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堂设计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金融学课堂设计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金融学课堂设计探析

摘要: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学情,充分调用新理念、新技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比较好的几种教学方法,以“金融学”课程为例,介绍如何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关键词:专题讨论;案例教学;微视频教学;时事新闻教学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教学方法改革又主要体现在授课过程中,因此做好课堂设计是实践教改的重要环节。

1问题提出的背景

(1)新理念、新技术的产生和普及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变革要求。随着OBE、翻转课堂等新理念的普及,以及慕课、微信教学、AI等新技术在高校教学领域的应用,这些新理念、新技术对传统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2)学情变化。另一方面,现今大学生大多都属于00后,这些学生崇尚个性、自由、非常有主见,讨厌被说教。在学习和生活中,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有着更广的信息渠道,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学生的胃口,因此,需要针对学情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方法。(3)学科发展变化。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知识依托和应用的环境背景也发生了变化,则高等教育中,就应该随着社会的变革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金融学课程为例,这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时效性为一体的社会科学,其理论诞生于实践,应用、服务于社会实践,因此,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特点,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变更教学方式。

2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虽然很多高等院校引入了微课、慕课等新教学方式,但是大多数高校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传统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方法单一,缺乏创新;(2)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重视,课堂缺乏师生互动;(3)重教轻学,忽略学生学习的效果;(4)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社会热点、研究前沿脱节,缺乏前瞻性。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常常出现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在下面看手机或者做其他事情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效果。本文以“金融学”课程为例,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的实践,分享几种课堂教学方法。

3“金融学”课堂教学方法实践

3.1专题讨论法

“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对宏观金融学的问题进行知识性介绍和原理性的学习。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章节众多,所涉内容广泛,每个章节自成体系,同时又与其他的章节内容相关。所以比较适合划分为专题。通过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人左右,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专题的内容。通过课后搜集资料、分析、总结提炼、课堂展示、讨论的方式,完成对某一个专题的内容的理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设立的专题有:(1)数字货币或者虚拟货币;(2)我国外汇体制改革;(3)互联网信用问题或者生活中的信用问题;(4)利率市场化改革;(5)民间借贷问题;(6)央行的独立性问题;(7)金融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问题;(8)金融创新专题;(9)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问题;(10)不良债权问题;(11)表外业务专题;(12)影子银行问题;(13)通货膨胀问题;(14)金融危机专题;(15)巴塞尔资本协议专题。具体操作流程:第一环节:专题准备及任务安排。根据专题数量和学生人数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研究一个专题。小组必须准备15分钟左右的课堂主题发言,还要就在专题研究中遇到的重点、难点,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第二环节:专题研讨及师生互动。主导研究小组主题发言结束,提出问题后由全班其他小组进行发言讨论。教师根据自己对本专题的重点、难点研究和对学生研讨水平的总体评估,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诱导式的提问。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将讨论走向深入。第三环节:教师总结与补充讲授。教师对第一个环节小组研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对好的进行表扬,不足的提出意见希望其在以后予以改进。在总结学生研讨的基础上,就本专题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主要是进行补充、分析和引申,使学生的认识更深一个层次。小结:这种专题研讨式教学跟“翻转课堂”一样,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同时,这一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将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性发挥相结合,提升了学生学习、挖掘知识的主动性,也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在参与中内化知识、认识,对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专题的问题、重点和难点,并且与实际问题结合,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在很多经管类的课程上被普遍使用。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以真实、具体的案例为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多向互动,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过程。“金融学”相关的理论内容可以在历史和现实中找到很多精彩典型的案例,通常案例比较复杂,没有标准答案,非常适合进行案例讨论。具体操作流程:教师预先把案例资料发给学生,并且可能在案例资料中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学生详细分析,做好笔记。为了更好地组织课堂,建议通过分组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讨论和考核。如果为了课堂效果更精彩,教师可以在事先提出两个基本相反的观点,由不同的小组通过辩论的方式来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抛出问题,让学生小组思考、分析、总结。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与理论结合、印证理论,未必有标准性的答案。所以只要达到让学生能够联系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就达到效果了。小结:案例教学法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作为案例教学法的主角,形成了自主学习的压力机制;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搜集资料,并且在讨论和多向互动中,形成不同思维的碰撞,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3.3微视频教学法

金融学的课程内容与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很多时事、新闻、案例相关。所以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大量的相关的视频资源。微视频教学法中,微视频主要是作为导入性的案例,引出本章节的课程内容和问题,尤其是重点和难点。具体操作流程: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本章节的授课内容分析相关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然后寻找相关的微视频(视频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通常为8分钟)。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央视纪录片《资本的故事》第一、二、三季的视频或者纪录片《货币》节选。其次,教师根据视频内容,结合本章节的教学知识点提出三四个思考题,然后要求学生要带着这几个思考题去观看视频。这些思考题的设置体现了本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再次,组织学生观看微视频。最后,观看结束后的讨论思考题的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回答、讨论思考题,最后进行总结补充。或者对于争议性大、难度高的问题,老师可以暂时不给出答案,带着这个问题,去完成本章节内容的理论学习,学习完后,再回过头来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小结:视频教学资源提供多种认知通道,能够最大程度地促使学习者有效地接受信息。有研究证明,在学习过程中,记忆的信息有10%来自阅读文字,20%来自听力,30%来自观看,然后同时使用看和听能够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剩余的50%的信息也来自于这两者的结合。视频教学资源具有信息量大、具象性强、的特点。视频具有丰富的画面表现力,直观、生动、鲜活的形象,使学习者更容易建立联系,捕捉到真实事物的更多的特征,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对讲解内容的理解,弥补了文本资源直观性不足的缺点,同时还能抓住和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增强记忆的牢固性。教学过程中,只要视频选择恰当,问题设置到位,那么这种具象的视频信息跟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得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到位。同时,使用微视频教学的方式,也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得课堂的设计更加多元、立体。

3.4时事新闻教学法

“金融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时效性非常强的课程,基本上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与时事新闻、经济和身边的财经问题息息相关,话题性强,非常适合采用结合时事新闻进行展开、讨论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时事新闻通常作为正式开课之前的引子,其内容可以与当天的课程内容有关,也可以无关,但肯定与本课程的其他内容相关。具体操作时可以事先安排学生提前准备,轮流陈述当天或者最近的财经新闻。然后教师或点评、或提问、或引申、或引导学生思考,最后也是回归到课程理论知识上。或者教师事先找一两篇比较有深度的专栏文章,与学生一起学习研讨。小结:时事新闻教学法通过分析讨论时事新闻,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分析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虽然每次费时不多,但是却可以让学生对学过的或者将要学习的知识加深印象,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如果能够坚持每堂课都分配一定时间(如10-15分钟)进行时事新闻教学,可以熏陶学生养成看时事新闻的习惯,并从时事新闻乃至专栏文章中学习到《金融学》专业分析问题的原理和思路,培养学生捕捉关键问题的能力,提高金融素养。

4总结

上述分享的四种教学方式,总体而言都转变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或者结合新闻时事,或者积极采用新媒体、新手段,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互动课堂,并且具有极强的故事性和情节性,设计感强,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传统教学方法的良好补充。

作者:彭莲珠 詹世景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材料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