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陇东地区地处甘肃省东部,长期面临生产要素污染严重、水土流失、生态农业体系遭破坏、农村居住环境恶劣等问题。探索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对于推进陇东地区经济转型和农业产业调整,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通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对陇东地区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及差异分析,对其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提出加大政府引导力度;改变农业产生能源消耗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发展模式等建议。

关键词:陇东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熵值法

一、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弊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陇东地区地处甘肃省东部,大部分为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或重点生态功能区。传统的循环农业以园区、企业等为单位,园区分散,未形成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小,资源投入量大,经济效益低下,生态功能无法体现。探索因地适宜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于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推进陇东地区经济转型和农业产业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陇东地区主要指甘肃省东部地区,包括庆阳市西峰区、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和镇原县等七县一区。据2018年统计数据,陇东地区2018年全年生产总值6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7375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4.77万亩,粮食总产量132.68万吨。2013年开始,陇东地区开始建立以资源减量投入、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循环经济体系。作为全国主体功能分区中的限制开发区,陇东地区定位为粮食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农业循环经济也正在逐步建立起来。通过采用“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对部分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建设循环农业园,带动有机肥加工和有机果蔬种植。秸秆、尾菜、废旧地膜、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资源投入量大幅降低。2018年,该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1.5%,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8.6%,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42%。

二、指标选择

根据2017发表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3R”原则,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咨询相关的农业专家的基础上,进行指标筛选。指标的建立过程中,根据陇东地区县域实际情况,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B1)、资源减量投入指标(B2)、资源循环再利用指标(B3)、生态安全指标(B4)。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对2019年甘肃省发展年鉴、甘肃农村年鉴、2019庆阳市统计年鉴、甘肃省环境状况公报、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进行相关整理,同时广泛收集庆阳市农牧局等相关机构数据,确定陇东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形成数据库。

(二)权重确定。如何确定权重是综合评价的难点与重点,直接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大多采用主观或客观方法确定。主观法包括专家法、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AHP)等。客观法主要通过主成因分析法或因子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主观确定权重的方法简单易行,但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而准确性较差。主成因分析法在指标与个案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较为准确。为准确衡量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现采用能客观性赋权方法改进熵值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根据数据自身特征确定熵值,进一步利用指标相对变化程度,对数据整体的影响来确定指标权重。熵值法基本排除主观因素影响,客观性强、可信性高。现采用Matlab编程进行数据分析。改进的熵值法是在出现极端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熵值法在计算中更符合数据特征,实用性更强的一种改良赋权方法。由于陇东地区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差异较大,因此采用改进熵值法赋权,更准确评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1.标准化处理。由于县域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量纲和数量级差异较大,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见表2)2.消除负值。由于数据差异较大,个别数据在标准化处理后,可能会出现负值,为了计算的统一与方便将标准化数据平移。3.各指标的样本数据权重(表3)4.计算j项指标的熵值5.计算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6.确定j项指标值的权重(表3)7.计算样本的评价值。采用加权求和公式,在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后,根据陇东地区在12个指标下所占的比重,计算一级指标,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再利用、生态安全四个维度的评价值。

(三)陇东地区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根据确定权重以及各评价指标得分,对陇东地区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在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数得分进行加总并排序。如表4所示。陇东地区八县一区中,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为华池县,镇原县与环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也较好。正宁县表现最差,庆城县与宁县也表现欠佳。华池县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基础较好,另外其在农膜、化肥、农机等资源减量投入方面成效显著。正宁县虽然是陇东地区的人口大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主要原因是秸秆、农膜等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有效灌溉系数较低导致。其他各县区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维度表现参差不齐。在一级指标上,各县的得分与其总体表现也并不一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上,华池县、环县水平较高。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则华池县与合水县表现较好,资源循环再利用指标环县与西峰区得分较高,生态安全指标镇原县与环县表现最好。

四、结论与建议

结论主要有两点。第一,陇东地区各县区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差异与各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导致这种发展水平既有自然资源禀赋差异,也有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的因素,还有当地政府对于农业循环经济政策引导的差异。第二,除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外。各县域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维度也存在较大差别。整体来看,各县域在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表现较好,在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再利用和生态安全指标都表现不佳,说明陇东地区农业发展模式还是停留在粗放模式上。在继续保持经济效益快速发展的条件下,陇东地区农业发展要更注重以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减量投入为主的循环农业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点建议。第一,加大政府引导力度。通过大力宣传,增加科技投入力度,引导当地农民重视农业技术的应用。通过政策减少农民对于化肥、农药、农膜等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依靠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第二,改变农业产生能源消耗方式。加大对于秸秆、农膜、尾菜、等资源再利用率。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同时改变激励模式,逐步改变农民消耗资源的传统方式,提高农民自觉自愿循环利用资源的积极性。第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发展模式。作为耕地面积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较差的区域,陇东地区应积极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开发副产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作者:范颖 李媛媛 单位: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