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络经济下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网络经济下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探析

摘要: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推动了公众消费理念的变革,由此引发了社会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的变化,而零售行业作为直面消费者的一个行业,对于消费者理念和需求的变化反映灵敏,新零售商业模式的概念由此出现。网络经济背景下公众消费的升级,为新零售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由此探究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动因和创新要素,增强零售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网络经济;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环境下,认为网络经济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聚焦消费互联网领域,整合各种信息化技术和资源,通过经济主体信息网络开展动态商务活动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1]。2019年我国的网民数量规模达到了9亿多人口,位于世界首位,且网络经济规模达到了53774.2亿元,同比增长了21.3%,虽然随着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向规范化,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一些领域如消费生活等份额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从网络经济收入结构分析,消费生活所占的份额一直最高,另外还包括网络媒体、文化娱乐、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交通服务以及其他等,虽然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一些细分市场的收入增长出现了下降,而消费生活领域却保持了持续增长趋势。然而消费生活领域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公众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倾向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公众消费出现升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出现,也成为了零售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网络经济背景下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动因

(一)消费升级提供了创新基础。零售行业作为直面消费者的一种特殊行业,其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关联密切,且信息化技术的推动、公众消费的升级、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都推动了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中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也推动了零售企业的经营理念逐渐转向以消费者为主,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挖掘消费者需求,驱动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2]。网络经济背景下,消费者的理念趋向个性化、多元化,在购买产品的时候,除了价格和质量因素,更注重消费体验的提升,为满足消费者新的消费思维,进行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势在必行。消费者对于购物过程的理解是不同的,其体验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更注重借助新技术打造成沉浸式的消费体验场景,从而获得优势的竞争地位。

(二)利润驱动企业主动追求创新。网络经济背景下,零售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零售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零售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不得不主动进行经营改革,深刻分析零售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积极预判零售企业发展方向,以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否符合需求,主要是看是否能够为零售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利润是零售企业顺利运营的现金流保证,如果企业利润下降,将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极大的阻碍。由此利润的增长需求驱动了零售企业不能故步自封,必须进行价值创造变革,推动企业主动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三)传统零售业面临挑战追求创新突破。网络经济背景下,零售行业发生了深刻的技术变革,消费者需求变化明显,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传统的零售商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行业发展形势。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零售业虽然也做出了巨大的改变,打造线上销售渠道,然而由于其商业模式却没有进行创新变革,线上销售渠道的服务意识不强、体验缺失,而线下销售却趋向同质化,线下服务不突出,线上线下并没有形成较大的销售合力。而且由于线上的供应成本较高,会拖累零售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可能会导致零售企业破产。基于此,网络经济背景下,传统零售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直面挑战追求创新突破,创新商业模式,打造一体化的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体系,扩大企业的产品销量。

二、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要素

网络经济背景下,要想明晰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应做好创新要素的分析,从而积极对接当前的消费需求变化,主要从服务意识、销售心理、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服务意识的创新。网络经济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升级势不可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由此,零售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地位,应借助大数据分析系统,精准定位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从而探寻消费者心理行为和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心理需求,形成精准定位的服务意识。为了更快地实现消费与市场的对接,零售企业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快速锁定目标客户,分析其消费心理偏好,为其提供优质合乎需求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零售企业应及时根据其心理的变化,进行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由此提升消费者对于企业服务的忠诚度。

(二)销售心理的创新。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与零售企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且销售形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甚至逐渐与消费者的生活、社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进行销售心理的创新也十分必要。尤其是社交化的销售心理趋势明显,零售企业应转变传统的销售心理,进一步发挥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优势,推动产品的零售与社会软件和工具的结合,拓展零售产品的销售,如微信朋友圈销售模式、微博推荐等,充分发挥了熟人优势,减轻了陌生心理的销售阻力。

(三)盈利模式的创新。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零售行业盈利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随着零售企业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盈利渠道不再是单一的线下模式,而是线上与线下结合,以推动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且随着消费者心理的不断升级,简单的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消费者不断增长升级的消费需求,对于消费体验的追求也趋向多元化,充分发挥线上销售的便捷性,以及线下销售的优质服务优势,打造优质的零售消费体验从场景。由此,也推动了零售企业销售渠道的拓展,零售企业盈利模式已经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销售平台,精确定位目标消费者,创新盈利模式,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三、网络经济背景下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一)借助AR技术打造场景化服务体验。网络经济条件下,创新新零售商业模式,应借助AR技术打造场景化服务体验,除了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之外,还应满足消费者购物体验和服务的趣味性需求。一是通过AR技术,将零售企业的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充分结合,打造主题性购物场景,由此进行消费引导,主动进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并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形成品牌忠诚度。二是借助AR技术建立信息化分享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彼此陌生的消费者之间能够进行互动交流,就产品信息进行实时沟通,增强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信任感。三是通过AR技术实现产品试用体验,重新定义零售业,将虚拟现实技术和线下情景体验结合,吸引消费者进行线上体验,并获得满意的服务感受,打造“体验+场景化”服务体验。

(二)构建“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体系。网络经济背景下,消费升级、技术创新、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推动了销售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突破,因此,转变传统的线上线下零售模式,构建“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体系至关重要。一是从零售企业线上渠道来看,应积极创新优化线上平台服务和运营,推动线上销售渠道向云平台方向发展,真正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收集客户信息和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和特点,研发出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精准营销。二是从零售企业传统线下销售来看,应充分整合销售资源,主动加强与其他零售企业、消费者、制造企业、供应商企业等之间的合作和联系,为线上的销售和营销形成良性互动,为线上销售提供有力保障。基于此,通过“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的整合,有效提升零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打造一条全新的复合型零售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

(三)建立新零售供应链数字化系统。为了满足新零售商业模式运营需求,应从技术入手,建立新零售供应链数字化系统,直面零售企业和消费者的互动,深化新零售商业模式运营,打造完整的零售产品供应链。一方面,网络经济背景下,新零售商业模式整合了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其供应链体系也应随着进行调整,优化供应链,为其提供全面覆盖的一站式消费体验。另一方面,新零售商业模式的运行,应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库等信息技术,建立新零售供应链数字化系统,强化供应商管理,优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配送等环境,为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无限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背景下涌现出了全新的零售业态,其商业模式也必须适应环境进行灵活创新,涉及服务意识、销售心理、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且经过多方的实践结果,发现网络经济背景下,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能有效推动零售企业技术和创新的创新,由此增强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进行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至关重要。而网络经济背景下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包括借助AR技术打造场景化服务体验、构建“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体系、建立新零售供应链数字化系统,使得零售行业能够及时灵活对接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推动零售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运营。

参考文献:

[1]董常亮.全渠道营销模式下新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路径及发展策略[J].江苏商论,2020(7):3-7.

[2]朱智,蔡宁.大数据条件下我国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20(6):63-64.

[3]狄蓉,曹静,赵袁军.“新零售”时代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企业经济,2020(4):37-45.

[4]劳显茜.新零售背景下土特产整合营销的问题与对策[J].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8):6-7.

[5]曾文华.“新零售”下的社区O2O电商零售表现与市场发展[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8):22-23.

作者:常宽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