验基本技能与知识的教与学。实验基本技能与知识,是知识型和技能型知识的结合,是进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通过分组学习、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把单个实验操作录制成小视频,放在课程网站让学生学习。同时,针对这部分理论知识,以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下学习。每组完成一份学习笔记。翻转课堂上,要求每三组为一大组,全班两大组,进行知识竞赛。把实验基本技能和知识分为六大部分,每大组抽取三部分内容,所在各小组轮流对同一部分知识提出3个不同问题,即每一部分9道题,每组整理三部分27道题的答案。最后由两大组随机指定对方学生对其所在组的知识随机抽题号进行作答,答题情况作为小组的考核成绩(图2)。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记忆。通过课堂讨论与组间竞赛,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凝练,同时梳理知识体系,让学生课后完善课前的小组学习笔记。经过翻转课堂和课后的再梳理,再利用雨课堂软件进行学习测试,与小组竞赛成绩一起作为本阶段的评价成绩。有91.7%的学生认为小组学习有利于加深理解;94.5%的学生认为小组竞赛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及时复习巩固。3.制备性、综合性实验的教与学。制备性、综合性实验是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常常“照方抓药”,对于实验书上具体实验的设计没有深入思考。没有思考就无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本环节,我们采用三步走的方式,2人一组进行教与学。第一步,根据实验内容,以问题提纲的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实验预习,并撰写实验预习报告。每个实验从实验原理、目的、过程、设计、基本技能、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10个问题。让学生对一个具体合成实验有系统的认识。对不同的实验为什么采用不同的反应装置、不同的分离方法,如何纯化,如何进行结构表征的选择等,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这个过程是学生对前一阶段基本实验技能与知识学习的具体应用,也是学生后续专业课实验和毕业论文进行实验设计的重要锻炼过程。第二步,让学生观看实验全流程操作录像,规范各个基本操作,梳理实验过程,使学生对动手操作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第三步,动手实验,完成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在此环节中,2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记录和纠错、提问等工作。我们的考核根据预习、操作、产品、报告、卫生安全等五项内容来进行综合考评。学生在此阶段学习之后,初步具备了实验设计的思路、扎实的实验技能,为后续阶段的实施奠定了基础。4.设计性、开放性实验的教与学。这一阶段是对第三阶段的提升。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给出合适开放性的实验题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出实验方案,交给指导老师审查。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讨论完善实验过程与实验步骤,再进行实验验证。学生自愿结组进行,考核按照实验设计的可行性评价、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进行。此阶段成绩作为学生的附加成绩,为学生参加化学实验竞赛和开放实验提供参考依据。设计性实验教学还原了实验探究的本来面貌,能给学生一个较宽阔的思考空间和选择余地。这一阶段有利于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5]。
小议广告设计课程开放式教学的意义
一、开放式教学的源起与内涵
开放式教学的内涵对于“开放式教学”的定义,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教育家认为:开放式教学是“不同理论研究的综合概念,涉及内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组织的开放等等,目的在于为变化了的学习概念组织变化了的教学情景。”2000年7月1日至8月6日在东京召开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日本学者桥本吉彦提出“开放式教学——思维开放,题目开放,过程开放”,这是对开放性教学的明确解释。综合以上理论,笔者认为开放式教学广义是全球课堂教学,即教学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校外、网络进行;开放式教学狭义是学校课堂教学,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全方位的开放。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与传统式、单一式、封闭式教学相对的教学理念,是指以知识和技能教学为载体,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轻松活跃、自主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开放式教学,在理念上更加强调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方、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目标上更加强调学生在实践、创新等方面全方位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境上更加强调开放性,不再把教学活动囿于学校、课堂,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强调围绕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目标,体现层次性和个性化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无定法、因材施教,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工具的选择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在教学评价上强调评价标准全面化、评价操作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二、广告设计课程开放式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科技信息融合的数字时代,各种高科技手段和信息融合正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当前日益兴起的开放式教学改革正是教育教学改革深受这一影响的体现。尽管现代开放式教学的研究在我国已起步并有了一些基础,但在地方高校中,广告设计课程明确提出并实施开放式教学的情况还没有过。地方高校广告设计教学由于地域、经济、设备条件等原因普遍存在着:广告设计课程目标含糊空洞,课程内容过于抽象宽泛;许多广告设计项目是由教师虚拟的,教学训练内容与社会广告设计活动存在差距;教学方法封闭、僵化,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等等。相对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与快速发展的行业环境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常常导致学生所学非所用,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在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这些矛盾在面临数字时代的冲击时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这样的教育现状下,如何引进开放式教学,发展与创新,形成科学而合理的教学体系及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已经非常迫切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同时也使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符合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要求的高质量、适用型、创新性广告设计专门人才。
三、开放式教学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设计与运用
1、开放式教学理念是首先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广告设计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广告进行理解、认知、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着力培养学生广告设计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给学生留有积极创作空间和时间,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使广告设计课堂教学适应学生自主创新性发展的需求。
2、广告设计课程开放式教学目标。开放式教学的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广告设计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增强学生广告设计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目的,紧扣广告设计课程育人目标,改变传统地方高校教育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含糊空洞的现象,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教育的特点。
