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助力金融精准扶贫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行助力金融精准扶贫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行助力金融精准扶贫探讨

提要: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计划也在大力推进。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针对河北省现阶段贫困问题与经济发展提出策略。

关键词: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金融创新

一、河北省金融精准扶贫发展现状

(一)河北省贫困地区基本概况。河北省的贫困问题较为严重,贫困地区广泛,贫困居民众多,总体发展较为落后。自提出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的身影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的贫困地区。在此之中,先后6次视察河北,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每次都提到脱贫攻坚工作,为做好河北省工作指明了方向。河北省的战略地位较为重要。河北省从地里位置上看环抱首都,与北京、天津同属京畿重地,战略地位尤为重要。相比之下,三个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悬殊,河北与京津两市总体发展水平相差较大,所以河北省脱贫任务较为繁重,并且一定程度上说,河北省的贫困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河北省当地的发展和周边省份的发展,甚至导致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二)河北省金融精准扶贫政策。2019年4月16日,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座谈会,强调要解决偏远地区的人员生活问题,尽快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走向富强。最近几年河北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河北省各大银行和各金融机构为支撑点,始终以进步,改革,和谐,富裕为核心发展思想,大力推进河北省现阶段的经济建设,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河北省金融精准扶贫脱贫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建立脱贫攻坚融资风险防范机制提出对策建议。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方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性作用,运用金融、财政两大杠杆,聚集金融资源,推动扶贫攻坚,帮助全民创业致富。

(三)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精准扶贫执行情况。2019年4月23日,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主持召开了新闻媒体通气会,相关负责人在会议上提出,河北省分行一直围绕着国家和河北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策略部署安排,全力发展产品创新,帮助产业与农业相互结合。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着重关注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领域的指导要求,坚持以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核心,以河北省880家省级及以上的农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为重点。在进行中积极推动村镇的农业产品的发展,并且时刻保持创新精神。并且在近年的努力中,效果明显,帮助了很多地区脱困,并且实施有条不紊的计划,在一步一步改善我国目前还处在经济贫困的地区。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在村镇区域中开展各种金融类业务,并且利用现在互联网技术把农产品和网络电商营销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助推特色农产品全国销售,这样就更有利于村镇贫困地区的发展。并且可以加快河北省贫困地区总体发展速度,使之能够做到迅速脱贫,尽快稳步进入小康社会。

二、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

(一)金融精准扶贫模式陈旧。经过30多年的扶贫工作进行,现已很大程度的减少了贫困地区面积,仅剩下地理位置最差,基础设施最老,条件最为艰辛的偏远地区,综合各方面来看,部分贫困地区已成为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的扶贫工作中的最难开展帮扶的地方。这些地区的扶贫模式也较为陈旧:第一,贫困村县人口长期生活在较为固定的区域,缺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与沟通,对于社会的发展不了解,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这样使得帮扶工作很难进行开展。第二,随着我国现代化快速发展,贫困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经济差距被拉开的越来越大。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自然经济占总收入的主导地位,农业结构较为落后,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个别贫困村县存在有贪心和不作为的领导,导致扶贫信息与贫困人员不对称,在落实的环节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很大程度的减缓扶贫效率。第四,扶贫工作中存在“一次性”帮扶问题,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下发帮扶资金,部分地区一次性下发补助,缺乏后期帮扶。使中国农业银行的扶贫工作只做到了“输血”而不能做到“造血”。这些传统的扶贫模式和思路不改变,金融扶贫工作就不能更快的完成。

(二)金融精准扶贫策略缺乏针对性。目前部分地区精准扶贫策略的针对性不强,相关扶贫体制不够健全。关于精准扶贫和农业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渐渐的展现出了一些效果,但金融精准扶贫策略缺乏远期目标,有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扶贫准入门槛较高,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各村镇支行或网点涉农贷款利率较高。部分贫困地区,扶贫名目众多且分散,扶贫行为不够规范,引导力较差。部分策略都是泛泛的指出所有致贫问题,不能做到针对不同地区的贫困原因,提出高效快捷的解决方案。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金融精准脱贫。

(三)金融精准扶贫执行困难。一是中国农业银行河北分行与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扶贫攻坚行动中合作较少。近年来,国家从各个领域多角度提出金融精准扶贫的问题及政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在具体执行中,证券、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都仅仅局限于各自所在的领域,通过自身结构和从业方面的长处和优势帮扶贫困地区,助力金融精准扶贫。若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与各金融机构形成庞大并有效的合作关系网,一定会更快的解决脱贫攻坚的问题。二是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金融扶贫产品缺乏创新性。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又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导行业,总体资金需求量较少,因此在中国农业银行贷款量也较少。绝大部分金融产业以小额贷款为主,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三是贫困地区主动脱贫意识较低。贫困人员长期受到“输血”式的帮扶,对于扶贫的认识已有了固定的看法,从而产生消极思想。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应对这些贫困家庭提供特殊帮扶,使其转换为“造血”的扶贫方式,进而就会更好的带动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开展。

