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地方金融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加快地方金融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加快地方金融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一、山东金融发展的提升路径

1.推动融资方式创新发展,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四位一体的融资模式。一是现阶段仍要以信贷融资为主要渠道,积极与全国性银行总行进行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其对山东信贷投放和资金配置。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化改革契机,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鼓励省内银行机构与外界展开全方位合作,运用各种金融产品吸引外部资金,在严控风险的同时开展新型融资业务。二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强与境内外证券交易所进行合作,推进省内有条件的公司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推广“区域集优债务融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和地方政府债发行的试点工作,做好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发行工作。三是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扩大保险资金在山东的投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四是引进培育给类优质基金及各类资产管理公司,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全方位拓展融资渠道,促进山东融资方式的创新发展。

2.加快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大力发展股权交易市场。应在原有期权、期货交易的基础上,对交易对象进行扩展,不仅金融资产、大宗产品可以在场内平台进行交易,土地、能源、排放权以及知识产权等新兴权益和资本均可以通过场内平台进行交易。充分利用山东的地理优势,将农产品和海洋产品作为新兴的交易标的,在期货市场中进行合约买卖及套期保值,规避现货市场风险。另外,要把股权交易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已完成公司制改造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其功能,将其打造成以资本要素为特征的金融综合交易平台,大力提升山东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3.全面发展地方金融组织,支持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提高民营金融机构的实力。要进一步完善山东农村信用社、恒丰银行、山东国际信托、齐鲁证券等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业务结构,扩宽业务范围,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步探索由民间资本设立民营银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发挥民间资本在村镇银行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优化村镇银行股权结构。

4.提升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金融服务功能。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着力加强与海洋生物、海洋工程、海洋运输、涉海旅游等相关的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发展青岛国际航运交易所,推进航运资产证券化,完善海洋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利用青岛市已有基础和蓝色经济区龙头地位,做好机构培育、市场建设、政策创新、环境营造等工作。突出发展以财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高端金融业务,吸引国内外投资理财机构和金融机构聚集,把青岛市建设成为国内领先、面向国际的新兴财富管理中心。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着力增强对小微企业、环保产业、生态高效农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依托济南省会城市地位和金融资源优势,将济南建设成为立足山东、辐射周边省份、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金融中心。

5.加快金融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鼓励全国性金融机构在山东增设分支机构和网点,开展业务创新。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知名金融控股集团等投资机构等在山东设立地区总部和专业机构。支持境外金融机构参股山东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鼓励外资发起设立金融机构。加强与京沪及其他境内外金融中心交流合作,主动承接金融产业转移和金融功能外溢。探索外资股权投资企业在资本金结汇、投资、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新模式。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契机,推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金融业务,最终将青岛建成面向日韩的离岸金融中心。

二、加快山东金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金融发展和改革,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对打造山东经济升级版意义十分重大。

1.完善金融业发展竞争激励机制。强化奖励补偿等激励机制的作用,对业务发展优异、风险内控良好的金融机构予以奖励。完善国有银行的激励约束和竞争机制,强化银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利用国有银行的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围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咨询设计等新兴服务业,开发合适的融资产品。

2.强化风险控制能力。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和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和执法体系。积极推进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创新,提升山东城商行、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控能力,降低系统性风险。

3.优化金融发展信用环境。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优化金融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风气。

4.深化金融机构合作。促进银行与非银行金融结构合作共赢,鼓励通过信托、金融租赁等破解融资瓶颈。支持泰山财险、齐鲁证券抓住信息化、城镇化建设机遇,在产品、业务上寻求突破,塑造品牌,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5.加强金融人才智库建设。实施金融人才引进工程,完善人才激励培养机制,加快形成结构合理的金融人才队伍。健全金融业务培训体系,提高领导干部的金融业务水平。

作者:郭太禄 单位: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