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抓住机遇、壮大自我,互联网金融行业就需秉持多元开放的发展理念。在大数据的支撑下连续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同时,一些风险在大数据背景下也被放大。本文在阐述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风险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形式,有针对性地探究了几点控制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风险类型;控制措施
新时期下,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中产阶级陆续涌现出来,城市居民对资产的保值需求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在社会群体主观需求的驱动下,我国金融服务行业获得更快速的发展,且以投资驱动为主,因为回报率普遍偏低,且部分高回报率的金融投资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对诸多挑战,怎样应用互联网工具实现对金融投资的有效经营并减少投资风险,是投资人关注的焦点。
1相关概念
1.1大数据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2008年美国专家首次提出了“大数据”一词,主要是因为网络信息数量快速增长,而采用传统搜查方法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搜索需求。为处理以上问题,专家们提出“大数据”概念,其宗旨是采用大数据提取原理,在先进分析方法的支撑下,在短时间内为用户快速、精确的提供数据资源。
1.2互联网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风险中即包含互联网技术风险,也囊括传统金融行业的风险,可以被视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相整合过程中而形成的风险类型。和传统金融相比较,互联网金融法具有运营成本低廉、效率高、覆盖范围广泛、发展快速等诸多优势特征。和传统金融的监管体系相比较,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体系在合法性、规范性等方面不占据优势,存在很多不足,而以上问题若长时间不能解除,将会造成互联网金融行业形成诸多不确定风险[1]。且在互联网行业大量数据形成的背景下,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分析具有很大必要性。
2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形式
2.1信用风险
P2P为最近几年中兴盛的一类互联网金融行业,其能协助市场内中小企业网络融资贷款创造便利条件,且能帮助民间资本在网络平台上投资理财并获得一定收益。但现实情况下,参与P2P金融交易活动以陌生市场的个体商家为主,造成互联网金融企业难以全面、深度的了解与贷款人相关信息,对各种资金判断缺乏精确度,造成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债权人也不能明确掌握借款人的真实信息[2]。
2.2违法违规风险
因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相对短暂,针对该行业的运作模式,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未能使其形成有效监督,这是造成互联网金融企业质量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为获得不良利益而不惜损伤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方面会降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社会中的好评度,另一方面也会干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2.3用户违约风险
互联网金融市场在运营过程中,企业的融资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为民间供应高收益、高回报项目开展融资活动;第二,以银行机构为媒介进行信用贷款融资[3]。高风险、高收益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典型特征,为推动企业各项业务安全、有效运行,则在管理过程中通常会耗用大量时间与精力,部分投资项目运行时间相对较长,而金融企业因为自身规模窄小以及竞争实力偏低,增加了用户违约取款不良现象的发生率,这势必会影响互联网金融企业后续运营过程,增加用户现金提款挤兑问题的发生率,很多金融企业会以清盘破产结束企业命运。
3金融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方法
3.1建设健全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体系
信用风险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主要风险类型之一,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持续发展形成巨大阻碍,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该类风险的调控力度。首先,建设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用户风险的评估和管控。其次,互联网金融企业针对民间客户贷款的情况,在贷款前应对客户信息整理审核,全面贯彻落实预先制定的风险控制程序操作,给予按时还贷资金安全性足够重视,以防因为客户自身资质信用问题,对企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造成损伤,无法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最后,互联网金融企业要以各种合法渠道为依托,全面收集客户真实信息,适度提升贷款门槛,结合贷款客户现实需求信息与自己状况,设置合理的贷款额度,借此方式去把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合理范畴中[4]。
3.2完善法律法规
这是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市场有效监督的主要方式,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应全面考虑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风险类型、特征及企业运行性质,进而有针对性的拟定法律法规,弥补互联网金融行业法律体系存在的疏漏,连续增强对互联网企业业务运行模式的监管,保证其能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运营,杜绝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各种违法违规操作,对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造成损伤。政府机关也需发挥自身的督导功能,建设完善化的互联网金融管理体系,创设专门的执法机构,加强对执法人员行为的监管,促使其全面贯彻落实准入体制,针对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新企业,应通过各种合法权益加强对其社会资质的调查与考核,以减少非法企业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而干扰整个行业持续、稳定发展进程。
3.3加强对技术的应用,增强对投资风险的防控能力
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用户违约是常见的风险类型,应加强对该类风险的防范,应在实践中连续提升对用户数据信息的深度分析、整体判断能力,而以上目标的实现,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与辅助[5]。比如,互联网金融企业可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用户信息的深度分析处理,针对那些社会资质偏低的用户,企业应减少或杜绝和其建设借贷款服务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用户大量借贷后若不能按时还款,将会促进企业平台挤兑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进程,对企业正常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不良影响。另外,为实现对运营风险的有效防控,互联金融企业应加强对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合理应用,针对有意向投资项目的相关数据信息应加强分析,评估数据信息的科学性,从各个维度探析可能会对项目运行安全性造成负面影响的各类风险因素,采用适宜的方法将投资风险降至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中,保证企业业务发展与运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
3.4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支付的控制力度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定要保证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的资金流动过程的清晰度,进而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为实现以上目标,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第一,全面贯彻落实账户的实名体制,加强对客户的信息登记过程的管理,保证客户信息录入的完整性[6]。第二,严格依照互联网金融支付功能设定与之相匹配的支付格式,采用该种方式实现和银行机构业务形态的有效区别,明确互联网资金企业在支付系统内的特殊身份,互联网企业应重视对自身交易流程的规划,加强与各大银行之间的交流合作,银行机构结合互联网支付公司的支付指令,在短时间内把相关信息传递给支付系统,完成结算工作。第三,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与体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运行模式的监管,特别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但要和传统的金融监管相区别,在大数据技术的协助下,保证风险监测的全程性,建设并完善行业数据库等。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建设的支付系统应具有监督功能,这是减少或规避风险的最直接、有效方法之一。
3.5促进行业之间的合作沟通
在经济一体化、大数据流通范围不断拓展的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业务相互渗透、存在交叉点,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推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的信息资源交融过程,建设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健全功能相对完善的电商交易平台,促进行业协会协调与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推动互联网金融市场规范运行进程[7]。在经贸合作进程中,树立趋利避害的发展思维,建设行业之间互相帮衬的运作模式,拓展视线范畴,将眼光投掷在共同利益方面上,连续提升企业职员的业务技能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建设健全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科学管理、预警系统及信息沟通平台,持续强化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预警与应答能力水平。
4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具备复杂性与随机性特征的行业类型,在大数据时代中该行业业务发展过程中面对诸多条件,加强金融风险的调控力度,是协助企业趋利避害,增强市场竞争实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方法作出探究,分别是建设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高新技术应用、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支付的控制力度以及推动行业之间的合作沟通进程等。希望业内人士在实践中不断归纳总结风险控制经验,推动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中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瑞.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1(7).
[2]杨启.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发展障碍与对策路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9(3).
[3]陈立刚.基于供求视角下农村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探析[J].新余学院学报,2019,24(1).
[4]周朋朋.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业务风险控制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41(27).
[5]李英.试论基于金融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9).
[6]柳明花.构建吉林省互联网金融发展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8,47(18).
[7]吕喜明.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价研究——基于广义DEA模型及P2P网贷视角[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31(4).
作者:吕君颜 单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信阳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