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文章的开始,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随后介绍了与农村金融和与城乡收入差距相关的理论,之后介绍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然后把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做一个关联分析以及内在机理分析。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农村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之间的结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金融;城乡收入差距;黑龙江省;可支配收入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黑龙江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社会性问题。有许多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对于造成这类社会经济问题的现象背后所存在的原因进行内核探讨与调查研究。但是与之相关的文献以及报道少之又少,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现了这个严重问题,并在其中加入了一些理论试图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从此越来越多专家相继调查,进行这类经济领域问题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
在于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即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具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可行性措施与建议,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在专业理论领域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借鉴。在解决当前问题之后,更好地发展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保证农村居民以及农村金融在贫困地区也能获得较好发展,缩小黑龙江省城乡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相关理论分析
(一)农村金融相关理论
1.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支持农村信贷业务先于其他业务流通,它认为农业生产的资金主要来自当地政府帮助扶持农业信贷的补贴。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在现实金融市场中并没有被采纳是源于其组织的相应机构管理形式落后,效率低下,并且金融机构不是营利性的组织,因此缺乏对贷款资金的收购力,相应的监管和贷款审批机制并未升级改进。
2.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市场力量可以调控乡镇金融服务市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的观点是,农业信贷补贴的实际作用并不明显,反而提高了当地范围的金融经济对外部市场资本的依附性,难以独立解决问题。而与之伴随的是,其也同时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所以在我国这类发展中国家中,需要当地政府机构来参与,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助其一臂之力。
(二)城乡收入差距相关理论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会经历两个不同的阶段,在经济社会处在第一阶段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劳动力付出者与劳动力购买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另一种情况是现代发达的智能化从业者与传统的手工业从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经济社会处于第二阶段时,整个经济社会在收入差距存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健康的平稳的发展。
2.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库兹涅茨认为,造成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即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工资收入以及劳动的分配存在不均等的情况,导致了居民获得金融服务和金融业务领域的范围不同。在这样的条件下,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政府和市场并不会放任这种现象持续发生,一定会由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控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使收入差距获得减小的良好走向。
三、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判断
(一)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进一步加快。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扩大对农业的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数量增加,农业支持能力提高,商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农业发展。尽管农村地区的金融筹资已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随着农村发展的加快,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不足
1.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突出
我国农村经济中的资金供应不足和需求量巨大的问题相对来说更为明显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款规模总量的不足导致许多对于农业的投资都得不到保障,虽然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投入数量逐年增加,但是金融服务短缺还是会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资金来源总量有限的条件下,覆盖范围和农户数量均可以实现相对正方向的变动,但是个别单户贷款的额度还是会处于较低水平,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和技术转型所需要的资金。
2.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
政策性银行业务功能单一,农业发展银行仅仅是办理粮棉油等农产品的批发收购和生产仓储管理业务,还并不健全,比如将基本建设和农村综合土地开发以及办理政策性住房贷款作为业务的主要功能,因此银行业务管理职能单一直接限制了其他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对于推动农村金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导性业务支撑和重要带动性的作用。
(三)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现状
1.黑龙江省城乡常住居民收入差距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2010—2019年,黑龙江省城乡常住居民收入差距,即可支配收入在逐年扩大,从2010年的7646元扩大到2019年的15936元,增加了8290元,扩大超过了2倍,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增长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2010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233,2018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114,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0712。
2.黑龙江省和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分析
首先,我们对黑龙江省的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黑龙江省城乡收入的差距,2010年达到了近十年最高为2.23。随后,城乡收入差距在2010—2013年逐渐缩小,城乡收入比在2010—2013年,由2.23下降至2.03,这一时期的下降是受益于农业政策的扶持,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力度。其次,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我们把2010年至2019年黑龙江省与全国的情况继续进行了一个比较,即同向类比。具体的情况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观察到近十年全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略高于黑龙江省的,并且全国的收入差距也存在一个波动的变化,这一阶段的变化与黑龙江省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从图中我们还能看出,在这十年期间黑龙江省低于全国比例的同时,黑龙江省的发展是呈现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其波动水平和波动幅度是高于全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比例的。
