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跨国企业经济管理风险内控方法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现代跨国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经济管理风险,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需要提高对经济管理风险预防与控制的能力,实现安全使用资金的目标,有效控制经营风险,进一步提高跨国企业的竞争力。鉴于此,文中以跨国企业为着手点,分析做好经济管理风险内控的必要性,探讨如何高效开展经济管理风险内控,切实实现跨国企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跨国企业;经济管理;风险内控
跨国企业经济效益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受到经济管理质量优劣的影响。跨国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时会受到种种因素影响,实际中往往蕴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准确识别这些风险,或是采取有效干预手段,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跨国企业应通过强化经济管理制度建设,准确评估经济风险,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经济管理风险控制方案,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有必要研究跨国企业经济管理风险内控的方法。
一、跨国企业经济管理风险内控的重要性
跨国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区分风险因素,有效做好风险内控。通过风险内控提高经济管理质量,体现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及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提供经济调控参考
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健康发展,就需要准确掌握市场经济趋势以适应国家经济增长的需求,通过经济管理可以挖掘相关信息,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与趋势分析。基于宏观经济学分析,经济管理可以综合分析行业现状、问题,并对宏观经济发展规律进行挖掘,提供调整与完善经济发展政策的参考,也是政府开展市场调整、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
(二)掌握行业发展情况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结合自身行业情况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可以制定自身长远发展战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很多行业出现整体盈利水平下降的情况,行业竞争加剧。这就需要企业掌握领域发展情况,采取措施以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因此,经济人员可以通过搜集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法全面分析企业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三)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通过经济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通过统计与分析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与生产方案,继而及时调整业务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通过汇总业务操作的相关信息,能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提前预测风险问题,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实效性,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跨国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
跨国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类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直接影响到经济管理质量。本文主要分析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风险、传统认知观念影响及预算约束力不足。具体如下:
(一)融资风险
1.偿债风险
偿债风险,也就是跨国企业债务融资到期后无法偿还债权人本息产生的风险问题。这主要受企业自身运营收益情况的影响,如果受到外界市场波动影响,一旦出现自身运营不良情况,容易出现偿债风险。例如,一上市公司自2017年起融资总额不断增加,2017年760亿元、2018年1350亿元、2019年1410亿元。新增融资主要来自非银行渠道,分别为信托借款及债券发行;2020年7月又通过海外子公司发行5年期外债,其票面利率达到14%。这表明该公司融资方式单一且激进,发行债券利率高于一般水平。这种疯狂的融资方式存在明显风险。
2.流动风险
通常跨国企业私募债以非公开发行为主,只要投资人符合私募债资格就可以参与投资活动,对象以证券、银行、信托等为主。整体交易活跃程度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投资者分布、交易意愿及宏观经济情况。发行主体无法有效保证债券持有人交易灵活及数量足够,很容易引发交易流动风险。
3.市场风险
跨国企业债券融资过程中的市场风险是最不可控的。市场风险指的是未来市场波动不稳定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股票风险、商品价格等,这些不稳定因素有极大可能引发价格、收益率的改变,给投资者及跨国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二)传统认知观念影响
受到传统认知观念影响,财务工作与业务部门之间没有关系,而且财务工作就是记账、算账,把企业的经营情况通过财务报表上报给管理层决策,工作烦琐周而复始,工作人员并无太大的工作积极性。业务部门也只为本部门或个人的短期目标及业绩冲刺、努力,不会站在全局角度考虑。业务和财务部门间缺少共同的管理目标、各自为政,造成企业日常运营中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在公司经营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调整业务方案,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企业内部出现资产流失与浪费的情况。企业内部没有合理设置账目资产项目,记录时仅依靠卡片,忽视资产使用、调拨等内容。同时,实际中没有及时分析企业资产分布、变化等,经常出现统计结果不明确的情况,存在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此外,受长期以来理念的影响,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效率偏低,影响到企业内部资金效益的提升。
(三)预算约束力不足,财会基础相对薄弱
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造成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不理想。虽然单位内部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普遍侧重资金审批管理,缺少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在企业服务职能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对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但实际中忽视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当前部分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的内控制度,不能有效约束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资金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时,存在不规范的行为,造成实际执行难度较大。企业进行项目管理时,存在挪用或不合理使用资金的情况,甚至出现擅自挪用专用资金的情况,影响到企业内部财政资金管理效率。同时,企业内开展财务管理时制度不够完善,时常出现财务管理不规范的情况,表现为审批凭证时不严格,如财政税收信息不同步、报销使用假发票或过期发票的情况。此外,会计核算时存在科目名称不统一的情况,引发诸多问题,甚至存在会计业务处理时出现错误的情况。
三、跨国企业经济管理风险内控的具体方法
跨国企业进行经济管理风险内控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合适的方案,达到控制经济管理风险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做好融资风险的控制
