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析

【摘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这一制度不断地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在制度不平衡、基金增值保值、个人账户空账转运等问题,本文基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现状,立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析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社会保险尤其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再次成为本年度的热议话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等问题,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刻不容缓。但是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养老保险的改革更是一项涉及面广、触动利益群体复杂的工程,因此,在改革过程中,更要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注意改革的方式方法,建立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建国之初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51年到1978年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的,国于195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新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这一时期养老保险费不需要个人缴纳,所有的费用由国家和企业负担。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退化成由企业自行负担的企业保障,企业对职工的年老负责,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现象。第二阶段:1978年到1991年对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的探索阶段。1986年开始对养老保险费三方共同负担进行试点,成为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第三阶段:1991年到2014年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阶段。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我国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正式确立。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实行“统账结合”的基金来源模式,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从分散化走向统一化。2005年在辽宁试点基础上,《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颁布,取消了单位向个人账户划转的3%,伴随着制度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

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2000年到2017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在不断上升,截止2017年末,参保总人数达到40293万人,与2000年参保人数相比,增加了两倍多。由此可见,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更多职工的老年生活的到保障,但是,从数据中我们也看到了离退人员的人数逐年增长,离退休人员的参保人数由2000年的3057万人上升到2017年的11026万人,这势必会对政府财政造成一定的负担,养老保险问题仍不能忽视。

(二)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自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基金的收入均大于支出。2017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3310亿元,是2000年的19倍,基金支出38052亿元,是2000年的17.18倍,滚存结余43855亿元。总体来看,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是良好的。但是从收支差这个指标来看,2000-2011年收支差是逐年增长的,但是2012-2016年逐年下降,2017年又开始回升。说明近几年来我国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波动幅度较大,因此养老保险基金问题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制度不平衡问题

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体制给付水平的差异。二是不同地区给付水平差异。就不同体制给付水平来说,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该《决定》中提出了建立职业年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具有强制性,要求单位应当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工资的4%来缴费。企业年金却是自愿性的,在费率上也没要求。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的两种年金制度的不同导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给付差距难以缩小。就不同地区给付水平来说,具体表现为省际或一省之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养老基金的结余缺口不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由于企业效益好,人口高度集聚使得地区养老保险基金大量结余,该地区的城镇居民和企业单位只需缴纳较少的费用便可维持收支平衡,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越落后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面临大量净流出使得该地区的养老保险存在基金缺口,越落后缺口越大。

(二)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转问题

我国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企业按单位工资总额的20%缴费存入社会统筹账户,社会统筹账户沿用现收现付制,用来支付已经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个人按本人工资的8%缴费存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是基金积累制的模式,该账户是锁定的,用来支付本人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社会统筹账户资金远远无法支付庞大退休群体的养老金,只能通过透支个人账户资金来弥补社会统筹账户资金的不足。我国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的资金是合并管理,也为挪用个人账户资金填补退休群体养老金提供了便捷。透支个人账户养老金,导致名义账户问题,即个人账户空账运转问题。如果这种问题得不到解决,“谁来养老”将变成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甚至会动摇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根基。

(三)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首先,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需要赡养退休人群的时间延长;其次通货膨胀使得储存起来的养老金贬值,而养老保险给付水平是刚性的,即上升容易下降难,这种情况给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带来挑战;三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覆盖的范围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到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支付范围也随之扩大。因此,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问题凸显。

四、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

(一)解决养老保险制度不平衡问题

针对不同体制给付水平问题,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薪金水平较为稳定,为了区别对待,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中的职业年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单独管理运营可作为暂时性的过渡方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应以公平、可持续原则构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针对地区的不平衡问题,要落实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央调剂制度。《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国发〔2018〕18号)文件指出,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在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础上,建立中央调剂基金,对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规定自2018年7月1日实施。落实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是解决区域养老保险发展不平衡有效手段,因此,国家和省级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践行国家文件精神,落实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平衡不同区域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个人账户空账运转问题

一是基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国家财政负担的历史传统,在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之后,国家财政支持一次性落实个人账户;二是合理延长退休年龄,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的寿命越来越长,延长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增收减支;三参保人应该在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基础上继续缴费,退休后的待遇与缴费年限相联系,缴费年限越长,待遇水平越高;四是发展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职工除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还需要参加企业年金、其他的商业保险以及储蓄来满足职工退休后的生活需要。

(三)解决基金保值增值的问题

一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满足多元化的养老保险投资需求,逐步形成高效率、多层次、全覆盖的市场体系,为基金保值增值提供市场基础;二是合理配置基金资产,扎实做好基金的投资。三是强化基金风险管控,完善基金运营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行政监管为核心、审计监管、社会监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晋晖.养老金改革趋明朗:个人缴费只记账不做实[N].第一财经日报,2017.

[2]董克用.从多层次到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再思考[J].公共管理学报,2011(2):1-9.

[3]郭林,丁建定.中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度研究[J].保险研究,2010(8).

[4]李珍.关于社会养老保险私有化的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87-94.

[5]林治芬.养老保险改革四十年,未来如何应对老龄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8.

作者:周若青 罗媛 罗子健 单位:贵阳中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银行审计局成都分局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