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济学方法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经济学方法论下的金融学发展与挑战
摘要:金融学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针对经济学方法论框架下的金融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其当前正面临的诸多挑战进行研究。只有对这些挑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为现代金融学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金融学;发展现状;面临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其根本目的为了不断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金融学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关学者在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定义时,明确提出金融会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中心点、方法论等存在,这也是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点则主要是指资本市场在运营时的情况,其中会涉及到资本资产的供给、定价等。方法论在其中主要是指会对一些相近的替代物进行合理利用,这样可以实现对金融契约的分析,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工具的定价操作。由此可以看出,金融学对整个经济发展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
一、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历程
早期就已经有学者开始对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在对这一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也提出了将其看作是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经济学作为学科而言,就必须要对其作为对策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发现一直到1891年为止,相关学者对经济学方法论开展研究时,有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对其提出了系统性的论述和分析。同时,还根据个人原因、社会原因等对其展开了实质性的研究。
(一)历史归纳法和抽象演绎法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的记载和文献资料查询结果可以确定,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时,奥地利学派的创设人卡尔•门格尔发表了有关“经济学和社会学方法论研究”的相关内容。也正是在此时,正式开始了长达30年的德国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在方法论方面的争论。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时,不难看出在实践中此次争论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围绕着经济学分析过程中,应当利用哪一种方法比较适合来展开激烈的讨论和争辩[1]。其中会涉及的两种方法分别是历史归纳方法、抽象演绎方法。在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发现当时德国的历史学派专家普遍都会认为经济学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归纳的科学。所以与其相对应的原理就是必须要通过历史归纳方法的合理利用,实现有效的建设和利用。历史学派普遍都会认为,在对经济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应当从观察、类比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在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可以对呈现出的各种不同类型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概括和研究结果[2]。切忌不可以从某些比较决定的前提假设当中出发,同时还要避免脱离实际的演绎。除此之外,对于奥地利学派而言,在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明确提出经济学可以被看作是一门具有演绎性特征的科学。其在实践中,主要是通过抽象方法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直接将经济现象还原成为其中某些非常重要的要素。紧接着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对其量的衡量和分析,这样可以从中找出运动规律,实现对经济现象有针对性的解释和分析。通过对两种不同观点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发现这两种观点在提出以及落实时,两者之间最明显的矛盾点就是在于历史归纳方法和抽象演绎法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现有的施莫勒体系的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历史归纳方法可以被看作是其中最基本的方法。也就是在该方法的应用和影响下,所有的科学表述都可以直接以归纳的命题作为其中最基本的目的[3]。演绎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则更多的是将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基础,在这种形势下,人们通常在观察或者是统计之前,必须要对基本的检查范畴、标准等进行最终确定。同时,还要在整个观察、统计过程中,对其进行逻辑检验,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的使用效果[4]。除此之外,在门格尔的相关体系当中,演绎法在其中具有精密性的特征,尤其是其自身的精密理论研究方法可以被看作是基础。但是历史归纳方法在其中只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措施,在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现象进行观察时,才可以将该方法的应用作用和意义充分发挥出来。
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策略初探
一、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
1、方法论
在哲学当中,方法论源于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所以也可以说方法论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方法论可以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最高层次的方法。具体来说,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包含了一定程度上的哲学思想,这也为区域经济学家开辟新思路提供了一种动力。每一位学者都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区域经济学家也不例外,他们的方法论的形成极其重要,会对整个行业的进步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2、基本方法
首先要说的是观察法,所谓观察法是指人们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之下同通过观察推测来进行理论研究,研究中所使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测和考察。在这个观测和考察的过程中,要依靠一定的感性判断来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当然,这种感性也建立在一定的逻辑思维之上。因为能做出科学合理的感性判断,就说明其本身对想要感知的事物有一个整体上的领悟和了解,而领悟和了解又建立在一定的理论知识之上。另外,观察法并不局限于现有的对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数据,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出合理的想象。
其次是系统法,在科学领域的研究当中,系统法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当中,更是将系统法作为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重点推进。譬如说研究区域经济学理论实践和外界环境关系、分析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探索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区域经济学实践的联系等,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系统法,也可以说,系统法有着其他方法不可代替的优越性。
