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济专题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学期刊的学科引领作用
新媒体时代国家对医学期刊发展速度不再量化,但对发展质量却十分看重。我国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医学期刊模式的转变,科技内容已经成为科学普及的基本内容之一,卫生健康与公众对话已成为常态。科研和科普,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领域,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医学期刊要把科研和科普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向公众介绍医学科研最新发现、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医学期刊要引领专业学科不断拓展,不仅需要传承基础医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引领研究疾病的各种科研方法,挖掘科研亮点,借助科研的平台和医学学科专家的权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健康科普活动。课题的内容既有高端学术论坛和研讨,又有国家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同时还要有宣教式的社区科普活动等。
1医学期刊服务领域的不断推进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要求,选择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多维一体生活方式疾病防治体系;研究慢病防治技术筛选评价标准,开发慢病防治技术并在全国试点城市推广;建立集体检、诊断、预防、管理、健康促进为一体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和评估监测模型;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个人家庭检测为手段、中心医院(或医学中心)为支撑的慢病分级防治网络和网络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和促进慢病防治科技资源科普化,集成开发慢病防治信息资源包、健康科普图书等科普资源。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给社区医疗带来很大的发展动力,而社区医疗对疾病诊疗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刊开展以疼痛为例的专题论文,专栏刊发慢病防治的论文,疼痛患病率极高,且给患者、家庭、社会医疗等多方面造成巨大的负担,每年全球用于诊疗疼痛的金额占全球GDP的2%~3%。多数患者会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社区医疗机构对疾病诊疗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社区诊疗现状不容乐观,诊疗水平有待提高,诊断符合率约10%,提示社区医疗机构人员诊疗环节薄弱。所以未来要深入推行科学的社区诊疗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诊疗水平。只有社区医生的诊疗水平提高了,患者才愿意到社区门诊看病,只有患者愿意去社区看病了,才能逐步实现三级分诊的原则。提示社区医生继续教育至关重要,做好基层医生的培训工作,才能整体提高我国医学诊疗水平。例如我刊在重视学术传播的同时,时刻不忘科技传媒的职责,2017年10月27-28日在全国科普日“健康一生”宣传活动中,走进社区,积极宣传预防疾病为主旨,卫生健康引领未来的理念,开展专家一对一义诊,邀请武汉协和、同济的名医专家开展慢病防控讲座,切实将学术殿堂的理论知识落地,使医学期刊既能惠及到社区医生,也让公众在科普宣传活动中受益。
2基层卫生医疗作者群的培养
基层工作的难点在人才培养,为此,杂志的主编联合编委会的专家专门撰写基层医师的培训手册及诊疗指南。通过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强化基层卫生医疗作者的论文撰写水平,提升基础医疗机构的实力,推动基层医疗可持续发展。国家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1200家医院进行基层医师的培训和巡讲,基层医疗服务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和基础,强化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对慢性病的高发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既包含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也包括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已有高血压、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提升对慢性病防控的认知意识。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状严峻,而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在基层,这既是我国医改的重点,也是心血管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了展示我国的医改重点工作,我刊专门约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了一系列专题论文,《“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管理的发展策略》、《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全球健康覆盖及其相关研究》等。为此,还设立了继续教育项目、基层论坛、专家面对面专场等形式,把心血管病的最新诊疗规范、指南、技术、进展、理论传递给广大的基层医师,切实提高了广大基层医院心血管病的诊疗水平,对广大基层医师来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一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数据管理体系以及效果评估体系,保障疾病筛查及治疗干预的效果,切实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协助医生高效管理患者,帮助患者做好家庭长期监测和自我管理,助力“科学就医”的目标实现。医学期刊领域的专家一直坚持推进糖尿病防治的社会化宣传和引领工作。呼吁各方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积极协作,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关注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积极倡导“5公里健康跑”活动,以倡导公众更积极地关注健康、重视健康运动的生活理念。而持续多年的糖尿病经典活动“蓝光行动”,将继续在重点城市、重点地区推进,将糖尿病的防治意识深入人心。
3对期刊数据的深度挖掘,作好学科引领作用
3.1利用期刊的引文数据
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师教学资源的整合
摘要: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其人文素养与做人品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公选课在教学和管理层面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公选课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本文以河北唐山某高校为例,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提出加强高校公选课管理、整合公选课教学资源、提高师资水平的可行性措施,以期能更好发挥其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管理;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