三、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助力金融精准扶贫建议

(一)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1、加快开展贫困地区网络金融服务。现如今,我国科技发展位居世界前列,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也即将迈入5G时代。现在我国农村总体上已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全国100%的乡镇、95%以上的行政村已开通宽带,智能手机的使用普及率达到68%,相比之下也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当前农村商户也在一步步迈进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将贫困村镇的特色产品进行销售。中国农业银行河北分行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把更多的“三农”业务搬至网上,深入推进零售业务与网点战略转型,着力打造“惠农e通”平台,让广大贫困农民得到实惠与帮扶。也为更好的掌控好未来村镇的发展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好的让村镇的农副产品和当今世界的互联网技术融合在一起。不断的加强贫困村镇的电商发展能力,更快而稳定的提升了村镇的收入,为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2、扶贫龙头企业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着重支持河北省各地区国家、省、市的扶贫龙头企业,把所有扶贫龙头企业当作金融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及有效载体。要明确主要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更好的了解不同扶贫龙头企业所针对的贫困农户、农产品和原材料采购基地,从而拉动了扶贫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中国农业银行也在不断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中国农业银行以中小企业贷款、农户涉农贷款、惠农贷等不同产品为发展要点,形成“农户+中国农业银行+企业”等新的扶贫模式。并且要多和政府或其他有关机构积极配合,不断的加强信任,做好带头作用,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夯实基础。扶贫龙头企业将有效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稳定全面发展,也将带领一大批涉农贫困户脱贫致富。3、积极开展产品与模式创新带动经济稳步前行。中国农业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要树立贫困村县领导机构和贫困人员的创新意识,加强责任意识。继续坚持从小做起,从试点开始,加大力度建设创新扶贫模式,丰富金融精准扶贫的措施和手段,满足贫困村县群众多样化贫困帮扶的需求。要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地域和生产的特点,灵活运用,不断探索,开展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方法,参与中国农业银行惠农政策,将特色产业积极开发,利用中国农业银行电商平台进行大力推广,实现贫困户和银行双方共赢,加快推动地方经济长远有效的发展目标。

(二)金融精准扶贫策略要因地制宜谋发展

1、完善金融扶贫体系。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为进一步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扶贫专项信贷政策。建立动态帮扶体制,充分发挥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贫困村镇支行和网点的作用,对贫困家庭、贫困居民制定动态帮扶体系,利用自身的优势走到群众中去及时、全面的了解需要帮扶的群众的问题,并且帮助贫困人员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方向。也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鼓励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优势互补,帮助贫困人员从不同方面摆脱贫困,还要帮助他们从思想上做到扶贫先扶志,提高他们对于主动脱贫的积极性。使攻坚脱贫工作迅速稳定的开展。2、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积极落实国家经济发展工作中的要点,确立普惠金融投放目标与相关策略措施。截至2018年6月,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额为68.51亿元,同比2017年上涨10.57亿元,圆满完成预期任务,普惠金融贷款涨幅方面排行四大国有行第一名。中国农业银行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范围和水平,使普惠金融最大限度地影响到贫困地区与贫困居民,让他们从中得到便利与实惠。只有时刻关注贫困群众,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力度才能够尽快的发展起来,增强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努力让攻坚脱贫任务尽早完成。3、助力小微企业快速发展。为更快解决河北省部分地区贫困问题,中国农业银行找准困难企业痛点,为更好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和费用较高的问题,河北省分行针对这些问题上调融资贷款额度,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减费让利”策略,为小微企业减轻负担,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并且要向他们普及一些金融的专业知识,由小微企业带动农民脱贫、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也会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贫困地区。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财务负担问题,使贫困地区经济情况得以最有效的改善。

(三)加大金融精准扶贫执行力度

1、加强政策资源倾斜。对于贫困地区的发展,县级支行应在资源配置、信贷额度等方面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给予大力的帮扶与支持。在信贷政策方面,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在防控风险的有效前提下,尽量降低贫困客户的准入要求,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贷款按照基准利率实行,增强国家级贫困县、深度贫困村的财务资源倾斜。每年定期向贫困县级区域安排专项投放,并将专项计划逐一落实到村县,定期检查,专款专用。为贫困地区加强人力资源倾斜,为贫困县支行安排有想法、敢作为的领导团队,定期对贫困县支行员工的进行培训。适当安排一些应届毕业大学生到贫困县级支行进行实习。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相关的免责机制,对贫困县支行工作人员实行“尽职免责,失责必纠”的机制,从机制上有效保障精准扶贫的开展。2、加强金融扶贫工作推进。在河北省的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每个贫困村县都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点,所以应该开展差异化指导措施,仔细研究不同贫困地区贫困问题出现的根源,结合当地自身条件、特点和贫困状况,制定贫困村镇支行及网点的金融扶贫工作方案,有针对性的措施整改和创新,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其次要努力提高基层扶贫能力,对贫困县支行全体成员进行定期金融扶贫工作培训,内容主要针对金融扶贫政策解析和农业市场等方面。然后要明确重点扶贫企业和项目,加大资金、信贷的支持力度,围绕企业和项目加强合作共赢,优先审核、优先放款,间接解决了贫困地区人口工作和收入问题,以好的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并且还要积极交流经验时刻紧盯工作进度。鼓励各支行发现更多更好的金融扶贫产品及办法。建立中国农业银行员工与贫困人员交流的平台,以便于扶贫工作者及时了解贫困地区情况及动向。3、加强金融扶贫风控指导和监测。在金融精准扶贫的有效开展的前提下,要积极落实“三农”问题和信贷风险调控差异化问题。从中国农业银行角度来讲,员工要增强对涉中国农业银行业的了解和研究,深入学习客户风险分析,并密切关注不同农产品价格变化,前瞻性做好涉农客户风险管控预案。从农业防范角度说,绝大部分农产品不易保存,存在过剩风险。生产过剩将会影响价格走向和产品剩余不易处理等问题。很容易引起无力偿还贷款风险。所以要高度关注农产品产量、市场价格变动和相关影响因素,加强监测,有针对性地研究关键风险点及相应把控措施。争取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尽早采取措施化解风险,坚决避免因可控风险而引发问题。还要关注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充分借助电话回访、审计平台等手段,加强贷款资金用途监测;落实农户逾期贷款清收要求,夯实管理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玮,谢玉梅.扶贫小额贷款模式与贫困户贷款可得性: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农业经济问题,2019(2).

[2]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

[3]刘慧.实施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

作者:李虹磊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