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村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业态模式,农村互联网金融可以加快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并对统筹城乡普惠共享发展、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痛点以及“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已衍生出自营放贷模式、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及土地质押模式等多种模式,但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缺位、农民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征信体系,加强金融安全监管,严格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并加强宣传力度,推动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普及,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四融”
引言
随着“互联网+”战略在我国各领域的深入实施,传统农村金融依托互联网平台不断融入大数据、云计算及区块链等技术,逐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业务的限制与约束,成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中以传统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研发的“四融”平台、互联网新生企业宜信公司所推出的宜农贷项目、传统农业企业新希望集团所建立的农业信息撮合平台以及融合了互联网金融众筹业务的大家种项目最具有代表性。“四融”包括融通、融资、融智、融商。融通方面,可以帮助农民提供小额存款服务、账户查询、转账结算;融资方面,根据各地不同发展水平,创新差异化农村金融产品;融智方面,为农民解释国家惠农政策以及农业技术;融商方面,解决与农产品销售相关问题。宜农贷的业务流程:业务员将借款农户信息上传平台,信息包括农户家庭信息、项目经营状况、借款金额、期限以及利息;资金出借人选择感兴趣农户和项目;平台提供结算服务,将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大家种众筹的运用主体是北京五谷众筹科技有限公司,大家种众筹定位是平台类服务,平台上的项目全部由农场给出,对客户和厂家全部免费开放。用户下单后资金将在平台内沉淀一段时间,待产品成熟后再将资金以分段形式发放给农场,并且平台上的项目全部免费。农业信息撮合平台以企业30年在农业市场的产业链优势为突破口,搭建农村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同时也向农户销售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业务在“三农”领域发展时间尚短,农民对其认知度严重不足。虽然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火热,创新出多种业务模式,但是与传统农村金融模式相比,农村互联网金融仍旧无法与传统农村金融相比拟,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农村互联网金融机构体量不足,其金融服务提供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量农村金融需求;第二,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成本高,当前大量分布在农村地区的商业银行运行效率低下,对涉农贷款业务审批周期较长,贷款手续复杂,不能满足农村群众农业生产的需求。对于以P2P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虽然在农村金融业务方面有所创新,拓宽了农村经济融资渠道,但高昂的监管成本和后期跟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P2P企业的运行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推广。第三,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对技术要求较高,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传统金融机构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无法大范围应用。而互联网技术企业虽然拥有互联网金融技术优势,但是互联网技术企业缺乏金融运转经验,金融风险预警、抵抗能力较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此,近年来国内几家主流的电子商务平台正积极与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开始销售互联网金融产品,同时为了拓展其业务,通过自建物流方式将物流产业拓展至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物流落后的痛点,增强了农村经济活力。因此,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环境下,探索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意义重大。
一、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意义与现状
探究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战略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产业尤其是农村金融,伴随着每一次金融改革发展。一方面,农村金融不断的改革创新使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破除重重困难,取得了瞩目成绩;另一方面,较差的农村经济基础与过多的政策依赖,也使得不同形式与种类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存在诸多缺点,甚至充斥着许多争议。当前,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迅猛,创新出了包括加盟模式、自营放贷模式、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及土地质押模式等多种模式。但是,从农村金融创新的实质来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思想和模式普遍还是沿袭了城市金融发展路线,在一定程度上以供给为主,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然而,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城乡二元结构意味着当前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路线行不通,农村金融创新发展不能完全照搬城市金融创新发展。因此,需要创新农村金融以达到普惠金融目标,将农村金融服务覆盖到农村各金融主体。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在传统金融模式下,农村金融业务往往都是由商业银行或者农村村镇银行提供,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阔且人口分布较广,因此农村金融主体为了占据农村金融市场或者向更多的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只能通过广开线下服务网点以达到广覆盖目的,而大量的线下农村金融服务实体店,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对此,我国四大国有银行自1998年起就开始陆续对农村金融分支机构进行撤并,其中在1998年至2005年期间是国有银行撤并的高峰期。改变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营主体,是改革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农村互联网金融的重要途经之一,而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商业模式仍在探索阶段,因此行业竞争程度一般,有利于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目前,除了大型商业银行积极布局农村互联网金融以外,许多技术型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农村金融领域,创新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其中以阿里、京东和苏宁最具有代表性,具体布局如表1所示。
二、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遇
农村互联网金融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及物联网等现代互联网技术,对农村资金进行整合与合理分配的过程,在技术的协助下对农村金融需求者进行信用分析和预测,以更加科学合理方式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当前,伴随着我国农村供应链结构性改革的东风,农村金融改革如火如荼,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是实现农村普惠金融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农村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可以实现金融服务线上运行,消除传统农村金融对线下实体服务网点的需求,提升农村金融覆盖面与可获得性,减少了地域限制;另一方面农村互联网金融借助信息技术可实现金融产品创新化发展,不仅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数量要求,更能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要求,有助于增加农村金融服务深度。其次,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丰富多样,可根据需求制定差异化农村金融服务。目前,农村互联网金融包含P2P借贷、众筹及线上理财等多种金融业务模式,每种业务模式又可细分为多种金融产品,可满足一般化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同时,互联网技术使得农村金融产品富有弹性特征,可创新出更多种产品,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例如,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准确分析农户及农业企业的信用状况,让那些无法在传统金融机构获得服务的金融需求者获得金融服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现资金流向实时监控并且对潜在金融风险进行预警,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性。最后,农村互联网金融具有金融资源调节和再分配作用,实现农村资金的高效运作。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大部分农村居民偏好存款,所以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较为活跃,民间资本较多。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经营成本较高,普遍缺乏资金,而农村互联网金融则可以将农村地区闲散资金进行汇集和融合,如农村P2P模式,农村互联网金融平台可将搜集的资金,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具有针对性的流向资金缺口部门,实现农村资金高效运转。
