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工程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济与工程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经济与工程管理

本科工程管理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内涵   所有的专业都具有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及专业课程体系两大构成要素。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具体规定了所培养的专门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规格,是专业构成中的软件部分;专业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是专业构成中的硬件部分。课程体系一方面是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来设置的,另一方面它又将培养目标和要求具体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从而对专门人才的培养产生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作用。在本文中,课程体系主要是指理论课程体系及其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是指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进行理论课程的优化与重组,并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科学配置,使得在不增加课程或课时数量的情况下,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把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重要性   1.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也要求课程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或更新。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及时将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各课程之间可能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特别是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在原有多个较窄口径的专业基础上归并而来的具有较宽口径的兼有工、管、经、法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性专业,其课程体系尚处在建立和探索之中,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2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不是靠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而是靠整个课程体系的协调来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课程设计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在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还必然涉及到课程体系内部各门课程的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等。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   3.从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形成过程来看,调整后的工程管理专业体现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思想,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高级人才成长的规律,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趋势的要求。但是,由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时间较晚,特别是长期以来各高校仅在工程管理的某一领域开办专业,导致学生无法对工程管理专业形成一个整体认识,故有必要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   4.工程管理作为一个专业,设置的时间较短,其专业教育特别是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现有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多停留在原来几个专业的简单合并上,缺乏整体优化;②课程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预见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③一些课程内容重叠,使得本已紧张的课时资源存在着浪费、甚至落后的现象,跟不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④学生毕业时对所学课程仍未形成一个整体、清晰的认识。要为学生打好基础以适应未来面对的工作与挑战,仅仅传授给学生一般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供整体优化的基础教育和应用教育。要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市场经济对高素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   三、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按照系统原理,将课程体系的优化视为一个系统,注意整体性、层次性和环境适应性。在调整课程结构时,不能仅考虑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也不能只考虑某一类课程,而要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规律,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整体优化。   在优化过程中要考虑知识传授的层次递进性,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要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专业的影响,考虑社会和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使整体优化后的课程体系既能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未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要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学计划既要反映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要扩大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开设适合学校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适当加大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和可选性,改变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与雷同的状况。   3.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必须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现有的办学条件为基础,分阶段循序渐进。低年级处于由中学向大学过渡阶段,必修课应相对多些,高年级因不断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应减少必修课,适当增加选修课。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要考虑工程管理专业的形成过程,不要照搬国外相关专业的做法,应使确定的课程体系符合我国实际,具有可行性。   4.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设置应面向21世纪,并体现21世纪工程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我国加人WTO后,工程建设领域及工程项目管理应与国际接轨,在设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要考虑设置相应课程,以满足工程管理国际化的需要。   5.明确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哲学角度来讲,事物的相关性形成了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每一个要素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各个课程不是单一的个体,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就是使专业知识在解决问题时突显课程体系整体作用,这是单独掌握任何一门课程知识都无法做到的。   