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飞速发展,行业前景空前广阔。面对日益增长的金融人才需求,陕西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责任,亟待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从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设计等多方面入手,着大力度完善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陕西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探究”为题,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陕西高校金融人才供应现状,其次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陕西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最后讨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陕西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陕西高校金融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陕西高校;金融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发展领域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的看好,大批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人才需求迅速增加,互联网金融作为近几年迅速崛起的新型行业,迫切需要综合素质人才的加入,不但要精通互联网技术和精通金融学方面的专业技能,还要对具备现代思维模式,比如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等,陕西高校对综合实力过硬的十字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就目前来看,我省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具对这方面人才培养的全面计划,再加上企业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大,工作时间稳定性差,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比较滞后,跟不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节奏,基于这些因素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1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陕西高校金融人才供应现状

1.1传统金融机构急需十字型金融人才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金融行业不断相互渗透,传统金融机构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必须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传统金融机构开展线上业务,与现代互联网金融对接[1],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要求金融行业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业务技能。现代化金融机构储蓄和贷款业务只是基础功能,大部分功能集中在银行理财、结算、信托等增值业务,不单单要求从业员人员做好存取款的工作,更多的是以增值业务的绩效来考核工作人员,员工必须具备风险识别和控制的技能。第二,金融行业从业者还需要具备销售能力,随着银行业务办理智能化的普及,机器取代人工成为了业务办理的主力,富余出的许多柜面人员逐渐转为营销人员,随着金融行业准入门槛降低,股份制银行和国立银行同起点竞争,等待客户上门的时代早已过去,主动出击才是银行发展的正确方向,比如现在国家大力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建立居民生活社区,银行工作人员进社区开展业务宣传,就是一种不错的走出去的营销模式,不需要设立柜台,只有客户经理和智能设备就可以办理业务[2],这对银行从业者的业务营销能力是一种挑战,所以,金融行业急需提高从业者的综合能力,急需高素质的十字型人才的加入。

1.2互联网金融行业十字型人才供不应求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相互融合形成的新型业态,对人才要求十分苛刻,既要懂得金融管理专业知识,还要懂得信息处理和互联网技术的双重专业的综合人才,面对互联网金融强劲的发展势头,互联网金融的人才供应却严重失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互联网金融短时间内迅速崛起造成专业人才培养反应滞后。第二,互联网金融从业者需要双重专业技术知识的支撑,复合型人才稀缺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当下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包含第三方支付、网络投融资、网络营销等,亟待增加网络技术、风险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人才,目前虽然陕西高校在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了相应调整,朝着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目标培养,但是培养的符合行业综合素质人才还是不能满足行业需求,人才供应十分紧缺。

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陕西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第一家安全网络银行在美国落地,它是在因特网上提供银行金融服务的第一家银行,也是在因特网上提供大范围和多种银行服务的第一家银行。它的诞生拉开了互联网金融的神秘面纱,从此互联网金融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区别于传统金融模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金融发展业态。与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发展相比互联网金融人才培育严重滞后,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短缺成为了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互联网金融行业专业人才缺口高达300万人,互联网金融行业从业者中专业人才与自有人才比例严重不了协调[3],85%的从业者不具备互联网金融行业专业素质,市场反应迟缓导致行业综合性技术人才的短缺,亟待提高互联网金融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亟待建立一支高水准的行业骨干力量,改善陕西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才从业环境,陕西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陕西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3.1创新金融教学理念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传统金融教学观念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金融教学创新势在必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务操作技能发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入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等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综合实力,从金融专业学科出发,运用数字化教学使学生提前适应互联网思维模式,要求金融专业毕业生具有灵敏的市场洞察力,关注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对金融各个角落的交融统一,拓宽高校学生互联网领域的视线,帮助他们快速融入金融领域,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培养学生建立起主动服务意识,为学生尽快适应互联网金融工作岗位助力。

3.2创新教学方式

过去的金融专业的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当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求,亟待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才能不断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互联网金融人才,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从基础知识建设入手,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积累,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把书本上的知识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去,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建设,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优化专业课程,将专业课程与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相结合,将最新、最先进的金融管理理念加入到学生课程中来,使学生得以广泛接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前沿动态。

3.3优化课程设置

一建立多学科贯通教学模式,为适应现代化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机制,急需整合多学科教学,职业素养的要求不同学科同时运用,各学科技能集于一身,不仅要精通金融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技术知识技能,还要将边缘学科融入到金融专业的教学中,比如,数学、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课程设计方面需要加入当前互联网金融实操案例、互联网金融系统运行机制等相关介绍,使学生多方面感知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机理。第二,建立互联网教学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建立课程资源学习平台,数字化教材等,开发金融交易操作软件,指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感知真实交易过程。第三,改革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应科学规范,防止虚假评价,促使教师灵活掌握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促进教师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避免填鸭式教学模式,引入开放性教学体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灵活、生动的课程设计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来。

3.4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全球化发展越演越烈,互联网金融国际化的脚步也越走越快,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我们要积极引进国际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运作模式,开展国际件的学术交流,积极开展相关行业国际座谈等,培养实用性的国际人才。

4结语

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进一步走向成熟与稳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多,对社会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塑造已是刻不容缓,然而政府、互联网金融机构、高校三大责任体系都没有完善的培养机制,造成人才供应与行业发展脱节,依据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差异和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特点,相关政府部门、互联网金融机构、高校应当以发展要求为指导,坚持以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为指导方针,切实做到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未来,同人才培养三大主体相互合作、相互辅助,合力为现代化互联网金融行业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精尖人才,为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勾勒出更加美好的蓝图。

【参考文献】

[1]姜丽丽,仝爱华,胡志飞.“互联网+”背景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向互联网金融专业转型发展的探索[J].商业经济,2019(01):176-179.

[2]何宏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0):14-16.

[3]杨雪.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金融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探讨[J].甘肃金融,2018(02):64-67.

作者:同勤学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