高校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自主选修的通识教育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但是由于高校公选课的开设、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师资力量不足,课程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校有3万余名在校本科生,每学期开设约200门次公选课,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素质拓展课程,另一部分为技能提升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又分为11类,分别为:哲学历史类、语言文化类、经济管理类、法律法规类、自然环境类、信息技术类、艺术欣赏类、医学保健类、创新创业类、交流沟通类和品德修养类;技能提升部分包括语言类、计算机类、数学类、实验类等4类。本文从教学管理角度,对我校公选课的开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高校公选课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师开设课程随意,追求数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目前,我校公选课的开设流程,主要是由教师本人申报,所在学院进行审批,最后由教务处审核通过后,面向全校开设。为使公选课尽快成为门类齐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规模化、体系化的课程类别,真正发挥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2]等目的,政策倾向于积极扩大公选课规模,鼓励尽可能多的教师开设课程,因此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以及教师所在学院对于申报教师的授课资格审查较为宽松,尤其对艺术欣赏类课程(古诗词鉴赏、音乐欣赏等)和沟通能力、就业能力培养类课程(大学生礼仪、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等申报人数少,却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的核心课程的开设申请更是一路绿灯。在不能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公选课开设管理办法的情况下,致使一部分青年教师并没有对所报课程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规划,盲目申报,开课随意,缺乏课程建设的稳定性。这样就导致所开设的公选课往往只是为了开而开,教师对于公选课的建设过程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备课、授课、考核等方面都没有充分准备,影响了公选课的授课质量,进而间接导致了学生课堂偏低的出勤率。同时,公选课的师资力量缺乏,有一定资历和经验丰富的教授、省(市)级教学名师、校级优秀教师等忙于专业课教学和科研,不愿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公选课的教学任务中。以我校为例,2015年共有87名教师开设公选课。可以看出,在87名教师中,有大约10名没有独立上课资格的助教在独立承担着一门公选课,助教和讲师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多,而授课经验最丰富的教授只占总人数的20%,大约有17名,在所有的授课教师中只有1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市级(校级)优秀教师。
2.学生选课盲目被动,学习态度不端正。首先,学生在选课之前,对于待选课程的信息量了解较少,仅仅是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地点和一段简单的课程介绍,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盲目选课,开课之后才发现授课内容并不是自己需要的,最终导致听课不认真甚至是旷课现象的发生。在对我校参加选课的13794人进行的关于选课影响因素[3]的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中显示(如图2)。随大流、挑热门和易拿学分两项占了总人数的53%。选择随大流的学生大多出于从众心理,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能力相对较差,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选择了什么课程,自己就选择什么课程,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规划、选择、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在选课之前向师哥师姐了解情况,寻找日常管理与最终考核较为松散的课程,他们选课的目的是学起来轻松,考试容易通过,最终能够轻松获得选修课学分。此外,学校为了避免公选课与其他专业课程冲突,尽量扩大学生选择目标课程的机会,大部分公选课都开设在晚上或周末。这种开设方式的弊端是授课时间与学生的业余活动时间重叠,导致本来就盲目选课或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以各种理由缺席,逃课现象严重。
3.考核制度不严格,缺乏教学评价。首先是学校层面的监管不够,我校的教学质量监管体系没有把校公选课纳入进来,比如教务处每学期组织的讲稿、教案、作业和试卷等教学检查项目并不包括对校公选课的检查;教务处聘请的教学督导专家进行抽查式听课,也将公选课排除在外,致使公选课处于无监管状态;其次,学校为了提高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大力提倡公选课的考核形式多样化,希望授课教师找到最适合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但在学校对考核方式缺乏必要的评估监管的情况下,授课教师逐渐将考核方式简单化,大多为平时成绩加主题论文的方式,平时成绩多为课堂出勤率或者随堂测验,而课程论文由任课教师自主命题,自行批改。授课教师在备课不充分、考核形式化的情况下,为了能在最后的学评教中获得高分,往往会不顾学生平时成绩的好坏、论文质量的高低,主动帮助学生顺利过关,是否上课,学习好坏都是一个结果,这样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公选课的教学评价部分不受重视,学校方面忽视了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3R研究性教学在税收筹划教学探析
摘要:税收筹划是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税收筹划意识与技能。本文基于对该课程授课难点的探究与分析,提出了针对该门课程的3R研究性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模式,从而充分提升《税收筹划》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税收筹划》;教学设计;3R研究性教学模式
《税收筹划》课程是介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会计学的一门交叉性学科,该课程要求结合不同纳税人的经营管理环境,提出最优纳税方案,最大限度合法合理地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既要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又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熟练掌握与税收相关的课程内容,并精通实务操作。当前大部分高校讲授《税收筹划》课程的教师却缺乏足够的税收筹划实践,导致教师在《税收筹划》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改革《税收筹划》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兴趣并且能够有效使用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重大。笔者针对《税收筹划》课程教学现状,借鉴研究性教学思想,基于3年来的教学体会,提出了读书笔记提问式研究、专题论文分析式研究、税收筹划实验式研究(简称“3R”)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旨在更好地开展该门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1《税收筹划》课程开展
