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知识经济时代原始型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创新成为一个经济体中经济绿色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原始型创新是创新体系的内核。为了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加强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型创新能力的培育。原始型创新的流程按照生产和流通的过程分为直觉、解释、扩散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不仅需要不同的知识提供支撑,而且拥有这些知识的人才如何被发掘和重用同样值得研究。我国的原始型创新能力培育应该有个全局性的战略思维,并建立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个人通力合作的整体性保障机制。
关键词:原始型创新;创新型人才;创新动力支持;创新生态系统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变化,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经济结构面临优化升级,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是以拥有创新型知识的人力资本为依托,靠研究自有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的产业创新为标志的经济转型升级过程。这样的创新驱动根据是否为首创,可以分为原始型创新和模仿式创新。
一、原始型创新与知识组成
洪银兴(2011)认为社会现阶段的创新由技术创新上升到科技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生产活动中需要创新驱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中出现的原始型创新概念,与模仿式创新是相对应的,原始型创新也是一种创新过程,不同于模仿学习形式的创新过程,原始型创新更强调破旧立新、无中生有,创新行为是可以一直持续的知识生产过程,每个创新活动是有生命周期,它可以根据创新成果的出现和消亡来确定一次创新行为的完成,从创新的源头出发,根据创新的出现、改进、完成以及推广运用的过程分别对应萌芽、成长、成熟、衰退等阶段,由生产和市场流通组成,整个创新活动却可以是源源不断的创新行为的循环系统。原始型创新的源头可能是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每一个个体,独立个体可能单独形成创意,也可以组成团队共同激发灵感。原始型创新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因为创新的结果需要经过市场检验,人类对于创新成果的认可程度直接决定了创新的成败以及下一步创新的方向,即创新是伴随着人类知识进步和需求改变的脚步逐渐发挥作用的。创新是人类知识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知识贯穿于创新的每一个阶段,不同的知识在创新流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知识推动创新,创新同样在丰富人类的知识储备。其中,原始型创新对人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更高要求,需要具有专门的、独特的知识来支撑。沿用方竹兰(2012)对知识的分类,人类拥有的知识可以分为超常型默示知识、常规型默示知识、超常型明示知识、常规型明示知识等四类,其中超常型默示知识处于原始型创新源头的支撑地位。这四种知识有自己的特点,根据知识为大众知晓和掌握的程度不同来区分为默示和明示知识,根据知识是否前所未有分为超常型和常规型知识,确切的说,每个人都拥有这四类知识,只不过知识分布比例会有区别,所以才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知识拥有者。这些知识的拥有者不能按照年龄、性别、职业来明确区分,因为首先这些知识的界限都没有严格的区分,这些知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因为知识是一种无法量化的资本,在人类习惯性的将不确定转化为能够掌控的确定性的思维定式中,默示知识到明示知识的转化更多伴随着解释和逻辑演绎的过程。通过默示知识逐渐被拥有者和发掘者认识和提炼,转化为能够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的观点或结论,经过与旁观者的争辩和在实践中不断试错,逐渐形成符合实际现象以及能够被部分人类接受的明示知识,即在知识市场中能够成功销售,就可以产生影响力,从而完成自身的使命。所以,总体来说,知识始终贯穿于原始型创新的整个过程,超常型默示知识在创新的源头中发挥作用的比例更大些,因为此阶段中的明示知识只是超常型默示知识拥有者即创新型人才所拥有的知识体系中基础部分,是巨人的肩膀。在解释和交流中,默示知识逐渐变成明示知识,原始型创新这一环节结束,明示知识进入下一个原始型创新的知识资源储备库,这样的循环是人类群体知识逐渐丰富和更新的过程,也是新产品和服务出现的过程。
二、中国创新能力提升需要模仿式创新到原始型创新转变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速度从2011年第一季度开始逐渐走低,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企业在新的环保标准下不得不进行转型。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中,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使得经济增长能够绿色、健康、可持续,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成为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新动力。原始型创新是高效、绿色的创新模式,对于创新型人力资本要求较高,创新活动是一种生产过程,参与其中的主体小范围包括创新团队和每一个参与个人,大范围来看,原始型创新应是国家创新驱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国家创新驱动中原始型创新的地位。中国提出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由来已久,并且近些年来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模仿式创新层出不穷,但原始型创新却极度匮乏。原始型创新和模仿式创新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原始型创新具有完全自主性、颠覆性和创造性,而模仿式创新是在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的新功能添加、新技术改良等,是建立在已有发明或产品之上的,虽然模仿式创新也是生产上的极大进步,但由于其缺乏独立性,生产的大多是同质产品,进步的空间有限,所以不能对原有技术形成有利的竞争优势。