然后是抽象思维法,事实上,抽象思维法蕴含着两个分支,分别是形象逻辑和辩证逻辑。前者强调程序化,这一程序化又包括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往往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或者方法存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最终使其自身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和公理性。后者主要是前者的深化,可以说辩证逻辑从侧面矛盾上入手,具体分析了矛盾在思维活动中存在方式和解决方法。辩证逻辑不仅以全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了一系列方法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够将每一个关系看做一个矛盾体,从哲学的视角来解决问题。总而言之,抽象思维方法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体系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抽象思维方法的使用和分析不容小觑。
管理经济学课程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摘要:文章以管理经济学课程为例,应用元认知的研究结果,探讨了元认知与大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管理经济学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研究性学习模式,文章从课程方法论思想的渗透、加强实践环节,提高课程的研究能力、运用元认知迁移性教学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管理经济学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和实践。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元认知;创新能力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创新性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要有创新能力,而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缺乏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为引导学生自主、协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思考,重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以支持课程学习的研究性[1]。本文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经济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在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元认知的思维模式,构建了管理经济学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研究了在管理经济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管理经济学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管理经济学课程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是一门把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基础课程。它一方面为其他专业课打下业务理论和方法基础,同时又对各门专业课起综合作用,对提高学员分析经济问题、提高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管理经济学的教学中,既要体现其经济学理论性的一面,又要注意经济理论与方法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其重点和难点在于经济学与管理实践的结合上。因此,该课程具有理论性、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知识面更广、实践性强等自身特点。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管理经济学课程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学生反映该课程难学。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管理经济学不仅概念和公式多,而且与其他基础课程联系紧密,用到的数理基础知识深而广。其次,管理经济学涉及各种研究方法、计算公式,图表繁多。最后该课程具有综合性特点,内容较为抽象,学习中需要理论与方法的综合掌握。二是学生对课程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应用能力差。学生对很多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只停留在机械记忆上,缺乏对其经济涵义的理解,缺少将管理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问题的解决,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的能力较弱。为了提高管理经济学课程的讲课水平,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管理决策问题的能力,笔者运用元认知的思想方法,从备课、讲课到课后指导,做了一系列尝试,初步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二、元认知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
元认知是近年来在人类认知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调控[2]。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知识,指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指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指个人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迅速达到目标。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3]。随着人们对知识及知识体系认识的提高,认识到创新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自我调节的系统,将书本与课程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的建构过程,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需要与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相互适应。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动态性,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化,其创新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呈波浪式前进。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创新能力的差异性不断增大,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总体创造力的成绩上,而且也表现在创造力发展的不同维度上;同时,由于大学生具有的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其创新能力更多地带有现实性,更多地是由专业知识与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情境激发相结合而产生的。创造成果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采纳和使用某些思维方式直接导致的,而采纳和使用这些思维方式显然都是创造主体元认知监控的结果。元认知与思维品质存在显著的相关,这种联系的实质是因果关系。思维品质中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是创造力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由此可知,元认知对于创新能力起核心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体育经济学的科学理论探讨
摘要:体育经济学是经济学与现代体育经济现象相结合的产物。关于该学科的科学理论思考鲜见。从学科的发展规律来看,学科的科学理论思考是学科进入科学领域的首要步骤,缺乏应有的科学理论思考,学科定位与发展将无从谈起。对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历史、概念与发展现状进行概要性的讨论,然后在证伪主义、范式理论及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等科学理论框架下,探讨与之相关的科学理论的蕴涵。