3R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的涉税事项进行事前、事中或事后的精心规划,以合理降低税收负担为目标,最优选择纳税方案的一种合法的涉税管理活动。筹划源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最小化需求,力求税后利益最大化,是纳税人在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自身投资、筹资、经营活动及未来发展规划,利用相关税收政策,对自己财务活动进行合法、科学安排,内容侧重实务层面。税收筹划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新兴现代边缘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会计学等多学科领域,教学的关键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坚实的多学科理论功底,也要求学生掌握较为完备的中国税制、国际税收、财务会计等学科的知识储备。目前税收筹划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还是采用讲授式教学,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缺陷,学生只是单纯的知识被灌输者,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的能力。与传统“填鸭式”单纯输入的教学方式不同,研究性教学是伴随研究性大学的建设而提出来的,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现代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恰当引导,将学生引入特定情景,激励学生主动而非被动式的学习,研究性教学的根本特征是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标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显然,研究性教学模式更适用于以应用特点见长的《税收筹划》课程。
2《税收筹划》课程实施
3R研究性教学的课堂设计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问题导向教学的真实情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独立探索、自主思考,消化并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以期使学生养成主动发掘思维、建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税收筹划的课程性质、人才培养目标正好契合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思想,基于此,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3R模型的税收筹划教学模式,该模式下各具体阶段的教学方法———适用内容关系如表1所示。(1)读书笔记提问式研究。《税收筹划》课程和税法、财务分析等实务联系非常紧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深入掌握各类财税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很强的自主探索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读书笔记提问式研究法,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具体做法是:第一,开列课外阅读书单,如翟继光的《企业纳税筹划实用技巧与典型案例分析》、邱庆剑的《避税:无限接近但不逾越》等10多部专著,让学生从书单中选择1本进行精读。第二,在精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读书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深度交流,便于学生共享资源。第三,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监督,课程结束,要求学生整理散落在书籍各处的旁白记录,提交1篇读书心得,深入消化相关知识,字数不少于4000字。(2)专题论文分析式研究。对于《税收筹划》课程来说,要求学生合理应用相关理论是学习和工作的重点。专题论文的写作思路主要包括:企业行业背景分析、税收法律法规分析和税收筹划思路分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针对每一部分内容提出若干个选题,让学生结合行业或具体公司的背景资料,搜集相关税收政策法规,运用合适的税收筹划方法进行分析。例如选题可以为如何将企业的应纳税额从高税率转移到低税率,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税收筹划分析等,在每学期期末,要求学生提交1篇专题论文,论文工作量在2000~3000字为宜。(3)税收筹划实验式研究。为了学生深入进行团队合作,锻炼实际操作水平,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关于税收筹划分析部分的教学具体做法如下:①分组和选择分析对象。教师需要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想要研究的税种,根据班级人数平均分配8-10组,每个小组原则上不超过6人;每个团队在分析并掌握各自搜集的税收资料之后,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课下交流,了解其他组收集的其他税收材料,这种课程资料的共享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精准掌握各相关税种征管的法律法规政策,最优选择筹划思路。②分步实验。教师事先精心准备好一些典型的案例库,让学生自行上网收集、整理相关案例资料,并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该案例的筹划思路。各学习小组根据格式要求撰写各阶段实验学习成果,设计个性化PPT,在课堂上讲解给大家。每位同学可以针对各组表现提出疑问,并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与辨析,由教师担任主持并进行点评。同时,各学习团队提交各阶段实验分析报告,要求如表2所示。③综合实验。学期期末,要求各小组分析总结前期分步实验的结果,讲解其分析的过程,最终提交该案例的税收筹划综合报告,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小组可以通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展示各自的实验学习成果,实现线上线下学习资源互通,以便打造优质的课程资源库。
电力数字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势在必行,电力数字新基建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电力行业的整体架构影响深远,对于能源互联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无疑是电力数字新基建的两大关键支撑技术。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协调能源市场中诸多参与方的利益,通过智能合约等机制促进信息和价值可信交换,构建区域可信协同综合能源网络,以应对近年来电力系统中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装置、分布式微电网、新能源发电大量并网对于传统电网商业模式的挑战。物联网技术充分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建设电力互联网发展与互联网经济相关的新业态,包括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业务,最终构建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电力物联网。