四、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分析
(一)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分析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简单的理论分析,但是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进行分析后,再对城乡收入差距做一个分析,把两个部分分割开来了,并没有进行整体的联合分析。因此,接下来本文将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一个更加清晰的关联分析。先观察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比例的曲线走向。观察图2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黑龙江省城乡之间收入水平差距的绝对值有逐步拉高的倾向。对比两者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黑龙江省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异绝对值具有大致相似的变化趋势。认为这种结果是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发展落后、制度不完善、资金供给链并不完整等一系列原因所导致的。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内在机理分析
通过这些研究,结合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业长远发展,我们能够充分了解和认识到,在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业建设和发展的长远历史进程中,农村金融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数量”一个方面的,而且是我国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其具体表现为我国农村金融业的发展程度。
1.门槛效应对农村金融发展不利,导致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和消费者力量再次发生了变化,返回家乡寻找新的工作的年轻人逐渐增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几乎所有回乡创业的青年人都会选择自己创办一家金融公司,他们所选择的是一种新技术组合型的金融公司,这些新技术组合类型的金融公司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驱动力,当地的就业困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吸引和带动更多年轻人回乡。也正是由于这些企业的门槛都比较低,对资金和企业的需求较高。而金融企业发展需要更多条件,所以金融企业的门槛极高,高门槛会抑制当地的经济向好发展。
2.减困效应有助于缩小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消除贫困意味着农村金融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创意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简而言之,在资本链周转不畅的农村地区,可以发现一些制造业以及小型和微型企业,他们可以从农村金融公司借贷或筹集资金来克服公司的困难。农村金融业的发展空间更大,更多的是与一些地方制造业和小微型企业合作。从事金融业的当地农村居民很少,农村金融更多的是关于合作和与企业联系。
(三)用面板模型验证检验金融发展指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1.指标选取
本文的变量指标是基于对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的发展分析所选取的,主要选择了以下四种指标(见表2)。黑龙江省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收入差距指标(CJ):CJ=全乡城镇居民平均具有可供已支配收入经济的总收入/城镇农村居民可供支配经济的总收入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大小衡量的指标(FD):FD=农村贷款总额/农村居民GDP总量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程度衡量的结构指标(FS):FS=农村贷款总额/贷款总额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生活质量指标(AGDP):AGDP=全国农村GDP/全省乡镇人口总数
2.数据来源
以上的数据主要来自众多统计数据库,如《黑龙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泰安数据库》《中国金融统计年鉴》等统计数据库,选取时间为2014—2018年,通过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数据指标进行相关检验。第一,模型介绍。我们采用VAR模型来衡量上述四个动态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VAR模型是可变时间序列的模型,它不依赖于特定的经济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西姆斯(C.A.sims)将vvvar动态模型直接引进了现代经济学中,促进了对现代经济理论体系的完善,将模型的动态分析纳入经济体系中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和运用。随机变量为满足下列方程的{Xt},t∈T为P阶向量自回归过程即为VAR(P):Xt=C+Φ1Xt-1+Φ2Xt-2+L+ΦpXt-p+εt其中,εt=(ε1t,ε1t,...,εnt)为向量白噪声过程,C=(c1,c2,...,cn)为n维的一个常数矢量,φi(1≤i≤p)为n阶的参数矩阵。第二,模型建立。运用黑龙江省2014—2018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关的数据建立模型如下:CJ=C+αFD+βFE+δFS+χLnAGDP+ε,其中农村居民人均GDP在数值上选取过大,处理起来并不方便也并不容易,于是选择了其对数即LnAGDP,ε为误差项。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由理论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
从上述现状以及理论分析中可以看出,自2010年以来,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的绝对值逐年递增,但是总体的增长率在下降。相比于全国,黑龙江省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比较低,但是相比于其他省份还是较高。然而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曲线与全国的曲线波动趋势大致相同。2.由实证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从经济实证中心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明显看出,黑龙江省一些贫困地区所在农村发展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直接影响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以及农村居民人均GDP控制变量是缩少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下面本文会继续提出一些关于缩小黑龙江省城乡之间收入水平差距的意见。
(二)建议
1.商业银行加大“三农”支持力度
国字大型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农业,农村地区和农民”的支持力度,拓宽营业网点的覆盖面,延伸服务触角。大型商业银行不应该故步自封,应该走出自己原有的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完善已有的可行性较弱的制度政策,调整农民的存款和贷款制度,提高存贷款效率,使农村金融市场与其他市场保持平等地位从而开展竞争,形成有效竞争格局,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实际收入。
2.带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我们应该放款新型农村金融服务市场行业准入开放标准,吸引各类社会保险资本及其参与企业进入发展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的市场,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管理制度,扩大推动我国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各类经营主体的业务领域范围,提高其竞争积极性。
作者:邹雨含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