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下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融资下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融资下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探究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呈现发展迅速的态势,很多企业都积极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这也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在这些阻碍因素中,融资问题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新兴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受到很多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企业融资视角对企业运用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风险控制做具体的分析、研究,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发展瓶颈

引言

通常来说,同一个产业链上的个体企业受到金融机构所为其提供的金融服务则被称之为供应链金融。简单来说就是,产业链上的商家能够利用供应链金融获得金融服务。由此说明,供应链上的各企业想要得到协调发展,则需要供应链金融为其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只有这样,整个供应链才能够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从而促进同一供应链上的企业通过协作获得利润、得到发展。在网络科技发达的当下,该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供应链金融模式在企业融资上的适用程度。同时,在推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上面,国内的中国银行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出台相关文件以及对融资平台的建立,使得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能够有效被解决。因此,本文对供应链金融在运用中出现的融资困难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对预防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实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一、供应链金融融资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一方面,面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出现,企业逐渐从独立的经营主体发展成为供应链中的一部分。这就说明,这类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够对整个供应链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此之前,企业的融资受到银行相关要求的限制而难以进行融资,这是因为,银行比较看重这类企业的经营风险。然而,目前出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使得银行能够通过控制整个供应链的融资风险进而对独立的企业融资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应对,其原因则是由于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信息沟通没有阻碍。另一方面,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上面的企业因为有整条供应链的保护而摆脱独立经营的束缚,这使得整个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有了保障。另外,供应链在提供产品优质运营环境的同时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及时掌握自身的发展情况,从而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这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及时地预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二)有效盘活企业的流动资产,提高生产周转效率。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企业能够借助流动资金使得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得到改善,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银行借贷的问题。企业为了能够有效弥补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则通过向银行提供动产质押而获得弥补款项。这也正是企业通过对物流企业所以提供的配套物流仓储服务的有效利用而使得销售周期缩短的原因,从而加速资金回笼的同时使得企业经营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降低银行授信风险和经营成本。在以往的融资模式下,银行授信的融资主体往往是单独的融资个体,同时在银行提供融资服务之前需要对融资企业的相关情况具体的了解,其中包括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可抵押不动产的价值以及第三方担保方式等。这是因为,银行需要通过对上述内容信息的深入了解以解决与企业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但是,这种信息的获取不仅成本较高且时间较长,不利于企业快速融资的需求。然而,当下的供应链金融融资的出现则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有供应链的担保实现与核心企业分享信用,使得银行只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核心企业上面,综合核心企业的整体情况,使得银行能够控制可能出现的融资风险进而为融资企业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除此之外,核心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因为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紧密合作而被准确的掌握,这也能够方便银行对企业质押融资动产情况的监控、掌握。总之,银行贷款业务的风险和经营成本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企业融资视角下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

(一)我国供应链上企业间关系松散,管理意识薄弱。企业如果出现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存在较弱的合作意识,向心力和归属感较为匮乏,则是因为在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贸易关系联系不紧密。此外,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机制难有效建立的原因则是因为核心企业没有将企业纳入自身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其加以激励,导致供应链出现松散情况,造成供应链难以稳定发展。基于上述原因,若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则会导致风险和成本增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下,国内绝大多数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都不高,只有少部分的企业对产业金融视角链的协调和管理高度重视。这就使得大部分企业无法在稳定的供应链中得以协调发展,从而使得银行很难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二)商业银行针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控体系尚不完善。想要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不仅需要商业银行同每一个参与主体在业务开展的各个环节都形成紧密地联系、共享信息、合理进行互动,还需要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重点对风险的控制进行把握。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不断增加的不确定因素的原因是参与主体数量的增加。另外,目前的商业银行没有形成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供应链金融存在复杂的业务以及操作过于频繁。因此,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控制只能是表面的浅层控制,很难从深层次对其进行防控,这也是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上面仍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电子化程度较低。对于将信用风险转化成操作风险而言,可以将供应链业务发展成为线上业务,这样就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有效控制操作风险,这对风险暴露具有积极地降低作用,也会使得经营成本得以减少。然而,对于当下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而言,由于其发展相对落后,这使得商业银行仍使用人工操作系统进行业务办理,无法有效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效率。同时,这也会使得风险增加,极易造成重大损失。

(四)缺少专门针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法律体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法律出现适用复杂的情况,这是因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参与主体日渐增多,不仅有银行、企业、核心企业,还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入。正是因为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呈现多样性的特征使得现代的融资模式不具备较高的标准,同时,在一些业务处理上面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管理,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在进行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时面临诸多法律风险,不利于业务的稳定发展。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供应链主体之间的道德风险不断增加,不利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融资视角下供应链金融防控对策

(一)建立长效稳固的供应链上下游协作机制,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在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与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体的,这是因为,企业是由核心企业在生产经营上不断向外扩充、发展而出现的。这就说明,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核心企业应当全力给予支持,一时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简单来说就是,当同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与核心企业能够实现有效的协作发展时,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的运作效率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商业银行专注服务于一条高效运转的供应链的金融业务,这就使得供应链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力度。对于商业银行开展融资业务而言,其考虑的因素不仅包括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还要考虑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与企业贸易的真实性。甚至还要重点考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情况。另外,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履行约定受到供应链运转情况的制约,这是因为,供应链的产出物价值决定了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同时,对于核心企业有效分担风险而言,很大程度上受到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是否达到商业银行所规定的标准制约。由此说明,有效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则需要对贷前授信审查进行不断的完善,以此作为业务开展后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

(三)积极开展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服务平台、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平台以及融资结算支付平台的在线无缝对接的实现都需要大力开展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来完成。这是因为在线完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所有环节主要是通过将供应链金融中产生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转化为在线数据,使得业务效率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进行供应链业务操作时想要减少人工参与,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使得交易成本减少,则需要利用在线供应链金融业务所具有的规范、标准特性。这也说明,只有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才能够使得企业方便、快捷的得到融资,获得经营利润。

(四)强化金融监管,维护供应链金融的良性发展。首先,银行从法律层面加强相关部门对信贷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以此使得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能够得到法律的保障。其次,金融家管机构应该时刻把握新型融资模式的发展情况,通过对其特点的具体研究,在出现问题时利用法律对不良的借贷行为加以约束,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最后,加强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外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外部监管机制,避免出现违法违规的融资现象。结论目前出现的新型融资模式在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同时使得企业在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商业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得到了有效地解决。由此说明,对于当下供应链金融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此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琳,金爱华.流通业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价及防范[J].商业经济研究,2018,(8).

[2]朱同江,陈思月.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18,(3).

作者:苏伟炜 单位:河钢集团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