原始型创新则强调从无到有,是另辟蹊径不依托于已经成型的技术或者工艺,是从0到1的过程,这给创新成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享有原创者首先占领市场的福利。原始型创新比模仿式创新更具有可持续性,因为原始型创新从一开始的雏形到最后的成功推广中产生的利益都是属于原创者的,后继模仿式创新追随者必须支付给原创者以转让费用才能进行改进式创新。即原始型创新的拥有者站在产业链的最高端,原始型创新是革命性的,模仿式创新是改良性的。长久来看,原始型创新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2.原始型创新过程中的难点。我国现阶段的创新活动多以模仿式创新为主,无论是大型国企还是小、微型企业的创新活动大都采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然后进行研究改进的过程,就连国内引以自豪的高铁、航天、电子通信龙头企业的核心技术都是从国外进口。国家提倡自主原始创新的政策主张虽然也提出了十多年,但苦于国内存在各种原始型创新的难处,使得一直没办法由模仿式创新为主向原始型创新为主转变。主要的难点有以下几个:(1)国内原始型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原始型创新的成本过高、周期长、不确定性,许多中小型企业没有资金和人才队伍愿意进行原始型创新,大型的国企由于管理和经营的保守性以及垄断或者寡头竞争的无压力,没有进行原始型创新的动力和欲望。这样一来,原始型创新只能由财力雄厚又有发展欲望的大型民营企业或者私企来承担,但由于对比模仿式创新其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使得原始型创新不是盈利项目的首选,只是技术开发部门众多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并且现在企业创新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着创新成功率低、风险大的困境,中小企业只会趋利避害选择引进成熟的生产线,而没有创新的动力和资本。(2)国内原始型创新的支持系统不完善。原始型创新的发展需要一个支持系统作为后盾,才能够健康、有序的进行,这个支持系统包括人才、资金、政策等。由于原始型创新一定程度上是具有随机性的,风险性大、周期长短不确定,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国内原始型创新活动集中于重大的科学发现、前所未有的技术突破、原理性主导技术等,但很多年来很少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发明专利不多、世界级科技带头人匮乏、没有顶尖科技奖励人才。2017年科技工作会议上报告我国2016年R&D经费支出预计15440亿元,占GDP的2.1%,已经基本接近发达国家,但是基础性研究支出只占总经费的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5%~20%。并且,我国对于原始型创新的政策支持不具有连续性。创新参与主体的个人、科研单位、企业在科研成果到生产阶段的转化由于利润分成不清、专业性不足等原因,常造成创新活动止步于科研成果报告书,并没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三、中国原始型创新能力培育的建议
由于我国现在处于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转轨阶段,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培育刻不容缓,特别是原始型创新能力的培育更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对原始型创新能力的培育,为实现中国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贡献力量,中国原始型创新能力培育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建设中国原始型创新的生态系统。中国原始型创新能力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的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良好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合理的创新生态系统。王钦、赵剑波(2013)对于企业创新环境的变化做出了判断,认为企业创新已经迈入“创新生态系统”时代,这与全国原始型创新生态系统是有共同点的,中原始型创新能力的培育也必须要完善生态系统的组成,并建立可循环、持续的动力系统。原始型创新生态系统要求从社会经济总体的角度进行全局性统一管理,是一个高屋建瓴的规划性工作与细枝末节的行业、企业生产活动的综合,这是一个寻求平衡的培育过程。中国原始型创新能力的培育由于涉及到国计民生,是国家现阶段重点思考的战略目标。(1)需要有一个全局目标,即培育原始型创新能力是全国性的共同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制定政策性支持体系,包括科技政策、财政支持政策、金融投资、会计核算、法律法规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这些都是政策上的支持体系,是一项创新活动首先要遵守的规则性文件。随着信息沟通的阻力越来越小,我国的原始型创新活动不仅仅受到国内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影响,国际上任何的新进步都足以对我们形成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国内与国际上先进国家进行的交流与合作,无疑在促进我国的原始型创新,所以在全局性指导思想的内容中必然包括如何与国际接轨。(2)围绕原始型创新活动的流程前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配备的资源等细节性问题进行规划,这涉及到企业的生产活动、科研机构的研发活动、金融机构对创新型项目的资金投资活动、对创新活动后续的保障性支持等细节性的管理。这是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结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确保政策能够落地。这包括产学研结合的协同机构,以及各种创新资源统一整合的空间集聚地,由教育机构、金融机构、社会自治组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个人共同组成。比如,我国的科研经费以及相应的创新支持配套措施都要落实到原始创新型单位。不能完全由国家行政性指令来规定科研经费的划拨,需要有国家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创新型企业和单位共同出资形成创新支持经费的资金池,由无政府组织和政府部门合作管理科研资金。