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市场营销创新探析(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市场营销创新探析(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市场营销创新探析(8篇)

第一篇:高职市场营销质量评价方法创新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时代变革,现今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素养的要求也与日俱增。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对于人才培养也相应提出新的改进措施。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不仅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实力的考评,也是高职院校不断改进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标准应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对市营专业要求变动。各高职院校应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分析,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立校的根本目标,是为现当代社会大量输出能适应经济体制发展的优秀人才。对于优秀人才的定义,高校各专业也不尽相同。高职院校主要培育能尽快与社会接轨的高素质学生,为了强化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展开了对相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以期更好地制定人才培养方针,为社会输出更多的行业精英。

一、高职市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1、营销业态

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是就业或者创业。市场营销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培养方针需以现代市场营销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导向,培育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尽可能贴合实际,致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不至于被快节奏的营销行业所抛弃。高职院校应建立有别于其他综合类院校,有别于其他专业,独立的、完备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本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相应的评价考核指标应以此三种能力为核心和依据[1]。

2、资格证书

现代社会,考核一个人某方面能力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便是考试。资格证书的获得便是对相应能力最有力的证明。因此,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考评可以实行证书考评制度,人才培养机制应与营销行业相应证书直接挂钩,以考评学生的学习状况。每年市场营销专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都略有变动,这些变化最直接的反映在营销资格考试的大纲里,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专业考试大纲制定本院系市场营销学生的培养方案,改进优化教学方式和内容,教考一体,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2]。

3、综合素质

根据营销业对学生的要求,按照考试模式去培养,如此培育下的学生具备了相应职业能力,但这并不能确保学生完全适应现代市场营销行业的职业生活。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还需考核综合各方面实力素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迫使企业需要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适应力强,具有人格魅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市场要求下,就需要高职院校校方进行完善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机制,投以最优秀精悍的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去致力人才培养。

二、高职市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1、培养前期准备

进行人才培养前,高职院校需理清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培养条件等。营销业理念不断更新,高职院校也应实时更新本专业的培养理念,深入探析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积极创新完善本校自己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高职院校应完善本校教学实力,建立健全教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培养条件,核心要素便是师资力量的建设,本专业人才需要专职老师的辅导,也需要兼职校外老师新鲜力量的注入。

2、教学培养过程

教学是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输入知识的关键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也是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考评的重中之重。具体包括:教师授课质量,日常教学辅导,专家及同业老师之间互评,当然,学生会老师的反馈评价也是十分重要。专业教学是为了育人,因此,对教学综合实力,教学课程安排比例,专业教学是否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也是重点所在。

3、人才培养效果

人才培养的效果只能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逐渐显露山水。因此,为了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质量正确公正考核,应该及时跟进毕业生动态,定期联系毕业生及所在公司,听取用人单位对学生和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和学生自己的内心感悟。并根据这些反馈与同类高校的培养结果进行比对,由此得出较为中正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以改进培养方案。

三、高职市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创新策略

1、注重专业学科性特点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针对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提升而改进。此外,还需结合院系人才培养方案,因材施教,着手对市营专业复合人才的培育。市场营销师一门学科性很强的专业,要注重培养条件诸如师资力量的建设,人才考评标准也应动态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发挥教学部门的作用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工作不仅仅是师生的互动,还涉及校方对教学设施的建设,教职工的办公服务,更有办公条件,培训环境等因素影响。高职学校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作用,积极引进教学育人的师资力量,不断改进教学方案,积极进行教学督导和质量评价。高职院校要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课程建设情况,教学质量评价及督导,人才培养运行机制[4]。

四、结语

现今社会,市场营销专业在教育体系中比重上升,各院校对市营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增大投资比例。高职院校的教学压力上升,对教学质量评价也投以极大关注。研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有助于高职院校发现培养机制的问题,改进并提升教学服务,为社会贡献更多顺应时展的高素质市场营销人才。

作者:张云凌 张殿尉 张莹 马丽娟 刘威娜 朱立萍 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

2016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编号SZ16087)

参考文献

[1]王运宏.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探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70-72.

[2]易正伟.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5,29:21-26.

[3]孙颖慧.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研究[D].云南大学,2015.

[4]邵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15,06:28-31.

第二篇:高职市场营销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分割的现状,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首先论证了高职创业教育开展及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了影响创业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问题,最后,从“组织保障”、“教学改革”、“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构建适合高职特色的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机制。文章将为高职院校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方面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

高职;市场营销;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机制

一、高职创业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体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创新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创业是创新的源泉,在“双创”的时代浪潮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伴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有数据表明,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16万人,创业不失为扩大其就业的良好途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技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其本质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创新性应用,而创业正是创新的源泉。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创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在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既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为创业教育实施找到了关键落脚点。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指在完成专业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并传授创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业能力,进而在走向社会后实现自主创业或在工作中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教育部在201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五年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反复在提出,说明其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与难点。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创业教育的内容及形式较少与专业教育有交集,进行的创业教育课程相对泛泛,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只是单单想提升就业率或者迎合国家政策。而实质上从推动创业教育的社会需求面看,社会和企业更需要具备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专业领域的创业。因此,创业能力的培养不能游离于专业学科之外,应该是对学科教学过程的一种“重构”。

三、影响创业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问题探讨

权威教育数据咨询研究公司麦可思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是3.0%,而这一数据在2012届仅为2%。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9%)高于本科毕业生(2.1%)。这说明近年来国家对于创业文化的引导还是初见成效的,尤其是在高职院校,而且创业的质量也在提高,但这一数据还是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通过梳理近5年的麦可思数据,高职专院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始终高于本科院校创业比例,2015届创业比率几乎为本科院校的一倍。专家学者究其原因,从总结来看更多是因为高职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更偏实践和应用,实践性更强,所以很多创业是跟自身专业相关的。市场营销专业是高职院校中极具实践性的专业之一,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联系最密切,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创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创业几率。所以,在植入创业教育方面市场营销专业具有特殊的优势。但是根据各方专家的研究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的理念相对还是滞后的,特别是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总结,认为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有效的融入渠道