四、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方案根据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框图(图l),作如下说明。   1.坚持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四年不间断。一、二年级开设“基础英语”为必修课,三、四年级开设“专业英语”和“双语”课,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某些课程使用纯英语进行教学,在毕业设计或论文中要求进行外文资料阅读、翻译并撰写外文摘要。一、二年级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为必修课,三、四年级开设计算机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中的应用课程,四年计算机上机时间应不少于200小时(不包括毕业设计或论文期间的上机时间)。#p#分页标题#e#   2.强调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   根据1998年教育部调整后的本科专业目录管理学科门类包含五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管理类。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又包含四个二级学科:管理科学专业、工业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工程管理学科与同一层次的其他几个管理学科是不同的,工程管理的学科基础是土木工程。离开了土木工程学科基础,工程管理无从谈起。这是由工程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工程建设领域建筑产品特点决定的。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多样性、露天性等,决定了工程管理人员对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环境以及质量等的管理,必须是基于技术,技术是工程管理人员了解管理对象、生产工艺、技术流程的途径。因此,需开设大量的工程技术课程。同时,还要求学生参加针对技术课程的实践,如工程测量实习、房屋建筑学设计、建筑工程预算实践等,以更好地了解工程对象,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   3.在经济、管理以及法律三方面的课程设置上应有极强的技术性。除需开设少数几门与一般管理专业相同的经济、管理以及法律类课程外,大量的课程是与工程管理密切相关并带有极强专业技术性的交叉科目,如建筑技术经济学、建筑施工财务会计、工程估价与成本规划、房地产会计、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管理、国际工程索赔、FIDIC合同条款等。工程管理专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它的工程技术的基础是无可取代的。在重视工程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对于经济、管理及法律类课程的设置可结合各校自身的特点有所侧重。   4.科学设置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技术平台课包括: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八门课程。其中,工程制图与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共同基础;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及建筑设备、建筑结构是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研究内容依次深人,并为房屋建筑学和建筑施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它们将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为建筑设计和工程造价课程做理论与技术准备。图2为技术平台课的逻辑关系图。   经济平台课程包括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会计学、工程经济学、金融与保险五门课程。其中,以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以及会计学为基础,了解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最后上升到建筑领域中来,对建设单位财务进行研究,从而有力地支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工程经济学是具有实用性的经济学,掌握这一知识有利于建设项目投融资分析,进而反映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建设项目评估的经济评价开节。   管理平台课包括:管理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市场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六「〕课程。其中,以管理学、运筹学以及系统工程为基础,对市场、资金、组织与人员以及信息等进行管理。图4为管理平台课的逻辑关系图。   法律平台课程包括:法律基础、经济法、建设法规三门课程。以法律基础和经济法为基础,到体现专业特征的建设法规,再到工程合同管理,以及面向全球化的国际工程承包,研究内容层层深人。   平台课主要由上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组成,工程管理专业的上一级学科属管理科学与工程,很显然,本专业平台课程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应先于工程管理专业方向课程开设。   5.合理确定工程管理专业方向课程。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工程项目管理、建设项目评估。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市场营销。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造价管理、工程估价、项目投资与融资。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国际工程承包、国际贸易与金融、国际经济合作法律基础、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物业管理方向课程包括:物业资产管理、物业运行管理。学生可任选一个专业方向,但其余专业方向中均规定最低应修学分数。   6.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高。因为生程管理活动是一种受特定目标、资源和时间限制、具复杂建筑工程技术背景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管理活动。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在培养计划中应设置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环节,合计安排学时达40周,相当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在校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一,这既是工程管理专业特征和要求的具体反映,更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保障。其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大实习环节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很大,是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能否安排、落实好,是衡量实践性环节成败的关键。   7.贯彻整体优化。强调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和整合,避免重复,优化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增加课堂信息量;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减少必修课门数,扩大选修课范围与比重;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课外学术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为学生培养、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创造条件。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例如,在整个教学过程的相关课程讲授中使用相对统一的案例,包括项目的方案设计、图纸、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这一整体优化使得教师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讲解案例背景,学生也不需要将太多精力浪费在熟悉图纸或案例材料上,可以节约很多学时资源。