(二)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潜在挑战
首先,众多金融风险的存在和高昂的农村物流成本阻碍了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作为传统金融业务与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衍生物,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和相关模式尚不成熟,不仅具有传统金融风险,也具有因应用信息技术等产生的新风险。农村互联网金融尚没有达到传统金融业务的安全性与运行机制的完善性,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内部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以及规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许多地区无法被第三方物流所覆盖,因此农村电商平台想要开拓农村地区金融业务,必须要自建物流,但是农村电商平台自建物流所需要的资金庞大,并不是所有平台都可以承受。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即使农村地区建好物流基础设施,但是由于邮件数量以及路程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单件快递的成本要高于城市单件快递成本的两倍,配送在30公里内的快递成本是城区配送成本的3倍,而配送在60公里内的快递成本则是城区配送成本的5倍。因此,高昂的费用导致许多农村电商平台无法开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目前我国仅有阿里巴巴、京东以及苏宁等互联网电商巨头企业开展了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其次,农村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尚不成熟,金融诈骗事件频发。虽然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化发展可以压缩农村金融中间环节,但同时也对农村电商平台在供应链两端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电商平台在线上与线下的组织协调能力是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化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例如,在销售环节,大量离散的电商农户由于缺乏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支持,无法整合相关信息,导致买卖双方不能有效联合,再加上离散的农户电商在产品运输以及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成本压力,无法体现农村电商的低成本与高效率优势;在融资环节,由于大部分农村金融需求者对互联网金融融资方式与模式仍不熟悉,因此在融资时显得无所适从。农村电商由于人力有限,无法像在金融实体店一样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方式讲解,从而导致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化转型缓慢。最后,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金融立法监管缺位。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速度缓慢,主要从事种子、化肥以及农资产品购买的做法,并不适用于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转型,农民的收益微乎其微。2017年,农业部、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八部委联合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以及信息进村工程,并且要求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整合农村电商资源,加强农村电商与其它产业合作的结合。但这些行政法规没有法律效力,没有专门针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金融风险防范和纠纷处理解决办法的相关规定。
三、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对策
建立健全征信体系,加强金融安全监管。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规模较小,单个农户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众多金融机构基于成本考虑,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布局营业网点。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起步发展较晚,安全性与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内部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以及规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保障农村互联网金融安全的技术投入和研究明显不足。因此,要加快农村金融数据监管和服务平台的建设,逐步完善农村信用市场和征信体系,支持引导征信企业发展壮大并参与到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完善等相关工作中,通过深化征信体系改革实现不同征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农村社会信用征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关联点评估可以让法人机构或者分支点进行评估,一方面加深平台对监管的理解,另一方面促进平台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制度,增加对违规平台的处罚力度,保障投资人利益。由于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建立完善的纠纷解决制度十分必要,具体可以设立专门的业务投诉委员会或者设置咨询服务平台以帮助投资人快速解决纠纷,减少投资人损失。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以约束电商平台在业务推广与运营过程中的行为,对于违规平台坚决加大处罚力度,包括罚款或者强制退出等惩罚。严格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在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依靠传统商业银行与村镇银行的农村金融主要参与主体来建设与发展农村金融,完全照搬城市金融发展方式显然不合适,受到条条框框等规则的限制,传统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只能被动接受改革,难以实现金融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发生,并通过与第三方企业沟通合作和信息共享,快速建立保证运行安全有序的农村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在基于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的基本前提下,要逐步建立相对严格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审批制度,大幅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推动农村金融普惠化和便捷化发展。另外,平台可以从企业内部挑选优秀员工到金融机构或者互联网企业培训,掌握基本金融知识或者互联网技术,以提升平台员工素质,或者平台可以与高等院校联合共同培养人才,高校提供理论知识,平台提供实践机会,从而达到培养农村互联网金融电商化模式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目的。加强宣传力度,推动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普及。强化宣传力度,培养农民的信用意识和现代金融价值观,支持和鼓励包括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或者政府定期在农村地区开展科普教育讲座,聘用和委派具有农村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的相关人员到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宣讲授课,传递现代金融的相对优势和发展现状等基本知识,使农民更好地甄别信息和防范金融风险。金融模式相比于传统农村金融的优势与作用,对农村金融需求者或者潜在需求者进行讲解,促进农民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接受和认可。另外,要注意使用教育与惩罚相结合手段改变长久以来农民的信用价值观,即向银行借款不还、国家将替他们兜底或偿还的思想。比如可以通过借鉴国外或国内有经验地区的相关经验,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如通过宣传逐步培养农民的征信意识和信用水平,限制失信名单库的相关人员的贷款额度,相应提升其贷款偿还利率,还可以根据细化征信标准,禁止和严格限制对严重失信人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
作者:张中正 谢思 单位: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