同时,建立完善的原始创新活动进入和退出监管制度,使得原始型创新进入门槛低、退出无后顾之忧,这需要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合作。比如效仿美国做法,对于进行原始型创新活动的企业暂时不能盈利的,需要给予补助性资金支持,创新完成阶段以收税形式收回前期资助。再次,要建立创新共同体。这不仅包括支持模仿式创新和原始型创新的产学研机构,还包括社会机构以及民众的支持。原始型创新需要知识的传播和转化,创新型成果的形成和成熟到推广都需要一系列的组织进行协调,一个包括科研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市场推广人员、后勤人员、法务人员等的整体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有利于原始型创新的发展。(3)支持自下而上的民间原始型创新。民间及社会组织是原始型创新主体的重要组成,具有强大生命力,但是现阶段没办法发挥力量。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口号宣传,创新的观念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普通民众的超常型默示知识的转化。这样当然有利于原始型创新的能力的培育,但是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民众因创业、创新致贫,这都是必须考虑的负面影响。这是从国家层面传达创新的全局性指导思想,鼓励全国人民进行原始型创新并设计保障性政策,这些创新型活动的支持政策要与现有的国家战略不冲突,并且真正能够起到鼓励创新的作用。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包括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国家层面的政策修订,保障部门间、团体间能够集聚创新型人才进行原始型创新活动。这些政策制定的目的是指导创新型活动中人才、资金、规章制度等的多管齐下。除了从全局出发的顶层设计,以及层层传达的政策意见与落实,还需要社会各组织、民间团体以及个人内源性的创新冲动予以配合。原始型创新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发自内心的热情来支撑的,这些知识不仅借助于学校教育,也通过社会运行中的经验总结进行传播与更新。2.协调原始型创新各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如何协调社会中各机构、组织间的关系,使得原始型创新人才能够发挥作用,这是国家进行原始型创新能力培育必须注意的一个环节。政产学研结合的科研模式,可以将人才、资金、技术结合起来转化成现实生产能力,是目前国家普遍采用的模式,对于出现科技成果作假、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不畅、科研资金分配不均等问题,需要建立多项科研创新考核机制,在新修改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基础上,企业诉求和高校科研机构更加契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同时,中央层面的鼓励和支持原始型创新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支持是原始型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反思文化和教育中压抑国人的创新激情部分是全国人民应该重视的部分,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们对于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是保障原始型创新活动在内的后盾。3.树立开放式创新思维,建立原始型创新交流平台。创新过程是需要信息及时传递和交换的,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传递更有效率,依托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信息汇总、筛选,知识可以实现及时更新,这为创新前期的知识积累提供了便利。现阶段由于信息传递通道的顺畅,很多创新行为要求参与人员必须具有开放式思维,这不仅要求个体能够及时消化吸收新知识,还要有利用平台及时将自己的发现传递出去,接受社会和市场检验。在逐渐培养开放式创新思维的同时,建立创新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些有共同爱好、相似专业领域的人组成的小团队,可以交换新创意,自发组成合作项目,并且配合专门的法律团队保护知识产权。这样的模式可以吸引全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和追求创新的资本进行组合。原始型创新能力的培育,是涉及到全国人民长远经济利益的,对于创新提供最初知识贡献的原始型创新人才是始终贯穿于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是所有创新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借助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便利性,通过知识的流动和交换,形成全民参与的学习型社会,使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够无缝衔接,并且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而逐步提高全社会原始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方竹兰.论硅谷的超常型默示知识管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洪银兴.科技创新与创新型经济[J].管理世界,2011,(7).
[3]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1).
[4]王钦,赵剑波.步入“创新生态系统”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7-31.
[5]熊励,张潇.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6).
[6]郑琳琳,戴顺治,卢忠鸣,陈雅兰.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5).
[7]苏屹,李柏洲.原始创新研究文献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12,(2):5-8.
[8]方竹兰.直觉式创新与中国自治型创新模式的培育[J].探索与争鸣,2014,(2):54-57.
[9]崔华泰.社会组织对原始型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1):96-102.
作者:阮琼英 朱智敏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