关键词:体育经济学;证伪主义;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交叉学科
1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历史溯源
在欧美国家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研究者一些相关的、少量的体育经济学研究成果,特别是劳动经济学(主要关注球员工资、转会)、城市经济学(主要关注体育场馆)、产业经济学(主要关注职业体育市场竞争)的研究[1]。1956年6月,美国学者罗滕伯格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棒球运动员的劳务市场》,被当今学者认为是开创体育经济学研究先河的文章[2]6。之后,有学者认为罗滕伯格在此篇论文中勾画了职业体育联盟的11个经济特征,其中“不变性原理和消费者偏好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假设”,被后人视为职业体育经济学分析的奠基石[2]6。1971年6月,英国学者斯隆发表的《职业足球的经济学:足球俱乐部追求效用最大化》,被认为是开创欧洲和北美职业体育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先河的文章。文中提到:“斯隆基于英国足球实践指出,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以获胜最大化为发展目标,而不是美国学者主张的利润最大化”[2]6。德国早期有关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论文集中于体育观赏活动的分析,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被应用到体育观赏活动的研究中。在德国,体育由体育协会和体育联合会管理,但这一组织类型长期没有受到经济学界的认可与重视。加之经济学家在当时的体育学研究领域未获得认可,体育学长期受到非经济学科的影响,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者趁机进入该研究领域。多曼认为,非经济学研究者极少使用经济学中已建立的规范标准来对这一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最初的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由于在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之间摇摆不定和不重视核心的经济学概念而饱受诟病。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体育经济学在概念生成中缺少准确性。我国对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8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经济学》标志着体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启蒙与发展。1991年,在我国体育经济学被正式列为一门学科,当时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局限在政治经济学范畴,缺乏西方经济学和现代产业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支撑和指导[1]。在对体育经济现象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既与经济学发展有明显的衔接,也存在断层。针对企业管理问题的学术讨论促进了一种管理学视角的建立,这一视角超越纯经济学领域而为行为学相关学科的运用提供了可能性。在以经济学为导向的企业经济学向系统的管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至今仍未得到完全解答的问题:管理学到底是一种用科学方法进行解释的科学,还是一种纯艺术性科学。企业经济学是一种能够引导不同学科进行融合的学科。体育经济学的发展,一方面受经济学传统路线的影响,它将体育经济学定位于“经济学下的纯子集”,其中经验目标仅限于体育中真实存在的行为体。另一方面,体育经济学并没有明显参照经济学进行构建,同时也不是一种与管理学相同的学术体系。布罗伊尔和蒂尔将体育管理学称为一种由体育经济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法学和体育社会学构建的科学。纽弗与比勒的研究虽然没有将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区分开来,却突出强调了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与体育法学是体育管理学重要的相关学科,且与体育经济学有藕断丝连的关系。“体育经济学与管理学作为学科的独立性是显然的,但是作为应用研究性的学科,二者的融合是一种趋势”[1]。综上,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路线可分为经济学与非经济学2条传统路线。经济学传统路线明显局限于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构建学科理论,而非经济学传统路线则运用不同交叉学科的观点来研究体育中出现的经济问题。这种非经济学研究方法能够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而不受各类理论数量和性质的限制,进而生成一系列学术理论性问题。
2体育经济学概念争议
海涅曼在其早期研究中认为,体育经济学就是对那些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体育的恰当归纳。之后,蒂姆建议将体育经济学用来指代人们所参与体育行为中的经济学,体育管理学则指特殊的企业经济学原理。霍希一方面区分了体育经济学与体育管理学,另一方面又将其与体育经济进行区别。霍希认为,体育经济学指的是扩展的、与问题相关的概念,它与一种有限的、与学科相关的概念相对立;将经济学原理运用到体育领域,也就是体育经济;关于体育乃至所有体育中的经济学问题,它首先依赖经济学理论,也需要社会学或心理学、组织学原理来解释,因此,这类科学在国际上称之为体育管理学。与霍希的“体育经济”概念意义相同,多曼使用的是“体育经济学”这一概念,他认为体育经济学是将企业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理论机制应用到体育的各个领域中。相反,弗里克和瓦格拉主张使用“体育经济学”名称来表示“经济学中的子学科”。我国学者苏义民认为:“从国民经济的基本构成来看,体育部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体育经济学也可称作一门部门经济学;体育已成为一个产业,体育经济学同时也是一门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产业经济学。”[3]丛湖平、郑芳则指出:“体育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体育经济学不是简单地研究体育或经济,也不是某个运动项目的经济学研究,而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体育资源实现价值的各种规律的学科”[2]9。此外,哈格将体育经济学看作为经济学中的应用型子学科和体育学中的理论场域,用来研究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格鲁普认为体育经济学是体育学的分支领域;体育商业化的加强,体育市场和体育经济体的出现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的发展。普廷格尔将体育经济学看作体育学新出现的分支学科,以及连接体育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纽带,如今他强调经济学原理对体育的适用性,并将体育经济学定位于体育学新的分支领域。按照尼区关于体育经济学的建议,体育经济学是体育中的经济学和体育的经济学。前者关注体育研究领域之外的普遍性现象,同时这些现象具有经济学意义,而后者是对体育进行经济学解释,以全面重建一个独有的领域。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理论思考
探究宏观经济学的历史意义
作者:王超 王敏 单位:攀枝花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现代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博奕论、制度经济学等的前沿进展,坚持了新古典经济学,基于完全理性和完全市场的基本原理,放松了其严格的理论条件并把它应用于现实经济学生活的机制设计、制度设计、竞争策略、企业运作等真实问题中,从而使新古典基本原理真实化、情景化、可应用化,完成了西方经济学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本文对宏观经济学历史学派科学哲学与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方法论立场、制度生成路径、不同制度之间的比较分析等问题上的一致和相关性作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一.宏观经济学的整体主义方法论