当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使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精髓融入到专业教育之中的过程里,没有能使两者有机衔接、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问题是没有找准创业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有效渠道。大多数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是分离的,只是在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辅助添加了一些创业培训课程或者创业实践机会,甚至高职院校的所有专业都在共享着相同的这些创业培训资源。所以,专业教育的开展与创业教育的开展如同两条线在并行,并没有有效地融合成一条有效的路线。

(二)没有合理安排融入时间

要结合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不同阶段的特点、核心和关键,适时以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将创业教育切入其中。但是很多学校都是到了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才开设课程,一些学生已经静不下心来去听课,反而投入到了找工作、升本的热潮中。

(三)缺乏融入的组织保障

从管理方面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管理机制脱节是不争的事实。大多数职业院校专业教育归口教务处,创业教育归口学工处、就业办或者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两者对彼此负责的部分都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支持,这成为制约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真正融合的重要问题。对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而言,如何通过组织保障推进创业教育自然融入专业教育的问题值得探索。

四、构建适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

无论采用何种途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都需要一套完善的融合机制。笔者主要从“组织保障”“教学改革”“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构建适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的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健全辅助的保障机制,促进长效性融合

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仅仅靠一些课程模式的改革难以保证实现长效性融合,必须配合学校层面相关部门的整体协调,形成广泛的联动机制。可以从人员配备、制度配套、绩效考核、师资培训四个主要方面入手。一是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可以落实到各个专业,负责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工作,这样可以确保二者融合的工作推进。二是学校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创业学分认定、专业课程考核机制、专业学位授予机制等,确保创业教育效果认定。三是改革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评价方式,提升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将创业教育成果与专业领域业绩成果同等对待,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在职创新创业。四是加强在校专业教师创业能力的培训,加大创业教师的引进。将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利用在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制度,鼓励在校专业教师到初创企业挂职锻炼;聘请知名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

(二)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促进结构性融合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应当从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开始,明确高职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选择适合本专业创业教育实际的教学计划、课程开发、教学模式以及资源库的建设,并且要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有学者认为不宜过早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始融合创业教育,这样不利于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笔者认为对于高职院校“2+1“或者“2.5+0.5”的培养模式,尤其是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特点来说,应该从入校起就开始创业教育的引入,并且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下面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的开展为例介绍。

1.引入阶段

在市场营销专业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中展业创业教育的引入,可以通过企业家传奇故事导入、创业经典案例分享、校友创业事例介绍、企业家进课堂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创业的好奇和兴趣,初步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1)设立专业认识周,参观了解企业。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安排了专业认识周,感性了解各类企业的运作过程及其营销环节的运作形式。(2)利用社团活动,聘请校外企业家和营销实战工作者进入课堂,进行生动、直观的实际营销经验与创业经历的介绍,对学生进行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品格等方面的教育。(3)初级模拟企业经营实训。利用教学软件让大一学生通过营销决策软件系统进行模拟决策,通过组建虚拟的模拟公司来组织学生熟悉和了解实体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并以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和执行营销决策,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的精神。

2.深化阶段

在专业教育进入深化的阶段,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创业管理专业素质,充分了解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可以选择创业基本知识,以“显性课程”的形式,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设计时,选择来自企业的实际项目为主导,营造真实的职业工作情景,在教学中将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内容以“隐形课程”形式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在课程实施中,充分开展“工学结合”。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将企业的经营理念渗透到项目设计中,使学生在项目开发与管理及企业运营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营销策划》课程摒弃了传统的理论、案例教学方式,以创业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景,以创业计划步骤为环节设计教学任务,以学生行动为主体来组织教学,完成了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3.拓展训练阶段

在初步掌握了专业知识后,随着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论文等环节的引入,专业教育进入拓展训练阶段。这一阶段,专业教育与创业计划设计大赛、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企业经营管理大赛等活动密切互动,为取得好成绩,众多学生从专业知识中寻求支撑,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拓展训练,创业知识更加丰富,创业素质和专业素质得到了综合提升。也可以通过选修课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三)搭建特色的实践平台,促进有效性融合

创业教育由于较强的实践性,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实践操作平台,而高职专业教育也需要大量的实战训练,从这点来讲,创业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完成实践平台建设:创新意识培养平台、创业技能培训平台、经营实战平台、网络学习交流平台。从市场营销专业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搭建。一方面,要整合校内资源,把已有的资源最大化利用起来。创新意识培养平台,可以利用学校创业文化宣传,讲座等课外活动以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引导来搭建;创业技能培训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实践课程,比如《推销技巧实训》课程可以组织开展学生自负盈亏的校内推销大赛,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实战经营平台可以利用已有的专业实践平台,比如企业经营模拟仿真软件,也可以利用校内创业基地孵化创业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实战经营能力。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则可利用校园网络及微信公众平台来搭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例如,邀请各类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参与创新意识培养平台的搭建;积极参与各项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联合企业举办特色的专业技能大赛,我校与娃哈哈合作开展的“建军杯市场营销大赛”,从进货到最后的销售环节,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经营实战能力;依托地方创业园区亦可以提高学生经营实战能力;社会各类创业网络交流学习平台,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

作者:姬忠莉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陈奎庆,毛伟,袁志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及实现路径[J].教育教学,2014,(22).

[2]李昆益.基于创业过程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1).

[3]李昆益.高职创业教育四层次认知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

[4]易伟义,于博.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途径和策略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4,(06).

[5]吴烽,李昆益.创业教育融入高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的探讨[J].职业教育,2011,(12).

