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经济产业化与金融机制的关联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二者耦合共生效应的内生机制分析
1.1资金需求方面
之所以强调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对外源性资金的依赖度,归因于该产业化发展不仅受到商业周期的影响,还受到农业生产周期的制约。这种双制约状况,便深化了农村经济产业化在资金回笼上的短板问题,而借助诸如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其它涉农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便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1.2资金供给方面
除了政策性银行以外,涉农商业金融机构仍面临着盈利的需要,这也是促进这些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内驱动力。从金融理论来看,这些金融机构一般以开展资产类业务和中间业务作为盈利的途径,但农村人口经济行为特点决定了,中间业务远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盈利需要,从而大力开拓资产类业务的功能导向,以及获得国家扶农方面的政策红利,便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由此可见,基于双赢基础上的耦合效应必然实现共生效应,从而在这种耦合共生效应下,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便能在农村经济系统的内循环中获得良性推进,从而避免了我国当前仍然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
2分析基础上的耦合共生效应构建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耦合共生效应仍需要在基于两个主体的经济行为上进行构建;另外,作为政策红利的供给者——国家(政府)也应参与到这种共生效应的构建活动。
2.1国家层面的政策红利方面
“产业化”可以动态理解为,提供同类型农业产品企业的集群化过程。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种集群化效果能具体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体现出来,从而依托产业的力量来变革农村经济弱质化的现实。从这一点出发,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应在资金融通利率和金融机构政策上进行倾斜,最终营造出良好的耦合共生效应所依赖的环境。
2.2农村产业的资金需求方面
本文没有特指产业内的产品类型,但泛指围绕农产品供给而形成的企业集合。因此,上文所指出的双约束条件便深刻影响到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效能。但在实施具体的融资活动时,仍主要以各个涉农企业为法人实体来完成所有的融资流程。此时,国家在政策面上就应在抵押贷款的制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这些企业固定资产价值量较小的现实,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这些企业以财政支持。
2.3涉农金融的资金供给方面
尽管从理论上来讲涉农金融机构在开展资产类业务时将获得盈利,但在针对涉农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也将面临违约风险。这一现状与上面的涉农企业固定资产存量较小有关,这也是影响二者形成耦合共生效应的关键。因此,仍需要政府在金融政策上给予金融机构以制度保障,并以财政基金的形式来对可能存在的违约承担前期的还款义务。同时,政策中所内含的约束机制也应引导农业经济产业化过程中,劣质涉农企业的退出、被兼并或重组。
3涉农金融机构的内在创新
以下再从涉农金融机构的内在创新驱动上,来拓展本文的主题讨论。
3.1针对“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的创新
受到我国农村区域资源禀赋条件不同的影响,各地农户在选择产业化经营的对象,乃至方式上具有差异性。鉴于这一客观事实,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就需要设立类似于专家委员会的部门,来对各地农业产业化的前景、资金需求量进行评估。同时,正因为受到资源禀赋条件的影响,造成了农户在生产经营周期上的不同。为此,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还需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出具有区别性的还款期限。
3.2针对“降低借贷风险”的创新
不可否认,我国农业属于弱质产业类型;同时,受到农业生产周期的影响,农村资金回笼周期较长,且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由此所形成的叠加因素,直接增大了涉农贷款的风险。在保障农户资金需求,以及降低借贷风险的前提下,可引入“专业担保公司组织”来为农户的小额借款提供担保。
4结语
农村经济产业化与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形成耦合共生效应,依赖于双赢的市场原则。因此,需要围绕着国家层面的政策红利方面、农村产业的资金需求方面,以及涉农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方面,来不断优化这种效应所能存在的环境质量。具体而言,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应在资金融通利率和金融机构政策上进行倾斜;政策面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企业固定资产价值量较小的现实,并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这些企业以财政支持;政府在金融政策上给予金融机构以制度保障,并以财政基金的形式来对可能存在的违约承担前期的还款义务。
作者:马艳平 单位:长治市水利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