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拉动效应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拉动效应,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拉动效应

摘要:从县域的角度着手,比较非纯农县域和纯农县域的经济拉动效应,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经济拉动效应的影响,并研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拉动效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经济;拉动效应

阳高县属于传统农业大县,是山西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当地的农业发展深受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障粮食稳定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种手段。为此,阳高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服务中心需根据农村高质量发展需要,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1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拉动效应影响的现状

1.1一次拉动效应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利用产业链辐射或者是实物需求实现一次拉动效应,并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从纯农县域以及非纯农县域在一次拉动效应上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二者在实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当中,拉动的内容涵盖了非金属矿物制品、建筑,且尤为相似。因此,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需加强与社会经济影响力较大部门的合作,从而让农村经济增长的速度随之提升。

1.2二次拉动效应

利用建设项目中“获得劳动报酬—用工资消费—带动农林牧渔业等产品的发展”形式,达成第2次拉动效应的提升,并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

1.3间接拉动效应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优化耕地质量,改善农村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以提升农业的产值,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最终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4总拉动效应

高标准农田建设会对地区农业经济的一次效应、二次效应、间接效应、总拉动效应产生影响,在非纯农县域以及纯农县域的影响上,二者在农村经济拉动系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拉动效应影响差异的原因

2.1自然环境上存在差异经营环境不同

许多非纯农县域的农田在平整度、集中连片、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上比纯农县域的农田差,历年投入上也相对较少,这就导致非纯农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作用一直无法全然发挥。同时,由于非纯农县域经济发展比纯农县域好,经营形式改变较快,也让农户的生产效率和投资拉动效应间呈现出正比例的关系,所以非纯农县域的经济拉动效应优于纯农县域。

2.2经济水平上存在差异消费结构有所不同

非纯农县域的产业发展明显优于纯农县域。同时,在经济发展影响之下,非纯农县域的对外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都明显优于纯农县域。由于各个农村县域在基于风俗、人文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导致消费结构存在不同,让高标准农田建设影响到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且发展水平也不相同。

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的拉动效应所存在问题

3.1农村居民意愿不高生产水平有待提升

建设高标准农田应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为首要任务,需全面考察农民朋友的根本需求,了解其真实的意愿与想法,从而制定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农田建设方案。但是,因为一些农户尚未考虑到全局利益,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从而不愿意配合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工作,并提出一些难以实现的不合理要求,致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实施与落实受到阻碍和影响。同时,农民生产情况与生活水平比城市落后。

3.2耕地非粮化较为普遍资金投入有待调整

目前,县域农村的农业生产结构处于调整较多的局面。比如,前些年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耕地“非粮化”现象较为多见,导致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也会支持其基础设施建设等。首先,农户们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当中,会按照市场的真实需求对农田种植的种类进行调整,不仅仅局限在粮食种植。同时,农民会种植一些经济效益较大的作物。在这一背景下,不仅影响了粮食生产,偏离了高标准农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初衷,也加大了拆迁以及农田补偿的难度。从高标准农田建设上来看,后备资源不够充足,资金投入的渠道比较单一。

3.3建设主体有待丰富规划设计应完善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主体较为单一,除去了地方政府以及农田建设中心外,还需吸引更多的企业以及乡镇加入其中,实现部门上的联动。同时,设计工作应得到专业人员的支持,但是部分设计人员不深入项目区实地细致调查,不按照项目本身特点以及需求开展设计工作,导致设计规划方案不符合实际。

3.4农田建设项目管控严格管理尚未标准化

由于部分基层相关人员对农田建设项目管控不配合,所以导致该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占用乡村振兴用地,从而对城镇化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一些农户尚未考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长久效益,只关注着短期利润的获得,致使农户不愿参与此项工作,加之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手段单一,使得农民耕种积极性无法被调动,最终降低了他们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热情。

4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经济拉动效应的策略

4.1规范耕地作物种类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对于耕地“非粮化”现象,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服务中心应安排村委会让农民朋友签订“农田作物种植承诺书”,让农民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上多种植一些粮食作物,而非经济作物。之后,应向上级部门提交相关的承诺书,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与审查,规范耕地作物种类。另外,政府部门应全面呈现出职能保障资金的效果,做到人力、财力、物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始终坚持“科学分工”的原则,让资金利用更为合理,吸引地方企业加入到该项目的投资中。最后,合理融资,保障资金的全面落实,使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资金上的支持。

4.2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村委会要了解自身责任与义务,对农民朋友进行思想上的引领与教育。其次,村委要构建出较好的奖励制度,对于一些参与意愿较强且支持项目发展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或者是精神奖励,强化农民参与其中的信心,让村民都积极参与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当中。

4.3出台优惠政策实现管理标准化

纯农县域应当把第一产业当作根本,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激励农民,让其自意加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并解决目前政策上存在的问题。同时,管理方式应标准化,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优化管理方法以及建设标准,并按照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等制度完成相关的工作。在这其中,招投标工作的开展不允许暗箱操作,应做到透明公开,所以参与其中的项目必定要做到严格审查,根据相应的制度合理完成招标、投标,最终将结果公式在国家网站中。

4.4建设主体多样化因地制宜开展规划

建设高标准农田要始终以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服务中心为主导,并以乡镇、社会、企业为支撑,从而丰富建设主体,让建设工作得到多方支持,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项目的规划设计要始终做到因地制宜,设计之初便要进入到乡镇展开考察,了解村民的真实意愿,查看耕地类型,从而使得农田信息变得真实、完整,以此制定出具有价值的方案。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始终坚持国家所提出的各项政策要求,通过合理的措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拉近农村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距离。建立激励机制,高村民参与意愿,规范耕地作物种类,加强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完善各项政策制度机制,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与效果,进而促使农村经济拉动效应显著增长,达成国家所提出的农村发展目标。

作者:高锦飞 单位:山西省阳高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