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下农村金融生态优化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经济下农村金融生态优化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经济下农村金融生态优化路径

摘要: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农村经济增长,鼓励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规范农村政策环境、完善农村金融运行体系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四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力求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优化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生态环境;优化路径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农业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将农村社会闲散的资金进行最大程度的调动,并将所调动的资金转化为农业生产原动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响应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情况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显得更加重要,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将有助于“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关于农村金融方面的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分别从农村金融供求结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农村金融法律和制度保障方面入手,对农村金融进行了探讨。首先,在农村金融供求结构方面,朱晓哲(2015)认为由于地理条件、环境因素和价格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农村金融结构的不平衡。蔺鹏等(2017)认为目前所面临的农村金融问题是由于市场调节失灵而引起的,农村的二元结构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供求结构的失衡;其次,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方面,高东光等(2017)指出从农民对股票、证券、基金等农村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偏低可以看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和提升;再次,农村金融法律和制度保障方面。刘海燕等(2018)认为目前我国缺乏规范且有效的农村金融发展法律和法规,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关于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金融生态环境是依照仿生学原理来发展建立金融体系的良性运作发展模式,国内最早涉及金融生态环境相关理论的学者是周小川,其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和分析了金融发展的问题,即把金融业看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进而分析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二、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我国农村经济环境整体仍有待改善,农村经济发展不够活跃,农民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偶遇自然灾害则更是雪上加霜,使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升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础不牢,与经济实际增长保持同步压力增大。受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制度调整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方向相左,前者名义增速逆转为低于全国经济增长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面临较大压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率过低,规模偏小,投资结构不合理制约经济发展,同时投资诱力弱,工业化水平低很多地区的工业形式仍然为初级生产加工产业,用这种方式带动服务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无法加快当地工业化进程;还有许多落后地区一直没有工业项目投资,由于原本农村区域薄弱的工业基础以及政府招商引资力度不够,使得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年年滞后。如果依然保持这种不健全的区域发展机制,将会在未来深刻影响到整体经济体制,阻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二)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以及企业的存款、贷款总额也较少,所以,很多银行都希望将其资源投入到更有价值的项目中,来获得更大的收益。如此一来,农村信用社的压力变得越来越高,而其能力本就是十分有限的,无法达到整个农村地区对于资金的需求。目前,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民间的金融机构,但其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并不能真正服务于有需求的人。综合上述情况可以了解到,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其服务区域小,覆盖率低,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居民及企业的需求。另外,在农村的金融市场当中,最重要的资金需求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金融主体上,在整个大环境中,必然会出现资本流动的倾斜,同时,服务网点少、金融机构少,很多主体对于资金的需求远远无法满足,难以形成金融市场有效的竞争机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很多金融机构开始减少农村业务,将投资重心逐渐转向利润更大的城市。而农村金融机构往往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专业能力,服务水平都比较差,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三)农村金融法律不健全。政府民生支出逐年增加,然而财政支农比例与农业存贷比表明政府对农村发展的投入不足,但农村的大部分资金却流向城市金融建设。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仍有疏漏,加之农民法制观念淡薄,金融市场中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现如今,虽然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有关规范农村金融发展的诸多指导办法,但这些规定还仅仅是简要的概念,并不能真正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很多具体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改善农村金融发展这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而言,在建立各项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时,要求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对于农村金融相关政策中的政府补贴,基金管理和监督经办机构管理服务等业务,现行的相关规章制度都不够完善,尤其是在法律保障方面,使得这些政策大规模推广上还具有一定的难度。

(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在公共设施建设上,并没有将资金平均的投入到农村与城市当中,农村医疗水平要远低于城市。很多农民平时在有小病时,经常会选择附近的小医院,整体花费不高,一旦患有大病,农村的医疗机构便无法满足治疗需求,因此要到更大的医院进行治疗,整体花费偏高。但农合报销比例与区域相比却恰恰相反,城市报销的比例要远远低于农村报销的比例。也就是说,即便农合能够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但其他自付的医疗费用仍会是农村家庭陷入困难的境地。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上,并没有对细节进行明确的规定,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进行医疗救助时,只能针对疾病救助,而意外致残等对家庭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的情况,并不在救助范围当中。另外,报销过程十分复杂,给农村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

(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壮大地方经济发展规模,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增加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合理优化黑龙江省一二三产业经济发展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农业为基础,重视工业发展,重点培养第三产业。部分农村地区可从其他地区引进绿色无公害食品,结合本地的区域优势,进行差异化的农产品种植,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提升农民收入,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另外,还应当发展旅游农业,尝试将农村日常的农业活动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推动农业旅游的发展,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世界的同时,为农村环境的优化提供经济条件,实现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高度结合。

(二)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农村金融资金供给。促进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除了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如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农发行外,还应该积极筹备和完善农村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促进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以适应乡村振兴建设的需要。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提高财政支持的力度和水平,不仅会增加农村居民和企业的发展动力,还会肯定农村金融发展的成果,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吸收更多存款。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采取多种吸引农民存款的政策,如差别利率政策等,为大多数的农民提供更多的贷款用于本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防止农村资金外流。

(三)规范农村政策环境,加强政策引导。政府作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应在不违背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参与者融入到市场中。政府要简政放权,给予金融机构自主权,充分释放金融机构发展活力,同时,政府要采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的方式维持金融市场秩序,监督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防范恶意违反合同和欺诈性的金融债务,建全完善的处罚条例,维持市场稳定的同时兼顾各方合法利益,树立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并结合当地农村现阶段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概况,加快建设农村企业担保制度、农村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相关支农金融制度,鼓励、扶持和规范与农村金融生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发展,加强导向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鼓励引导农村居民将其收入用于农村经济建设,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推动农村经济金融蓬勃发展。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缩小城乡差距,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农村医疗设施建设。适当提高养老保险机构报销比例,应具体考虑疾病类型、疾病水平等因素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适当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率,降低因病致困发生率,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要拓宽筹资渠道,尽力争取中央财政对本地区新农保的财政支持,在财政支出上向农村适当倾斜。各级政府需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形式,刀刃向内进行改革,去除增加农民负担的款项,扩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同时加大新农保在农村的普及力度,真正让受区域限制的农民了解新农保,消除农民疑虑,逐步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理性的参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朱晓哲.新常态下农村金融供给对农业产出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2015(12):106-107.

[2]蔺鹏,孟娜娜,路振家.农村金融结构失衡的现状、成因及改进策略—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7(12):44-48.

[3]高东光,高远.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怎么改[J].人民论坛,2017(31):118-119.

[4]刘海燕,杨士英.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农村金融的发展方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8(8):101-103.

作者:张启文 张叶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