为展示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研究进展,促进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电力工程技术》编辑部开设了“电力数字新基建中区块链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专题,本人有幸受邀担任专题主编。专题收到大量具备理论创新与工程指导性的优质稿件,经同行评议、专家评定,最终选出5篇论文组成专题。在区块链技术方面,东南大学陈妍希等针对规模化电动汽车在充电交易时安全性低、自主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交易模型,在“多卖方-多买方”的电力市场竞争机制下,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安全性高等特点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开放用户协商定价的权利;南京工程学院李大伟等分析了电力物联网终端跨域认证需求和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区块链跨链技术中的侧链技术及实现机理,并将其引入到电力物联网跨域认证方案中,提出一种基于侧链技术的电力物联网跨域认证方案,在配电自动化应用场景中进行了仿真实验。在电力物联网技术方面,河海大学胡悦等针对LoRaWAN网络架构中终端节点移动造成信号错误传播以及高能耗问题,在混合译码放大转发(HDAF)方式下,提出了一种基于LoRa网关的无线中继优化算法方案;南瑞继保公司程立等针对电能质量终端的设计缺陷,提出基于信息安全的设计及实现方案,在访问授权、审计记录、数据完整及防篡改性、网络攻击、备份与恢复以及源码安全等方面给出了解决措施,提升了终端本体的信息安全强度;国网江苏电科院张潼等基于负荷工作时功率、电流等特征差异,建立负荷特征指纹库,提出非侵入式低压负荷构成辨识方法和由下至上的台区负荷需求响应能力在线聚合监测方法,实现台区负荷资源参与需求响应能力的评估。
本专题旨在展示电力数字新基建背景下区块链及物联网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由于专题论文数量限制以及发表时间的安排,很多有价值的论文未能在专题中收录,希望能够得到所有作者和广大读者的理解。
在此感谢有关专家学者对本专题的大力支持,感谢《电力工程技术》编辑部为本专题的策划、组织和出版所做的大量而细致的工作,最后衷心希望本专题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为电力数字新基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邱雪松 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AOL体系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探索
一、问题提出———集中实践课程教学绩效的困惑
市场营销专业的集中实践课程是在完成专业大类基础必修、选修课程,以及专业必修课程学习之后,学生选择《零售营销实务》、《网络营销实务》、《物流运营实务》课程模块之一,学习市场营销的专项能力,深入企业相应的职业岗位,或进行零售营销、或进行网络营销、或进行物流运营的实践训练,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营销状况,选定毕业论文题目,理论联系实际完成毕业环节的教学任务。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集中实践课程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以面向职业的模块化的综合实践项目为载体,贯通毕业环节,着重学生营销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两次(2011学年/2012学年)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现行的集中实践课程评价并不高①,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不连贯、体系不完整、环节不清晰、检测不落实、绩效不明显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质疑课程,如集中实践课程模块与理论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如集中实践课程实施环境与路径的延展和拓宽,如集中实践课程过后接续立项“实务专题”论文等具体问题亟待解决。面对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实施AOL体系,引领市场营销专业集中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创新。AOL是一套规范、完整的学习质量保障系统,其主旨内容包括建立课程理论学习目标和能力养成目标;校准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相符合;设置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与课程目标相匹配;收集、分析、公示课程评价资料,发现课程教与学存在主要问题;拟定课程教学改进方案,持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二、问题解决———集中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市场营销专业秉承AACSB“目标驱动、质量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依托AOL学习质量保障体系,创新集中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为基准建立集中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设置课程学习目标,拟定课程实施方案,开展课程效果评价,保障课程持续进步,从而使集中实践课程教学环节紧扣、教学目标可测、教学绩效显现。其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
(一)明确课程学习目标
课程学习目标需要描述该课程所期待的学习成果,当课程结束之时,学生能够知晓达到什么样知识水准、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课程学习目标引领课程学习内容、引发课程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决定课程的评价形式,导向课程的绩效成果。因此,课程学习目标应该是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决定,并将学习目标诠释为可以观测、可以考量课程绩效的评价标准。市场营销专业的集中实践课程,其学习目标分解为四个层面:一是了解、熟悉营销职场环境;二是在工作环境中逐渐养成专业素质、练就专业能力;三是凭借素质和能力掌握专项职业技术;四是能够发现工作现场实际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对策。四个层面学习目标表明课程学习的渐进过程,其各自对应的观测点反映课程学习的直接目的。
(二)清晰课程内容、转换课程学习方式和方法
国际贸易课程英双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探讨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双语课堂教学的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高校经济学专业当中的重要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开展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于该方面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而英语应用能力在国际贸易活动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复合型、实务型人才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需要,进而在中英双语教学当中,要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能够学以致用,将专业理论有效的应用于国际贸易活动当中,这就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双语课堂教学的目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予以实现。
二、开展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要点
(一)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开展,要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学生要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对于国际贸易活动的内容和程序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不仅能够准确的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形势,还能够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路,具有创新意识。其次,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国际贸易的市场规则,以更好的参与到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合作当中去。第三,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严格遵守国际贸易的规则,拥护国家政策,才能更好的胜任国际贸易的工作。
