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故此,“绿色发展”逐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金融行业自然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仍旧存在服务范围受限、专业人才缺乏等各类问题,笔者将就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探讨。
1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1.1绿色金融发展规模
据相关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在境内外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达2486.797亿元,同比增长7.55%,约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25%。另外,2018年全年我国部分农商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平均水平仅达到2.5亿元,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2绿色金融覆盖区域
仅由2018年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较为迅速,远超过中西部地区,由表2不难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包括有河北、江苏、浙江、广东)在2018年农商行的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可达18.5亿元,而中西部(如青海)则仅发行有1.7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绿色金融服务覆盖率呈现有东高中西低的特点。为实现我国各地区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鼓励中西部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由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2阻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因素
2.1绿色金融服务范围受限
2.1.1覆盖区域不均衡
由表2可知,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呈现有东部地区快而中西部地区缓慢的现状,覆盖区域极不均衡。从农商行发展方面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始终更加倾向于将大量资金贷放给经营状况良好、信誉较高的大型企业,然而中小型企业在发展初期尚且处于高能耗、高污染阶段,难以与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大型企业相竞争,故而,绿色金融覆盖区域偏向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然而,我国政府一度号召“乡村振兴”“普惠金融”,以上情景与国家倡导的战略方针相违背,亟待解决。
2.1.2资金规模受限
农村商业银行受区域限制,资金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绿色金融发展中的大规模资金需求,进而导致农商行缺乏大型客户资源,能力不足以开发县域以外的服务区[1]。
2.1.3产品不足且缺乏创新
农业生产特有的季节性特点导致农商行在资金配置管理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在生产经营需求相对旺盛的春、秋两季保持有较高的资金流动性,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贷放资金量,进而给具备长期性资金需求的绿色项目发展形成较大阻碍。另外,“三农”问题近年来备受瞩目,而农商行作为推动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力军,其金融产品大多带有“三农”特色,而在绿色金融方面存在产品创新不足以及绿色金融债券、碳金融等新兴绿色金融领域涉猎尚欠等问题[2]。
2.1.4绿色信息获取困难
目前存在的绿色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金融信息市场与环保信息市场割裂,农村商业银行难以及时了解更新环保信息。不能及时掌握绿色项目的金融业务需求,自然在金融服务供给方面难以做到尽善尽美,绿色金融信息的互不相通导致了供需脱节,不利于我国实现绿色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3]。
2.2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
2.2.1绿色信贷分类标准客观性不强
针对《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中提及的12种用途分类,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会作出不同的理解及判定标准,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不利于我国绿色信贷业务的顺利开展。
2.2.2法律体系不完善,内部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才刚刚起步,各方面仍存在较大缺陷。其中,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缺乏具体明确的责任划分,对经济主体的社会行为尚未形成法律层面的约束机制。同时,农村地区政府宣传力度不足以及居民金融素养较低等问题也导致绿色金融发展效果不尽如人意[4]。
2.2.3绿色信贷管理存在较大风险
绿色信贷项目通常存在开发周期长、政策变动大、项目建设难[2]等风险,信贷资金及时安全收回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然而,我国目前现有的信贷跟踪及责任追究机制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潜在风险,不利于我国农商行发展绿色金融。
2.3缺乏专业人才
绿色金融业务是近几年逐渐出现的新型业务,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因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业务特点,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较高,而主要坐落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的农商行在人才吸引力方面相对欠缺,又受到农村本地居民金融素养不高的限制,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缺乏专业型人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4外部性影响
深究绿色金融的兴起渊源,主要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当下我国深受环境污染的迫害,故而绿色金融应运而生,用以支持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由此可见,绿色金融具有正外部性,然而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正外部性会降低农商行进入绿色金融市场的主管效用。
3促进绿色金融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3.1拓宽我国绿色金融服务范围
3.1.1拓展覆盖范围
首先,农商行加强自身与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增强特色农产品、生态旅游等的宣传效果;其次,打破原有的绿色金融服务时空限制,拓展绿色金融服务渠道;最后,建立并延伸农村绿色产业金融链,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3.1.2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首先,要积极学习各大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开办经验,在深入贯彻国家在绿色信贷方面的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发展绿色信贷;其次,主动与当地保险机构及基金机构加强合作,开展绿色保险业务及基金业务,拓展业务范围;最后,注重以客户需求为主,依托自身渠道优势实现绿色金融服务的供给优化。
3.1.3建立健全绿色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的运作与发展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分析愈发受到重视,故而建立健全绿色信息共享机制迫在眉睫。从外部讲,银行要积极与政府及环保部门加强联系,以政府牵头建立绿色金融信息交流制度,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共享。从内部讲,银行可以通过建立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的沟通交流。从客户角度考虑,农村商业银行则应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并更新绿色金融信息。加快加强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对于实现各类绿色信息的共享以及提高共享绿色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等都极为重要。
3.2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制度
3.2.1完善农村绿色金融法规体系
各级政府部门,要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同时结合于本地特色,并以农村商业银行的特点为基础,制定恰当的发展规章。同时可以在现有金融法规基础上,赋予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方面的特权,以期推动其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
3.2.2落实贷后跟踪及责任追究机制
首先,在日常贷后管理工作中,要注重环保风险管理,从环保信息的搜集、核实、分析等各环节进行风险评价和管控;其次,针对绿色金融的新型产品及创新业务,金融监管部门应实施严格监控,对绿色项目资金的实际流向及具体运用加强监管,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积极引导绿色金融的健康全面发展。
3.3壮大专业人才队伍
面对绿色金融业务人才短缺的现状,农商行要积极培养并引进相关人才。培养人才方面,要注重结合农村地区的本地特点,增强专业人才的区域独特性,同时定期进行专业短期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关于人才引进,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提供相应的资金辅助优惠,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农商行就业[5]。同时,农商行自身应积极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选拔高素质人才。另外,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可以从国外引进相关素质人才等。
参考文献
[1]桑志鑫.绿色金融发展与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J].中国经贸导刊(理论版),2017(32).
[2]郑权,黄瑛琦.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探讨[J].金融纵横,2018(9).
[3]蔡则祥,张洪波.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难点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3).
[4]廖子贞,蔡洋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商行发展绿色金融掣肘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4).
[5]寇舒雅.绿色金融发展与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J].经贸实践,2018(22).
作者:杨雪琪 蔡洋萍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