第三篇:高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探讨

摘要: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往往带着认真学一门技术和手艺的目的,而在市场营销领域,很多非常经典的故事和相关的经验都需要真实的案例作为授课的参考内容,甚至是重要内容。这样一门重要性以及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只讲理论显然容易造成书本和实际的脱节,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掌握市场营销的秘诀,就需要在教学中增加案例,使学生从中受益,获得启发。

关键词: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应用探讨

一、何谓“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舶来品,它在欧美的一些著名院校中有着较为悠久的研究和应用历史,而在我国,由于引进时间较短,此法仍然相对新颖。具体来讲,案例教学就是对理论内容的一种丰富和补充,理论是枯燥的,理论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在市场营销方面,案例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一个个真实且鲜活的案例材料,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在这些设定好的场景中,如果自己就是当事人,会怎样做,而真正的主人公又是怎样做的,这些步骤,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设法解决每个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以后哪怕是走向社会,也具备了相应的问题处理能力。处理教会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理论,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训练他们彼此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大家都处于同一个团队,为的是同样的目标,齐心协力,共同提高实践操作本领。因此,案例教学法有着其他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也不会影响课堂质量,反而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记忆掌握能力。

二、高职案例教学的特点

(一)互动性

案例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机会。而课堂上的互动可以是教师和同学之间,比如教师可以直接设置条件和情境,让学生找出解决办法,不同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另一方面,互动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互动,主要是让他们结成小组的形式,组内成员之间进行分工合作,最后交出小组的合作成果。

(二)实践性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不大不小的学问,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指导,同时也更为强调营销人员的操作水平和专业应用能力。比如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就可以有目的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他们去分析价格制定的规律和方法,研究商品的市场定位,以及判断市场机会是大还是小等等,都可以作为实践内容。

(三)生动性

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课堂讲授的质量,课堂的气氛都至关重要。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一节纯理论灌输的课堂气氛与一节理论加实际案例的课堂气氛会有多大的不同,枯燥乏味且没有学生参与思考的课堂质量能有多高?案例教学则能弥补这个缺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大量案例,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穿插一些隐藏在实践背后的理论支撑,使学生走出沉闷的状态,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有利于课堂的高质量和学习的良好效果。

三、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应用方法

(一)选取合适的案例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应该结合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搭配的选择,只有材料择取的到位,才能产生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准备,了解并熟悉将要讲授的内容,有计划的将理论和案例匹配,使两者相辅相成,达成一致。

(二)设计有效的任务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选取和任务设计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只有书面化的案例,而没有案例的执行方案的教学是不完整也不合适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带动整个教学的速度、方向,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尽量考虑学生特点,在难易度设计上合适安排,增加一定的可操作环节,使任务和案例契合,不显得牵强。

四、高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注意事项

(一)师生关系处理

把相关案例引入市场营销教学的课堂,在分析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要互动,占据不同的位置。可以打个比方,教师其实就像导演或者说是掌舵者,而学生就是演员和船员。教师虽然控制着课堂局面,但也不能完全不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而是尊重他们的能动性、主体性,在引导中实现双方的有效互动。

(二)开放创新

案例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创新,也更加开放和包容。在学生开动大脑、放开思维的讨论中,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教师最好不要给学生设限,给学生规定太多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路,应该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三)打破局限

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缺点,案例教学法也是如此。组织案例教学课堂显然对教师的准备、用心和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而且在课上也需要设计不同的环节,否则千篇一律再好的教学模式,在优质的案例选择都会失去价值。

五、高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影响因素

(一)学生素质

案例教学能否有效开展,学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课堂的讨论等具体环节都需要学生亲自参与,积极完成课堂任务。教师对课堂任务进行各个环节的设计,但如果和学生水平脱节,遇到学生参与性、自主性差的情况,很有可能造成课堂的低效率,活动推进产生困难。

(二)教师自身素质

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水平有一定要求,需要教师既熟悉专业理论,同时还具备基础的实践经验。现实情况下,片面的要求教师的高素质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很多高职专科院校的教师只是掌握相关的理论,而缺乏实打实的实战经历,造成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状。

六、结语

总的来说,高职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当前还存在一定问题,但作为一种新模式,具有尝试的必要,只有这个领域的教师通力合作,相互探讨适合推进的方式方法,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培养出优质的生源。

作者:李剑 单位:四川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小彭.案例教学在中职市场营销课中的应用探讨[J].东方教育,2015,(7):212-213.

[2]张爱英.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3,(2):61.

[3]刘昌华,王琼,李林等.“参与式”教学在市场营销调研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16,(1):75-78,100

第四篇: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创新

摘要:

对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主要集中在教学资源,创新能力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在教学环节进行有目的的创新,在教师师资力量培养方面进行有效的加强,以及对硬件和软件建设进行正确认知,加强软件力量的投入。文章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调研和理论层面的解决措施,希望对于实际市场营销实践创新体系层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营销专业一直是非常受到重视的。其中营销专业教育中的实践环节一直是重中之重,是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营销实践环节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当前营销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创新视角和思维,尝试进行一定的创新,希望对于实践环节有所指导和帮助。

一、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资源,创新能力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

1.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高职院校在营销实践方面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教学资源不足,这包括相关专业教学老师缺乏,学生实习基地不足。因为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很多老师能够教学和指导市场营销专业,但是却指导不了实践教学环节,因为这需要很强的专业实践经验,并且与理论紧密的进行结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老师,同时也需要国家从政策和资金层面予以支撑,提供给高职院校一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平台进行充分的实习。

2.创新能力不强。教学资源不足带给学生的是无法充分接受市场营销实践层次的教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而且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学生要想毕业后在社会上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就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增强创新能力无疑是有效地一种方式,这不仅仅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创新,同时也要求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教学模式上和教学体系上进行创新和改革。在对高职院校调研的时候发现,不少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当前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但是他们苦于摸索改革的模式和方法,处于想要做却不知道怎么做的迷茫的状态。