制度经济学正是与“范式论”的这两点思想保持了一致和相通。一是它把整体主义的方法论作为分析经济制度问题的出发点和立场。二是坚持与新古典主义的不相容,对资本主义市场自动出清的理想假说持批判态度。制度经济学否认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静止的和完全的市场均衡,认为它不过是理论上的一个抽象而已。他们认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内容不同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整体相互关联,只有从动态的整体效应中,从情景的生成变化中,才能把握社会经济系统。制度经济学在社会经济问题上坚持系统整体观,因而他们选择的是方法论上的集体主义,而不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偏重于强调集体作用,他们认为集体对于个人选择有控制作用,制度本身也是一种长期的集体行动的结果,只有通过对于制度、集体行动的逻辑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个人经济行为的作用和方向。
二.基于经济制度演化生成的宏观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家们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因果动态过程”,是一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所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不能进入到实质层次,必须使用历史、文化、社会的制度变迁分析方法,只有这种历史主义的史实分析方法,才有助于经济学克服目前危机,达到创新。一些制度经济学家也因为他们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对于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及制度的演化生成作出的精辟分析,使其原理成为社会经济分析方法的新的规范。经济学家凡勃仑把投资银行家、工业巨头、企业家、法律设计家等归纳为稳定的礼仪制度的一部分,而技术员、工程师、技术工人则归结为动态的技术过程。这两个过程的结合,引起了经济增长、企业组织变革、结构调整、经济波动和周期、利润形成、国家起源与政府管制、劳工冲突、社会制度演进、财产分配等重大变化。一定意义上讲,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从博弈进化论分析,这也可以认为是经济演进过程中各个局中人,出于自利的考虑,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由于受制于其它局中人而作出的一种动态博弈过程。这是制度经济学的一次重要的系统集成与创新。
三.宏观经济学对社会经济价值的功效
公共管理中的西方经济学课程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多元和庞杂与课程教学内容取舍之间的矛盾
西方经济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而且这些理论流派之间在理念和观点上存在诸多争论和矛盾之处。一方面如果在基础教程中只有一个流派的观点和理论,那么学生就会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以后的思维和认知,所以简介地介绍大多数经济学流派是极其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对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很多经济学流派对于理解公共事务和体制改革极为必要。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而言,制度经济学对于理解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技术与创新经济学对于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转型经济学对于加深理解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个矛盾: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多元和庞杂与课程教学内容取舍之间的矛盾。如果仅仅按照教材的内容安排教学,学生们普遍反映距离现实生活和经济实践非常遥远,如果安排其他理论流派进入教学内容,就存在如何取舍理论流派的问题、以及课时不足的问题。
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导的经济学教材与中国转型经济形态的矛盾
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卡尔•夏皮罗和哈儿•瓦里安曾经这样记述到:“在与学术界之外的人接触时,我们时常听人抱怨说经济学在今天的经济中已经没有很大的作用了。一开始,我们感到很纳闷儿,因为这些抱怨经常来自向我们咨询建议的人。然后我们恍然大悟:他们抱怨的是大多数人在学校学习的古典经济学,它的核心是供给需求曲线和像农产品市场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以市场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为例,西方经济学的教程主要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处理方法,要么没有解释,要么仅仅一句话解释,“市场是参与人交易的场所”,然后开始讨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等四种市场结构。成熟完善的市场已经存在是教材上的基本假设前提,关于“什么是市场”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丰富内涵都被忽略了。至于市场是如何演变而来、市场如何才能规范、市场如何才能有效运行、市场与计划如何协调等等这些问题在西方经济学基础教材中几乎根本没有涉及,这样,学生们读完教材后无法与中国的背景和历史对应,学习这门课程之后依然无法理解中国经济形态产生的理论逻辑。至于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教程中更是没有位置。所以现今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让学生们学完一个学期之后“感觉好像与现实中的市场经济并不直接挂钩”。身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大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一次接触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竟然没有任何有关市场转型的课程内容,值得深思。至于市场经济模式的丰富性在基础教材中也没有提及。实际上,市场经济模式绝不是只有英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一种,就是欧洲也还有多种模式,诸如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及北欧模式。有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在混合经济体系中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者所占比例不同时,整个市场会有什么不同?政府该如何在这种体系下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样的问题在现存的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基本上没有涉及,如果学生们以后不再学习相应的经济学课程,那么这样的问题只能束之高阁了。另外,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导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主要处理交易和交换行为以及资源配置及其最优化问题,但是忽视了学习概念,排除了组织学习和群体知识概念,强调的不是生产、积累和增长而是治理结构的选择和给定资源的有效配置,无法有效处理学习、生产和知识等重要议题。
三、西方经济学个体自私的假定与公共管理天下为公的理念如何兼容
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有一些基础假设,这里涉及两个:方法论个人主义和自私。其中自私,就是指个体利益最大化。方法论个人主义是指一切社会现象看作是个体行为与个体之间的互动的结果,认为集体或者群体不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决策者,集体只是个体的组合,是指经济学的分析是从个人开始的,是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或者说从经济角度研究个人行为的,这是一种将个体作为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指涉道德的个人主义是有差异的。相对的概念是方法论集体主义,相比较而言,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方法论个人主义占据主流地位。实质上,两者不能截然对立起来,正如霍奇逊所述:我们的研究对象,不是一些简单的个体,而是一些在社会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会个体…为了了解这种个体,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其群体环境中来加以研究;而为了了解这种群体,我们又必须考察那些个体,正是这些个体之间相互关联的行为组成了社会群体。公共管理学科是研究公共事务的学问,一向标榜“天下为公”的公共精神。这样,西方经济学个体自私的假定与公共管理天下为公的理念之间就出现了矛盾,两者如何兼容是必须面对的艰难问题。在使用西方现代经济学分析公共管理问题时,是以某一级政府为分析单位,还是以政府官员为分析单位?笼统地分析某一级政府的经济行为是否能够在逻辑上自洽?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中清晰地展示出来,以供学生思考。
