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金融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金融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主要指的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围绕培养应用型金融学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分层次、分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配置,实现金融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性通才教育。一方面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另一方面又要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和长期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更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就业或创业做好坚实的准备。金融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主要指的是基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次、分阶段的对金融学实践教学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个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合。金融学专业对实践性的要求尤其高,实践教学效果对金融学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1金融学实践教学目标
1.1金融学实践教学目标定位
金融行业的发展正向着微观化、工程化发展;金融业脱媒现象的加强,体现出银行在金融领域的传统地位的变化,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国家关于“普惠金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层次化”理念的提出,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网络金融多种金融中介形式的出现和丰富;意味着以前金融学教育的宏观型、定性型的教学方式需要改变。一方面金融学实践教学确保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另一方面,有需要培养学生的住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学生专业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金融学实践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适应目前金融发展变化的需要,要考虑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实际要求。从以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目标是满足金融学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变更为满足社会不同层次金融机构多样化需求的实践型人才。
1.2金融学实践教学目标层次分析
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们对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不是被动接受,需要主动接受主动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对金融学实践教学的目标要分层进行。我们大致可以将金融学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条途径。通过校内培养,包括从专业基础技能到专业技术应用技能,实现专业从业技能的实现;通过校外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提升对工作岗位的感知能力、从而加强对金融市场、金融现象的理解能力、最后实现对金融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必须分层、结合,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系统的渐进的、全面的实现。
2金融学实践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目标的实现需要内容的支撑,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实践目标需要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本学院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基础实践、专项实践、和综合实践。从课程设置方面包括实训环节和集中实践环节。金融专业基础实践是金融专业实践的基础训练,提高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包括金融课程实践训练、认知实习、市场调查等。其中,课程实践训练是以金融理论知识为支撑,培养学生金融方面的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专业基础操作能力,即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操作提高金融专业的认知水平。一方面,大一时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同时在金融学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加入部分实践内容,让学生初步接触金融机构对金融产品产生初步的理性认识,对专业就业与人生定位产生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第二学期安排认知实习,第三个学期安排市场调查,通过调查访谈,帮助学生对金融现实问题的理解;参观学习通过参观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社团组织,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识,培养学生对金融岗位的感知能力。基本实践培养学生金融专业的基本能力,主要安排在大一、大二完成。专项实践包括实验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程是专门为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开设的实验类课程。实验类课程对专业技能、专业感知能力和专业岗位的适应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专项实践的设计主要包括针对金融理论开展的操作性和验证性实践活动,以此方法让学生熟练操作,学习金融专业基本技能;针对金融专业技能开设的设计型和操作型综合型的专业实践,促使学生提高金融专业综合技能;以及针对金融专业创新技能开展的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和创新性实践,提高学生专业研究能力、从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课程的设定要有阶梯性,注意在学生的不同年级和需求做出不同实践课程安排。此类型实践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内金融实验室的仿真模拟软件实现,如我校第四学期开设了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实验、第五学期开设了外汇交易模拟实验、网络金融电子支付与结算;第六学期开设证券投资分析模拟实验等等。另一方面,据统计,近两年我校金融专业毕业生有31%从事金融销售方面的工作的现状,在集中实践环节,第五个学期开设金融产品营销策划,促进学生对金融产品销售环境、方式体验。在此基础上以后还可以开设《创业基础》、《创业经济法》等课程。综合实践是整合金融专业知识,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拓展。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具体包括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综合训练。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包括专业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等。本着“以赛促学”的宗旨,对于具有创新潜力和创业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专业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专业素质拓展实践,包含认识专业毕业实习、职业技能证书、社团活动竞赛、校内外文体活动等。专业毕业实习是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专业实习,学生可以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变,同时,开始对自身以后的方向进行确定,这样就可以在之后的学习中,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校外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对金融从业的感知能力、对金融现象的理解能力、对金融岗位的适应能力等。素质拓展我们本着“以考促学”“活动促长”的思想,通过职业资格证的考试、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等方式了解专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意志品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自身发展。
3金融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途径
3.1加快实践平台建设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与专业特质相结合,实践活动也要与金融行业的发展相一致。认真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训平台。我校在最近几年建立了商业银行模拟实训实训平台、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外汇交易模拟平台和网络金融实验室。利用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形成“课内实训———专业实训课程———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培养双师型教师进入课堂,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目前,本专业实践课所占比达到了33.45%。在技能学习中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获得感,培养专业情怀;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将专业与创业相结合,开设金融营销平台,配套创新创业孵化环境,引导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激情。
3.2深化课程渗透
在专业教育中,要把创新创业思维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结合本专业的专业特色,不仅需要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还要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课程中,让学生了解金融前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注意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人格培养,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的、分层次的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对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大一的时候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能力、大二培养感知能力、大三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大四的时候实现岗位能力。
3.3发挥校企协同效应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产生各方面的协同。首先是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协同,既实现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又实现技能与市场对接;其次是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企业可以为学校教师提供挂职机会,让老师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企业专家也可以来学校进行专业讲座,促进校企协同创新;再次是校企合作实现创新创业基地协同,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和企业一起设计和规划,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中,在实习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实习生考核机制,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对接。
参考文献
[1]章刘成.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及实践[J].质量探索,2016,(136):64-65.
[2]唐士奇.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讨————基于广东省金融学专业渣打银行实践教学基地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04):115-118.
作者:杨茜云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