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研究

一、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Teaching)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形式来完成任务,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语言资源和专业理论,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以达到学习掌握语言及专业技能的双重目的。任务型教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双语教学方法。首先一般是教师创设任务的英语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任务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布置下去,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并用英语进行书面或口头报告。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明确任务内容,如果是以小组形式完成,需要对组内分工、计划制定、实施落实加以适当干预。当成果汇报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某些重点内容需要课后再次实施任务加以练习,巩固教学内容。

二、《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中开展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是我院国际教育学院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方向)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拓展课。本课程是国际贸易领域的一支分支,涉及国际市场营销方面必要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基础,学生要想获取国外前沿的营销知识、提高今后国际营销能力,开展双语教学、参阅原版教材等资料无疑是绝好的解决之道。由此,《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成为我院率先尝试双语教学的课程。任务型教学法的引入,实现了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有助于提高双语教学效果,有助于提升双语教师专业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任务型教学体现了“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将学生设置在特定的英语情境中,学生要想完成任务,必须主动去搜索和阅读分析大量的英文材料。不管是对英语专业术语、理论的理解,还是国际市场营销案例的研究剖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和沟通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锻炼。相比较单纯的教师双语讲解,学生更能在具体的英语情境中理解营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提升了英语水平。这充分保证了双语教学目标的完成,提高了双语教学的效果。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任务型教学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督促教师不断提高双语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自身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才可能在海量阅读英文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及课程特点的任务。教师通过对国内外营销案例的整理分析、国外原著、网站等的研读筛选,提取出合适的内容,编写出符合学生认知及国内市场营销环境的双语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也逐渐提升了国际市场营销的视野、积累了素材和经验,保证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双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学习任务的设计

教师在用英语进行任务设计的时候,要兼顾学生的接受水平,既要考虑专业知识程度,也要照顾到英语水平和兴趣。《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双语任务设计一定要有实践性和创新性,能够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营销理论和实践技能,并借助英语语言作为中介,提高英语沟通水平,开拓视野,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及先进的营销理念。同时,课程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任务最好能够分解成一系列相互关联但难易不同的子任务,便于各个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充分协作。

(二)双语材料的选取

原版教材虽然原汁原味,但高职学生受英语水平所限,不仅存在阅读障碍,也因为社会经济文化差异,对书中的案例理解不透,难以进行深入讨论分析。但原版教材具有完整的专业理论体系,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外文参考资料。对于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尝试自编教材讲义,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精选内容,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保证完整性,多加入本土化案例或具有国际视野的材料。另外,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有价值的英文学习网站,开拓视野,了解前沿。

(三)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及时补充和扩展教师的知识面,也有利于以多种形式将国际上最新的理念和成果展现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知识输入的先进性。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利用大量图片、视频、英文网站等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课堂之外,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学生课外学习平台的建立,学生可以更加自由自主的学习,并且通过分享信息实现共同学习合作学习。当然,技术的运用不可喧宾夺主,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加互动。

(四)学习小组的建立

学习小组的规模一般4-6人为宜,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别、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各位组员责任分工明确,这样同组间学生才有合作的需求,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的小组效用就会大于个人学习,所有学生所取得的成绩都大于单独学习时的成绩。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小组学习中去,必须对每个学生都进行适当的工作分派,责任明确,建立个体责任。较小的小组规模、每个组安排一个检查者、随机进行口头测试等方式都可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感。

(五)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是任务型教学的难点之一。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是目前任务型教学学习效果评价中最主要的方式。终结性评价可以检验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过程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分析,提高学习兴趣,监督学习过程。同时,在评价主体上,强调师生共同参与,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学习效果评价的全面性和民主性。由于任务型教学一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因此要将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既要考核个人任务的完成情况、参与度、积极性等,也要对整个小组的合作活动情况、整体学习成果加以考虑。

作者:盛晓兰 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