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摘要:目前,全国上下,高职院校对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与人才链衔接、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都十分重视。企业、学校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在立足学校特色基础上,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探讨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思路,对如何发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特点,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市场营销

一、背景概述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2019年7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1]。同时,全国各地区政府要深化产教融合,在本地区发展中,将教育、人才、产业等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有机衔接和促动,以此推动本地区的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侧结构相融合,将产业转型升级到产业创新发展的轨道上来。所以,为了能够振兴地区发展,培养新型人才,就需要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从而一面拉动经济增长,一面促进人才发展。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征,通过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产教协同育人的同时,强化校企合作的服务能力。尤其是自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来,互联网迅猛发展,更多产业需要新兴产业的支持与推动,而企业自身寻求理论支持的能力有限,所以,更需要高职院校能够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将技术知识与能力知识进行转化。根据市场营销的新发展模式,通过校企通力合作,将新营销模式与数字营销理论融入到企业发展和教学中来。利用学院能研究、能分析、能推广的优势,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把数据发展思路对接到产业进程中来,对生产企业在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经营、销售服务、运输物流等各环节产业链运作,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2]。

二、目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论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起步较晚,目前没有形成权威理论成果,所以,仍然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总结目前研究内容共有三方面:一是目前涉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概念就等同于“校企合作”;二是对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扮演设计范围很广,欧美日等国家,在这方面表现较突出;三是在此问题中,关于强化政府推动企业与学校两个主体结合的研究比较多。其实,目前大部分理论仍然坚持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是多元利益共同者协同控制的。尽管不同利益的相关者在合作中都有各自的诉求点,但是都是共同体现在高职教育培养中的[3]。其根本原因在于在现实中,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仍停留在比较初浅的层次。比如,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多年,企业方为学校提供学生的实习实训岗位,同时,高校为企业储备相应人才。然而,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仍然是以自身需求为主,并没有体现出真正的协同育人理念,也没有从企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因而所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往往未能基于行业现状,以致发生了偏离。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比较看重利益,对于很多重要的真实岗位,在实训实习过程中校方师生也都没有涉及过,所以很难感受到行业发展的真实状况,因此,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出现一些偏离。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管理就是寻求彼此合作中的契合点,将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真正地加以融合。而且,目前全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深化产教融合,拉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都做出了积极响应,促进了企业、学院以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为中心,立足学校特色,推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设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产教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4]。

三、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意义

目前各行各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基于行业的要求,教育的改革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市场营销服务的零售业、制造业、互联网等行业,其发展就成为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5]。只有产业与教学相融合,才能够使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要求,为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合地区发展目标,增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能力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对于产教融合的政策指导,推动地区产业的向前发展,要通过研究分析本地区的发展目标,结合地区发展情况,通过校企合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在产教协同育人的同时,强化校企合作的服务能力。具体体现为:一是通过校企实习实训合作,带动企业方进入到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规划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等环节中来,设计仿真生产、销售、推广等操作环境的任务型培养模式。二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实践探索。以企业订单为依据,完成实训教学、生产服务、技术研发等工作项目。强化校企合作服务能力,凭借大数据信息分析手段,依托市场分析镜化技术,设计出一系列专业化、市场化、精细化的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市场互动,对接地方的产业,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咨询、分析、策划等服务[6]。三是加强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理论研究向产业应用的转化,在企业、学校、服务产业中形成提炼、对接、转化的过程,提高行业发展、产业转型的速度。四是校企共制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出符合行业、市场、企业需求的人才,校企必须要真诚合作、彼此互通。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要参与进来,一起研究探讨,真正地体现协同育人的理念;在确保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企业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在职业技能、生产服务、道德素养等方面都要有体现,制定出符合当前市场与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7]。五是校企师资共建,打造校企师资双向流通机制。高职师资队伍应主要体现双师型特点。要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也可以到学校中参与学习培训、实践教学、讲座、论坛等一系列活动。而且,企业要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场所,使学校的实训教学与实践活动在企业中开展,真正地从实践中学习,提升自身实操能力。