阅读全文

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浅论(4篇)

第一篇:水利工程管理一般性问题分析

摘要:

不断加强和创新水利工程管理是黄羊河流域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不竭动力,更是灌区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社会的不竭源泉。本文分析了黄羊河水利灌区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灌区工程管理的科学办法和对策,以期对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奔向小康和工程环境治理、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羊河;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分析;研究

黄羊河水利灌区工程项目施工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田水利的基本配套设施建成,石羊河流域大部分重点治理区初见成效,灌区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初具规模化。现有中型水库1座,库容5644万m3左右,引水渠道1座,总共引水流量能基本控制在18m3/s左右,衬砌干渠6条,长度在60km,建筑物163座;支渠40条,长143.63km,建筑物463座;斗农渠1493余条,长933.2km,建筑物27125余座。现如今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田水利工程系统,为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展,农田工程配套不断完善,常规节水技术和滴灌技术等高超节水技术的配套实施,田间灌溉基本实现不浪费、少损耗的目的,渠系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20%左右,灌溉水利用率较提高了55%左右。

1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阅读全文

工程管理本科培养探究

与工程管理专业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工程”是指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1]。如: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也指用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如:城市改建工程、京九铁路工程、“菜蓝子”工程等。我国大学所设有关工程类的专业就有土木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材料工程专业等。“管理”的定义是指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管理的分支也很多,如:工商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化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该学科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系统的管理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地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从《工程管理》字面上来看,很容易使人产生如下疑问:比如是对什么“工程”进行管理?或者学成后会“管理”什么工程?国内有些学者把“工程管理”定义为研究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即对建设项目的专职管理。从建设项目的周期来讲,工程管理就是研究。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项目实施阶段(准备、设计、施工)的工程项目管理、项目运营阶段的设备管理,即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管理。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第三届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一九九九年七月西安)认为:工程管理专业一般设置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为此,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一般工科专业所必修的基础课程以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设置为:主要专业基础课有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市场学、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统计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测量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主要专业课有工程咨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投资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风险与保险、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评估、项目融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工程索赔、国际工程专业英语(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国际公司理财等。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实际为跨土木工程与管理工程的交叉学科,适合有足够土木工程方面与管理学方面师资力量的学校设置。

从学生的修业科目来分析,上述主修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已有36门,再加上公共课程:高等数学、外语、政治、体育、概率论、线性代数、计算机、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机械原理、电工学等总共有47门之多,有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外语等要学习两个学期。如果学制定为四年,第八个学期学生即要寻找工作还要完成毕业论文,47门课要用7个学期来完成,平均每学期学习近7门课。所以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学制宜定为5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掌握土木工程方面的技术知识与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学生工作后即使从事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技术专业水平也不会低于相应专业的大专水平,同时也会把所学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如果条件允许,应把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和管理方面的论文结合起来做,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工程项目的形成过程强化理解,对如何发现“工程”方面的管理问题、解决“工程”上的管理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教育报》报道的统计资料: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和工程管理相近的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为:工商管理类78.05%、经济学类72.72%、土建类84.91%、管理工程类82.73%、管理类Ⅰ51.82%。根据新华社2003年6月4日统计资料,黑龙江省200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不足50%,明显低于2002年。据了解,除了受非典的影响,一些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被迫中止和取消,部分毕业生无法进行正常的面试、体检和签约以外,目前社会的需求形势也不容乐观。作为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之一的国有企业,由于受经济不景气(包括改制)的影响,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大幅度下降。黑龙江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在2001年为21.6%,2002年为13.8%,2003年很难增长。政府和事业单位受编制所限,特别是今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要全面铺开,毕业生需求量也会减少。而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非国有经济单位就业的渠道在一些地方还不畅通。这些原因导致了毕业生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华商报2003年2月20日报道,在长安大学举行的“2003年毕业生双向选择会”上。公路桥梁专业的毕业生今年供不应求,此专业的学生很多在年前就已经找到单位。八成用人单位招聘桥梁工程、公路城市道路专业学生。河南洛阳一研究所原打算招收10名桥梁工程本科生,结果一上午只有一名学生递交了推荐表。长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红红分析介绍说,西部大开发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桥梁、隧道的建设急需人才,而设置公路桥梁专业的高校并不是很多,长安大学公路桥梁专业的供需比例去年是1:8,今年这个比例会进一步拉大。

阅读全文

建筑工程管理简析(7篇)

第一篇: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优化策略分析

摘要: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项目涉及内容较多,建筑工程质量亦受到来自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首先研究了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现状,发现当今管理模式的不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第二部分总结了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优化策略,包括优化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工程安全管理,制定科学的建筑施工计划,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等。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优化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关系到建筑工程实施和整体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建筑企业应该积极关注和健全工程管理体系,进而有效提升工程管理安全性,通过先进的工程技术引进与人才引进,保证施工质量和设计的科学性。只有充分发挥工程管理体系作用才能保证做到细节的充分把握,及时解决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以实际出发展开监督管理工作,带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现状