3.教学模式僵化。同时,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环节在教学模式上也显得僵化和呆板,虽然老师和学生普遍认识到实践是很重要,但在很多固有的僵化模式下,老师只是在原来固定的课件备课下,简单、单纯的告诉学生案例,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听完以后并没有多大感触,因为没有实际参与到这样的案例中,往往有种听过就忘了的感觉。同时,由于营销教师本身实践经历不多,经验不够丰富,很多时候对于具体案例的把握不是特别到位,无法很好地掌控课堂的教学环节,最终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僵化。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举措

通过对现状存在的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体现在教学环节、教学师资力量培养和相关“软件”力量的投入三个方面。

1.创新教学环节。现状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体现在高职市场营销中的教学环节,从而导致了相继的一连串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学环节至关重要,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持续创新。那么具体如何创新教学环节,则需要下大功夫。具体来讲,首先来说,是要将大量营销相关的理论进行合理的缩减和科学的压缩,将整个理论体系进行简单化的缩减,让学生不再感觉理论体系是枯燥无味的。同时,将压缩后的营销学相关理论与市场营销实践中的环节进行合理的结合,使得理论有一定的实践环节作为支撑,也使得实践有一定的理论进行指导,在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下,学生对市场营销实践活动也会提升丰富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用心的去学习、了解和感悟。举例来说,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体系方案中《市场营销》课程的学时都是48学时,少数的一些院校甚至达到了56个学时,虽然这些学时已经不少了,但是相比实践教学环节中,课时还是很少。因此,在理论已经充分压缩的情况下,有必要对于实践课时进行拓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课时扩展到90课时甚至是100课时,在课时中丰富教学实践的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还能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

2.强化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培养。上文提到,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严重缺乏,很大因素是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师资力量不够。所以,应当从这个角度直接入手,加强和强化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培养,成为补充教学资源的一个有力措施。所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注重教师的学历,而是更应当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经验积累,避免所招聘的教师在教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注重书本理论,而不注重实践活动,降低了课堂质量。相对于仅仅只有博士硕士学历而没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在企业及生产一线工作的相关从业人员在实践方面具有更多的经验,所以在招聘教师人员的时候应当权衡综合考虑。同时,为了解决教师资源的问题,还应当加强对于不固定或者是不长期的兼职教师的培养。这些教师与学校或者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社会上实践方面具有充足的经验,在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

3.重视“软件”力量的投入。在高职市场营销实践体系中,不仅要加强硬件方面的投入,软件方面的相关建设也是考虑的重点内容。而且软件内容也是最难以提升的,很多高职院校硬件很快的投资发展起来,但是在软件方面提升却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相对来看,硬件主要是指教学实践场地的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的供给,而软件则是包括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所需要的相关教育资源的补充与支持,这些无形的资产也是最难以提升的。所以,在高职院校进行投资的时候,应当注意到软件和硬件的比例,而控制好相关的比例,也就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人才输送率,激发实践教学的活力,从而进一步培育更多优秀的营销人才。

三、结语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培养体系得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输送人才的质量。所以,高职院校应当能重视教学体系的创新,通过对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来实现教学体系改革,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办学质量。

作者:赵娟 单位: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伍方勇.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2-15.

[2]平怡.浅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9):23-25.

[3]吴志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44-46.

[4]肖飞,敬丽华,黄远征.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07):44-46.

第五篇:高职市场营销教学探讨

摘要: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面对高职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要达“上接潮流,下接地气”的效果,绝非易事。它既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操作经验,又要有对课堂组织氛围的把控,对学生特点的深入了解。本文通过对目前《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忽略国情,知识迭代缓慢,案例缺少本土化等问题,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力求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讲的生动风趣,更好的联系实际,与时俱进。

关键词:

高职学生特点;教学问题;相应对策探讨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生源大致分两类:一是高中未考上本科,二是中专院校直接升入,这决定了学生自身一些特性:

1.基础薄弱,能力有限.相对本科学生,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知识不扎实,自学能力差,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等特点。因此,在课堂中不适合讲授过于深奥的理论知识,应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

2.兴趣主导,厌烦理论.对于多数学生,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在课堂上对感兴趣的知识,会专心听讲,对兴趣不足的,会置若罔闻,而且他们厌烦理论课程,对照本宣科,没有趣味的教学,会感觉枯燥乏味。

二、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源于西方,忽略国情.现在课堂上讲授《市场营销》,它的理论主要来自西方,是西方企业营销活动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其概念规律也都源自西方,但营销环境的复杂性,中西文化体制的差异,在学科内容上忽略了我国的国情,西方主要研究的是市场、竞争者、客户对企业的影响,制定相应营销战略战术,却忽略了与政府等行政机构间的关系,而“政商关系”在我国企业实际商业运作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细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如科龙的潘宁、健力宝的李经纬、海盐衬衣厂的步鑫生,这几位企业家都是当年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行业标杆。在创业初期,都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茁壮成长,但后期因与政府博弈中,沟通破裂而导致最终的悲剧酿成。有企业家感叹:“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企业在政府面前是弱势群体。”在我国企业如果得不到政府支持,离开政府的保护,就可能会在经济布局中被淘汰,被市场边缘化,经营惨淡。因此课堂中如何讲解“政商关系”的处理,使课程更贴实际,更符国情,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重点。