(二)围绕学科专业建设。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围绕学科建设来进行。首先,构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将经济学、高等数学、管理学、投资学等一系列经济类学科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围绕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来展开。其次,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将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规则、国际经济法、对外贸易概论以及国际贸易市场形势分析等内容作为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纳入到基础课程教学当中。第三,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技能训练类课程,以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环节相适应,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
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一、目前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
经济法是门专业基础课,其课程安排应该在专业课程讲授之前进行。但是,学生在学习经济法的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目前高校中已经开设有《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但是在法律基础、经济法、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在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方面,按照知识学习逻辑,学生应该首先掌握法律的基础知识,例如:法律规范、法律关系等概念的学习,法律基础的学习应该在经济法学习之前进行。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教学中,《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经济法的开设时间是在同一个学期,一般是大一下学期。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内容的侧重点原本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实际教学中,不同的专业仍然使用同一本教材—《经济法概论》,使用同样的教案,完全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性,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各个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并没有综合考虑相互的关联性,因此法律基础、经济学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协调性存在问题。法律基础教授的法律知识很有限,导致讲授法律基本知识的重担压在了经济法教学上,结果经济法教学内容所需讲的内容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无法实现素质教育。
(三)教学评价不全面。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不仅能够检验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评价和考试方法过于简单,仅仅依赖考试来评价学生和教师显然是不全面的。另外,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重理论轻技能,这种忽视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是极不利的。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解析
摘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合理地规划图书馆藏书结构,营造良好的馆内外环境,给予大学生舒适的读书氛围。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高校图书馆;大学素质教育;作用及对策
素质教育是一种比较全面性的教育模式,它旨在培养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且不断提高教育者受教育的水平。现如今,高等院校不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培养,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个性全面发展颇为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中人文精神被提及的最多,高等院校图书馆作为人文文化氛围突出的场所,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场所之一。
1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电子设备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方法能更简单,更轻松的获取知识。所以他们并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图书馆内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大量的电子网站和电子设备都冲击着纸质阅读。满足大学生们多元化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学生们对这些电子设备充满着好奇性、依赖性,只要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可以轻易查找的信息,便不会“舍近求远”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但是图书馆通过它特殊的育人环境潜移默化的具备育人功能,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1.1图书馆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图书馆不仅仅拥有大量的书籍和资料,还提供了舒适的阅读环境使学生们可以安静地学习。图书馆外观弘大,馆内温馨,硬件设施也十分强大,所以是一个十分适合学习的场所,通常在图书馆内会聚集了很多热爱学习又十分优秀的学生,他们大部分的闲余时间都会待在图书馆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所以图书馆内拥有十分适合学习的学习氛围,大多时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比较弱的,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带动他,他就可以忍受学习的枯燥,不知不觉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比如说,大部分的本科专业的学生都想要继续深造读研,所以他们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在复习考研的过程中,部分学生都会因为考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选择放弃,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选择来到图书馆学习,因为图书馆有许多和他们一样志同道合的学生,可以互相鼓励,一起进步,而且图书馆的氛围会自觉地让人心境平和,不知不觉就陷入了思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