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工作的知识经济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图书管理工作的知识经济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图书管理工作的知识经济论文

1大力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升信息管理应用能力

传统图书资料的管理注重图书保存和摆放,不同时期的图书按照学科分类存放在不同的位置,这一做法的分类依据较为简单,在存放过程中容易忽视图书的使用效率,同时这一分类方式呈现的信息目录和内容提示不够丰富,读者获取检索信息的能力受到限制。摆放式货架占用的空间小,读者选取书目的范围受到影响,这是造成图书使用效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传统的图书管理与借阅流通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书本的借阅与归还受使用条件影响较大,图书管理的效率相对不足。现代图书管理建立在网络资源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同时与数字化应用紧密联系,这就使得图书管理系统具有准确、快捷和方便的特点。知识经济时代下,图书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培训,注重综合化网络管理程序的应用,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图书信息的交互式处理,这一程序对于加快图书管理的信息采集,储存调配和管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知识的传播与应用过程中,大量图书情报信息需要整合和编辑,图书管理人员要主动适应信息变革的方向,强化图书信息管理的技术优势,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图书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科学管理与强化应用是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与提升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学习数据采编与软件应用,提升信息化方案的处理能力,对于高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而提高图书使用效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综合化信息系统处理图书管理数据可以省去繁琐的手工登记业务,对于无纸化办公和资源检索一体化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2创新服务方式,完善管理特色

知识经济时代下,图书管理正处在信息资源迅猛发展的变革期,网络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对于丰富网络文化资源,提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力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虚拟网络信息平台,各地分散的图书资源得到重新整合,知识的分享与应用为读者获取检索信息提供了便利,读者可以在多种环境下快速获得所需信息,图书的使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创新服务方式不仅需要在图书资源的硬件建设上打好基础,在软件的支持上同样需要下足工夫。知识经济时代下,各类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部分读者在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上处于被动状态,图书管理人员应当创新服务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一体化交互模式合理协调和优化图书信息,充分实现互联网信息服务功能,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此外,图书管理人员还应当完善管理特色,以贴近用户需求为重点,以提升读者使用体验为目标,不断改善自身服务。针对不同需求的读者,应建立电子网络化服务终端与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使广大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安排,自由便捷地享受信息变革带来的益处。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读者需要建立网络图书共享系统,从而弥补资源分享的不足,提高知识的分享与应用能力。现代图书管理应用先进的知识分享系统,既是适应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必经过程。伴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现代图书管理过程中,向读者提供的图书不再是装订的纸质材料,而是实现了纸质图书向电子资料图书的转变,这种信息依附载体的变化突出了知识分享与传播的应用变革。而知识经济时代下市场竞争的加强,对于图书馆在封闭环境下形成的管理机制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因此,图书馆要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束缚,就必须走管理创新之路,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坚决走在信息变革的时代前列。

3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现“书本位”管理到“人本位”管理的转变

知识经济时代下,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变革使得越来越多的重复劳动由计算机替代简化处理,与此同时,信息变革的加速也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仅靠硬件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管理人员在认知与实践中不断提升业务技能,主动适应自身角色由计算机操作员到网络技术员的转变。首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图书情报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其次,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够将学习的业务知识迅速转化为工作岗位上的本领;再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心态,图书管理岗位本质上是服务于读者阅读需求的,每一位图书管理人员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现“书本位”管理到“人本位”管理的转变对于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转变服务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书本位”管理即图书馆的各项业务活动围绕图书展开,从文献的加工、整理到组织,整个过程强调书目的保存和利用,文献资料的收藏是图书工作的重点。“人本位”管理即图书管理的思路是以人为本,贴近读者的需求是工作的重点,这就将图书管理的核心内容转变到以服务于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上。实现“书本位”到“人本位”管理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从图书馆自身管理出发,将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表现作为工作考核的重点,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重视读者、尊重读者,在不同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为“人本位”管理创造条件,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差异建立相应数据库,努力做到以服务读者为本,把一切为了读者的口号落到实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图书管理人员要不断解放思想,加强自身人力资源建设,积极探索新型服务渠道,争做信息变革的参与者、支持者、推动者,并最终实现自身角色由“守门人”和“中介人”到“信息导航员”与“知识工程师”的转变。

4协调图书馆与资料室、档案室之间的关系

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资料室藏有丰富文献,其中既有自然社科类文献,又有数据统计等调查资料,除涉密文章外,图书管理人员应努力协调图书馆资料与资料室及档案室文献的共享关系,一些资料室存放的文献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尤其是统计类文献资料颇受读者青睐,这些资料系统地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建设优势,是不同研究人员在各个时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也是知识积累的重要成果,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知识经济时代下,图书管理人员要转变服务方式,畅通知识分享渠道,打通图书馆、资料室与档案室之间的借阅壁垒,努力使馆藏文献资料服务于读者,为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创造有利条件。图书管理人员创建绿色流通渠道需要依靠集体力量,打破各部门之间的隔阂。为理顺图书馆与其他部门的职能关系,图书管理人员还应当建立联合服务机构,并创建相应的协调机制,把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方案落到实处。建立联合服务机构能够保障档案室与资料室等部门间文献资料的正常流通,为读者制定行之有效的流通方案。此外,联合服务机构要定期召开各部门联席会议,沟通图书馆、资料室与档案室之间的知识分享状况,并不断提出改进策略,努力使知识的分享与应用创造最大价值。

5开展个性化服务,为读者创造个人知识库

知识经济时代下,传统的馆藏书目已不能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多的读者要求图书馆提供个性化与数字化服务,图书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读者创建“我的图书馆”提供有益方案,并在阅读方式与推荐书目上大胆创新,努力使图书馆综合建设服务于读者需求方向。个性化服务是指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差别化的、有益于个人需求的特别服务。个性化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具体体现为图书馆根据读者的差别化需求,提供有特色的服务项目,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图书馆可以在网上预约、书目推送、信息编译等项目上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个性化服务不仅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而且提高了读者的满意度,读者在个性化服务中感受到了尊重,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知识传播,而且为读者创造个人知识库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借书还书的登记上,图书馆可以根据系统记录,及时归纳总结读者喜欢的图书类型,并做出相应的推荐书目单;在书目推送上,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将有价值的阅读信息发送给读者;在还书方式上,为了满足读者的异地还书需求,不同的图书馆之间可以建立馆藏图书共享流通机制;在藏书特色上,图书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优势突出藏书地方特色,在知识库共享与传播的应用上吸引更多读者和用户。

6结语

总之,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既需要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积累,又需要在管理方式上寻求变革。知识经济时代下,图书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提升服务意识,努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只有尊重读者需求,在服务上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作者:张载梅 单位:淮阴工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