2.知识迭代缓慢,未与时俱进.《市场营销》课程始于工业时代,经历了商品时代,现跨入竞争愈加激烈的互联网时代,尤其是2013年后,市场环境、社会格局、商业模式都发生显著改变,而课程中部分知识迭代缓慢,内容陈旧,已跟不上时代变迁。如传统营销中的“4p”中讲述的“渠道”理论,课程中讲授的是企业想建立渠道,做区域或全国市场,需依靠经销商(商)或自建一支销售队伍,去构建一套金子塔型分销模式,一步步的去占领市场,整个过程会耗费大量资源和时间。但现因互联网,企业有全新的营销模式,整个市场的渠道开始扁平化,传统的金字塔结构被打破,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把产品在全国市场同时上线,颠覆了传统的渠道,迫使以渠道为生的中间商不得不转型升级。

3.案例过时陈旧,缺少本土化.《市场营销》在一定的意义上是离市场最近的一门学科,但目前课本中的多数案例略显陈旧,如已被使用无数,反复传诵的“宝洁”、“海尔”、“把木梳卖给和尚”等案例,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失去新鲜;有些案例脱离实际,年代久远,多数为八九十年代,让学生感觉过时,缺少说服力;也有的只看到企业成功的光环,却忽视了背后特定的时空背景或社会因素,一时的成功不具备可行性和可复制性,另外在案例选择上缺少本土化,不少是沿用国外教材的翻译,未加分析,直接搬上课堂,照本宣科,导致在阐述中,使学生感性认知较弱,缺乏吸引力,不能准确达到案例与知识点的共鸣,远不如些本土化或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例子。在教学中表明,一个学生身边中小企业的成功案例,往往更能给学生带来对于市场精确分析和策略实施的惊叹,更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

三、《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探讨分析

1.提高案例质量,建立营销案例库.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操作经验,也要有对课堂组织氛围的把控,对学生特点的深入了解。同时要针对性的选择与教学要求匹配的案例,如具有代表性,时下流行的市场热点动态;适合高职,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故事;学生熟悉,渴望了解的企业成长历程等,不断把控教学的效果,提高案例质量,体现新知识、新理念的时代务实感。另外《市场营销》课程内容变化快,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建立属于自身的营销案例库也刻不容缓,它不仅能减轻备课负担,还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多数高职学生毕业后多数是进入中小企业工作实习,他们对中小企业的相关营销案例更感兴趣,更有实际需求。因此在平时就要多留心收集中小企业相关营销实践活动的资料,积累中小企的发展现状和营销实例,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对中小企业所处的环境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提高学生在经济投入、人员投入等各方面都有限制的环境中,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也更好的帮助学生面对以后的面试和工作。当然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与其他老师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分享彼此的经验做法,不断更新,才能使营销案例与时俱进。

2.理论联系实践,改革考核导向.在校学生多数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更少有机会能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市场营销的理论抽象空洞,只讲理论,学生很难有真正领悟,况且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也不能为企业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它旨在学生能以学致用,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与实践联系,增强学生的认知感和实践经验。如在“营销环境分析”章中,我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根据理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通过书面文案和动态PPT演示两部分,对企业所处实际环境,做出具体分析。事后学生称他们喜欢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他们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锻炼了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更是提前让他们从经营者的角度去理解市场,理解营销。期末考核中,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用“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是老师结合学生到课率和课堂表现给出的评分,并未将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列人考核因素,这也会影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应适当增加实践项目在期末考核比重,把传统考核方向调整为“期末卷面+平时成绩+实践成绩”三部分,考试手段也将单一的笔试理论考,改为结合以现场演示、方案撰写及实践营销操作能力的考核,通过与合作企业的沟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市场分析、产品销售和客户管理的实战中,让每个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营销,亲自体验营销过程,并主动探索和理解现实中的问题和理论中的问题间的联系和区别,学会运用营销基本理论,掌握具体操作技能,这样既可保证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又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保持一致。

作者:韩俞侃 单位: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万晓.《市场营销》[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黄胤琛.《高职学生教育方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1.2016年•11月•上期

第六篇:高职市场营销促销技能训练课程探索

摘要: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实用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促销技能训练》课程作为专业实践课,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必须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作为教学目标,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借助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平台,使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突出学生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多方位训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

促销;促销技能;市场营销;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了有关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部署,牢固确立现代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位置,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之一是课程体系改革。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和重庆市示范性高职学院,作为国家骨干和市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按照国家骨干和市级示范专业建设的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立足重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根据营销一线岗位需求,明确了培养“能说、能干、能想、能学,会销售、会调研、会策划、会管理”的“四能四会”型营销人才的目标,探索实践“行校融合,三维渗透,三级推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以推动专业建设的全面开展;本文以《促销技能训练》为例,介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抛砖引玉,供同行教师交流参考。

