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群建设与实践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专业化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金融学专业而言由于其本身具备显著的实践性与专业性特征,因此在开展课程教学时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为例,深入探究如何构建起课程群建设的实践策略,以期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金融学专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增强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专业核心能力;金融学专业;课程群建设;实践策略
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点在金融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新世纪以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金融机构所开展的业务也日益呈现出国际化与多元化的特征。这也要求更具专业核心能力的金融人才参与到其中。因此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开始认识到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并且逐渐加强对金融学专业课程群建设与实践的探究工作,以期能够为社会及金融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化实用型技能人才。
一、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意义
所谓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对应,从内容上看更加偏重知识的应用属性,教师通过场景的模拟、业务的训练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式开展学习与训练,这类教学环节更加贴近行业和岗位的工作内容需求,让学生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并深化专业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进入新时期,面对新形势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政策,如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把实践教学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科,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等领域,涉及范围较广。所以金融学专业对实践性的要求更高,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要在社会需求为导向前提下符合地方高校的定位,致力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策略
(一)基于模块化课程体系,完善科学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课程体系直接决定了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结构。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而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所建设的课程群主要指的是将不同学科的课程加以融合,并且进行合理的优化与调整最终所形成的科学的框架体系。在设置与调整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时,需要对相关内容与结构之间的区别以及逻辑关系加以明确。并且在建设课程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学科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要求,从而更好地发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金融专业作为经济学中有着非常强实践性特征的学科,在构建课程群时不仅需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以学生个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首先需要将教学资源、实践培训以及课程设计三者密切融合;其次可以在原有金融基础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设强化运筹学、金融工程、精算学、风险管理、计算机语言等应用课程在,从而提升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国际化程度,促进学生金融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建设阶段式金融双语课程
当前,在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大都开始实施“双语教学”模式,其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使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授课语言,实施这一授课模式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外语学习能力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基础。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课程群时,需要重视双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积极探索国外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从而与我国当前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相契合。对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师而言,在实施双语教学时需要对中英文思维方式的差异情况加以充分考虑,从而选择最佳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现有知识结构与英文原版知识结构二者的对接,最大限度减少由于思维方式差异所导致的学习障碍,同时还需要按照不同的阶段、层次以及年级逐步提升双语课程的教学比重。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而言,重点在于巩固现有的学科基础,提升其日常语言运用能力,将国际金融双语课程中的英语知识含量有选择地进行增加;对于高年级段的学生而言,需要切实提升其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出发点,开展到双语教育教学工作。
(三)改进与优化专业课程教材体系
改进与优化金融学专业的教材内容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为推动金融教学的改革以及培养专业化的金融人才提供重要帮助。通过开展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对教材的选用程序加以完善、重视教材编写队伍的建设等多项工作,在学校内部搭建专业化的金融教学研究平台,以此来更好地开展金融学教材的改革。作为教材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师的所重点关注的话题。需要在已经的基础上加强对系列教材的完善,并且与时展的步伐相接轨,注重吸收与引入最新的金融学理论研究成果;根据当前金融学专业高速发展的趋势,可以挑选部分国外比较经典的最新原版教材,同时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习,选用不同难度的教材资料开展教学;最后教材内容不仅需要包括传统金融学视角下宏观分析理论,同时也要包含微观分析视角,并且将二者有效结合,加强创新,最终达到构建出高水平的与时俱进教学体系的目的。
(四)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有效的课堂互动对于增强教学实效性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层出不穷,其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了了广泛地运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师可以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渠道,为学生构建出综合性、双向性的信息载体,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信息化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学习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教学经验,打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网络教学交流平台,引导教师与学生在平台上实现有效地交流与活动,教师可以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及时为学生解答疑惑,开展课题讨论工作、发放教学课件与教学视频等,便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金融学课程的学习。
(五)配强实践指导的队伍建设
由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教师大都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但是并不具备专业的行业实践经验,这也会学生金融学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极为不利的制约作用。因此配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需要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有针对性开展金融专业教学业务技能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金融行业企业实践中去,施行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从而提升金融专业教师综合实践能力,对于行业以及相关岗位的实际需求情况能够做到精准地把握;其次还可以采用合作的形式,邀请金融企业以及行业内的专业到学校参与教学,建立起一支校企资源共享型的实践教学指导队伍,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六)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除了包括校内实验以及实训场所之外,还包括校外的实习基地。大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足,与企业之间开展的合作业大都是以学生实习为主,这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满足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在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时可以从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实践项目、开展竞赛合作以及组织学生参与岗位实习等方面出发,真正地将企业的优质资源引入到教学中,拉近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这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及企业培养出专业化实用型的积水人才,以帮助学生在实践工作岗位中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为基本要求。在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大背景下,金融学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主要是从人才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设计等方面出发做到金融学课程教学的合理优化配置。由于金融学专业本身时间性特征较为显著,因此提升学生金融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建设金融学专业课程群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要想提升金融学专业课程群的建设效率,就必须广泛发动教师、学生以及金融企业参与到其中,为社会以及金融企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伍琴,燕小青.金融学本科核心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以宁波大学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2(29):84-88.
[2]罗晶.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2016,9(21):107-109.
作者:姜莉莉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