线上线下教学在内经选读课程中运用
摘要:内经选读是中医本科专业学生学习《黄帝内经》的必修课程。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思维导图、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内经选读;线上助力线下
《黄帝内经》在《汉书•艺文志》所载“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4类中医典籍中被收录于“医经”中,是中医研习者的必修书。内经选读作为中医本科专业学习《黄帝内经》的必修课程,自1956年开始中医本科教育以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精品教学的示范者,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一直秉承小班精品的教学模式。为了使教学更有深度,帮助学生更加热爱经典,笔者对内经选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经典课程的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线下课程为主体,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结合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内经选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几十年来,内经选读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随着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变,西医课程增加,学生见习实习在医院以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大学二年级开始的内经选读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主动探索能力不强,完成教师要求掌握和背诵的内容之后不再深入学习,知识体系局限在教师设定的框架之中,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主动应用在临床实践中[1]。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这门经典更好地被传承,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教学效果[2]。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内经选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1微课攻克教学难点
寓教于乐的闯关式教学推动三教改革
摘要: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教法改革。本文闯关式教学是基于岗课赛需求,借鉴游戏闯关升级的趣味模式,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地提高师生教与学的效率。本文对国内外闯关式教学研究分析,形成闯关式教学构建原则,构建闯关式教学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中的模式,包含了解课程概况、确定闯关理念、巧设闯关情境、科学设置关卡、制作闯关攻略和构建闯关评价等环节。以闯关式教学为突破点,促进教师具备闯关式教学意识,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材开发闯关式模式,加快新型教材研发;促进闯关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推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顺利落地实施。
关键词:闯关式教学;“三教”改革;餐饮空间室内设计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于“三教”改革,教法改革是“三教”改革的关键突破点[1]。近年来,闯关式教学模式常结合翻转课堂使用,巧妙地将知识点、技能点、游戏性和闯关式完美融合,满足了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需求。但当前餐饮空间室内设计课程仍未有闯关式教学相关研究,本文结合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背景,研究该课程寓教于乐的闯关式教学模式,并以餐饮空间室内设计闯关式教学模式构建为例,探究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核心概念
闯关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分析学生学情和课程内容,结合岗位、课程和竞赛等方面内容及要求,借鉴游戏闯关与项目化课程理念,以知识和技能内化为宗旨,教师转变教学方法,运用一系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闯关关卡教学,创造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和能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旨在增强职业教育人才素质和技能质量是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核心内容[2],解决好“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3],达到培养高质量德技双修的职业人才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高职体育教学启发式教学应用
摘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虽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依然存在着例如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经过众多体育教师的实践发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会起到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竞争氛围并且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下面,本文将对启发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一、引言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以及参与者,转变以往的师生关系,创建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教师都会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下面本文将介绍传统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传统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为了更好地聚焦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本文针对数据库原理课程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学团队充分利用优质的慕课教学资源,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教学辅助手段,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对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式进行了细化,构建了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数据库原理;慕课;教学改革
1引言
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通过讲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技术,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数据库理论体系,使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库技术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针对应用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提出合理的实施方案,并在设计中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数据库技术作为信息领域的支撑基础和软件学科的重要分支,应用领域占整个计算机应用的70%以上,是计算机领域中最为广泛的应用技术。因此,该课程的重要性和课程地位可见一斑。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同年10月进一步提出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的课程评价,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在教育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下,对《数据库原理》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怎样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地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针对近几年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过程及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2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对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近10年的本科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实践能力及参赛情况等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出在传统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大学课堂是教与学的活动场所。