一、课程定位

《促销技能训练》是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学习领域集中实践课。这门课起着加强学生在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实际动手实施促销的各项基本环节,以及营销策划方案的制作、实施和控制等内容,结合案例讨论,课堂发言等方式,使得学生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奠定较扎实的可实践性的理论基础。促销技能作为促销策划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真正的贯彻实施促销策划方案,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有自己的创新思路,是目前该门课程开设的主要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促销技能训练》教学团队以先进职教理念为指导,对我校实训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职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对《促销技能训练》课程进行高职课程改革模式探索,在课程设计上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特别注意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力争使课程能够充分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传统高职实践课教学往往存在实践教学理论化的倾向,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不具备必要的实训设施设备;2.实训内容过于抽象,学生无法理解,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3.教学设计不合理,不能合理安排处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做”之间的关系;4.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实训内容设计脱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针对以上现象,本课程教学团队在与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借鉴学习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方法,在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采用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力求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后,能够树立正确促销的观念,掌握现代促销的基本技巧和手段,并能运用到实际营销活动中。我们强调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借助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平台,从多方位训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促销组合的四大能力为主线: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人员推销,围绕这四大主线设计不同的实训项目,重在把4项技能通过与实际结合的训练,来强化学生理论的认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结合现代促销理念及技术手段发展的新趋势,引入体验营销、关系营销和绿色营销理念,培养锻炼同学们在现代促销活动中,能够根据不同的竞争环境、产品特点、企业资源等,综合运用各类促销技术,实现促销目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组织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本课程教学内容定位为:着重于从策划和管理的角度来训练学生的促销技能。《促销技能训练》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技能课,是在学习市场营销、商务谈判与沟通、销售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理论课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学生掌握“适应性强的专业岗位技能”的要求,以及着力培养“能说、能干、能想、能学,会销售、会调研、会策划、会管理”的“四能四会”型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促销技能训练》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广告和公共关系四大类基本促销手段,对促销活动进行有效的策划和管理的能力,同时,考虑到队学生将来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课程增加了对于体验营销、关系营销和绿色营销等现代营销推广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的学习和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在较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促销方式的使用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市场条件变化,综合运用各种促销手段进行促销活动的策划和管理,为学生将来进入企业,承担实际促销任务学习必要的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侧重点:侧重于基本促销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对于各类营业推广活动的策划和管理训练,同时辅以必要的人员推销、广告和公共关系促销训练,以及对于现代营销推广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学习的训练,以期实现全面提升学生促销组织技能的目的。主要考虑因素如下:本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岗位是基层营销岗位(导购员、业务员、区域主管、课长助理等),在促销活动中对于营业推广和人员推销技能的需求远大于广告和公共关系的需求,而对于本专业学生就业的目标岗位中层营销岗位(业务经理、区域经理、课长等)而言,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营销策划能力和营销管理能力;本专业已开设的《现代推销技术》《广告实务》《市场营销策划》《关系营销》等课程都包含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对于人员推销、广告和公共关系的基本技能训练应不作为本课程的重点,因此,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侧重于营业推广活动的策划和管理训练,辅以必要的促销推广技术基本训练以及对现代营销推广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学习和训练,更强调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上述几种促销手段服务于具体促销活动的能力;本课程授课时间安排在每年秋期,授课期间适逢“金九银十”的传统商业促销高峰期,新生开学、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以及接下来的春节,各商家促销活动层出不穷,有利于教师将课程训练内容与学生身边真实发生的促销活动相结合,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促销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内容侧重于营业推广活动的策划和管理训练,辅以必要的人员推销、广告和公共关系促销训练以及对现代营销推广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学习和训练。

(二)教学组织与安排。

以任务作为教学目标,以理论作为辅助工具,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突出学生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作为教学目标,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边教边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三个结合”为指导,以企业合作为前提,合理安排实训实习。课程实训实习的组织与安排以“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仿真模拟与实战顶岗相结合”的“三个结合”为指导,在实训实习的组织中,搭建了营销创意大赛等营销活动实战平台,也得到了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华西大区、广州浪奇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鼎力(重庆)地产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支持,学生在完成课内实训任务的同时,还需要集中完成各项促销技能训练、促销策划方案撰写等训练,此外,还必须利用一定的课余时间完成在重庆房地产交易展览会、重庆永辉超市、重庆刘一手餐饮有限公司、重庆巴将军餐饮有限公司、沃尔玛重庆九龙广场店等企业的业余兼职的促销岗位体验。

四、总结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要做好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强调实用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促销技能训练》课程作为专业实践课,更是肩负了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任务。在《促销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从始至终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作为教学目标,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借助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平台,使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突出学生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多方位训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李明睿 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继民,安祥林,师东菊.市场营销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12):128-130.

[2]邹玉.关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促销方案的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1(5):88-89

[3]蒯秀丽.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12):50-51.

第七篇:高职市场营销毕业设计质量提升

【摘要】

高职院校应“中国制造”的需要,以培养不同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应该以企业的实际职业活动为依据。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一定程度上存在与企业实际脱节的情况。“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为毕业设计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就工作过程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对于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高职毕业设计;市场营销专业

当前,我国正迎合时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教育部日前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中提出:“通过3年的建设,高职教育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持续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职业教育一直致力于培养动手实作能力强专业综合型人才,“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育模式立足职业教育的基本方向,很好的解决了职业人才培养革新的问题,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专业培养计划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先前经过系统学习之后构建知识体系、专业视角来说,既是一次系统性检验,也是一次促进深化的过程。毕业设计教学一般会占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进行,目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毕业设计启动多于仓促,与前期的知识积淀缺少延续性;毕业设计形式为论文,形式过于单一;与企业实际问题的结合深度不足,甚至有些脱节等等。如何迎合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令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有所获,需要持续的在方式方法革新中不断的探索。

1工作过程导向的毕业设计概述

作为职业教育,职业教学与职业活动相互联系是非常必要的,“工作过程导向”对于彼此联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指的是,以某类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活动及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经验作为依据,指导课程教学过程的构建。职业教育淡化“学术性”,突出“运用性”,“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以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为目的,过程中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性知识的传授,主要解决“如何做”和“如何做的更好”的问题。“工作过程导向”的毕业设计应针对职业情境的实质性问题进行仔细发掘、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为有效的素材,立足于学生主体,教师辅助进行指导,在解决职业领域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实现理论知识向经验知识的过渡。

2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

目前,与本校市场营销专业形成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性质均为商业服务业,商业模式为连锁经营模式,其品牌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根据专业学生毕业之后2-3年的职业发展路径,立足于校企合作企业营销岗位作为“工作过程导向”职业岗位和能力的分析,未来3年内工作环境接近的目标岗位为:市场调研员、营销业务代表、门店经理。通过对相应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进而对岗位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确定。通过以上的分析,毕业设计的作用的发挥,需要立足于市场营销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真正意义上达到提高学生对职业活动认知,以及提高职业能力的作用。

