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摘要]从现代农业经济学来看,农村经济是存在并发展于农村中的主要经济体。当前,福建省农业发展太过于依赖自然资源、农村新生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村农业经营人才极度缺乏等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看,推进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经济竞争力;必须不断完善惠农政策,汇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三大产业融合。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福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

党的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进入新时代,要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切实提升新时代我国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1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是人类为了解决全球治理问题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表述,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准确地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从理念的提出,到具体的实践,最后到理论体系的形成,可持续发展面向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精准把握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和实质,主动摒弃以往“零增长”(过分强调环保)和过分强调经济增长的偏激思想,坚持主张“既要生存又要发展,更要质量和提高”的要求,对于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现代农业经济学来看,农村经济是存在并发展于农村中的主要经济体,包括农业经济和非农业经济两种类型。农村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以农村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必要补充,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大会,通过了著名的《登博斯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基本目标。根据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2001年以来,我国在农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突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稳中向新,“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新局面、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进展、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成为我国整个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稳压器”“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定海针”。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新时代,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使农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设施装备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驱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四化”良性互动,不断增强农村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

按照《福建省“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到2018年,福建省现行国定扶贫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到2020年,省定扶贫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时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定扶贫标准相衔接”。数据显示,“2018年福建省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229.43亿元,比上年增长3.5%;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43元,增长6.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仍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问题。

2.1农业发展太过于依赖自然资源

福建省地处中南亚热带,属温暖湿润型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北回归线附近一块得天独厚的“绿洲”,具有太阳辐射能充裕,年积温高,温暖湿润,雨量充足等气候资源丰富特点,但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均耕地面积少,区域差异明显,而且又容易受到旱、涝、寒、风、雹等自然灾害天气影响。根据《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来看,台风、雨季强暴雨对福建省整体冲击最大,尤其是在农业种植业方面,福建省以茶叶为主要经济作物,极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直接停产或者绝收。与此同时,福建省当前农村产业升级的基础相对薄弱,对于茶种植业而言,更多的还是简单的“靠天吃饭”,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去做相应的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动能严重不足。

2.2农村新生劳动力严重不足

2018年,福建省常住人口39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9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8%,比上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从数据分析来看,福建省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却是逐年持续减少,农村新生劳动力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不仅如此,伴随着近年来城乡人口差距越来越大,留在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劳动力,现在农村“386199”部队现象愈演愈烈。当前,对农村青年来说,去城里务工仍然是最佳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守在农村的一亩三分田,而今的农村只有老弱病残,没有新生劳动力的补充,农村像是一盘“死棋”,永远无法翻身。

2.3农村农业经营人才极度缺乏

调研发现,福建省晋江市胡萝卜产业,同常是由厦门同安地区的农业经纪人负责营销,晋江市较少优秀的农业经营人才。况且,部分地区农民自身的技术、资本不足,导致了他们不想、不敢、不能进行创新突破,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众所周知,没有现代农民就没有现代农业,就无法实现农业的区域性布局和规模化生产,无法支撑现代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目前,农业企业和农民的正相关性不是很强,毕竟,风险转嫁,谁又愿意呢?农村农业经营人才的缺乏是福建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使得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动能严重不足。

3推进福建省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

对“三农”有着始终如一、深沉厚重的情怀,在福建工作期间,为“三农”发展倾注无数心血和智慧,形成了“三农”发展的许多生动实践和系统理念。根据福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提出“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战略,明确了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要求,为福建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1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经济竞争力

一方面,引进先进人才和技术,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自主创业和研发技术;充分利用福建省地形优势,因地制宜地种植不同类的农作物,加强日常天气的预警工作,减少农业经济作物的损失。另一方面,依托先进的农业技术手段,积极创立农村文化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调研发现,福建省泉州市初步形成了以白鹤拳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形态,大大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不仅要发展简单的生产路线,而且可以融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特色产品产业链,不仅做到产品形态,更可以升级到文化形态,这样方便做成独一无二的产品,会增强在国内市场甚至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3.2不断完善惠农政策,汇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基本惠农政策,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着力深化福建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福建省农民财产权益,让福建农民在新时代农村中有新作为。二是探索制定一套适合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资本下乡”模式,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势的适度规模经营,吸引一批“农二代”学成归来,让他们成为新时代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带头人和领航者。三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3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三大产业融合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首要的是农村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要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二是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三是要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李慧.从“六个新”看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17-9-30(12).

作者:孟如萍 梁蓥 单位: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