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历来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事关国民经济大局,更是广大农民群众民生福祉的保障。众所周知,由于地域、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贵州经济发展迟缓,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更是滞后,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直以来,如何有效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始终是贵州农村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制约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针对新时代贵州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机遇挑战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经济;机遇和挑战

一、引言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在以“工业促农业、城市带农村”的战略下,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群众真正富起来,国家制定了诸多政策、措施推动农村经济迈出新台阶。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众多挑战,尤其是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东部,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辖区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全省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属于典型的多民族共居的山区农业省。长期以来,贵州农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自然条件较差,山区多平原少,农业生产以传统农业模式为主,农村经济发展较慢。贵州由于地缘、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农业、农村发展步履艰难。此外,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医疗条件较差,思想观念守旧等因素使得农村贫困人口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转变思想观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脱贫致富,是新时代新时代贵州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

二、当前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我国政府的历史使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发展好农村经济直接关系着贵州彻底摘掉“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的帽子,更关系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由于历史原因,贵州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导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日趋加剧。从地理位置上看,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在地区位置上处于劣势;从人口构成上看,贵州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生产条件较差;从自然生态上看,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但其生态却属于脆弱区类型,十分不利于传统农业的发展。由于以上客观条件、主观因素的制约,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因此,贵州作为农业贫困省,若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农村经济模式,基于自身的特殊优势、资源类型和生态特点,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农村经济模式。

三、当前制约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贵州作为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省,总体而言,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限制条件就是人多地少,但是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是关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问题。近些年,贵州通过调整政策,推进改革,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较好。但是,由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加之新的问题涌现,贵州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很艰巨。

(一)农业发展落后,基础薄弱

长期以来,贵州人多地少的矛盾制约了农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状态一直存在,农村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发展缓慢滞后的农村经济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突出。长期以来,贵州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的末端,农村尚未脱贫人口大量存在。

(二)城乡差距过大,二元化经济和社会结构矛盾突出

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导致城乡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远高于农村居民,其他福利性收入、医疗保险等城乡更无可比性。贵州经济发展长期呈低迷状态,城镇化进程缓慢。相比较而言,城市基础设施较为齐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备、条件较差,抗灾能力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倒退。城乡分割的二元化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稳定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农村传统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下

目前,贵州大部分农村地区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靠天吃饭的自给自足思想尚存。小农经济占主体的贵州大部分农村地区,虽然农业资源较丰富,但是由于得不到优化配置,限制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加之,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迟缓,经营管理方式落后,无法带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比较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不难发现,东西部农村地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上。例如,浙江也是人多地少的省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但是浙江农民可支配收入却比贵州高得多。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浙江农民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乡镇企业,而贵州则正相反。因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贵州农村经济的关键。

(五)农村金融欠发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在现代经济和市场体系下,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缺少金融的支持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贵州农村地区金融不够发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极为有限。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发展农村金融,以此增加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长时间以来,农业贷款的增长率远达不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农村经济发展缺少活力。

(六)农村生态保护不到位,旅游服务有待提高

相比城镇,农村基础设施相关落后,加之思想观念守旧,农村特色旅游经济发展迟缓,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未能实现。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旅游经济,首要改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卫生服务等方面。另外,由于长久的相对闭塞,广大农村地区文化生态相对脆弱,乡村特色旅游也给乡村生态环境增加了负担,使原本脆弱的生态进一步遭到破坏。

(七)农业农村人才短缺问题

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人才流动较差。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乡镇企业效益差,农村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所需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体系不完善,农民得不到适当的就业培训,导致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闲置,缺乏一技之长,劳动力无法得到有效输出。二者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四、新时代贵州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近年,政府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但是,贵州因其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态十分脆弱。加之,贵州城镇化进程缓慢,农业人口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传统农业,导致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因此,贵州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空间狭小,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发展自身特色的农村经济。

(一)改变传统观念,提高认识

贵州是典型的多民族聚集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导致人们思想相对闭塞、保守,小农思想严重,长期以来人们对新产业缺乏信心。因此,为改变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开展学习培训、宣传、教育等活动;二是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群众积极发展新农村特色经济。

(二)政府加强政策扶持

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首先,政府政策扶持可以指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带动金融业加大对农村信贷市场的投入;其次,利于生态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再次,利于农村医疗、养老保险的完善和发展,保障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最后,可以有效激发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提高农村生产力。

(三)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加工服务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贵州农村加工服务业成绩显著,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农村经济发展应以农村非农产业为主,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实现经济效益。根据省内不同地区的特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化,使贵州农村经济从资源经济转变为产业经济。这种经济类型的转变,既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

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特色旅游优势和资源,如:西江千户苗寨、开阳十里画廊、安顺天龙屯堡古镇、贵定音寨、湄潭等特色乡村旅游区。发展特色旅游须以突出原生态的自然特色和文化为准则,做好旅游开发规划,注重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完善交通、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优化旅游营商环境。

(五)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形成内生造血机制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第一,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的推动作用,稳步有序开发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第二,逐步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实行有效的监管政策,形成农村金融监管体系,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第三,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减轻国家和政府的压力,同时严厉打击非法融资、集资行为;第四,提供财政、税收以及货币政策支持,使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并形成长效机制。

(六)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平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明显。首先,利用数据分析准确分析贵州农村地区的气候、生态、人口分布、农产品加工、旅游资源、交通等数据资源,建立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大数据体系,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其次,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农村特色经济产业链信息体系,为产品提供质量安全和信息服务,保障消费安全;最后,利用大数据实现科学预测和精准营销,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

五、结语

新时代,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不同地区根据自身区域优势、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采取了适合自身地域特点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大幅提升。但长期以来制约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不可忽视,其发展规模较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宏观上看,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缓慢有其自身的客观原因。一方面,脆弱的生态系统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较差,优质耕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尖锐,单纯依赖传统农村经济发展已无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更谈不上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和开发规模的扩大,生态环境压力陡增,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保护好生态环境。总的来说,贵州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只有把握好新时展农村经济和乡村振兴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才能打开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段全珍.发挥贵州农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5).

[2]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办.贵州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当代贵州,2009(22).

[3]邹超亚.贵州农业资源分析开发对策与农业发展重点选择分析[J].耕作与栽培,2007(4).

[4]袁俊.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浅析[J].贵州政协报,2017(8).

[5]李庆松.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和困境[J].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作者:张筑平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