3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反思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注重学生的技能型人才方向的培养,在学生入校进行学前教育时便有计划的安排校企合作的企业的销售经理进行授课,帮助学生在现实职业方向的引导下强化对专业学习的认知,之后会不间断的在各种实训课程中有深入企业体验职业活动的机会。毕业设计的启动安排在大二学期末进行,之后的时间,学生会陆续到企业开始实训学习,与此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尽管在毕业设计的前期、毕业设计过程中具有工作导向的教学环境,但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毕业设计做法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应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

3.1毕业设计的启动应提前进行

毕业设计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次大“检阅”,既然如此,就应该提早让学生知道毕业设计的存在,并认识到毕业设计的作用。所有的专业课程学完之后进行毕业设计的启动工作,很多同学会认为这是大学学业的“最后一个阶段”,这种分隔开来的观念会影响毕业设计的检阅知识、促进知识深化的作用发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毕业设计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在第一学期期初,进行毕业设计的认知教育,在认识市场营销专业职业活动和能力的基础上,了解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安排。接下来,每个学期末结合课堂学习和企业体验经历,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研究方向、选题的交流,在第四学期末最终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3.2毕业设计的内容注重应用性,形式应多样化

工作过程导向的毕业设计除了倡导研究性学习,还强调理论性知识向经验性知识的转变,突出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在先前职业岗位内容认知、熟悉,并且职业技能得到锻炼的基础上,毕业设计内容应为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相关的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毕业设计的形式可以为:主题背景的促销策划书、主题背景的宣传册的设计和分析、调研报告、某工作内容的系列案例集编制和分析、项目营销策划书、客户信息分析工具设计等等。虽然形式多样,但评价标准尽量能够取得一致。

3.3毕业设计过程鼓励学生以组建团队的方式进行

“团队”是一种最佳的商业模式,工作过程导向要与企业运作的实际相结合,根据论文研究所针对企业工作内容的纵向,或是横向延伸,组建相应的毕业设计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分工、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争取毕业设计成效最大化的同时,强化了团队成员对工作过程导向“团队”力量的认知。由于企业工作过程涉及到的专业领域较广,今后可考虑跨班、跨专业组建毕业设计团队。

3.4毕业设计的指导、监督需要企业导师的参与

工作过程导向务必以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为了避免在毕业设计活动中发生与企业实践脱节的情况,可由企业导师参与到毕业设计的指导团队中去,与校内老师共同负责学生的指导、监督工作。毕业设计过程中,校内老师主要负责学生日常进度的管理、书写框架、逻辑的修正,以及全程的监控;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选题方向、资料搜集、调研活动等的指导和监督。如果学生的研究成果被企业采纳,企业方会考虑优先纳入储备人次库,校方将考虑优先推荐参加校级以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

作者:马娜 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海岳.基于工作工程的高职毕业论文工作改革探讨[J].江苏高教,2008(6).

[2]谢俊?.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发展研究———以浙江省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分析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3]朱微,张平,尚德平.“虚拟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下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浅析[J].商业经济,2016(2).

[4]郝继升.毕业设计的特点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2)

第八篇:高职市场营销人才需求调查

[提要]

通过对河北地区市场营销毕业生和知名企业的调研,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状况,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人才需求;市场营销;整合型课程

本课题为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职业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Q161013)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营销岗位处于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河北地区市场营销从业现状分析根据河北诺亚人力资源中心、河北省人才市场2015年统计的岗位需求情况分析,市场营销岗位需求量占人才市场招聘需求量比例最高,占岗位需求总量的40%~50%左右,排在所有招聘专业的第一位,求职专业的第一位,出现了供需两旺的状况。营销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销售经理岗、销售代表岗、促销员岗和售后服务岗等。

(二)河北地区房地产行业营销人才需求旺盛。通过走访恒大地产、众美地产、国大房产中介等房地产企业,发现房地产营销人才业已成为众多企业渴求的人才,也是热门招聘职位之一。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政策落地,北京的很多产业向河北省转移,带来多地投资商到石家庄、燕郊及北京周边河北区投资房产,普通大众也认识到房产的增值保值潜力,对房产需求大幅度增加,房产变更流动性加快,无论是房产开发商还是房产中介,需要的房产销售人员也急剧增多,房产商急需在营销方面既懂行又有推销能力的人才。一个楼盘在经过前期广告“狂轰滥炸”的视觉营销后,就得靠房地产营销人员的口头推销了。购房者不再盲目跟风购买,而是要了解更多的房产信息及房产增值的潜力后才会选择是否购买,这就要求营销人员能够把握购房人的购买异议,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才能打动购房者。然而,这样的营销人员并不多见,通过对河北地区市场营销行业的了解,可以肯定的是未来5~10年内,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广阔就业前景不会改变。企业也开始积极转变用人观念,从以往的重学历转变为如今的重技能,从以往偏重于知识储备转变为注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企业更愿意为那些有一技之长,有潜在营销素质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在一些新兴行业和业务领域,营销人才匮乏。比如汽车行业、网络营销区域、金融营销岗位等。原因在于这些行业往往要求营销人才要具备相应的行业知识、产品知识和技术知识。这些行业要求学生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如懂得营销策划、创新能力强的知识技能等。社会上各类营销专才的出现,如策划专才、谈判专才、调研专才、公关专才、广告专才、推销专才、渠道专才等,因此营销人才的短缺主要体现在质上的短缺。

二、房地产行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调查显示房地产企业最为看重的是营销人才对本行业企业产品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营销专业的学生从行业角度出发了解有关房地产政策和房地产行业受哪些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对房地产的销售特点和技巧应予以把握。另外,也要掌握管理和经济法律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知识等。

(二)多数房地产企业愿意选择有岗位经验的市场营销专业高职毕业生。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最好能够在校期间去企业实习或参加校内实训,这些实践经验对毕业生择业就业有更多的优势,尤其是有相同或相似行业的就业经验更能够得到就业单位的青睐。