四、结论
政治经济学教学手段讨论
作者:王守义 罗丹 单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当前影响世界的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这次金融危机被公认为是1929年之后资本主义社会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代表现形式。虽然现在世界经济已经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但金融危机的影响却似乎并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甚至有经济学家指出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可能比预期更大。在此情况下,世人开始重新拾起《资本论》,希望能从马克思这里找到认识危机和解决危机的办法,这就为我们改变世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对待政治经济学的消极态度提供了一个难得契机。本文拟从如何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解释现实问题的角度来探讨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师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利用对金融危机相关问题的解释来创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政治经济学走出逐渐被边缘化的困境,重回中国高校主流经济学的地位。
一、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这一政治经济学的根本
方法真正运用到解释和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中去,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和动力。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认为政治经济学就是在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当今时代出现的诸如金融危机等经济现象缺乏有效的解释,政治经济学解释和解决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明显弱于西方经济学,所以很多学生重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反感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追究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源,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不是出现在政治经济学理论本身缺乏解释力,而是我们老师对以下两点没有充分的认识:一是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理论是在与时俱进的,它在发展中吸收西方经济学的优点,同时兼顾了自身理论的经典部分;二是老师们在给学生解释种种经济现象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更是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方法,它继承了哲学方法论的一般性,对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无所不包,不可被替代,是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恩格斯在《致威纳尔•桑巴特》的信中曾就此评价,“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例如,我们在运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原理解释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时,要格外地给学生强调几点:一是如果把资本主义比作一个生命机体,那么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这一基本矛盾就是其内在生命的一部分,它导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体现出了较强的历史规律性。二是这一基本矛盾是导致经济危机发生的深层次的制度原因,西方经济学简单地把其归结为“供需失衡”是缺乏失衡性的。三是只要资本私人占有的实质没有改变,则不管资本形式和生产形式再多样化,都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然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发展,当前金融业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的经济危机必然表现金融危机。这种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来说明经济问题的方法,给了学生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问题的角度,从而就避免流于表面或西方经济学的解释思路,对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和动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师要详细介绍抽象方法在政治
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意识到抽象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其他经济学科的学习和解释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问题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到了“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马克思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从抽象上升为具体,也就是把基本原理从简单的范畴上升到复杂的范畴,从局部到整体,运用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原理和概念,对经济现象进行判断、推理,从而构成理论的体系。
科学哲学理论对金融学的影响
一、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基本来源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当中,可以很好的把握住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从而可以为相关的投资机构和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和管理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具体来说,行为金融学中有关股票市场交易异象的主要理论包括前景理论、后悔理论以及过度自信理论、自我归因理论、心理账户理论等等。本文将重点介绍与行为金融学最为密切的前景理论、后悔理论和过度自信理论。
1、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由卡尼曼和沃特斯基(1979)提出,通过修正最大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发展而来的。它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过程。在编辑阶段,个体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ference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赖价值函数(valuefunction)和(主观概率)的权重函数(weighting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在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它有三个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因此,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
2、后悔理论
后悔理论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出现后悔的心理状态。在大牛市背景下,没有及时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会后悔,过早卖出获利的股票也会后悔;在熊市背景下,没能及时止损出局会后悔,获点小利没能兑现,然后又被套牢也会后悔;在平衡市场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涨不跌,别人推荐的股票上涨,自己会因为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而及时换股后悔;当下定决心,卖出手中不涨的股票,而买入专家推荐的股票,又发现自己原来持有的股票不断上涨,而专家推荐的股票不涨反跌时,更加后悔。
3、过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