五、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方向

(一)做好校园职业精神培养。为了更好地发扬营销职业精神,通过提倡工匠精神,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开展生产实践体验,打造“爱劳动、能吃苦、讲诚信、有创新”的校园营销职业人的氛围[8]。

(二)做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以职业技能为教育核心,让企入教,引企育人。通过加强校企联合培养、联合招生,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等途径,促进专业与技术岗位有机衔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引导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前沿课程的开发、职业技能的教学设计、顶岗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环节中来。

(三)做好生产性实习实训。完善专业实训制度,实现校企共享资源优势,校企通力合作,打造本地区行业内集先进的实训教学条件、顶岗实习、策划技术服务、市场分析与开发、企业经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一是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提高企业产能;二是强化学生岗前技能掌握、职业素质提高、创业能力塑造等;三是完善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教师职业素质提高等。通过以上方面的内容实现,做好校企合作的生产实习实训工作[9]。

(四)对接产业服务。通过与更多企业的合作,树立市场营销先进理念,凭借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利用大数据分析,开展企业行业状况研究、产品研究、用户镜像研究、品牌形象研究、顾客满意度研究、媒体研究等,为地区行业发展、产业转型、企业定位做精准服务。

(五)将校企合作经验、成果进行转化。将校企合作生产实训中总结的市场反馈信息、职业技能标准、现代化生产操作流程、质量控制手段等加以完善,推广到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中去,实现校企共赢。同时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形式,将合作成果转化为增值服务,为第三方企业、地区产业提供供需对接,引导企业市场精准发展。

六、开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思路

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师整体水平,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学习和借鉴先进企业理念与技术,为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带动学生、学院、企业与社会,互融互利,共赢发展。

(一)学生培养方面。学生培养要研究如何做好校园职业精神培养。通过市场调研,总结职业人的素质与要求,并以此提倡工匠精神,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模拟生产实践场景,营造“能动手、能耐劳、爱岗和敬业”的校园职业氛围。

(二)学校建设方面。学校建设要研究如何做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通过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引企入教,引企育人,将市场、需求带入学校。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联合招生,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等途径,促进专业与技术岗位有机衔接,深入探讨如何开展生产与实习实训工作。通过完善实训机制,发挥校企共享资源优势,打造集教学实训、生产实训、服务实训、研发实训、管理实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一是要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提高企业产能;二是要强化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掌握,职业素质标准的提高,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三是要完善学院生产实践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操素质能力等内容。通过以上的这些内容实现,将校企合作的生产型实习实训工作做好。

(三)校企合作方面。校企合作要研究如何将校企合作经验、成果进行转化。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经验积累,需要进行总结与提炼。在校企合作与生产实训中,这些都能反馈出来。学校集中力量进行提炼与总结,将市场需求信息、职业技能标准、现代化生产操作流程、质量控制手段等加以完善并融入到学校教学和企业经营中去,实现校企共赢。同时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形式,将合作成果转化为增值服务,为第三方企业、地区产业提供供需对接,引导企业市场精准发展。

(四)社会服务方面。研究如何对接产业服务。利用高职院校的理论基础,结合目前大数据发展的行业现状,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各司其职。在数据分析条件下,开展行(企)业状况研究、产品研究、消费者镜像研究、品牌塑造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新媒体发展研究等等,为地区行业发展、产业转型、企业定位做精准服务[10]。总之,目前来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未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方式和生产性实习实训手段,大大加强了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掌握,为自身发展奠定了创新创业的良好基础,对于学校专业建设、按需培养、实训基地完善、教师素质提高等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尤其对企业生产、市场竞争和对接产业设计与分析等方面更是意义重大,有利于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多赢和共赢的效果。在理论上,为高职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学理论建设有一定的补充作用,为创新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模式,与传统的专业理论学习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从而为培养更具有实战经验的人才,制定更符合职业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要求,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悦 单位:抚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