(三)市场调研、客户服务、营销策划等岗位将成为未来房地产行业的主要营销岗位选择。此次调研显示,一半以上的房地产企业认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比较适合企业市场营销岗位的工作,其中42%的房地产企业认为毕业生可以在市场调研岗位上求得职位;35%左右的房地产企业认为可以在客户服务岗位上求得职位,15%的房地产企业认为可以在营销策划岗位上求得职位,8%的房地产企业认为可以在其他岗位上求得职位。

(四)市场营销毕业生在房地产企业主要从事销售代表、市场调研员、房产咨询和销售服务等工作岗位情况。其中,主要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房产销售、市场调研、市场咨询等岗位工作,在房产中介公司从事销售服务、房产咨询等岗位工作。市场营销毕业生从事销售代表、房产咨询、售后服务员等市场营销类岗位的占到75%;从事其他职业的占25%。这说明市场营销专业岗位对口率比较高。

(五)毕业生认为在校设置的专业课程对就业是有帮助的。通过调研统计,多数毕业生认为有意义的课程群为:市场营销实务、市场调研与预测、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销售心理学、客户关系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

三、建议

(一)学生就业渠道应更加广泛。一方面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各项优惠政策出台,学生就业范围不应拘泥于河北省,学校招生就业处应多吸引北京、天津等企业到学校招聘毕业生;教师应在就业范围上多加引导,让学生走出去,去学习更多更好企业的营销管理经验,为人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应了解更多的行业,了解每个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在择业过程中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成功进入到喜欢的行业,从事适合的工作。

(二)专业课程应重新整合。从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分析看,学生择业的盲目性和盲从现象比较严重,归根结底与对企业行业和专业的岗位面向认识不足,这就有必要对专业课程从结构、内容和授课方式上做出调整。首先,应多增加一些实践性课程,如在校实训或校外实习,让学生在校期间多感受企业的样子,明白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只有这样,在就业时才能做出客观的适合自己的选择;其次,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束缚,将各学科课程转化为整合型课程,就像一位“全科大夫”一样,能够对每个患者身上的每种疾病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整合型课程亦是如此。每门整合型课程针对一个行业,学生在一门整合型课程中能够学到一个行业的营销管理过程,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广告策划、营销策划、产品咨询;到中期的客户管理、市场营销、产品推销、商务谈判,以及后期的客户维护、客户服务等。一门整合型课程以一个行业为主线来进行讲授,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教师能够掌握营销全过程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同时还要对行业有准确的把握。虽然有难度,但是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三)增加提升学生基本素质的课程比例。根据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学生逃课现象越来越严重,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分析学生逃课的原因,固然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下降,但是本科院校的学生出勤率依然比较高,而本科院校主要是以课堂授课为主的。所以,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从初高中时代养成的不良习惯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较差,这就为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抛出了一道难题,想要学生学会做事,掌握工作技能,必须要学生先学会做人,懂得能坐住、能静下心来的重要性。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一方面需要教师课堂的强化,通过点名、进行心灵沟通和引导等方式内外强化;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些基本素质课程的学习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信念和耐心。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由于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的,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和教学活动中更侧重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甚至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他们会将公共基础课转化为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让公共基础课的比例越来越小,造成专业课与公共课比例失衡,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开始重实际而忽视内在美的价值;造成学生到工作岗位三分钟热度,不能持久地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且不能重复性地完成本职工作。

(四)校企合作应全面化和普遍化。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平台,结合学校实际,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于校企合作的应用还不深入,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校企合作模式对专业建设的影响认识还不全面。很多专业负责人或者是专业老师认为教好学生上好课就可以了,忽略了学生的培养方式选择和就业取向也是专业建设的一部分,对专业发展有长远影响。另外,很多高职院校都积极进行校企合作,但是他们对于校企合作的基本理念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对校企合作模式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没有清晰的认识,结果导致校企合作平台的浪费;二是双赢才是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如何双赢呢?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始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但是很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已经让员工和管理者焦头烂额,无暇再愿意承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同时需要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校企合作企业不愿意承担培训营销人才的责任。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需要学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企业,只要是学校愿意合作的企业,应考虑到企业所需,我们能为企业做些什么,提供什么样的学术支持,又或者我们的学生能帮助企业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等等;三是订单培养应作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一个突破口和长远规划。订单培养是企业解决用工荒,保证企业储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只要认可学校和学生,企业是愿意和我们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的。而学生也愿意在校期间有一个明确奋斗的目标,有努力的方向。但是,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和其去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的,要求系部管理者和专业负责人对企业规模、企业名声、企业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切实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利的才应予以考虑。订单培养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五)结合专业特点,培养适岗适社会的有为大学生。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市场营销的本质要求,从实践性和社会需求角度出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根据岗位确定课程,所以首先要了解营销专业面向的岗位职责,如解决顾客关于销售和服务的不满;观察消费者偏好以决定销售重点;通过电话或亲自拜访,与顾客沟通以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接受订单或获得投诉的详细资料;保存顾客的互动与交易记录及意见处理资料;回答顾客关于产品、价格、实用性和付款条件方面的问题;改进价格策略,平衡公司目标和消费者满意度;递送宣传资料,劝说潜在的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欢迎并帮助顾客,为顾客服务,回应顾客的询问与投诉;问候顾客并调查了解消费者需求;配合主管完成日常管理工作、销售任务和达到销售目标等。市场营销人员也必须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善于创新不惧艰难的精神。

(六)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创业技能。具体做法如下:要对市场营销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是采取课堂教学,教师在讲台上广泛地进行理论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的模式,可以说此种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弱化,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教师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采取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一边练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热情,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

作者:孟高飞 赵璇 王立璇 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左仁淑.关系营销: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J].四川大学学报,2004.4.

[2]科特勒,洪瑞云,梁绍明等.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肖康.企业营销团队管理的问题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