1.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采用承包和分包形式。整体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的作用,发挥建设单位对工程的监督管理作用。承包单位主要负责施工团队管理;而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不合理问题,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是否符合标准缺乏监督检查;虽然建设单位发挥了名义上负有的监督职责,但是实际无法参与到施工实践过程中,因此无法提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措施。部分企业还存在工程管理要求低,走形式等问题,该种模式不仅耗费资源,同时效果不佳。

阅读全文

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近些年发展迅猛。但是对于工程企业来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全面改革工程管理已经成为必要条件,需要加强工程管理方面的创新应用。将工程经济科学合理的应用在工程管理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整体水平,实现动态性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方面的应用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应用

0引言

对于市政工程建设来说,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工程管理的核心。市政污水管网等工程建设的成本相对较高,为了有效提升其经济效益需要充分发挥出工程经济管理优势,这也成为整个行业积极研究的课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能力,需要对工程经济管理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1案例基本概况

某市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干管工程主要是建立在现有道路、排水管网以及相应配套干管的基础上实施优化改造,参照该区域污水管网的总体规划布局,将“雨污分流”作为基本思路,尽量将污水系统实施分流,无法分流的对其实施截流并收集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该工程总体长度为32.231km,管道直径在200~1200范围内,总体投资概算在20230万元,主要涉及几方面内容,包括:污水干管和支管改造、已有管线迁移、道路修复等。

2工程经济特性以及价值分析

阅读全文

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探索(6篇)

第一篇: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

【摘要】

水利工程自古以来就受到大家的重视,修建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和调整地下水,使自然界的水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进而满足人们各方面对水资源的依赖。不可否认修建水利工程,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不但提高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去了更多的便利。近几年,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强民生建设不断兴修水利工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水利工程也需要实行现代化管理。因此现代化发展目标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很重要。

【关键词】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古老的阶段,水利需要现代化。而水利现代化的核心便是对水利工程管理实行现代化。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与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和匹配。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修正和改进。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水利工程设备的现代化管理和水利工程投资的现代化管理。

阅读全文

区域发展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思路

北部湾经济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据统计,到2009年北部湾城市群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400亿元,4个地级市占全区14个地级市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体现了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实力。第二产业产值快速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接近600亿元,总量占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约四分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经济区2009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2000亿元,占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07年的31.48%提高到2009年的35%。北部湾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产业产值呈现新的态势,各城市的第二产业相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总量偏少。因此,应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工业生产规模,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⑤。到2010年,北部湾三大产业产值之和占全国比重达到0.76%,超过2009年的0.63%。虽然相对全国产值总量偏少,但就北部湾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而言,进步十分明显。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特点在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偏大,为60.63%,发展潜力大。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迅速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其中,2008年比2007年增长33.49%,2009年比2008年增长54.77%,分别比同期广西区平均速度高出6.4%和0.3%,这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虽然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不断提高,但与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相比,与成为泛北部湾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差距较大,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欠缺⑥。人才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北部湾经济区未来的发展,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从全局出发,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北部湾经济区制订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针对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定位,对北部湾经济区区域优势产业中的“炼油、蔗糖加工、造纸业、物流、铝产品加工、海洋产业、农产品加工”等重点发展产业中的人才需求作出整体规划,其中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最大。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到2020年,该区域的投资规模近3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投资接近1万亿元,大量农村将实现城镇化⑦。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众多的大型项目启动,以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工程管理技术与各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在北部湾经济区各产业中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第二产业中的需求占整个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比重最大。高学历、高职称、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是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的最大需求。(1)人才需求总量将大幅增加。据统计,到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需求总量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将达到168万人左右⑧。为了解决人才紧缺的现状,促进自身的发展,区内部分高校,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高校应始终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开设专业。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的展开,预计到2020年,北部湾经济区全社会各类人才需求总量将超过200万,其中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80万左右的规模⑨。(2)人才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分布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所占比重大,工程管理专业中“三高人才”(学历、职称和技能)的需求将直接影响整个人才队伍建设质量,而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才需求量则没有大的变化。高职称的研究性人才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性人才,是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力量。预计到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学历分布为:本科学历及以上占45.62%,专科学历39.99%,中专及以下为14.39%。(3)专业人才需求分布呈现新格局。预计到2015年,工程建筑施工的比例约占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比重为31.03%,工程建设监理人才需求比重为14.21%,设计人才为9.25%,物业管理人才约为7.42%,房地产估价、营销及相关专业人才约为21.57%,其他与工程管理相关的人才约占16.52%⑩。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少。据统计,到2010年7月我国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含独立学院)共有326所,开设工程管理专科专业的高校715所。广西全区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仅有广西财经学院、贺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工学院、百色学院5所高校,及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两所独立学院。开设本科院校的数量仅占全国2.2%,开设专科的高校11所,占全国不足2%。全区高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比其他地区晚,缺乏办学经验。专业结构层次不清,一部分高校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没有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专业知识太泛,缺乏针对性。全区没有高层次的培训单位,仅1所高校拥有工程管理硕士点,没有博士研究生的培训资格单位。对培养对象缺乏实践技能的指导,学生操作技能水平满足不了社会需要。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同时,由于北部湾经济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待遇较差,一部分高素质、高职称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不愿在此扎根,这加大了人才引进的难度。可以预见,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尤为紧缺。如何实施新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计划,将直接影响到广西,特别是北部湾经济的发展。