跨国企业要合理运用财务杠杆,控制债务风险。对企业来说举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这是因为财务杠杆一方面具有放大效应,通过一小部分资本运作较大规模的资产,另一方面一旦负债规模超过自身偿付能力,企业将面临破产风险。因此做出融资决策时需要科学分析,权衡负债利润率与利息率之间关系后,明确科学合理的负债融资比例。此外,企业通过开展调研工作确定具体的对债券融资人才的培训内容,并根据不同人员实际需要开展培训工作,从而让培训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此外,培养债券融资管理人才时要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培训方案,提高内部员工的风险意识。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风险评估体系,债券风险评估过程中信用评级起着重要作用,评级报告将发债主体的经营现状、业务特点等信息给投资者,投资者还会通过报告来判断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目前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由第三方评级机构来完成,但各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评级标准不一致,使得信用评级有效性大大降低。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与评级机构、企业的联系,根据发债的实际需求建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和统一性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风险评估意见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为企业提供公平客观的评估结果,真正发挥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了防止暗箱操作的事件发生,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第三方评级机构的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若机构进行虚假评估,将其纳入黑名单,并对投资者产生的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二)及时调整组织架构,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
随着互联网以及新兴技术的加速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展壮大,将业务拓展至全球,成为跨国企业。对于跨国企业庞大的管理体系而言,仅仅依靠财务管理制度是无法更全面、更深入地起到风险防范效果的。因此,跨国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结合区域政策、企业发展现状、发展目标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对跨国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并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管与控制,为经济活动保驾护航。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应相互监督。具体工作开展时财务会计主要分析与记录企业运营状态,管理会计则是整理与归纳各类会计数据,精准预测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推进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企业通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可以形成一个覆盖所有的会计系统,为企业决策与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本属同源,两者融合时可以实现相关数据与资源共享,方便后期稽核工作的开展。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信息出错引发的各类纠纷或漏洞,避免出现内部人员欺上瞒下与徇私舞弊情况,两者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因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可以起到检查与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时,需要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制定完善的融合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保证员工的切身利益。针对这一情况,企业依据自身实际设立融合管理小组,小组长由企业管理层选派一人担任,并纳入各部门的经营,形成较为完善的会计融合小组。依据实际情况设置岗位,岗位之间彼此牵制、相互监督。同时,企业内部各部门要对成本情况进行核算,逐渐完善会计组织框架。这就对财务部门提出较高的要求,实际融合工作开展时,需要各部门主动分担工作,如提供完善的业务数据、准确的收支数据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发展时,企业原有的财务制度、组织架构等已经无法满足融合需求。要想实现两者的高效融合,需要整合现有组织并革新制度,形成完整的配套制度。
第一,成立独立的管理会计部门,推进融合性组织机构的建设。这个部门直接与财务会计部门平行,还需要成立财务办直接与集团管理层对接,它的职责就是管理财务会计部与管理会计部。
第二,要对部门权责进行合理划分,实现两者的有序发展。例如,管理会计部职责为编制与控制资金预算,做好税务管理与筹资管理,分析与整合财务会计部提供的基础数据,给公司管理层决策、制订发展计划等提供参考。财务办则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对部门业绩进行考核,制定完善的融合配套制度。
第三,依据部门工作内容调整岗位,接着根据工作岗位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对工作内容进行明确,明确职责权限。第四,公司要制定合适的操作标准与规范,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直接涵盖财务与管理会计的各个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三)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信息化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中。全球信息化建设背景下,为了高效开展管理工作,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就需要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就现状分析,需要搭建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提高公司行业的运行效率。考虑到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密闭性,实际信息交流时存在一定难度,就要结合现状搭建信息管理平台,达到共享各方资源、各个环节无缝衔接的目的,提高整个管理体系运行效率;同时,需要建立信息化评估信息管理体系,需要管理部门分析现有信息数据,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信息管理平台,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切实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作用。
1.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与保障就是现代化管理技术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相关信息输入平台中,实现信息共享与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而这个过程则需要信息技术保障发展,提高沟通的效率。跨国企业在完善信息化平台时,可以参考其他行业的成熟技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改善,融入所在国家的实际情况,继而形成符合当地情况的信息网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跨国企业需要合理规划信息化方法,选择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信息化软件,搭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提高经济管理质量。对现有信息化设备性能进行提升,如设备性能、安全性能,最大程度精确识别风险,从源头着手提高风险管理质量。
2.搭建客户服务体系
企业日常运行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客户服务体系,通过客户服务体系评价客户的满意度及未来发展潜力。跨国企业需要对现有客户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提升客户体验,自然可以增加业务量。同时,建立客户服务评价机制与体系,辅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客户之间实现线上即时交流,实时更新企业动态信息,将信息提供给客户。此外,利用信息化评估系统可以增强客户即时评价的效果,客户在接受服务后及时打分,方便企业完善自身并实现自身长远发展。
3.打造高素质的队伍
跨国企业发展的基础就是专业内部团队,如果团队具有信息化管理思维,就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思维提高整个团队的职业素养并完善组织架构。实际中各个环节都涉及大量专业知识,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的管理队伍,有助于推进跨国企业发展。因此,实际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提高团队内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此外,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其中,这就需要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人才吸引政策,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结语
总而言之,跨国企业预防与控制经济管理风险时,实际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出现不确定性,直接对企业经营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经济管理风险控制质量,应深入分析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与增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有效规避经济风险,切实满足新形势下跨国企业健康发展的需求。希望通过文中论述,能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实现跨国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作者:涂钰维 单位:豫章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