从应用状态而言,教师讲授、学生接收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状态是,不少大学课堂教师在教,学生却未必在学,没有真实地发生学习效果[1]。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播放的幻灯片内容完成理论讲解,并针对具体操作进行相应演示。这种单方面知识灌输的模式使得学生变成课堂教学的配角,被动接受相关知识[2]。课堂教学看似信息量大,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教学目标有较大差距,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2)育人功能不全。课程教学内容只注重专业知识,忽略情感价值观塑造,课程育人功能不全。教学过程主要围绕“知识”展开,忽视了对学生理想、价值观、情趣等精神世界的塑造[3]。(3)评价方式较为片面。课程的考核成绩主要取决于最终期末考试,而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后作业及实验报告。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造成学生平时学习松懈,期末通过突击性复习以应付考试,导致学生不能牢固掌握相关知识[4]。此外,由于没有将评价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因此不能客观评判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践环节缺乏创新和挑战。实验课手把手式的教学模式看似认真负责,但对学生而言,由于没有挑战度,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动力。数据库综合设计的开发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所完成的系统过于传统,缺乏创造力。对于学生的系统开发过程没有实施过程化管理,导致学生完成的系统与需求有较大差距,综合设计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实践
小学体育愉快式教学初探
小学时期正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双重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体育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积极创新等综合意识。在愉快式教学的前提下,小学体育教育能够更进一步地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在愉快、轻松地氛围下锻炼学习,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成长,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得到全面性的发展,促进学生养成健全人格,从而达到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一、竞赛激励式教学
体育课程作为小学生综合素质锻炼的必修课,其教学方法也与其他课程不尽相同。教师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力较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在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竞赛,竞赛内容可以是体育项目,也可以是体育类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点。体育竞赛作为体育课程中的一种体现形式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够在体育教学中穿插入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等优良的学习品质,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目前的教育不仅仅提倡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还要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上。让学生在接受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体育精神,推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竞赛单位可以是学生个人,也可以是学生组成的团体,甚至教师也可以加入到竞赛队伍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在教学中举行跳高、跳远等的比赛,让学生在互相竞争中学习相关跳高和跳远的技巧方法,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在举行团队竞赛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体育技能优劣互补的方式进行合理分组,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百米接力跑步的竞赛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学生通过对自己能力的审视寻找互补的队友并决定接力的次序,个性设置传接力棒的方式鼓励队友。接受跑步慢的同学的同时鼓励他们尽自己所能为团队争光;跑步快的同学为了团队的胜利也会更加努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包容意识。在理解和鼓励具有劣势的同学的时候提升小组的凝聚力,达到竞技体育的教学目的。竞赛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还能够渲染体育课竞技氛围。让学生在竞赛中掌握体育技能,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获得别人的帮助,从而得到精神上的升华。
二、因材施教式教学
由于学生各自生长环境的差异,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育方面的能开都是截然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时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为不同的同学设置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法,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体育课中得到身心的锻炼。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一套笼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将侧重点放在教学的具体内容上。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位学生,甚至会给学生带来很多麻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个性与身体素质开展教学。在体育活动的设置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寻求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在发扬学生优点、补充学生缺点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同的学生在体育上的兴趣点也是不同的。有些同学喜欢跑步,有些同学喜欢球类运动,教师要通过观察和调研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在体育课程中让学生分组进行个性化的锻炼,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堂。例如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于一些内向的同学教师要积极鼓励,引导这些同学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树立起自信心,积极发现并参与到自己喜欢的项目中。对于一些外向的同学教师就可以将自己对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一些到内向同学身上,鼓励这些同学自主探索,自主锻炼,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锻炼。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进行分类教学,教师可以提前调查同学们不同的体育需求,给学生体育选择的自由。在体育课上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体育用品,喜欢羽毛球的学生可以组队去打羽毛球,喜欢篮球的同学可以选择篮球项目的专项训练。一些身体不适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去观看同学锻炼,为同学加油,进而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除此之外,让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的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选择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作者:夏建军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方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