针对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广西高校培养管理专业人才的现实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人才计划,促进北部湾经济快速发展。如加大培养力度,提高人才数量和质量;大量引进人才,特别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人才,解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工程管理专业综合性很强,应用面广,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十分丰富,既包括如营销、财务、广告等社会科学类的知识,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理水文等自然科学类的知识。因此,需要统筹各种知识,制订合理的培养体系和方案,要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是社会急需的人才。高校应充分分析企业在人才需求上的意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要完善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相关知识,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知识非常广,涵盖工科、理科、法律、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应把握好各学科之间的衔接。#p#分页标题#e#

要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教师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者,而人才培养计划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因此,教师要进入社会,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教师不应该仅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领域,拥有其他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帮助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人才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于人才质量的评估,目前各高校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体系,唯一作为考评的标准是考试结果。这种人才质量评估体系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更不利于培养方案的完善。采用以企业考评和学校自身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对提升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应以北部湾经济发展为契机,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培养满足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宽厚理论知识基础、良好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以服务广西经济新发展。引进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对促进北部湾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与其他经济区相比,国家重视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对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作用,政策扶持性明确,这为北部湾人才引进提供了政策保障。但是,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引进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是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

北部湾经济区在区位上有一定的优势,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这对于人才引进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从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又较为明显,要引进紧缺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提高待遇,才能提升人才引进的竞争力。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据统计,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供求比例大致在1:2.5左右,处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同等区域相对落后的形势,更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特别是引进高素质、高职称、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三是实现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在引进人才以发挥科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还需要把引进的人才与培养本土人才结合起来。构建引进机制是为了满足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期引进人才,势必造成成本的增长,也不利于本土人才的培养,应该把人才培养作为今后北部湾经济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北部湾经济区的设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北部湾区域位于沿海平原与山地交界处,加上独特的喀斯特地质条件,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阅读全文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及方向

摘要:水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水利的突出地位越来越显著。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现状,水利工程必须跟紧时代的步伐。因此,若要全面实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必须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所以,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研究尤为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及方向

前言

水利工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水利工程的发展,若要水利工程全面实现现代化,其管理就必须实现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为水利工程的发展作出展望,并指导水利工程前进的方向,因此,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必须符合时代要求。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构成要素,也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其在一定方面能够表现出水利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历史。水利工程的现代化水平从某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一个良好的水利工程发展现状,是一个国家和谐稳定发展的保障。水利管理是保护和利用已开发的水源、水域的工程设施进行生产工作,而其实现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水利工程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该过程的实施是水利工程从基础化到科学化的转变过程,而水利工程的管理的现代化,则是水利工程现代化顺利实施的保障。所以,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含义基本囊括为:根据时代的发展,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水利工程从基础设施到管理手段的全方位的完善,为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2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意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