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分析了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措施,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1概述

随着历史的发展,金融学向工程化科学转变,随着高等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继而衍生了金融统计学这门学科。它作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融合金融学理论、数学建模、统计学和初级计量经济学的部分内容且用于研究金融统计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以特定的金融现象的数量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中定性与定量分析,构建统计指标及模型,对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继而预测国民经济运行及金融发展的情况,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因此,近年来,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的统计学、金融学、金融工程等专业纷纷开设了这门课程。

2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知识体系的不完整性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金融学结合统计学方法来进行研究是大势所趋。但在传统的本科教学中,金融学与统计学是各高等学校的两学科分支,两者的交叉学科设置比较少,知识体系不完整,学生基本上只学习了对方学科的基础知识,使得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对对方学科知之甚少,不能有效拓展,从而导致两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就业之后需对所需专业知识进行恶补,学而不深,学而不精。

2.2可选教材有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其质量的好坏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有着深远影响。金融统计学是一门教材非常匮乏,可选的教材非常少,已有的教材在知识点编排和侧重点上有很大不同,典型案例剖析较少,增加这门课程教学难度。

2.3教学模式僵化

随着大数据体系的日益完备,学生获取知识途径日益增多,使得传统的“以教师、板书、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局限性越来越突出,以往老旧的“灌输式”“讲听式”“填鸭式”和“牵牛式”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甚微。部分老师目前仍然采用固化且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被动听课,课堂参与度低,自主性学习能力低,“一言堂”现象普遍。另外,大部分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板书结合PPT的讲课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发挥了主体作用,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着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PPT的僵化教条现象。教师仅仅是扮演了讲授角色,既缺乏趣味性,也缺乏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观能动性低,知识探究能力降低。

2.4案例教学内容偏少

金融统计学是以特定的金融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设定统计指标、构建模型等来进行量化分析,强调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因此,教学内容不仅要强调理论知识,也应该强调实践性内容。但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较少设置实践性案例教学内容。

2.5考核方式和教学反馈渠道简单

目前线下教学的考核方式还相对简单,主要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而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是多元化,但目前教学反馈渠道主要是课堂学生表现、作业情况、期末评教。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但如要更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仍需另辟蹊径。

3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3.1完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还需完善,在教学中应注意构建并完善金融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系统阐述金融市场统计及金融统计预测等方面的内容,注意编排融合金融学和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使课程更具条理性、系统性。

3.2撰写优质教材

优质的教材不仅能较好地规范教师教学内容,还是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该课程教材的撰写,既要考虑学科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学情,兼顾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章节设置应有逻辑联系,突出章节重难点,每章开始前应有本章知识结构图,适当删减与两学科基础课程相重复的内容。还可适当增设与金融热点相关联的经典教学案例。对于一些关键术语及知识点有详细的脚注,课堂延伸知识可通过设置二维码的方式来进行拓展,尽可能地整合数字资源,使教师能够梳理老旧的知识储备,重塑具有大数据时代意义的理论知识体系,全面建设优质新形态金融统计学教材。

3.3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改变老旧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多元化,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许多线上教学媒介如MOOC、雨课堂、智慧树、腾讯课堂、学堂在线和微课等大量涌现对探究新型教学模式起到积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这些教学媒介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即学生课前利用线上课程进行预习,教师在课堂完成核心内容讲解、答疑、互动等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媒介教师可以便捷快速点名,随时发起测试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随时查阅教师上课课件等。同时,学生可在课程存续期的不同阶段分别完成线上、线下学习任务,其中包括观看教学视频、参与课堂讨论、阅读拓展材料、完成作业和测试等,如有任何疑问在线上及时与教师沟通,从而增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性,彰显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4增设上机实验教学内容

教师对金融统计学的教学应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统一原则。因此,这门课程应增设上机实验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对经典案例运用数学建模、统计分析的思想来改革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数理统计的概念、定理、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方法论,利用统计学软件如R、SPSS和Python等软件让学生重点掌握对证券投资组合研究及其实证分析、VAR模型及其实证分析和金融高频数据及其实证分析等内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5量化考核准则,拓宽教学反馈渠道

借助兴起的教学媒介,把考核准则量化,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详细记录,进行精准考勤,考量学生的线上、线下习题库和讨论区情况,使考核成绩公开透明化。除了课堂学生表现、作业情况、期末评教这三种教学反馈方式,还可增设学生在线测试和调查问卷形式等。

4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授此门课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体系的优化,也要借助新兴的线上教学资源和媒介,灵活变更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经典案例建起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桥梁,将统计学和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程教学,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使这门课程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潘海峰.金融统计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02):29-30.

[2]曹启龙.高校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183.

作者:邓小芹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